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电子发展基金成果汇编(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由大变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丁文武副司长在“十一五”电子发展基金成果汇报展示会上的讲话

(2011年6月26日)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十一五”期间电子发展基金的支持使得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取得巨大的进步,截至2010年年底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7.8万亿元,在工业领域中位居第一。

一、电子发展基金支持电子信息制造业取得的主要成绩

在集成电路领域,“十一五”期间共安排项目175个,支持资金3.96亿元。同时,通过集成电路专项研发资金的支持又安排了209个项目,资金支持达到19.5亿元。

一是推动重点整机核心芯片开发和产业化。如高性能处理器、3G移动通信芯片、数字多媒体处理芯片、平板显示和LED控制、驱动芯片、IC卡芯片、信息安全芯片以及IP核等。支持的企业已累计供应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芯片11.5亿颗、手机卡芯片2亿多颗、社保卡芯片数千万颗。

二是持续推进制造业和封测业,增强产业综合实力。重点支持和舰科技、中芯国际集成进行0.13微米至90纳米系列先进工艺的开发和产业化。重点支持长电科技、天水华天、南通富士通等骨干企业进行FBP技术、MCM塑料等先进封装技术的研究开发。

三是重点支持LED的研发和产业化,完善产业链。三安光电、杭州士兰明芯、蓝光科技、武汉迪源等成功突破高亮度、高光效的功率LED芯片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晶能光电自主开发硅衬底外延技术。

四是开发新型电子电力器件模块,推进节能环保。重点支持了IGBT、MOSFET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

五是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平台的建设。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青岛等一些重点地区建成了若干个集成电路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时设立了基于SOC参考平台的国产IP核推广示范项目。目的在于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支持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

在计算机领域,“十一五”期间总共安排了项目291个,支持资金5.33亿元,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95万亿元。

重点支持笔记本计算机、高端服务器等信息化关键产品。提高了国内企业的笔记本计算机设计、研发和生产能力;推动国内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笔记本计算机、服务器等高端产品;提升自主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国产品牌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得到有效提升。其中,联想公司国内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10%。浪潮、曙光、联想等单位研制出运算能力超过万亿次的高端服务器,并实现产业化。

重点支持网络信息安全关键设备。高性能防火墙、入侵防御等信息安全高端设备相继自主研制成功,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在电信、金融等重点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增强了我国信息安全的自主可控能力。

重点支持自主标准制定和推广应用。具有自主技术的信息资源协同共享服务(闪联)、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机构(WAPI)标准国际化取得突破,并已实现产业化和应用。

在通信领域,“十一五”期间安排项目165个,支持资金3.62亿元。“十一五”期间通信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0%。TD-SCDMA产业链逐渐完善。

重点围绕终端、测试仪器仪表、天线、光纤拉远基站、室内覆盖产品、验证平台、业务平台、特色应用等产业链薄弱环节加大了支持力度。积极推进TD-SCDMA的技术演进,广泛支持了TD-SCDMA增强型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加快成熟,产业链逐渐健全完善。

在数字视听领域,“十一五”期间共安排156个项目,支持资金3.43亿元,2010年产值已经超过1万亿元。

在数字视听领域重点支持了基于自主标准和知识产权的地面数字电视、卫星电视、数字电视前端设备、激光视盘机、数字家庭智能终端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等产品技术领域。带动彩电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数字电视相关产业发展较快,自主视听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企业综合实力逐步提升,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电子基础产业领域,“十一五”期间安排项目235个,安排资金5.9亿元,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3万亿元。

积极支持平板显示产品及成套设备、市场急需的高端元器件、进展较快的新能源制造装备和大宗的配套材料产品等,按照上下游配套思路,进行系统部署,促进基础电子产业链建立。通过多种联合方式打造平板显示产业链,面板、偏光板、彩色滤光片、背光模组的研发及产业化初见成效,已初步具备大尺寸液晶电视用液晶面板生产能力。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和投资增长迅速,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迅速提高,太阳能电池产量以10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连续4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多晶硅自给率大幅提高,光伏产业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通过倍增计划来支持具体技术应用,在“十一五”期间投入1.48亿元,支持了204个信息技术应用项目。

通过技术应用的项目支持与倍增计划,提升了钢铁、石化、建材等传统行业技术集成应用水平。比如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基于网络协同与共享的工程机械集团精益研发平台”,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管控系统”,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成都航空产品工程与管理信息系统”。

推动了应用电子的发展。如长春一汽启明“中国一汽集团汽车卫星定位、监控及导航系统”,哈尔滨东北汽车电子“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产业化示范”,武汉华中数控“国产高档数控系统可靠性应用示范工程”。

信息技术支持开展安全生产取得突破。安排了“煤矿安全生产自动化监测、监控和管理系统与标准研究制定”招投标项目。

提升了精准农业信息管理和控制水平。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田信息监测采集和智能节水灌溉系统”,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畜牧业供应链及安全生产服务平台”,兰州奥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北特色农业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二、“十二五”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思路

“十二五”时期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坚持创新驱动,坚持融合发展,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深化技术和产品应用,统筹内外需市场,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为工业转型升级和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进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培育自主品牌,构建自主可控的国内外营销渠道,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推动重大产业布局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规模效应及配套协作水平;稳定国际市场,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增强内生增长动力。

以创新引领为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主要是努力突破原始创新,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从研发、生产到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及重大工程为抓手,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升级的核心关键技术,提升成果产业化效率;以技术创新为契机催生新型组织业态,鼓励引导商业模式创新。

以应用驱动为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主要是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发挥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重点发展应用电子、工业电子等量大面广、拉动作用强的产品,形成产业新增长点;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可快速带动产业增长的关键应用。

以融合发展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加速推进产品制造与软件、信息服务融合;引导并加快产业链垂直整合进程,促进资源优化重组;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发挥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重点发展应用电子、工业电子等量大面广、拉动作用强的融合性产品,加快培育产业新增长点。

三、“十二五”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重点

一是推动整机价值链提升。

重点支持数字视听、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建设自主品牌,完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鼓励企业加强国际战略合作,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产业化和国际化应用,提升自主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移动智能终端、智能电视等的国际竞争力。

加速推动设备制造商从终端、硬件制造向服务的转型,健全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开放式运营平台、内容服务平台、网络服务平台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重点支持网络化、智能化、节能型数字电视产品和立体电视研发,支持开展下一代地面数字电视传输体系关键技术和系统技术研究;支持面向三网融合、多屏融合的数字家庭智能终端以及基于云计算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支持多业务平台建设。

二是实施基础电子产业跃升工程。

重点开发网络通信、数模混合等量大面广领域的芯片,以及面向网络通信、数字电视、计算机、信息安全和工业应用等重要领域的专用集成电路产品,形成系统方案解决能力;加强集成电路45nm及以下先进成套工艺开发,重点开发BGA、CSP、WLP、SIP等先进封装工艺,增强8英寸~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关键设备和仪器、原材料的开发能力。

针对新一代整机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支持光电子元器件等新型元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针对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重点支持高可靠性传感器的研发及产业化;积极发展半导体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光电子材料等新型材料,以及用于支撑、装联和封装等使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及高分子材料。

重点支持6代以上尺寸TFT-LCD面板和玻璃基板等核心技术研发,完善新型显示产业体系;围绕高光效技术、高清晰度技术以及超薄技术进行研发,提高PDP产品性能;重点支持大尺寸OLED相关技术和工艺集成的开发,攻克LTPS技术,加强OLED关键原材料及设备的国产化配套;支持电子纸及关键材料研发并实现产业化。

突破产业薄弱环节,重点实现LED高亮度大功率外延片及芯片产业化,加强国产设备的应用;增强功率型LED器件封装能力;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加快实现国产MOCVD设备的量产,提高外延片和高端芯片的国内保障水平;加快搭建检测平台,推进知识产权建设。

继续保持我国在光伏产业的优势地位,实现多晶硅产品国内自给,大力支持低成本、高转换效率、长寿命的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突破;全面提升装备技术水平,突破平板式PEVCD、全自动丝网印刷机、高效切割机等设备瓶颈。

三是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两化融合。

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支持信息技术企业与传统工业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提升设备的利用效率,促进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的形成。

大力发展应用电子产品。针对工业控制、机床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电力电子、航空和船舶电子等量大面广、带动性强的领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努力实现产业化,形成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