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们误读的世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感受外国的送礼文化(2)

新加坡《公务员纪律条例》明文规定,不能接受公众人士的礼物和款待;因公务接受的礼品,必须如实报告,礼品价值超过50新元(约合人民币200元)必须交公。德国《联邦政府官员法》明确规定,政府官员收礼是违法行为。公职人员必须将15欧元(约合140多元人民币)以上的礼品与酬劳上报,不允许收受现金。参加节庆活动也必须经过上级批准,而且只能收取印有主办单位名称作为广告的小礼品,否则将会受到查处。如果官员收了不该收的礼物,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或承担相应的后果。如德国央行行长在参加“欧元货币面世”庆祝活动时,顺便带了家属在柏林住豪华酒店并游玩了4天,结果花去了该活动主办方7600欧元。不久,这一丑闻曝光,德国央行行长迅速偿还了家属所用的3800欧元。不过,老百姓对此并不买账,认为他这样做,无论是从法律上还是从道义上都说不过去。最后,央行行长不得不宣布辞职。这种情况更多出现在发达国家。同时,发展中国家有的对公务员收受礼品管理也很严格。例如,在津巴布韦外交部,如果中方人员向津外交部官员赠送礼品,我多次亲眼目睹,会见一结束,礼品就被外交部一面孔熟悉的官员收走。

礼尚不往来

礼尚往来是中国的传统,《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尚往来主要是指礼节上,包括礼物上,应该有来有往。汉语中不少成语表达同样的意思,如投桃报李、得牛还马等。民间用“还礼”来表达这个意思,如你家娶媳妇人家送礼了,人家嫁女时你得备一份礼还上。这就是礼尚往来。但是,就相互送礼来说,在国外有时是礼尚往来,人情一把锯,你来我也去。然而也有很多时候是礼尚不往来,人情不像锯,你来我不去,你给人家送礼了,人家并不会执意还礼。

例如,出使苏里南以来,我多次陪同中国党政领导人、省、部长或大型企业的老总拜会苏里南国家元首,先是费内西安总统,后是鲍特瑟总统,中方按习惯肯定会向总统送一个礼品,但苏方从来没有回赠过礼品。是不是苏方违反礼仪,怠慢中方呢?不是。如果苏里南总统与来访的中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会见,那肯定会交换礼品,双方事先会通过外交途径将此安排好。苏里南总统是接见中方来访人员,对中方人员来说,拜会总统本身是一种礼遇和荣幸,在这种情况下,如建议总统向中方人员回赠礼品,则明显有失礼貌和尊重了。

中方与外方在对等往来中,外方对中方在礼品问题上有时礼尚往来,更多时候是礼尚不往来。也就是说,你送对方礼物,不见得对方回赠你礼物,外方这么做,并非是刻意不在乎中国,并非说外方抠门,不讲礼貌,而是他们自己平常对谁都是这样,颇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作派,习惯了大大咧咧。他们出访不必为送礼而劳神,主人也绝不会因为对方未送礼或礼太轻而产生不快。我在津巴布韦常驻时,中方人员访问津巴布韦,中方十之八九会送礼,中国人已把送礼看成是出访的必然程序,不送礼恐怕首先不是对方感觉不舒服,而是中方自己觉得不对劲。但对方回赠像模像样礼品的确实不多。外方一般代表团,包括省部级代表团应邀访问中国,我多次到机场为他们送行,基本没有看到过他们会特意为中方准备什么礼品。

外国人对礼尚往来也有较真的时候。津巴布韦石雕世界驰名,津巴布韦国防部长穆南加格瓦应中方邀请访华,他为这次访问精心准备了礼品,请津巴布韦石雕艺术家特意雕刻了一个超大石雕作品,雕好以后,特意把石雕运到国防部大楼内,邀我和使馆武官卓伟大校到国防部看,并商量如何运输和送交。

礼轻情意重

在国外,我亲身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礼轻情意重。无论是单位之间的往来还是朋友之间的交往,送礼绝对不是负担。在圣诞节之类的重大节日,在领导人和亲戚朋友等婚丧嫁娶、生日、晋升等重要的日子,我能清楚地感受到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送礼区别。如果说礼品兼有使用价值和情感价值的话,中国人关注礼品的使用价值,本能地认为越贵越客气,特别是春节来了,拜年送礼肯定涉及礼品价值多少的问题,趁着逢年过节上上下下打点一番,不少人或多或少还出于某种私心,也出乎某种无奈。外国人关注礼品的情感价值,不在乎礼物的贵重,而侧重于浪漫,越温馨越受欢迎。他们追求浪漫、新奇,有时一根鸟的羽毛、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也能让他们非常开心,但是西方人在送礼时十分看重礼品的包装,多数国家的人们习惯用彩色包装纸和丝带,西欧国家喜欢用淡色包装纸。向外国友人赠送礼品时,既要说明其寓意、特点与用途,又要说明它是为对方精心选择的。

圣诞节在西方世界是最重要的节日,是一年当中的送礼大节。圣诞过后几天就是元旦,迎圣诞与迎新年交织在一起。送什么呢?新年贺卡。每年12月,中国驻外使馆将中国国家主席、人大委员长、总理和政协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新年贺卡转送给驻在国相关政要,驻在国领导人也向中国领导人送新年贺卡。作为大使,也会以个人名义向当地政要送新年贺卡,同时视情“送礼”。对总统,送1瓶或2瓶茅台;对部长以上政要,1瓶中国产红酒,或者1本年历。每年这个时候,我会收到大量“礼物”,主要是新年贺卡。其中有些贺卡具有特殊意义,如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夫妇亲笔签名、附有总统夫妇照片的新年贺卡。新年送礼,比较多的礼物是一束鲜花,有时也会收到礼品篮子,篮子上面别着送礼者的礼卡,里面通常装有1瓶红酒、1盒饼干、1盒巧克力、1包糖果和一些水果。对外国人来说,在过新年方面,不需要在送礼方面破费什么。但是,人们对新年贺卡所表示的情谊非常看重。许多收到我贺卡的人与我见面时都会说,谢谢你给我送来贺卡。

外国人平时相互之间往来更是礼轻情意重,遇到结婚、生日,通常都会举行聚会,当地人欣然应邀而来,但多数是空手而来。仅在苏里南,我出席过鲍特瑟总统夫人、阿梅拉里副总统夫人、议长苏摩哈尔乔及夫人、内阁贸工部长等的生日晚会,出席过前自然资源部长公子等的婚礼,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人送礼。使团之间往来基本不送礼,如出席大使在官邸举行的小范围的活动,也就带瓶红酒。一般在赴当地人私人家宴时,也就为女主人带些小礼品,如花束、水果、土特产等。有小孩的,送点玩具、糖果。我在国外收到不少包装得十分考究的礼品,打开后往往是一支圆珠笔,或一块巧克力,或一枚纪念章。一束鲜花、一瓶红酒,在国外既不小气也不土气,更不俗气;相反,更体现了相融的和气、相惜的雅气和相知的文气。2011年,我在苏里南收到了苏里南总统鲍特瑟夫妇为我生日送来的花篮。2012年生日时,我在北京,使馆同事打电话给我,说总统夫妇又送来了生日花篮,还拍下照片,通过网络传给我。花篮不值钱,但对我来说其分量是不可以用金钱来计量的。

2011年,中联部代表团来苏里南访问,苏里南主要执政党民族民主党在万豪酒店举行欢迎宴会,宴会中郑重其事地举行了苏方向中方赠送礼品的仪式。民族民主党代主席林格首先向中联部副部长陈凤翔“送礼”,代主席讲了一大段话,然后,把“礼物”送给陈部长,并合影留念。随后,党的副主席、苏议会议长西蒙斯向代表团中的某位局长“送礼”,又讲一大段话,再把“礼物”交给某局长,又合影留念。接下来,党的副主席、公共工程部长阿布拉汉斯,党的副主席、前总统威登波斯,党的副主席、国会议员帕兰德,党的上届大选总统候选人、国会议员帕梅萨又依次分别向代表团中其他成员一一赠送“礼品”,也都讲了一大段话,都一一合影留念。其实,“礼品”只是关于苏里南国情的一本书,苏方不是像中国人送礼那样,每人发一本得了,而是花很长时间,一一宣布现在请某某某给某某某“送礼”,一一分别致辞,一一分别拍照,其目的,就是通过这个过程,宣示对中方的情谊。

需要指出的是,不少国家虽然对公务员怎样对待送礼和受礼有硬性规定,对送礼和行贿、收礼和受贿的区别有明确的界定,在廉政建设方面敢于重拳出击,但不等于在这个方面就没有腐败现象了,借生日之机向中方索取高档礼品的事我亲历过,以“礼”向中方行贿的事许多人都听说过。例如,2003年12月,云南省外经贸厅原党组书记、厅长彭木裕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向他行贿的是在昆明的外资企业,而贿赂的实物是当时价值大约10万元人民币的钻戒等礼品,是由彭木裕的妻子收下的。近些年来,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洋贿赂”事件可谓是层出不穷。安邦集团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跨国企业在华行贿的事件近10年来一直上升,中国在10年内至少调查了50万件腐败案件,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而在已曝光的案件中不乏西门子、家乐福、IBM 等著名跨国企业,其手段之一就是以“礼”行贿。吸取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警惕以“礼”行贿的新动向,对于我们预防腐败,打击贪污受贿等严重贪腐行为,不无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