第22章 海盗号(5)
来访者们只要一踏进华尔街23号皮尔庞特那玻璃环绕的镶着护墙板的办公室(这种风格是朱尼厄斯办公室的翻版),就可以领教到他那风雷一样的狂暴脾气。他坐在拉盖书桌前的转椅上,靠在百老汇街的一边,冬季里他背后的壁炉中烈焰熊熊。如果需要,他常常站起身来,踱着步,详细地询问着合伙人。林肯·斯蒂芬斯曾回忆他如何坐在里间,四壁都是玻璃,门打开着。但是,这种平易近人的样子实在是一种幻象,因为摩根那傲视一切的目光常使好事者腿软骨酥。如果来客待得过长,他常常以埋头疾书的姿态来使对方手足无措。史蒂芬斯回忆道:"除非摩根请他的合伙人进去,否则他们从不主动接近他。他们进去时看上去也惶惶不安,就像办公室打杂的仆役。"51甚至他的合伙人也称他为摩根先生,或是老人家。他就像巡回展示的一尊蜡像那么坐着。伯纳德·巴鲁克将他描述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金融家"。52他有与人亲善之举,却又拒人于千里之外;他的气度是那般森严而令人生畏,以至于人们在他所经之途自然地让出道来。一次,圣公会一位主教访问了克赖格斯顿,为了使他能返回曼哈顿,皮尔庞特在半夜为他截下了一辆行驶中的西岸线上的列车。
关于皮尔庞特缺乏耐心、脾气暴躁以及他表辞达意的简练,有许多故事。他不能很长地集中注意力,一般也就从上午十一点钟工作到下午三四点钟。中间休息时,他在办公室里吃些三明治、馅饼,也喝些咖啡。一次他挽救了一位商人的事业,在这位先生感激涕零之际,他却打断了对方的话,说:"够了。今天事务繁忙,没时间听你说这些,再见吧。"53很少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也常有自己秘而不宣的日程安排。新闻记者克拉伦斯·巴伦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波士顿金融家普林斯去向皮尔庞特征询一项投资方案。普林斯事后说道:"我握着摩根先生的手,热诚地感谢他对我这样一个年轻人所表示的关注,并说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建议。事实上我知道,他正在用尽一切方式要毁了我。"54朱尼厄斯去世后,皮尔庞特需要放松他一人独揽的权力,因为巨大的工作量实在非他一人可以承担。皮尔庞特一直为自己不能下放权力而悲叹——"这是我的天性,我实在没有办法"——直至1907年的恐慌之前,他一直没有正式举行过合伙人会议。55尽管他所辖之事繁多,皮尔庞特却对细微末节极为关注,并以他能够操作银行中的任何一项业务而自豪。"我能够在任何一名职员的办公桌旁坐下来,继续他未做完的任何工作……我不喜欢受任何人支配。"56皮尔庞特从来没有完全抛弃那种创业者的渴望,总想了解自己生意中的每个细节。他每天都核验现金的收入账目,吹嘘说他两个小时内可以还清一切债务。他有一双鹰一般锐利的眼睛,能够在扫视分类账目时一眼看出其中舞弊的数字。每逢新年,他都亲自审核一切账目,一旦他发现某个错处,那教训就使主管人员终身难忘了。"他的身材是那般魁伟,声吼如牛。"莱昂哈特·凯斯描绘道。那时他还只是为皮尔庞特桌上金制的蒂法妮钟上发条的办公室小厮呢。57在1893年开始的美国工业大萧条期间,皮尔庞特·摩根的实力却急剧壮大。有15000多家商贸公司因为紧缩而倒闭,导致了美国许多地方的劳资之间的尖锐矛盾,几乎引发一场革命。1892年钢铁工人们举行的宅地法案大罢工彻底失败,使政府毫不手软地镇压了1894年的普尔曼罢工。这段时期里,600家以上银行破了产。由于囤积居奇,现金变得尤其稀少,以至于掮客们在华尔即金融证券行业的"托儿",是为买主和卖主之间签订买卖契约,收取手续费或佣金的人。
街的人行道上做交易。每家破产的公司都由一家银行重组,成了受银行控制的客户。1892年,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和汤姆森——休斯敦电气公司横向合并为通用电气公司。当这家新公司在成立的次年陷于绝境时,摩根财团将它从危难中解救出来。从此,通用电气公司对摩根财团一直忠诚不二。
由于负债累累和运力过剩,大约三分之一以上的铁路公司都落入了被人接管的境地。英国的投资者们希望皮尔庞特能重新整顿铁路行业的秩序。鉴于上次"绅士协定"受挫的教训,皮尔庞特这次试图通过另一种途径来组织铁路卡特尔。他将对破产的铁路公司实行重组,然后将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他就不会受制于政府或是彼此仇视的铁路巨头们了。在重组铁路公司的过程中,他攀升上了一个新的权力高峰。当时还没有一位私人企业家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他所掌握的公司足可以开列出一份很长的名单。这包括:伊利公司、契萨佩克和俄亥俄公司、费城和雷丁公司、圣菲公司、北方太平洋公司、大北方公司、纽约中央公司、利伊山谷公司、泽西中央公司,以及南方铁路公司。事实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任何一家破产的铁路公司最终都经历了这样的重新改组,或者像人们称呼它们的那样,经历了一次"摩根化"。大约33000英里的铁路——即全美国铁路总长的六分之一——被摩根化了。这些公司的收入总和相当于美国政府年财政总收入的一半。
摩根这时的权势之盛,是任何言辞都难以形容的。当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中,铁路公司占60%。公用事业与工业股票被保险公司和储蓄机构认为投机性过大,因而铁路股票成为大家公认的蓝筹股票。同时,由于铁路公司向政客们提供免费车票,它们强烈地腐蚀州立法机构。随着皮尔庞特的银行成为一家经营破产铁路的总公司,他经常拿到100万美元的收费。
随着摩根化的完成,铁路上的固定成本被削减下来。债权者被迫把债券换成利率较低的债券,这使得铁路公司可以重新还本付息。皮尔庞特保留了铁路公司所属的广阔土地和矿产资源的留置权,以避免资金被挪用到其他企业上去。约一百年之后的一桩案例表明了这些安排的约束能力之大。1893年,摩根通过控制北方太平洋公司的股票,获得了公司的控制权。1987年,这家公司的后继者,即伯林顿北方铁路公司试图从这些契约中解脱出来。摩根对190万英亩的土地和240万英亩的矿产权保有留置权,规定所有的收益都要用于改善铁路的状况。分析家们估计,这些土地中蕴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资源价值数十亿美元。皮尔庞特在百年之后仍从坟墓中站起来,成为债权人的坚强后盾。
为了进一步保证铁路不会再浪费资金,大部分铁路公司的股票都被转化为"股权信托"。所谓股权信托是皮尔庞特及其三四个心腹人物的委婉之辞。他们一般会以5年为一期经营铁路事务。这是皮尔庞特那以钱易权的老把戏中变化出的新招,它使摩根获得了银行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商业权力。银行家们不再局限于为客户提供资金和建议,而是直接进入了公司的经营领导层。金融和工业之间的界限模糊到了一个危险的境地。
为什么成千上万的持股人都将股票交到这位华尔街教皇的手中,以换取所谓的股权信托证书呢?这是由19世纪金融界的特殊现象决定的。如果一家公司破产,银行将以资产清算为理由,向该公司的股东们催讨债款。因此投资者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将股票脱手,否则难免蒙受损失。皮尔庞特是以全新形象出现的一类强盗领主——他不是那般赤裸裸的贪婪,也不会像洛克菲勒一样炸毁竞争对手的炼油厂。他是外表粗鲁,然而衣冠楚楚的银行家,经营着一项虽然颇受争议,但却完全合法的事业。
在摩根银行内部,人们以一种宽厚温和的态度接受这种摩根化的现实。这被认为是对股东们承担起受托方的责任。皮尔庞特似乎并不是按照任何规模宏大的计划来操作的——对此他有一种本能的反感。摩根公司后来的一位合伙人汤姆·拉蒙特曾说:"从未见过任何人比摩根先生更能独特地处理他所面临的特殊处境和特殊问题。所有关于他的安排与体系设置的评说都是胡编乱造。"58皮尔庞特并没有为达到权力之巅编织什么阴谋之网。相反,他只是对自己重组商业机构抱有一种救世主般的忠诚信念。如果他能比其他任何人更好地整顿美国,那就这么办吧!他采取了"股权信托"的方式,并且无穷无尽地扩张自己的势力。正如后来《华尔街日报》的编辑塞里诺·普拉特所说:"他的权力并不来自私人所有的百万财产,而是来自他作为受托人的手中的数十亿的财富。"59如果说股权信托并无任何不正当之处的话,那么它们在华尔街上创造了惊人的权力集中。在摩根化实施之前,三分之二以上的美国铁路公司在纽约之外设有办事处。然而在此之后,绝大多数的铁路总部都在纽约市内。到1900年时,美国的铁路已经合并为六个巨型系统,都受到J.P.摩根公司、库恩——洛布为首的华尔街银行家们的控制。通过这架"永动机",皮尔庞特不仅重组了铁路公司,还牢牢控制了它们未来的融资。通过作为它们的受托人或控制它们的大宗股票,他将这些公司和华尔街23号牢牢捆绑在一起。银行家的强大是源自铁路公司的薄弱。然而不论皮尔庞特如何对铁路那风雨飘摇中的处境表示痛心,他却借此混乱场面成为了一方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