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008年国际互联网发展综述
2008年是国际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一年,互联网在全球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2008年又是国际互联网风起云涌的一年,从微软洽购雅虎到金融风暴的巨大冲击,无不给互联网行业烙上了2008年特有的印记,并带来深远影响。
2.1 国际互联网发展概况
2008年全球网民规模达15.7亿,较上年增长19.3%;域名数量达到1.77亿,增长率为16%;新增IP地址近2亿个。但无论从互联网普及率还是网络资源分配情况来看,互联网发展的整体态势仍不平衡,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互联网发展相对较为成熟,非洲互联网发展水平则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
2.1.1 网民规模及互联网普及率
如表2.1和图2.1所示,根据互联网全球统计网的数据,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球网民数量超过15.7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23.5%。从网民的绝对数量看,亚洲居首位,超过6.5亿;欧洲居其次,网民数量达到3.9亿;北美洲位列第三,接近2.47亿。在各大地区中,北美洲互联网普及率最高,达到73.1%,大洋洲和欧洲分别以59.9%和48.5%位列二、三。尽管非洲在2000—2008年间互联网用户增长了1100.0%,但其互联网普及率仍然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仅为5.6%。
表2.1 全球互联网应用情况统计
资料来源:互联网全球统计网
资料来源:互联网全球统计网
图2.1 各大地区网民占全球网民的比例
从各国的情况看,如表2.2所示,截至2009年3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美国,达到2.98亿,成为全球第一;美国位居第二,网民数量为2.27亿;日本位居第三,网民数量为9400万;之后依次是印度、巴西、德国、英国、法国等。互联网用户数量前20名的国家拥有世界上76.8%的网民。
表2.2 全球互联网用户最多的20个国家/地区
*统计截止日期:2009年3月31日。数据来源:互联网全球统计网。
根据互联网全球统计网的数据,截至2008年6月,全球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0%的国家或地区达到47个。美国(72.3%)、英国(68.6%)、德国(63.8%)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以及我们的邻国日本(73.8%)和韩国(70.7%)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尽管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网民,互联网普及率却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仅为19.0%,低于全球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全球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20个国家和地区,如表2.3所示。
表2.3 全球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20个国家/地区
*统计截止日期:2008年6月30日。资料来源:互联网全球统计网
2.1.2 互联网域名和地址资源分配情况
1.全球域名注册情况
如图2.2和图2.3所示,根据域名服务提供商VeriSign公布的统计数据,2008年全球新增域名2400万,在所有顶级域名(TLD)下注册的域名达到1.77亿,较2007年增长16%。其中,通用顶级域名(gTLD)下注册的域名增加了1100万,达1.06亿,增幅为12%;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ccTLD)下注册的域名增加了1300万,达7110万,增幅为22%。
资料来源:VeriSign公司
图2.2 2006—2008年全球域名数量
资料来源:VeriSign公司
图2.3 2006—2008年全球域名数量增长情况
值得指出的是,2008年ccTLD域名增幅一反常态地超过了gTLD,这主要得益于.cn的爆发式增长。过去一年.cn域名增幅达51%,数量已经超过.de,成为全球第二大顶级域名。截至2008年年底,全球使用最多的5个顶级域名分别为.com,.cn,.de,.net和.org;域名数量前十名的ccTLD依次是.cn,.de,.uk,.nl,.eu,.ar,.it,.br,.us和.au。
2.IP地址分配情况
互联网地址指派机构IANA的数据显示,在2008年年初全世界还剩下11.22亿个IPv4地址可用,当年全世界共消耗了1.97亿个IPv4地址,还剩下约9.25亿个IPv4地址可用,占总量的24.7%。按照现有每年约2亿个的IPv4地址消耗及年约19%的消耗增速,全球剩余IPv4地址将于2010—2012年前后耗尽。如表2.4所示,从全球IPv4地址分配情况看,2008年美国依然高居首位,占据了正在使用的IPv4地址中的50.08%;中国新增IPv4地址4650万个,总数达1.8亿,超过日本跃居第二;日本以1.5亿位居第三;俄罗斯则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年增长率达36%。表2.4列出了2008年全球IPv4地址最多的15个国家和地区。
表2.4 2008年全球IPv4地址最多的15个国家/地区
资料来源:互联网地址指派机构(IANA)
与IPv4地址即将耗尽的情况不同,目前IPv6的使用量仅占总数的0.027%。相关机构的数据显示,目前欧美国家在IPv6地址分配上暂时走在前列。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5月美国在IPv6上突然发力,当月申请IPv6地址数量相当于14354个/32,其全球排名因此从4月的第11位骤增至首位。与此同时,2008年5月中国的IPv6地址拥有量由全球第16位下降到第19位,远远落后于美、德、法、日等国(有关中国IPv6的更多描述见本报告第11章)。
2.2 国际互联网发展大事件
2008年,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纷纷出台政策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美国、英国、日本和印度等多个国家的电信企业合作建设宽带海缆,国际互联网稳步发展。同时,微软洽购雅虎,雅虎和eBay先后大规模裁员,国际互联网领域大事不断,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2.2.1 各国政府、企业积极推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1.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宽带发展计划
2008年4月,澳大利亚政府投资88亿美元建设覆盖全国的高速宽带网络,希望能够让98%的澳大利亚家庭获得最低12Mbps的网络带宽。9月,芬兰出台新的宽带发展计划,拟于2015年年底前普及100Mbps宽带。10月,法国政府公布“2012数字法国”计划,将推出涉及宽带接入服务、3G牌照拍卖、数字电视转换等的154项举措,进一步推进法国互联网、移动电话和广播业务的发展。同月,英国政府提出“数字不列颠”行动计划,内容涉及高速移动网络和固定宽带建设等问题,以保持英国在创新、投资和数字、通信领域的优势。12月,葡萄牙政府同意将发展宽带作为其经济复苏计划的一部分。
2.业界联合建设海底光缆
2008年2月,美国谷歌、印度Bharti Airtel、日本KDDI、马来西亚Global Transit、中国香港太平洋宽带以及新加坡电信6家电信和互联网公司发表联合声明,计划投资3亿美元建设连接美国和日本的跨太平洋宽带海缆系统“Unity”,以满足亚洲和美国之间日益增长的数据和互联网流量需求。“Unity”长达6200英里,预计将于2010年第一季度投入运营,届时跨太平洋光缆容量将提高约20%。
2008年5月,包括美国AT&T、英国BT、印度Bharti Airtel和南非MTN Group等在内的全球16家电信公司签署协议,将联合建设名为“欧洲印度网关(EIG)”的高带宽海底光缆传输系统。该系统将耗资7亿美元,计划于2010年第二季度投入运行。届时,总长达1.5万千米的光缆将连接北美、亚欧及非洲3个大陆,并在13个国家和地区登录,将大幅提高光缆经由地区的传输容量及传输多样性。
2.2.2 业界发展动态
1.微软启动正版增值计划
2008年10月20日起,微软在中国推出两个重要更新—Windows正版增值计划通知WGA和Office正版增值计划通知OGA。按照这两个通知,盗版XP专业版用户的桌面背景每隔1小时将变成纯黑色,盗版Office用户软件上将被永久添加视觉标记。对此,国内媒体和用户反映强烈,更有律师向公安部举报微软此举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同时也有评论认为此举有助于打击盗版和保护正版用户的权益,是一项积极的举措。
2.谷歌推出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并参与WiMax网络服务
2007年年底,谷歌推出开源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并于2008年9月联合电信运营商T-Mobile推出第一款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产品G1,正式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开源和免费的政策为Android赢得了不少手机制造商的支持。除G1的制造商宏达电外,多普达、摩托罗拉、三星、LG和宏基等纷纷表示将推出Android手机。与此同时,2008年5月谷歌宣布将向美国WiMax无线宽带技术服务商Clearwire投资5亿美元,以使更多Android手机用户能够使用WiMax服务,从而带动其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增长。
3.谷歌发布Chrome浏览器
2008年谷歌的业务拓展不仅体现在手机领域,还于9月推出了自己的网页浏览器Chrome,引起市场极大关注。Chrome延续了谷歌一贯的设计理念,具有简洁、高效的特点。但由于处于起步阶段,研发相对比较粗糙,Chrome在插件兼容性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截至2008年年底,其市场份额为1%左右。
4.雅虎推行开放战略
为了更好地发挥雅虎产品和平台的力量,2008年雅虎开始推行开放战略,对第三方开放其所有平台和数据,并鼓励外部开发者提供各类应用程序,以增强雅虎的社交功能。雅虎应用程序平台发布后立即引起外界关注,不到6周就吸引了4000余名开发者。12月,雅虎对电子邮件和我的雅虎等多项服务进行升级,其开放战略进入消费产品领域。
5.金融危机袭击互联网业
2008年,由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在金融风暴的强袭下,曾经如火如荼的互联网行业如今已是寒意袭人:门户网站和网络游戏等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首先遭遇股价跳水,开始回收股票;互联网企业由于经营陷入困境,纷纷提出裁员减薪措施,国外的雅虎、eBay和谷歌都宣布裁员来应对金融风暴,国内的“六间房”、搜房网、悠视网等也纷纷大幅裁员,九九中国音乐网、家居用品购物网、舍取家居网更是由于风险投资撤资纷纷宣布倒闭。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中小网站资金链紧张,估计2009年的生存环境会更加恶劣。
2.3 国际互联网主要应用发展情况
2008年全球互联网应用继续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网络社区、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和数字音乐发展迅速,网络视频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搜索引擎等传统应用则向纵深方向发展,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满足用户更深层次的需求。
2.3.1 搜索引擎
尼尔森在线的统计显示,2008年搜索引擎仍然是网民使用率最高的一项互联网应用,使用率达到85.9%。根据comScore 2008年7月的数据(如图2.4所示),在全球搜索市场上,谷歌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其市场份额达到64.1%,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者;之后依次是雅虎、百度和微软。具体来讲,在欧美大部分国家,谷歌拥有绝对优势,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中国、俄罗斯、韩国,本土搜索引擎百度、Yandex和Naver分别占据着本国市场的主导地位;而在日本,雅虎则以51.2%的市场份额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资料来源:尼尔森在线
图2.4 2008年7月全球搜索市场份额分布情况
2008年,谷歌和雅虎等搜索巨头在搜索引擎智能化方面做了多种努力。在个性化搜索方面,谷歌推出了SearchWiki定制功能,允许用户改变搜索结果排名,删除搜索结果,并对搜索结果发表评论。针对多数小网站搜索功能不足的情况,谷歌推出了“站点搜索”,帮助他们建立基于自己的搜索服务。而针对跨国企业内部多语言搜索的需求,谷歌则推出了跨语言搜索服务器。在垂直搜索方面,谷歌与YouTube联手推出的GAudi音频搜索服务,允许用户像搜索文字那样在YouTube网站中搜索音视频。雅虎则在其BOSS平台中推出了“垂直透镜”功能,允许开发者通过BOSS平台打造自己的垂直搜索引擎。同时,搜索引擎开始涉足医疗、环保和自然灾害等领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通过对用户搜索行为的分析,谷歌在美国推出了“谷歌流感趋势”预警系统,实践证明,其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报告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谷歌还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推出了环保卫星地图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该服务观察全球200个环境热点地区发生的变化。北京奥运期间,谷歌和雅虎分别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奥运信息搜索服务。而在我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5·12”地震期间,谷歌还推出了“春运交通图”、“地震形势图”和“亲人搜索”等多项服务。
与此同时,2008年各大搜索引擎公司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动作频频,加紧抢占移动搜索市场。谷歌在移动搜索领域引入整合搜索,将互联网网页、WAP网页、图片、地图、天气或资讯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呈现在整合的移动搜索结果页面上。在印度推出了语音搜索服务,力争占领庞大的印度市场。雅虎则与T-Mobile结成战略伙伴,为其数以百万计的欧洲用户提供独家移动搜索服务;在其手机搜索软件oneSearch中增加了语音搜索功能;在美国及欧洲推出Yahoo! Go 3.0程序。移动搜索市场已经成为兵家之必争之地。
2.3.2 网络社区
近两年来,网络社区应用日益普及,截至2008年6月,其全球用户数量已增至5.8亿,同比增长25%。其中,亚太地区用户数量达2亿,增长了23%;欧洲为1.65亿,增长了35%;拉美地区为5325万,增长了33%;中东和非洲地区为3020万,增长了66%;由于北美市场相对成熟,同期用户数仅增长了9%,达1.31亿。
从各网站看,Facebook发展最为迅速,从2007年6月到2008年6月一年,其用户增长了153%,达1.32亿,成为全球用户最多的社交网站。Hi5用户增长了100%,达5637万;Friendster增长了50%,达3708万;Orkut增长了41%,达3403万。相比之下,Myspace用户增长趋缓,仅从1.14亿增至1.18亿,增幅为3%。
2008年5月,MySpace推出“Data Availability”,允许用户同雅虎、eBay和其他公司运营的网站共享个人资料数据,网络社区在开放性上迈出了一大步。随后Facebook和谷歌分别推出了类似产品“Facebook Connect”和“Friend Connect”。通过这些产品,用户可以在不同网站使用同一好友列表,并保持自己社交活动的一致性。
同时,手机在网络社区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尼尔森在线的数据显示,在英国,约有23%的移动互联网用户(200万人)通过手机访问网络社区,美国的这一比例为19%(1060万人)。与2007年相比,英国和美国通过手机访问网络社区的用户分别增长了249%和156%。
2.3.3 电子商务
2008年电子商务在全球蓬勃发展,成为各国零售企业创造利润的巨大商业平台。相关报告显示,美国2008年网络零售额为1410亿美元,较2007年增长了13%;法国2008年网络零售额达200亿欧元,较2007年激增29%;日本在线购物市场2008会计年度(截至2009年3月底)销售额达6.22万亿日元,增幅为22%。同时,网络购物正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消费方式。2008年美国网民的网络购物比例为71%,韩国为60.6%,英国为57%,丹麦为59%,荷兰为56%,德国为53%,法国为40%。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由于消费市场低迷,2008年10月美国网络购物支出比2007年同期仅增长1%,创下了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增速。电子商务平台eBay公司10月宣布全球裁员10%,其2008年第4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eBay的净营收为20.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7%;净利润为3.6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31%。另一方面,研究显示,由于购买力下降,消费者更倾向于廉价、便捷的网络购物。2008年圣诞节期间,英国的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了39.9%。与eBay形成鲜明对比,亚马逊凭借低廉的价格及日益丰富的商品和服务,在2008年第4季度实现了67亿美元的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8%;其净利润达2.25亿美元,同比增长9%。
2.3.4 网络视频
自YouTube诞生的5年来,网络视频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comScore的数据显示,2008年12月,美国网络视频用户已经达到1.5亿;网民共浏览视频143亿段,平均每人观看视频96段。2009年1月,英国网络视频用户接近2960万,同比增长10%;网民共观看视频40亿段,合计观看视频节目总长达2.8亿小时。美国调研机构ABI Research预测,随着宽带的普及和网速的大幅提升,到2013年全球通过Web访问视频的人数将增长3倍,至少达到10亿人。
目前,YouTube在网络视频市场上独占鳌头。在美国,YouTube 2008年12月的访问量近59亿,占美国网络视频总访问量的41%左右;福克斯互动媒体位居第二,访问量约4.45亿,不足YouTube的1/13;之后依次是雅虎(3.3亿)、Viacom Digital(2.9亿)、微软(2.48亿)等。在英国,2009年1月YouTube访问量达到20亿,占英国网络视频总访问量的50%左右,而包括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内的五大电视广播公司所占的份额仅为2.5%。
随着NBC环球和新闻集团共同投资的专业视频网站Hulu于2008年3月正式上线,并在此后快速成长,专业版权内容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008年10月,Hulu用户近2400万人,较7月翻了一番。到12月,其访问量已经超过2.4亿次,成为美国第六大视频网站。与此同时,YouTube也开始积极吸纳版权内容。2008年10月,YouTube和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达成合作,在网站上播出全长度的老电视剧;11月,YouTube宣布与好莱坞电影公司米高梅合作推出免费的完整版在线电影服务。
当前网络视频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大众娱乐平台,其功能更加多元化。在奥巴马赢得美国大选的过程中,YouTube上的1800段视频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当选之后,奥巴马每周例行的视频讲话也都被上传到YouTube上,以此加强总统与民众间的交流。奥巴马因此被媒体称为“YouTube总统”和“2.0版总统”。同时,网络视频还在北京奥运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数据显示,北京奥运会期间,有1000万用户观看了600万小时的奥运会报道,观看数量达到5600万次。BBC的数据也显示,在美国游泳选手菲尔普斯赢得第七枚金牌和英国运动员瑞贝卡获得第二枚金牌的时段,BBC网站的浏览量一度达到300万,创下历史新高。
虽然网络视频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投资额也已超过80亿美元,但至今仍没有一家企业实现盈利。即便是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其2008年的销售额也仅有2亿美元。到目前为止,网络视频企业主要靠在视频和电影中插播广告获利,寻找更加有效的盈利模式是这些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
2.3.5 网络游戏
全球网络游戏市场在2008年获得了飞速发展。虽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PC游戏的销售额在2008年下降了14%,网络游戏却呈现出逆势增长的趋势。comScore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2月,美国网络游戏用户同比增长了27%,达到8600万。同时,美国网络游戏用户的在线时间也比2007年上升了42%。有分析认为,受金融危机和各大企业裁员等因素影响,更多人选择网络游戏来缓解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一些被裁员工也因“无所事事”而成为了网络游戏玩家,这是美国网络游戏逆势增长的重要原因。
Screen Digest研究显示,2008年大型多人网络游戏在北美和欧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市场规模增长了22%,总收入达14亿美元。美国暴雪娱乐的《魔兽世界》仍然是全球最流行的网络游戏,全球用户总数已经超过1150万人。虽然《战锤Online》和《柯南时代》等试图挑战其市场地位,但《魔兽世界》并未出现衰退趋势,仍然占据着北美和欧洲市场58%的份额。
曾经的网游霸主韩国在经历低谷之后也显现出复苏的迹象,在2008年末密集推出了《PRIUS ONLINE》、《永恒之塔》和《AIKA ONLINE》等多款网游大作。特别是NC SOFT的《永恒之塔》,公测后席卷韩国MMORPG市场,开服仅8小时,同时在线玩家就达到10万人,并击败《魔兽世界》成为韩国排名第一的网游。2008年韩国网游还频频出击美国市场,NEXON的《洛奇》,YNK的《ROHAN》和Actoz的《彩虹岛》等多款游戏开始在美运营。NEXON,NC SOFT,WEBZEN,Gravity等还在美国创办了游戏开发公司,专门开发针对当地的网络游戏。同时,政府的支持一直以来都是推动韩国网络游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据媒体报道,韩国将在2012年前继续向游戏产业投资约2.35亿美元,将有超过60个与游戏产业相关的投资项目,包括一份高达2000亿美元的游戏基金,以保证韩国游戏产业走在世界前列。
2.3.6 数字音乐
数字音乐在2008年持续增长。根据国际唱片工业协会(IFPI)的报告,2008年全球数字音乐收入达到37亿美元,较2007年增长了25%;数字音乐销量约占唱片销量的20%,较2007年增长了5%,数字媒体正在以迅猛的速度蚕食着传统工业。从各国来看,美国占据着全球数字音乐市场约50%的份额,其在2008年销售了11亿首单曲和6600万张专辑;日本凭借其在无线音乐市场上的成功,全年售出了1.4亿首单曲,市场占有率仅次于美国;之后依次是英国、法国和德国。
2008年诸多传统唱片零售商开始介入数字音乐领域,如Amazon,HMV,Walmart等,专注于细分市场的7digital和eMusic也稳步增长,这种趋势正在改变之前iTunes统治市场的局面。迫于竞争压力,iTunes从2009年年初开始彻底放弃DRM,曲库增加到近千万首,价格也开始多样化。数字音乐零售市场逐渐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
在盈利模式方面,2008年终端厂商和ISP开始推行“音乐接口”的数字音乐模式,通过捆绑终端厂商的硬件或者ISP的服务,向消费者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无限制下载订阅服务。诺基亚的Come with Music和索尼爱立信的PlayNow等就是这种“音乐接口”;丹麦TDC、英国BskyB、法国Neuf Cegetel等欧洲电信运营商也相继推出此类服务。同时,数字版权许可收益也逐渐成为音乐产业重要的收入组成。唱片公司、版权公司通过向在线音乐点播服务商、网络社区服务商提供数字音乐版权授权,获得授权收益或广告收益分账。例如,2008年环球音乐集团就通过YouTube获得了高达数千万美元的广告分账。Myspace的新音乐服务、imeem音乐社区和We7的音频广告植入服务等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2.4 国际重要网络产品发展情况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网络产品层出不穷,从视频网站的兴起,到网络社区的全球扩张,众多互联网公司纷纷紧追应用发展前沿,争先恐后地投入激烈的市场竞争。合理有效的发展战略成为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法宝。而像谷歌这样的搜索市场霸主,则不断尝试更多的领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拓展收益渠道。
2.4.1 Facebook:全球扩张中的网络社区领导者
Facebook起源于美国大学校园,主要为学生提供信息共享服务,直到2006年才向所有互联网用户开放。而在2008年,Facebook便加快了全球扩张的脚步。在积极的网站翻译措施推动下,该网站被翻译成法语、西班牙语和汉语等69种语言,直接带来了全球用户的迅猛增长。截至2008年6月,Facebook用户同比增长了153%,在欧洲(380%)、亚洲(458%)、中东(403%)和拉丁美洲(1055%),其用户均呈几何级增长。2008年Facebook用户达1.5亿,已经超过MySpace,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
尽管如此,Facebook在中日韩等亚洲国家的发展还是遇到一定的困难,短期内难以撼动本土产品的领导地位。在韩国,Cyworld拥有5000万用户,接近韩国人口的一半;在日本,Mixi占据着绝对的垄断地位;在中国,51.com、校内网和Chinaren则占据了前三名的位置。如何适应这些国家的文化特点、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成为Facebook本地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Facebook已经突破了青年人群,获得了不少中老年用户。根据尼尔森在线的数据,2008年Facebook新增用户中,35~49岁的中年人达到2410万,超过了18~34岁用户的2280万;50~64岁的用户也增长了1360万。2008年Facebook用户增长情况如图2.5所示。
资料来源:尼尔森在线
图2.5 2008年Facebook用户增长情况
目前,Facebook的主要盈利模式包括广告、虚拟物品交易和共享服务费用等。多家媒体和分析师估计,其2008年全年营收在2.5亿~4亿美元,尚不足以支持公司日益见长的运营费用。探索更加有效的盈利模式仍然是Facebook和MySpace等社交网站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4.2 Hulu:专业化的网络视频新秀
Hulu是由美国NBC环球和新闻集团共同投资创建的视频网站,于2007年10月进入测试阶段,2008年3月正式上线。与YouTube等大多数视频网站不同,Hulu主要提供具有版权的电视剧、电影和电视节目。Hulu不仅提供NBC和福克斯的内容,还与索尼、米高梅、华纳兄弟、狮门影业等八十多家内容制作商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网民可以在该网站上免费观看《辛普森一家》、《办公室》、《非常嫌疑犯》和《周六夜现场》等千余种影视作品和电视节目。美国在线、雅虎、MSN和MySpace等多家网站都是Hulu在渠道上的合作伙伴。
2007年10月刚刚开始测试的时候,Hulu并不被业界看好,很多人认为它不过是旧媒体的又一次“垂死挣扎”。但事实却出乎人们的意料,Hulu通过把优秀的内容资源整合在一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获得了众多用户的青睐。comScore的数据显示,2008年12月,Hulu的视频点播次数为2.4亿次,成为美国排名第六的视频网站,而在4月份这个数字还只有6300多万次。在《时代》周刊评选的2008年“年度最佳网站50强”中,Hulu位列第13位。作为网络视频新军,Hulu成为迄今为止传统电视、电影工业向互联网接轨的最成功案例,向YouTube发起了强劲的挑战。
Hulu通过在电影和电视节目中插播广告获得收入。虽然规模远远不如其他视频网站,但由于Hulu所提供的专业内容比UGC对广告商更具吸引力,其广告收入直追YouTube。媒体调研机构Screen Digest的数据显示,2008年YouTube的全美市场广告收益为1亿美元,而成立只有一年的Hulu也达到了7000万美元。该机构预测,2009年Hulu将迅速赶上YouTube,并完成1.8亿美元的收入。
虽然Hulu获得了初步的成功,但其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目前Hulu所提供的电影、电视节目相当有限。例如,广受欢迎的《美国偶像》虽然在新闻集团的福克斯网站播放,Hulu上却没有;而来自ABC、CBS和许多有线电视网络的节目,Hulu也不能提供。同时,Hulu并没有像曾经宣传的那样提供全长的电视节目,大多都只是较短的剪辑。另一方面,Hulu对带宽的要求较高,推荐速度达每秒1M,这使得通过较慢的DSL线路或手机上网的用户无法获得良好的体验。增加更多的内容、方便用户以更多的方式观看视频,成为Hulu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
2.4.3 谷歌:多元化发展的全球巨人
作为全球搜索行业的绝对领导者,近两年来谷歌多元化发展的方向日趋明朗。一方面,谷歌在搜索应用方面动作频频,推出了电影搜索、音乐搜索、生活搜索、站点搜索和跨语言搜索等多种产品,继续领跑全球搜索市场。另一方面,谷歌还大举进军移动互联网和显示广告等多个领域,在不断拓展业务范围的同时,积极探索更加高效的盈利模式。
2007年11月,谷歌推出开源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成立开放手机联盟。之后,与T-Mobile、宏达电、多普达等联盟成员合作,推出多款谷歌手机。同时,谷歌还积极参与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5月,谷歌宣布向美国WiMax无线宽带技术服务商Clearwire投资5亿美元。而此前,谷歌在加州山景城投资建设了WiFi无线城域互联网,投资了WiFi无线局域网共享技术厂商Fon公司和Meraki网络公司。近两年,谷歌加大了在手机平台、无线网络等方面的投入,高调进军移动互联网市场。
谷歌的努力不仅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其在网络广告方面也不断发力。2008年3月,谷歌以32.4亿美元收购广告巨头DoubleClick,正式跨入显示广告领域;同月,谷歌还推出了免费广告托管服务AdManager,发出了拓展广告业务的强烈信号。收购DoubleClick帮助谷歌在全球网络广告服务市场上占据了绝对领先的位置。市场调查公司Attributor的报告显示,2008年10月,谷歌占据了全球网络广告服务市场56.5%的份额,远远超过雅虎(9.7%)和微软(3.8%)。这其中,DoubleClick贡献了30.7%的市场份额。同时,谷歌还不断开发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新产品,包括推出视频Adsense服务、在游戏和地图中引入Adsense广告等,成为网络广告技术发展的引领者,如图2.6所示。
资料来源:Attributor公司
图2.6 2008年10月全球网络广告服务市场分布情况
2.5 国际互联网投资并购情况
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逐渐凸显,全球并购规模结束了连续五年的升势。据汤姆森·路透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已宣布的并购个案涉及金额2.9万亿美元,比2007年减少了29.6%,全球被取消的并购案高达1194宗,超过了2000年的数字。整体经济萧条的大背景,无疑影响到了互联网投资并购交易。
2.5.1 国际互联网投资总体形势
2008年,曾经一度被看好的高科技产业投资并购,并未像普华永道、德国SID等机构预测的那样持续升温。根据市场研究公司The 451 Group的报告,2008年高科技产业并购交易减少了40%,金额在10亿美元及以上的交易下降幅度更大,截至2008年12月底只完成了32起,而2007年这一数字是80起。
尽管金融危机给IBM和思科等具有稳定客户基础而且手里握有大把资金的公司带来了收购的好时机,但传统上出手大胆的行业巨头在并购交易中仍然显得十分谨慎。思科2008年只公布了4起交易,相当于往年的1/3左右;谷歌也只完成了4起交易,而在之前的两年中,谷歌平均每月完成一起交易。
2.5.2 国际互联网投资并购大事件
2008年互联网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收购案莫过于微软洽购雅虎。2月,微软宣布向雅虎董事会提交收购其全部股份的计划,报价为每股31美元,交易总价446亿美元。雅虎认为对方“严重低估”了其价值,拒绝了微软这一方案。在之后的几个月中,微软先是将收购价格提高到每股33美元,后又提出仅收购雅虎搜索业务,但双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6月,雅虎宣布终止同微软的所有谈判,并与谷歌签署搜索广告合作协议。然而此后几个月,雅虎市值缩水近3/5,而且与谷歌的广告合作夭折。自救失败后,雅虎再度向微软示好,表示愿意被其收购,但遭微软拒绝。
此外,在IDG评出的全球前十大科技企业并购案中,涉及电信及互联网行业的有5起,分别为:
(1)Verizon无线收购Alltel:2008年6月,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无线宣布,将以59亿美元收购第五大运营商Alltel,同时承担后者的222亿美元债务,交易总价为281亿美元。这一交易完成之后,Verizon无线将成为美国第一大移动运营商,向AT&T发起更强劲的挑战。
(2)CenturyTel收购Embarq:2008年10月,美国电信公司CenturyTel宣布将以换股方式收购同业公司Embarq,交易价格为116亿美元,包括承担Embarq的58亿美元债务。交易完成后,Embarq股东预计将拥有合并后公司大约66%的股份,CenturyTel股东将拥有其余的大约34%的股份。
(3)微软收购FAST:2008年1月初,微软宣布将收购挪威互联网搜索软件公司Fast Search&Transfer,并于4月以12亿美元完成了这一收购案。
(4)AT&T收购Centennial Communications:在宣布收购专营Wi-Fi业务的Wayport不到一周之后,AT&T便宣布以9.44亿美元收购无线服务提供商Centennial Communications。
(5)赛门铁克收购MessageLabs:2008年10月,赛门铁克宣布已签署收购在线通信和网络安全服务供应商MessageLabs的最终协议。根据协议条款,赛门铁克将以约6.95亿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MessageLabs。
2.5.3 国际互联网投资并购特点
2008年,国际互联网投资并购呈现出如下两个特点:
一是综合性的互联网公司通过投资并购向更加专业化和细化的领域进军。以谷歌为例,它的业务从搜索引擎开始,现已将触角伸向视频、广告等业务及存储、移动互联网等领域,逐渐抢占了原属于传统门户网站和专业社交网站的市场份额。
二是金融危机背景下,互联网行业巨头采取求生式投资兼并战略。在经济不景气条件下,IPO并非理想之选,并购交易显得更为有利。并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为互联网企业增加客户数量,带来规模优势及技术优势。在全球互联网并购中,各互联网公司表现出来的不仅仅只有“大鱼吃小鱼”,而是开始强强联合。
2008年国际互联网投资并购虽有所放缓,但整个产业并没有重现衰退。首先,互联网从业者及用户已从2000年的衰退中得到了教训,业界显示出了投资的自律与谨慎;其次,互联网产业的转型和创新将有助于其更好地利用并购规避危机,而面向新型科技的投资也会增加;再次,消费科技的繁荣使得互联网的投资回报率也相应增加。
2.6 国际网络安全发展情况
2008年虽未发生如slammer的大规模网络攻击,但漏洞、恶意软件数量大幅增加,垃圾邮件数量居高不下,僵尸网络呈现智能化发展趋势,社交网站成为网络犯罪的新载体,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2.6.1 网络安全总体形势
2008年网络安全总体情况不容乐观。漏洞总量大幅增加,其中重大漏洞数量增长了15.3%,一般性漏洞增长了67.5%。仅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的恶意网站数量就是2007年全年的150%。DNS缓存漏洞、GDI+图片漏洞、IE7的XML漏洞等都是2008年曝出的严重漏洞。SQL注入攻击的数量从年初的日均几千条增长到年末的日均几十万条,它已经取代跨站脚本攻击成为网页应用的头号漏洞。
美国仍然是当前第一大垃圾邮件制造国,2008年15.9%的垃圾邮件来自于该国;之后依次是土耳其、俄罗斯、中国和巴西,见表2.5。从内容上看,简单的文本或网页邮件取代了复杂的PDF和图像等类型的邮件,成为垃圾邮件的主流。垃圾邮件发送者和网络钓鱼者的目的性增强,他们运用更加普通的标题欺骗目标用户。90%的网络钓鱼者意在利用金融机构的疏漏获利,其目标则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
表2.5 2008年垃圾邮件主要制造国
*数据来源:思科2008年年度安全报告
2008年恶意软件数量逼近千万,其中46%是木马。“非营利性”的恶意软件正在逐渐消失,卡巴斯基检测出的绝大多数木马和病毒都是以出售为目的而开发的。窃取在线游戏账号的恶意软件数量极速上升,年内确认的新游戏木马数量达100397个,是2007年的3倍。网络犯罪开始表现出明确的分工,从编写、传播到使用恶意软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根据安全厂商Sophos的统计,2008年美国是最大的恶意软件生产国,全球37%的恶意软件来自该国;之后依次是中国(27.7%)、俄罗斯(9.1%)、德国(2.3%)和韩国(2.1%)等。
僵尸网络方面,2008年,比Storm更为精巧、可扩展的Mailer Reactor、Kraken以及升级后的Asprox造成了巨大影响。僵尸网络正朝着可重复利用,能同步发送有力攻击的技术平台发展。同时,僵尸网络的智能性和适应性逐渐增强,出现了没有固定控制中心,在控制中心与设备之间使用强大的加密算法进行通信,使用通用命令和控制中心管理大量不同的僵尸网络等新动向。
此外,目前已经出现了专门针对智能手机的恶意攻击软件,通过伪装成免费应用工具和游戏来欺骗用户,2009年或将出现更多的恶意手机攻击。Sophos预测,苹果iPhone和谷歌G1可能成为黑客们的攻击目标。
2.6.2 网络安全关注点
1.云安全(Cloud Security)
云安全是互联网化的安全防御体系,由网络安全机构、供应商和用户共同参与,它的提出将网络安全带入了重视用户互动参与的“2.0时代”。云安全融合了并行处理、网格计算、未知病毒行为判断等新兴技术和概念,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进行监测,从而获取互联网中木马、恶意程序的最新信息,并将其推送到服务器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再把病毒和木马的解决方案分发到每一个客户端。在病毒产业化的威胁下,互联网化的云安全体系才能与之对抗。各大网络安全厂商目前都纷纷开展自己的计划。
2.个人数据信息安全
随着网上交易、交往的增多,身份、工作等个人关键信息的泄露隐患也越来越多,个人数据信息甚至成为可以出售的商品。身份失窃资源中心(ITRC)的数据显示,2008年数据泄露案达548起,大大超过了2007年的466起,共泄露了30430 988条记录。同时,个人信息窃取开始朝规模化的方向发展。2008年8月,美国政府控告11人涉及一场黑客行动,他们窃取了超过4000万份信用卡和借记卡卡号。
3.社交网站成为网络犯罪新载体
2008年使用社交网站内容作为攻击载体的网络犯罪活动呈增多趋势。社交网站被用于数据采集和各种各样的新型诈骗,其中包括钓鱼行为。Facebook,MySpace,Bebo,巴西的Orkut,俄罗斯的vKontakte等都在垃圾邮件和恶意攻击之列。例如,2008年7月被卡巴斯基检测到的首个变种蠕虫Koobface,于2008年年底具备了攻击Facebook,MySpace和Bebo的能力。有研究认为,2009年,新的垃圾邮件可能根据攻击对象的真实信息进行伪装,甚至伪装成来自于社交网站用户的好友。一旦其中某个用户被感染,该安全威胁可以通过此用户的社交网络迅速传播。
4.金融危机
全球经济衰退使企业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预算和支出显得捉襟见肘,网络安全厂商面临着市场萎缩的挑战。但是,金融危机同样为网络安全行业带来了机遇。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对安全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们需要更先进的安全解决方案,更稳定的技术支持服务,以降低网络安全运营的成本和复杂性,提高企业的整体性能和生产力,从而缓解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网络安全行业将会进行一番优胜劣汰,促成新的行业格局。
2.7 国际移动互联网发展与应用情况
互联网的普及给世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则拓展了互联网变革的广度和深度。在网络带宽提高,终端能力加强以及互联网与传统电信业加速融合渗透的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技术升级的挑战与机遇、多元化的需求与应用,影响着互联网产业的生态,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1.国际移动互联网总体发展情况
2008年年底,3G Americas无线行业协会宣布,全球移动设备连接数量突破40亿大关,全球3G用户接近4.15亿。思科预测,2008—2013年期间,全球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将增长66倍;未来4年内,亚太地区将占到全球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的1/3,年移动数据流量增速将达到146%。相关报告显示,在美国,2008年通过手机访问新闻和信息站点的用户数量翻了两番还多,58%的成年用户在使用移动E-mail、图片下载和地图查询等移动互联网应用;日本的3G用户数量和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位居全球前列,移动互联网在日本已经成为主流,从查收邮件到购买车票,人们几乎可以通过手机做任何事情;欧洲3G用户数量超过1亿,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3G服务普及率达到22.5%;在中国,手机网民数也达1.137亿。
2.移动互联网产业动向
移动互联网的广阔前景被众多互联网企业看好。手机终端巨头诺基亚早已正式宣布向互联网转型,除了自主研发Ovi和Widset等互联网产品之外,还通过资本运作和技术合作等手段,在地图与导航、网络社区、即时通信等领域迅速地拓展相关领域。另外,它还在日本以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的身份推出服务,正式涉足移动运营。2007年互联网巨头谷歌进军手机操作系统,宣布包括手机制造商、芯片制造商和运营商在内的34个成员组成开放手机联盟,共同开发Android开源手机平台。到2008年,全球第一款基于Android的终端G1问世。而随着索尼爱立信和沃达丰等知名企业的加入,开放手机联盟成员总数也达到了47个。继苹果的Iphone和谷歌的Gphone之后,微软于2008年宣布将与Nvidia联手开发一款自主品牌手机,计划在2009年正式向全球推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产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呈现出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趋势。
3.移动互联网应用
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日趋丰富。随着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增加和娱乐需求的释放,手机游戏、手机音乐、电子阅读、移动网络电视等娱乐性应用给用户带来了新的时尚体验。除此之外,移动电子商务锋芒渐露。在日本,电子商务已经占到无线增值服务市场收入的一半以上。位置服务也是目前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之一。它通过手机和GPS数据的整合提供定位服务,并通过电子地图提供周边信息查询,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内容逐渐丰富以及终端技术、信息内容格式标准化的发展,手机搜索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应用。移动支付的发展则体现了移动互联网应用向金融行业的渗透,用户可以用具有支付、认证功能的手机进行消费,享受到方便、安全的金融服务。此外,作为Web2.0应用的热点,SNS(社会性网络)也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后起之秀。移动终端强调个人动态展示、打破空间交流限制的特点,对以个人空间、多元化沟通平台、群组及关系为核心的SNS来说更具优势。
(中国互联网协会 张 丽 石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