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应用至上,数据为王
谷歌(Google)的崛起是互联网产业的一个奇迹。自从1996年,创始人加州斯坦福大学理学博士生的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把Google.com Beta网站发布至今,短短的16年时间,谷歌已经奇迹般地增长到每年营业额超380亿美金,赢利近100亿美金,市值2000亿美金的互联网巨头。2012年,谷歌的员工总数已超过3万3千人。2006年8月,时任谷歌首席执行官的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SES San Jose 2006)首次正式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这一名词。从那时起,云计算逐渐成为谷歌公司的核心战略。
谷歌公司简介
谷歌在其网页醒目的位置向世界宣告,谷歌的使命是“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即“整合全球信息,并使所有人可以访问并受益”。这样宏伟的计划是以谷歌惊人的访问量和用户量为基础的。
谷歌起家的核心产品是家喻户晓的谷歌搜索。自成立以来,谷歌在创始人的领导下,研制了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搜索引擎—— www.google.com。根据Comscore2011年数据,谷歌平均每天有高达47亿多次搜索请求,而且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如图2-3所示。
图2-3 谷歌搜索引擎平均每天访问次数
谷歌的核心赢利模式是在线广告。众所周知,谷歌的大部分服务是免费的,而几乎所有谷歌的免费服务都是附带广告的。谷歌有多种广告模式,但最主要的是搜索广告和显示广告两大类。除此之外,还有移动设备广告、YouTube广告,以及电视广告等。
谷歌优质而免费的产品和服务吸引了大量的用户,而大量的用户群提升了商家利用谷歌平台和产品做广告的动力,使谷歌的广告收入持续增长,反过来促进谷歌开发和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免费产品和服务。免费产品、用户、广告组成了一个不断互相加强的正反馈环路,如图2-4所示,使谷歌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发展壮大,成为至今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这种典型的互联网时代的商务模型也是很多公司争相效仿的对象。
图2-4 Google的发展模式
谷歌的发展并购历程
并购是谷歌公司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可以说,谷歌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并购的过程。在谷歌十二年的收购史中,最成功的收购包括:Android、YouTube、DoubleClick(用于广告)、Keyhole(现在的Google Earth),以及Writely(用于Google Docs)。谷歌的每一笔收购都围绕其战略发展计划,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核心业务的助力:2001年2月,谷歌对Deja.com的Usenet论坛的收购是谷歌公司进行的首次公开收购。该论坛保存了自1995年以来的5亿条论坛信息,为谷歌的搜索提供了有益的资源。谷歌在收购Usenet后增加了搜索功能,并将其以“Google网上论坛”的形式推出。
● 技术支持与革新的需求:每一项技术的开发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其他资源,对谷歌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如果价值合理,购买初步成型乃至较为成熟的技术及其团队无疑是一种高可行性的选择。在有些情况下,如目标公司持有某些在技术开发中所必需的专利技术,或者目标公司所持有的技术及相应的商业模式会使其在可预见的未来里成为强大的竞争对手,及时地收购这样的目标便有了更大的必须性与紧迫性。如2003年对Applied Semantics的收购便是出于开发AdSense服务的技术需求。2005年,谷歌收购Urchin,一家网络分析公司,并通过该公司的技术开发了Google Analytics。相似的收购还包括2006年的Writely、JotSpot,2007年的Postini,2009年的On2 Technologies、reCAPTCHA和2010年的Picnik。
● 服务/产品的拓宽:谷歌的成长战略坚持从核心到外围的发展轨迹。2004年以前是谷歌核心业务(搜索加广告)发展期;2004年谷歌成功IPO后,大量资金的注入,这个搜索巨头开始向全产业链迈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也被公认为最成功的收购包括2004年对Keyhole的收购(为此后Google Earth的发布奠定不可或缺的基础),2005年对Android的收购(成为谷歌进军便携式设备操作系统的平台),以及2006年对视频网站YouTube的兼并。对YouTube这个点击量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的收购,把谷歌推到了视频广告这块巨大蛋糕的中心位置,奠定了谷歌在这一市场中举足轻重的位置。此外,YouTube本身的影响力,以及其所承载的信息量,对任何一个以在线服务为主要核心的IT巨头来讲,都是无法抗拒的吸引。
尽管每次收购都有其主要的战略考虑,大多数交易带来的增效作用却往往不止一个。如对Blogger的开发公司Pyra Labs的收购,是一次明显的对技术本身及技术人员的购入整合,但也是对潜在竞争对手的防御性收购,从而扫清同一领域里的主要潜在威胁。
在过去的两年里,谷歌以不可抵挡之势吞噬了相当数量的中小型公司,包括2010年的48起并购,以及2011年多达79次价值累计超过20亿美金的购入和投资。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是谷歌这两年收购的重点:2010年,谷歌收购了社交软件开发商Slide为其2011年9月发布的Google+助阵;2011年,谷歌斥资125亿美金收购了Motorola Mobility为Android的发展带来大量移动相关专利,增强其对终端的掌控力。
谷歌独特的文化
自1998年创立至今,尽管谷歌的企业规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个搜索巨头一直坚持创立时所精心缔造的小企业营运文化。
在管理制度上,谷歌所推崇的是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即最大程度地简化用于公司内部管理的级别结构。从创立以来,谷歌坚持着“20%时间”原则,即员工拥有20%的自主工作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员工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开发自己喜欢的项目。公司为此还设立了“创业者奖”,以此来鼓励员工利用自主时间进行创新。谷歌的这些政策鼓励了多元化的创新,丰富了谷歌的产品线。比如谷歌从事的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日前就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在美国几个州获得上路许可,即将正式上路。
谷歌的工作氛围也很有特色:办公区域里极少有单人办公室,员工们都是多人共用一个工作间,便于工作上的交流与合作。午餐时间里,员工们可以在餐厅里随意就座,便于与不同部门的同事畅谈交流。这些制度上的宽容,保障了员工间自由的信息流通与思想交流,与公司提倡的创新理念是不可分离的。谷歌尊重员工的工作,认可其贡献,让员工认识到公司的成功与他们的努力密不可分。在每周例会上,员工们会向上级提问,他们在娱乐竞技中也会向公司高管发出“挑战”。
除了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公司总部,谷歌在全球还有众多的办事处。由于各地的文化经济差异,工作场所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但是它们也分享着许多的共同点。如每个办事处都会按照当地的特色和习惯装饰得别有一番地方风情。与微软公司类似,谷歌的办公室里会带有桌上足球、台球桌、排球场、乒乓球桌等娱乐设备以及多种视频游戏,还有健身房并为员工提供健身课程。公司鼓励员工自发组成各种组织,比如冥想班、电影俱乐部、品酒一族,以及莎莎舞俱乐部等。公司给每位员工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供他们随时随地进行编程、收发邮件。所有员工还可以免费享用公司提供的营养午餐与晚餐,以及各楼层的茶水间摆放的各种零食和饮料。
谷歌的云计算和产品
谷歌既是云计算的先驱者之一,也是云计算的最大用户之一,因为世界上最流行的谷歌搜索引擎本身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云计算服务之一。据称,谷歌搜索引擎的后台有100多万台服务器,分布于200多个国家或地区,组成一个庞大的“搜索云”。
除了搜索之外,谷歌的很多其他产品也是建立在云计算的基础上的。为了服务谷歌的用户群,谷歌的工程师们发明设计了很多重要的核心技术,来支持超大规模的数据访问。
谷歌云计算基础架构
谷歌使用的云计算基础架构主要包括如下几项重要的系统和模型。
● MapReduce:分布式计算模型。
● Google File System:一个分布式集群文件系统。
● BigTable: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库。
(1)MapReduce分布式计算模型
MapReduce是一种并行分布式算法,可有效处理谷歌后台存储的海量数据。MapReduce算法的核心是通过“Map(映射)”和“Reduce(化简)”这两步操作,把超大规模的运算分割成小的计算任务,并映射到很多的机器上来并行执行,最后进行汇总、运算和排序等工作,把最终结果返回。
假设有一个计算任务,计算世界上所有人年龄之和。如果用传统算法,我们可能会用一个循环,把所有人的年龄相加。如果用MapReduce算法,第一步会把这个任务分割成若干小的任务,把整个数据集也相应分割成若干互不相交的数据集,每一个任务计算部分数据之和。这一步操作可以分布到很多的计算资源上,完成Map的操作。第二步,把第一步计算之和收集,并相加求和。这一步即是Reduce的操作。
谷歌已将MapReduce发展为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分布式计算模型,以简化编程。谷歌搜索的内核就是应用了MapReduce分布式算法,所以才能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里检索亿万条信息并返回答案。
(2)Google File System文件系统
传统的文件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谷歌海量并行数据处理的要求。以Sanjay Ghemawat、Howard Gobioff和Shun-Tak Leung为首的谷歌的工程师们开发了Google File System(GFS)。
GFS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但GFS的设计目标是优化谷歌搜索和其他应用,同时兼顾成本,所以设计理念里面必须包含如下考虑。
● 系统硬件采用市场上大量生产的廉价组件。这些组件的失效率是较高的。可以假设,谷歌数据中心每时每刻都有组件失效。
● 系统运行不仅不受组件失效的影响,而且必须能迅速检测失效组件,自动容错,而且支持组件替换后的状态恢复。
● 系统存储的文件绝大部分都在100MB以上。
● 系统会有大量的大数据量顺序读写,小数据量的随机读写。大数据量写操作仅限于在文件尾部添加。
● 系统必须有效支持多进程同时向同一文件添加的写操作,并保持操作的原子性——要么所有的操作步骤都执行并完成,要么任何操作步骤都不执行。
● 高数据输出量比低延迟更重要。
综合以上考虑因素,Google File System的设计如图2-5所示。每个文件被固定分割成大小为64MB的块(Chunk),存储在Chunk Server(文件块服务器)上。主服务器上保存了所有文件块的索引,以及有哪些进程正在访问哪些文件块。
图2-5 Google File System的设计图
GFS的每个模块都有容错和冗余设计,以保证没有单点故障。主服务器失效时,会有备份主服务器来替代。所有的文件块至少有三个副本。如果这三个不同的模块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不同的机架上,那么如果一个文件块失效,另外两个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主服务器通过一种限时授权机制来控制系统在并行写请求下的一致性。如果某个文件块有写请求,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主服务器会把写请求授权“租赁”给请求进程。取得请求的进程会访问主文件块服务器,完成写操作,更改所有的备份副本,并返还该授权。只有所有的文件块服务器都确认后,修改过的文件块才会被写入磁盘。而且所有的操作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个过程保证同一个文件块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个进程能够进行写操作,而且保证了操作的原子性。
当有文件访问请求时,访问进程会首先询问主服务器来拿到索引信息,然后直接访问文件块服务器来读取文件。
(3)分布式大规模数据库管理系统BigTable
谷歌的另外一个发明是BigTable。BigTable是一个分布式非关系型数据库,用来存储PetaByte级的大量结构化数据。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是很难扩展到如此大的规模的。BigTable用了一种非常简洁高效的设计来实现谷歌大规模结构化数据存储的挑战。BigTable采用了大型分布式稀疏矩阵数据结构来实现。这个稀疏矩阵具有三个维度。前两个维度可以是任意的字符串,而第三个维度是时间维度,用来存储时间戳,分辨存储内容的不同的版本。由于BigTable使用了Google File System作为底层存储,所以BigTable被分割成大约每个200MB的子表。
很多著名的谷歌服务是用BigTable来实现的,例如,Google Earth、Orkut、Google Finance等。谷歌云应用的开发者们可以利用Google AppEngine所提供的API在谷歌云计算基础平台上开发应用。
谷歌云计算应用服务
在上述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之上,谷歌向个人消费者和企业用户提供了一系列高品质、多方位、快速方便的云计算应用服务。谷歌的应用大都有简洁友好的界面和快速的响应速度,因为谷歌工程师们把应用程序的易用性作为高优先级的任务来实现。
谷歌搜索
谷歌搜索是谷歌公司最核心的业务之一。谷歌为用户提供了简洁便利且快速准确的在线搜索服务。在搜索功能上,除了基本的文字搜索功能,谷歌还提供同义词、天气预报、时区、股价、地图、地震数据、电影放映时间、机场、体育赛事比分等特殊服务。尤其是在数字搜索方面,单位换算、货币换算、数字运算、包裹追踪、地区代码等功能也是最常被谷歌用户所使用的。此外,谷歌为搜索而提供了语言翻译功能、语音搜索和图片搜索等多种附加功能。comScore,Inc.的一项市场统计表明,在美国本土的搜索引擎市场中,谷歌的占有率长期超过60%。与它的竞争者相比,谷歌有着无与伦比的快速抓取网页的能力,这就保证了它的用户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用关联词搜索到最想要获取的信息。到目前为止,在全球多个国家里,谷歌是最普及、使用最多的互联网搜索引擎。
YouTube
YouTube是谷歌于2006年斥资16.5亿美元收入麾下的在线视频分享网站。创立于2005年的YouTube在全球多个国家都享有最高的点击率,有着其竞争者无法比拟的影响力与广告价值。在其成立一年后,谷歌便认识到这个视频网站的巨大价值并及时进行了兼并。YouTube主要有Flash Video和HTML 5技术来支持其网站上的视频播放,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账户自由上传视屏供人点击观看。除了个人上传的业余原创视频,YouTube也有自己合作的媒体伙伴,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VEVO、Hulu等知名传媒企业。
谷歌文档(Google Docs)
Google Docs通过云计算方式提供给用户在线编辑文档的功能。它的编辑界面与Microsoft Office里的编辑功能相似。到目前为止,Google Docs下推出的产品包括文档编辑、电子表格、幻灯片演示、日程管理等。用户可以在线对文档进行编辑、保存或修改,并且可以设定一定的管理权限,便于与其他用户的共享和实时修改。这些产品的多样化和易操作性让多个用户可以对一个或多个文档进行共同编辑,极大地方便了需要文档共享功能的人群。
Gmail
作为谷歌旗下最有代表性的产品之一,Gmail是谷歌免费提供的网络邮件服务。它界面清楚简洁,便于使用。申请Gmail邮箱的用户可以免费使用10GB以上的存储空间,还可以享受内置的谷歌搜索技术带来的便利。
谷歌浏览器(GoogleChrome)
作为谷歌云计算客户端上的核心产品之一,GoogleChrome是谷歌开发的网页浏览器,类似IE浏览器。GoogleChrome自发布以来不断在网页浏览器市场上攻城略地,市场占有率缓步上升。据StatCounter在2012年5月份的调查显示,GoogleChrome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0%。和同类产品相比,这款浏览器的特点是,速度快、稳定性和安全性高。
安卓操作系统(Android)
谷歌云计算客户端上的另一核心产品便是Android。Android是以Linux为基础的便携式设备操作系统,谷歌将其应用于智能手机上以及平板电脑等领域中。谷歌建立了一个持续发展及维护Android操作系统的开源项目,并以Apache免费开源许可证的授权方式,发布了Android的源代码,这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开源社区来从事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至2010年底,在市场上仅推出两年的Android超过了诺基亚Symbian系统的市场占有率。2011年,Android操作系统在智能手机市场上份额超过48%。
云计算的开发者平台
2008年4月,谷歌顺应了云计算的开发潮流,发布了Google App Engine的第一个beta版本,向云计算开发者和服务商提供了一个开发、托管网络应用程序的平台。在云计算时代以前,开发者往往只需关注一台计算机的运行及其有限的存储空间。进入云计算时代以后,仅能在单机上运行的程序无疑是不合时宜的,开发者必须使其应用程序可以在几百台甚至几万台的计算机上运行。Google App Engine在程序的扩容性上帮助开发者,简化了云计算程序的开发过程。当前,Google App Engine支持的主要编程语言有Python和Java(通过扩展,可以支持其他JVM语言,诸如Groovy、JRuby、Scala和Clojure),同时支持Django、WebOb、PyYAML等语言。
谷歌展望和挑战
谷歌已经成长为市值2000亿美元的大型互联网公司。谷歌的执行主席、前CEO埃里克·施密特曾展望:谷歌有一天能够帮助用户解决更多的问题,比如回答“我今天应该做什么”,或者“今天去哪个餐馆”等更加个性化和模糊的问题。谷歌的目标是成为用户的唯一应用平台,提供个性化的搜索,提供包罗万象的服务,甚至“Everything Google”。此宏伟愿景,需要依靠谷歌拥有大量的数据、更精准的智能搜索来实现。
数据(或信息)是搜索的基础。为了让搜索更加有效,谷歌已经在考虑如何拥有更大量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不仅仅是传统的网页,而且包括专有数据、行业数据、用户数据、网络使用频度、搜索词条,甚至用户的习惯、喜好,及其他个人隐私相关的数据。
垂直行业
2010年7月,谷歌宣布以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TA。这个收购看似不大,但是通过这次收购,谷歌正式进军在线机票搜索预订市场,正式与Expedia、Kayak、Orbitz、Bing Travel等开始竞争。收购前,ITA是一个独立运营的航线数据提供商。很多的在线搜索公司,如Expedia、TripAdvisor(Expedia的独立子公司)、Orbitz以及Kayak等,依靠ITA的数据和技术来向最终用户提供机票和航线搜索结果。如果谷歌并购了ITA,并且独占ITA的数据,那么谷歌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垄断在线机票预订领域。可以想象,有很多的谷歌搜索是有关机票信息的。谷歌利用强大的搜索技术可以很轻易地向最终用户提供机票信息,甚至预订、出票,完全不需要离开谷歌网站。所以,谷歌并购ITA的反对者阵营联合起来成立FairSearch.org,反对此次并购,并敦促美国司法部反垄断部门给予调查。虽然最终美国司法部同意了谷歌并购ITA,但也严正要求谷歌在并购完成后,仍然要一如既往地向现有ITA用户们提供ITA的数据。
这样看来,谷歌决不会放慢进军垂直行业搜索的步伐,而且战略是拥有并把握整个垂直行业的数据、工具、用户和付款途径。
定制化搜索
谷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搜索公司了,这已不是新闻。谷歌的一系列工具和软件,Chrome、Google Docs、YouTube、Gmail、Android OS,等等,已经逐渐深入到用户网上体验的方方面面。包括搜索在内,很多的谷歌服务已走向实名制和定制化,这就意味着谷歌已经拥有很多的个人用户甚至隐私信息,根据这些私人信息,谷歌的搜索才能更加精确。
同时,谷歌面临的挑战很真实、很严峻。
市场和竞争
谷歌不仅是一个搜索公司,Amazon不仅是网络书城,微软不仅是Windows和Office,Apple不仅是iPod和音乐,Facebook不仅是社交网络。在后PC时代,各巨头都在觊觎着对手的领地,并积极扩展由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领地。就谷歌而言,将面临如下严峻挑战。
(1)搜索:Bing+Baidu
据comScore 2012年3月的统计数字,在美国市场,谷歌占搜索总量的66.4%,而Bing占15.3%。Bing搜索已经成为谷歌的强大竞争对手。微软近年推出的Bing搜索引擎正日趋完善,无论从相关性还是从搜索速度比较,已和谷歌不相上下。微软斥巨资开发Bing搜索,誓与谷歌在搜索领域二分天下。Bing最新发布的版本更是集成了搜索Facebook和Twitter的功能,而且实时接入社交网络。Bing已经从赶超谷歌的战略逐渐演化到功能分化,建立自己的用户阵营。
在中国市场,根据艾瑞咨询市场统计,谷歌占了17.8%,远落后于百度(Baidu)77.6%的市场份额。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搜索市场,但中国的市场有自己的管理规则。谷歌2010年的中国退市风波,正是其水土不服的表现。谷歌在这个独特的市场上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的。
(2)社交网络:Facebook
搜索技术已日趋成熟,而社交网络正风起云涌。Facebook在社交网络中一枝独秀,谷歌痛失良机。谷歌加大在社交网络的筹码,推出Google+。微软和Facebook早有联盟,微软的新一代产品,包括Bing搜索、Windows Phone,以及将要推出的Windows 8等,均已集成了强大的社交网络功能。Google+很难撼动Facebook及其联盟在社交网络的领导地位。
(3)移动计算:苹果+微软
如果把苹果的iPhone手机比喻成智能手机市场的“猛虎”,那么谷歌的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的战略可以说是“群狼袭虎”。谷歌用了Android这样一个免费平台,联盟全世界的手机制造商、供应商、移动服务提供商,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一跃成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手机操作系统平台,势不可当。然而,这个战略是有漏洞的。其一,赢利能力有限,因其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搜索和广告。其二,专利纠纷。据称,HTC每卖一台Android手机,微软能收取大约5美元的专利相关费用。虽然谷歌多少可以免责,因为谷歌并没有制造并销售手机,但是这5~10美元恰恰降低了Android手机和Windows Phone之间成本的距离,降低了Windows Phone的推广门槛。
高能耗
谷歌每次搜索都要访问到谷歌后台的庞大的服务器群。据统计,谷歌后台有超过100万台服务器,遍布于200多个国家或地区,支持谷歌的各项在线业务。据谷歌发布的数据统计,谷歌数据中心2010年的用电量为2259 998百万瓦时,或23亿度电。约为全世界总用电量的0.011%,或万分之1左右。平均起来,每个谷歌用户每月用电为180度左右。虽然谷歌的数据中心的节能技术远远超过普通数据中心,但这样的能耗仍然是相当惊人的。而且,谷歌服务器的数量每年仍然不断增长。
如此庞大的耗电量必然引起环保组织的重视,所以谷歌最近推出了“Google Green”计划,降低用电量,提高用电效率,并大量使用绿色可再生能源。据悉,谷歌很多的数据中心都是利用自然风冷或水冷技术,其数据中心的能耗大大低于一般的数据中心。谷歌曾骄傲地宣称,通过这些举措,谷歌的碳足迹几经为零。下一步,谷歌计划投入几亿美元,目标是超越已有的环保成绩,为全人类的环保作出贡献。但究竟成果如何,还需一段时间验证。
收入增长速度放缓
谷歌的主要赢利模式是广告。随着在线广告领域的日趋成熟,谷歌所面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随着谷歌的进一步成长,谷歌单一的赢利模式正在受到巨大的挑战。
隐私问题
随着谷歌在更多的平台上提供日趋个性化的服务,很多谷歌的用户已经日益担心自己的隐私问题。谷歌在2012年3月更改了隐私条款,允许所有的谷歌服务之间共享用户信息,所有的用户必须接受,否则无法使用谷歌的服务。谷歌此举的目的是更好地了解客户的行为和喜好,以便能够提供更加定制化的服务。当然,一个重要的副产品是提供更加精准的广告来提高谷歌的赢利。反对者称,使用谷歌的用户将有一双谷歌的“眼睛”时刻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你的喜好,你的位置,你要去哪里,你在做什么等。谷歌更改的隐私条款刚刚发布,就有美国36个州的最高检察官们联名致信谷歌,警告谷歌最新的隐私条款侵犯用户的隐私权,而且用户没有任何办法拒绝接受被谷歌“监视”。
结语
斯坦福,硅谷,博士,休学,创业。谷歌是又一个硅谷的传奇故事。但一个公司的最终成功是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的成功。谷歌不断创新的产品,在线广告为主的商业模式,独特的文化和管理风格,正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作为全球互联网市值第一的企业,谷歌在云计算的云端/客户端两个方向上都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产品线。
● 云端:网络搜索、邮件、地图、文档。
● 客户端:谷歌浏览器、安卓操作系统。
谷歌的云计算发展战略是提供各种功能强大、设计复杂的云端服务;同时轻量化客户端,将客户端的计算和存储的需要尽量向云端转移。这对传统依赖客户端的IT企业如微软、Adobe都是很大的挑战。
谷歌的服务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都是免费的。它依托海量的宝贵用户数据,利用广告获得极为丰厚的利润。这种商业模式成为很多云计算提供商的典范,也在客观上促进了高新技术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从而推动社会科技水平的整体进步。
和目前世界上其他云计算发展前沿的公司Microsoft、Amazon、VMware相比,谷歌在向云时代开发者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和平台即服务(PaaS)上,进步较为缓慢。这反映了各个科技公司在对云技术战略、理念和技术架构上的理解各不相同。究竟谁是云时代的最大赢家,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