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云-端”未来
↘未来计算在“云端”
“云-端”趋势
近年来,急速发展的互联网在极大地拓展了PC用途的同时,也似乎在逐渐取代其作为“个人计算应用核心”的位置。有观点认为,下一个十年里,包括软件、硬件、服务等在内的计算资源,将由大众化、个人化、多点(终端)化的分布式应用不断向互联网聚合——计算将由“端”走向“云”,最终全部聚合到云中,成为纯“云”计算的时代。
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却证明,用户对计算和通信端的需求在急速增长。2008年6月下旬,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正在使用的PC数量已超过10亿台,且新兴市场PC拥有量的强劲增长将使这一数字在2014年初翻一番。
如果以1981年IBM推出开放式架构的PC作为全球个人电脑产业崛起的起点,那么,经过了20多年,“PC使用量”首次达到了10亿台。由10亿台至20亿台,只需要五到六年——这表明在可以预见的未来,PC仍将是重要的个人计算和沟通工具,且由于新兴市场剧增的需求,全球PC市场还会进一步“扩容”。同样根据Gartner的预测,2008年智能手机的“单位销售量”将达到1.722亿部,较2007年同期增长约41%。
目前业界有观点认为,未来用户获取计算资源会像用电那样简单方便、价格低廉,只要插上“插头”,数据、服务、应用就全都从“云”层里“飘”过来,但问题在于,用户这边的插头插上“电”以后仍然需要“电器”来实现各种应用,就好像我们烹饪饭食时“不止”用电一样,倘若没有电饭锅和微波炉这些终端,那就什么美味佳肴也做不了。
在我看来,纯云计算并不是启动计算未来的“万能钥匙”,“云-端”共存、“云-端”互动才是未来计算架构的发展趋势。被誉为“革命性的计算模型”的云计算其实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等既有理论的延续,其愿景是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
其实,云计算的愿景与某些曾一度流行于业界的技术构想颇有雷同。多年以前,便有一些预言家提出了“网络计算机”(NC)的概念,大抵是采用价格低廉的芯片,不装配(或是装配容量较小的)存储设备,能够在互联网上储存和提取数据,进行各种应用。平心而论,这种技术理念不是完全没有市场前途,但也绝不是适合所有的用户。2000年的时候,我曾指出,NC作为一种理想可能会形成一个产品品类,但却永无主流化之日——近十年过去了,NC至今仍未形成一个产业,这已足可说明问题。
因此,我认为“云-端”计算才是未来计算的发展趋势。网络时代的计算应以数据、用户和服务为三大中心,并将具备五个基本特征。
三个中心
以数据为中心(DataCentric),是为了要解决海量数据的获取、存储、管理和搜索的问题,并使数据变得越来越智能化、结构化。
计算无“数”不在——有别于“以应用为核心的计算”(Application Centric Computing),未来将以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作为计算技术研究和体验的核心,相关的研究领域则涵盖了平台技术探索、数据分割、数据挖掘、互联网数据搜索等。从“应用”到“数据”绝不只是技术思路的进化,它还标志着一个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计算时代的开始——无论是工作,或是娱乐,这个时代的效率都更高。
以人(用户)为中心,是数据集中化之后的必然结果,也即让数据和服务围绕着个人,而非相反。
过去,人在与机器进行“交流”时总处于被动的位置,你不止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想做什么”,还须明白“如何去做”。现今,你只要明白自己的意图,便可以把剩下的工作交给计算机或其他终端。
以服务为中心,特别是建立在以广告和搜索为新的业务模式的服务,展现了软件企业应用户需求而变的一种努力。
所谓的服务可以是网游,可以是IP电视,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用户所需的个性化服务。作为“.NET”战略的延伸和升级,微软于2005年11月发布了Live网络服务战略。通过Live,用户可以畅享各种互联网服务,获取个性化体验、自定制内容和多元化通信。最近我们正在探索Live服务的新模式——LiveMesh,它可以让用户轻而易举地在各种终端之间同步数据,并随时与任何人分享。此外,我们也在尝试着向企业客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软件服务,客户无须下载和安装相关的软件,即可通过IE浏览器来在线使用与本地软件几无二致的功能。
五大特征
在这种计算架构下,全球IT产业的新趋势体现在以下五大方面。
第一,随着IT产业由PC时代走向互联网(Web)时代,信息科技让传统工业焕发了全新的、旺盛的生命力。仅仅在几十年前,把一切商业交易行为放置在全球互联的网络上、以软件和服务来驱动还是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而今,曾经的“不可能”已几乎成为现实——原本需要几个月甚至更久才能贯通的传统经济流程在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之后,往往只需几分钟即可被打通,而基于互联网商业营销平台的交易执行更是被缩短到几毫秒内——而这些已可视做未来经济模式的雏形。换言之,软件和互联网正在以强大的渗透力,给人类文明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都因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而不断更新。
第二,PC的概念向“PC+”的方向变迁。也就是说,PC不再只意味着“个人计算”,同时也将成为个人通信(Communication)和个人控制(Control)的中心。而且PC的计算能力在不断向其他设备(像手机、汽车、家用电器)迁移,其用途也因此被拓展到更多的领域。在不久的将来,有电的地方都能计算,有计算的地方都有智能,有智能的地方都能上网,个人和企业都将由此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三,计算的架构将从“端”(Client)走向“云+端”(Cloud+Client)。你会把自己的家庭录像上传并储存在电视台吗?我想没有人会这样做——所有的数据、服务和应用都依托于互联网“云”里,看上去很美,但很明显,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并不是每一位用户都能完全信赖隐藏在“云彩”背后的服务商,把有关个人隐私的数据上传到网络存储端。不仅如此,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带宽、存储、计算都不大可能是免费的,完全基于“云”的服务绝不会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从通信的供求关系来说,虽然带宽在不断增长,但数据的容量也在同步增长,比如一部1080P的电影,基于国内现有的带宽条件便不大可能实现即时播放。再从技术角度来说,客户端的计算能力强,才能带给用户更多精彩的应用。所以我认为“云服务平台+客户终端”的计算架构更可靠、更灵活,代表了产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客户的需要,未来的计算和服务会分别存在于云和客户端之中。
第四,软件和互联网产业参与者的业务模式会由“软件”(Software)走向“软件+服务”(Software+Service)。“软件+服务”是走向IT未来之路的重要途径。通过整合最优秀的软件和实时更新的服务,IT技术在选择性、适应性和功能性方面都将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在传统软件解决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利用Web 2.0所提供的实时更新的成熟服务,配合丰富的用户前端体验,其功效远远强大于单一软件或单一服务。打个比方说,“软件+服务”就像一把大伞,综合了很多现有的概念和技术趋势,包括“软件作为服务(SaaS)”、面向服务的开发(SOA)”、“Web2.0”及“用户体验”在内。此外“软件+服务”还将为用户带来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的计算环境。
第五,在新的技术趋势和应用形势下,软件技术将会惠及更多的、数以亿计的用户。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因飞速发展的信息科技而受益的用户大多生活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将来的五到十年,会有更多新兴国家的用户受益于互联网时代,受益于“PC+”,受益于“云-端”计算,受益于“软件+服务”的新模式。
为了迎接这五大趋势,从中寻求未来的成长点,作为产业的领军者,微软的策略是要拥抱两个世界——一个网络(Web)的世界和一个设备(Devices)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在未来不再是独立存在,而是互相融合。各种设备通过网络和软件连接在一起,从而无所不能。
(本文写于2008年7月)
↘与“云”共舞——再谈云计算
从“网络就是计算机”到“网格计算”,从“分布式计算”到“互联网计算”,长期以来,与“云计算”相类似的理念被学术界和不同的企业各自表述——虽然各个理念的内涵有些细微的差别,但大多基于充分利用网络化计算与存储资源、达成高效率低成本计算目标的考量,希望能更好地整合互联网和不同设备上的信息和应用,把所有的计算、存储资源联结在一起,实现最大范围的协作与资源分享。
“云计算”理论和尝试已经有十多年——近十年来,从.NET架构,到“按需计算”(On-demand)、“效能计算(Utility Computing)”、“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等新理念、新模式,其实都可看做企业对“云计算”的各异解读或“云计算”发展的不同阶段。
亚马逊(Amazon)所推出的S3(Simple Storage Service)和EC2(Elastic Compute Cloud)标志着“云计算”发展的新阶段:基础架构的网络服务作为提供给客户的新“商品化”的资源,而今,EC2已成为亚马逊“增长最快的业务”。IBM则于2007年推出了“蓝云”(Blue Cloud)计算平台,期望帮助客户进行云计算环境的搭建。此外,Google一直在积极推广其App Engine;而Salesforce.com推出的CRM平台作为服务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08年,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持续的探索,微软公司亦正式发布了完整的云计算平台——Windows Azure(蓝天),并投入巨资在全球范围建造数据中心。这些现象都表明,经过多年的积淀和持续的探索,云计算终于开始成为一种全球IT产业共同应和的、主流的声音。
“云计算”何以渐成主流
“云计算”能够成为IT业创新实践的一大主流要归功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计算、存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CPU、GPU的多核进化及虚拟化技术的日趋完善,为信息系统的高性能和低功耗找到了重要的突破点;更大的互联网带宽则使得更多的计算资源和软件可以以服务的形式推送到客户端;海量存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令数据更加结构化、更具语义关联,从而实现了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的积淀和进化,并逐渐发展为互联网服务的“大脑”(Intelligence Inside)。正因如此,原本看似不可企及的梦想因为技术的成熟而成真。
第二,用户的需求也一直在嬗变中。Web 2.0缔造了挥洒创意、彰显个性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将自己创造的信息(如博客)和资源(如图片和视频)上传到“云”中,与相识或不相识的朋友们分享,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采用PC、手机及其他设备来管理“云”上的数据和应用。再者,无论对个人或企业用户而言,根据现实需要去获取使用各种虚拟化的计算资源,无疑更经济也更简单。这便为有能力提供相应服务的云计算服务商制造了机遇。
第三,新的商业模式的涌现,让众多的个人和企业用户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趋势和可能。多年前我曾指出,“服务化”将成为软件产业的一个趋势,现在看来,这个趋势无疑更加明显。软件不再只是封装(或预装)好的“商品”,还可以通过在线服务、随需租用或附带广告的免费版本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获取新的软件+服务(S+S)。再如,很多新的功能包括视频点播、信息搜索、在线地图,这些都是传统软件不易实现的功能,所以必须依赖“云层”之上的、规模庞大的计算和数据资源。
尽管已渐成主流,但直到今天,“云计算”一个概念、多种表述的状况并没有多大改观。坦率地说,每个企业和机构对“云计算”及其前景的解析都或多或少地结合了企业自身的业务方向和现实利益。在此,我想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其中部分观点是建立在与微软亚洲研究院马维英博士及其他专家讨论的基础上。
解读“云计算”的功能特性
看似高深的“云计算”理解起来并不难,其实就是把所有的计算应用和信息资源都用互联网连接起来,供个人和企业用户随时访问、分享、管理和使用——相关的应用和资源可以通过全球任何一个服务器和数据中心来获取。
真正的“云计算”平台应该能实现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1.提供“资源”——包括计算、存储及网络资源,这就需要服务提供者架设出规模巨大的全球化的数据库及存储中心,能够实现“海量”的存储、出色的安全性和高度的隐私性和可靠性。此外,它还应是高效的、低价的、节省能源的。
2.提供动态的数据服务。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经过处理的结构化数据。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数据为王的时代——一个好的云计算架构一定要有提供大规模数据存储、分享、管理、挖掘、搜索、分析和服务的智能。
3.提供云计算平台——包括软件开发API、环境和工具。只有这样,云计算才能真正形成一个有生命力、有黏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我个人认为,这也是云计算带来的最大价值。
“云计算”不应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希望用户一夜之间就从“端”全面转向“云”是很天真的想法——用户理应自主决定最符合其利益的资源部署方式,从而在“云”和“端”之间实现难能可贵的平衡。只有通过“云+端”,云端互动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云的功能实现最佳的用户体验。
微软与“云”共舞
微软公司很早以前就已对“云计算”展开实质性研究,十年前,作为.NET战略的一部分,微软曾经推出一套代号为Hailstorm的网络服务,希望能整合各种设备、数据和服务资源,为用户提供更简洁、更实用的计算方案,但受制于当时的技术环境和应用实际,Hailstorm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直至去年,在充分总结了经验和不足的前提下,微软发布了一个全新的云计算平台——Windows Azure Service Platform。“Azure”的意思是碧空、蓝天,就像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样,无穷无尽,没有极限。
“Windows Azure”是微软“蓝天服务平台”(Azure Service Platform)的一部分。“蓝天”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继Windows取代DOS之后,微软的又一次颠覆性转型——通过在互联网架构上打造新计算平台,Windows真正由PC延伸到“蓝天”上。微软希望“云平台”最终同PC平台一样,能够让成千上万的第三方开发人员开发出丰富的应用与新颖的服务——而这样的平台势必会造就一个全新的“云产业”,就像过去二十多年里,Windows和众多合作伙伴催生出规模巨大的PC产业那样。
目前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所采用的主流架构大多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是物理层;中间是基于网络的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应用环境;最上层是面向终端用户和企业的服务,像邮件、搜索、广告、数据库、视讯、博客等。
相比之下,微软的“蓝天”的层次更丰富。
● “蓝天”的底层是微软全球基础服务系统——Global Foundation Services(GFS),由遍布全球的第四代数据中心构成。几年前微软便开始筹建数据中心,因此目前正在部署的数据中心已“升级”到能效比表现更优异的第四代。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微软数据中心都采用了清洁能源,并且在工作效率、可靠性、能耗等多元指标上达到了微软制订的严苛标准。
● GFS之上是Windows Azure操作系统,主要从事虚拟化计算资源管理和智能化任务分配。当接到用户计算需求时,系统会确定最合理的资源处理、数据传输以及安全防护机制,并把运算任务分配给不同的CPU,把存储任务分配给全球不同的微软数据中心——用户不需要知道子程序和数据在哪里,只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就足够了。
● Windows Azure之上是一个应用服务平台,它发挥着构件(building blocks)的作用,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如Live服务、.NET服务、SQL服务等,用以帮助客户建立“云计算”的应用,或将现有的业务拓展到云端。
● 再往上则是微软提供给开发者的API、数据结构和程序库。
● 最上层是微软为客户提供的服务(Finished Service),如Windows Live、Office Live、Exchange Online等。
图1-2所示的是不包括GFS层的Azure平台架构。
图1-2 不包括GFS层的Azure平台架构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为用户提供全面、安全、可靠的云服务之外,“蓝天”还兼顾到产业合作伙伴的现实与未来、发展和进步——正如微软首席执行官斯蒂夫·鲍尔默所说:“‘蓝天’服务平台现在还只是初级的技术预览版,但随着开发人员将这种全新平台的强大能力与不断涌现的软硬件创新有效结合,信息、通信和计算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缝融合的那一天必将到来。”
“蓝天”的优势
微软“蓝天”的优势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技术领先——遍布全球的微软GFS大型数据中心可以在确保云服务基础平台规模的同时,强化数据模块组合的灵活性。
其二,平台开放——微软欢迎各方伙伴接入“蓝天”,与微软并肩携手造福用户,并会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商业价值、开发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我们支持并鼓励合作伙伴在“蓝天”上用子件和第三方子件(甚至包括Linux在内)开发出自己的应用——甚至搭建出自己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并且会为他们提供各种必要的帮助。开发者不但能从现有知识体系、生态系统和社区资源中获得给养,还可在传统服务器和Windows Azure环境之间自由迁徙。例如,开发人员之前为Windows Server写的应用程序,只需进行简单的修改,即可用于Windows Azure。
其三,体验兼容——微软“蓝天”服务平台是独特的,我们尊重用户选择“云”还是“端”的自主权,并确保了由“地面”(PC端的应用软件)向“云”间延伸的体验的一致性。用户完全可以从“蓝天”上继续获取他们对Windows、Office的熟悉体验,而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重新学习。
其四——投资较少,对企业客户来说,微软的云服务平台与现有的IT架构并不冲突,所以客户不需要投入巨大的投资,便可逐步实现信息系统的无缝切换。不过,尽管当前“云计算”已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进展,但其真正为企业客户和个人用户所接受可能还需要两年到五年的时间。毕竟,数据中心的建设、“云计算”技术的全球化分布、计算资源由“端”向“云”的流动都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工作。
“云计算”的方向
眼下,数据、软件、平台、基础设施都已成为“云计算”的战略资源,而今后“云计算”的发展则取决于上述战略资源同“集中计算、按需应用”模式的整合与关联的程度——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达就是:
云计算 =(数据+软件+平台+基础设施)× 服务
● 数据(Data):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数据就没有应用、没有服务。“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Data Centric Computing)将真正把用户置于计算体验的核心,也将决定“云计算”模式的成败。但要实现这一点,必须首先解决海量数据的智能化、结构化整理和数据间联系的问题。
● 软件(Software):软件所起的作用其实是检索、发现、关联、处理和创造数据,而微软之所以采用“软件+服务”的模式,也正是希望整合最强大的软件和实时更新的服务,为客户创造跨设备的多元化体验。
● 平台(Platform):Windows是PC时代应用最广泛的平台,“云计算”时代也会诞生自己的通用平台——或许是微软的“蓝天”,也可能是其他企业推出的、兼顾产业伙伴福祉和用户体验的新平台。
●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决定了“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范围与服务能力。“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研发资源投入,所以只有实力强大的企业才能胜任;但“云计算”的应用进程则会从个人和中小企业开始——他们希望把部分(而不会是全部)信息资源和应用委托给云服务商来管理,这样便可凭借更低的成本实现更简单、更灵活的掌控。很显然,这种状况与上个世纪大型机崛起(发端于军事、公共事物等领域)和PC走向主流时(由大型企业率先应用)完全不同。
最近,中国电子学会专门成立了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一些企业也在开始建造自己的企业云,这都说明云计算在中国受到了很大关注,并已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的一大热点。这无疑值得欣慰——IT科技的演进从来都是无声无息而又惊心动魄的。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从现实需求看,中国都应该及早投入“云计算”的大潮,在全球计算和通信产业的新一轮风暴中抢占到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本文写于2009年3月)
↘云端的精彩——让信息在指尖流动
信息技术和产业正在向“云-端”计算时代发展,但“云”和“端”并非是相互割裂、彼此取代的关系,而势必会走向共存与互动。
未来计算资源或许像电和水那样可随时获取,但也要看到,和数据完全不同,电和水不需要“智能”和逻辑。可以说整幢“云-端”计算的大厦是以服务为基础、由海量的“0”和“1”作为基本元素的,但从“云”里推送过来的“0”和“1”——无论它是高清视频、游戏还是实时路况信息、动态新闻,都必须要有合适的“端”来破译、解码和呈现。比如我们可以在云服务器里存储游戏进度、下载游戏更新,但在玩高强度游戏的时候,还是需要一部图形处理能力强大的游戏机或PC。
认为“端”会走向简单化或者消亡的朋友很可能低估了用户对于自主性(自己掌握重要的数据和应用)、多样性(使用不同类别的终端实现不同目的)和个性化(使用自己喜欢的终端)的需求。所以在真正将“云”变成完美的数字大同世界之前,我们有理由相信,包括PC在内,“端”不但会持续存在,而且还会日渐强大。
在我看来,“端”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智能化。就像我曾指出的,个人计算终端正在向“个人计算+通信+控制+娱乐”终端升级(PC→PC3+E)——不只包括PC,其他类型的“端”也将更加“聪明”,比如能通过用户的行为习惯来了解其意图,或是识别用户所在的区域,而且现在的“端”,已能用更自然的方式,如通过语音和触摸与人交互。
第二是多元化。现在已经从PC走到了PC+的时代。PC+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终端开始具备PC的某些功能,从手机、传感器、电子阅读器、智能卡、数字相框到电子钱包、上网本、Surface设备再到数字轿车、智能家居……越来越多样化的“端”的影响已渗透到人们生活最日常和触手可及的层面,计算事实上已无所不在——有电的地方就有计算。较之以往任何时候,“端”都更加多元化。
第三是网络化。目前,PC、手机、高清电视机之类的“端”还需要连入不同的网络去获取数据、实现应用,而云计算时代则可能以多网络的融合与数据、应用的集中为一大特征。所有的“端”都会直接连入“云”里,计算资源、数据、存储随时都可以获得。此外“云”里的服务器也会自行判断“端”的类型和性能特点,进而选择适合该设备的数据推送及呈现形式。
推动计算和通信端走向智能化、多元化、网络化的动力是以下五大领域的技术进展。
一、CPU、GPU的运算能力日趋强大,同时功耗和价格也较过去大为降低。芯片的设计者越来越关注产品的“综合性能”与“能耗”,所以能效比(而非以往的CPI,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数)日益成为衡量计算通信端价值的重要指标——整合了多内核、拥有更强劲的计算通信能力和媒体处理能力的移动处理器现在已不鲜见。例如现在智能手机已进入1GHz(CPU)时代,已和五年前的PC一样强大。
二、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一代互联网NGI和后3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将给用户带来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体验——在几分钟内下载一部全高清电影,感受高质量、实时的视频通话,或是转瞬间将数百兆的商业文档发送到客户的便携装置上——这些应用都将变得易如反掌。
三、显示技术的重大突破会为各种“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当下,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都越来越薄和轻便可携带,同时功耗也越来越低。支持柔韧材料和高清显示的OLED(小分子有机致电发光显示)和PLED(高分子有机致电发光显示)有望在未来五至十年内成为主流,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发光材质和制造工艺,前者更适用于手机、电子阅读器等小屏幕设备,后者则可普遍用于对显示效果要求较低的超大屏幕的内容呈现——也许有一天,你的房间的墙壁和窗户都是基于PLED技术的巨型显示器。此外,一些企业还在积极开发基于各种便携“端”的投影解决方案,这有利于解决长久以来存在的计算、通信端的便携性与屏幕尺寸之间的矛盾。
四、今后五至十年内,我们会迎来人机交互界面领域的又一场技术革命,带来的改变就像从DOS字符界面到Windows图形界面那样——这场风暴的名称是NUI(自然用户界面)。近年来,语音、多点触摸、计算机视觉技术一直在进步,目前已站在了大规模商用化的起点。而在不久的将来,无须遥控器和游戏控制器,你的计算机、电视和游戏机便能够“感应”到你目光的变化、捕捉到你的手势和动作、听懂你语音的命令——在E32009大展上,微软公布了“Natal”计划。通过一个集成了各种感应组件(包括摄像头、深度传感器、多点阵列麦克风以及一个可处理专用软件的处理器)的装置,用户可以用头、手、足、躯干来控制游戏中的角色,从而更酣畅地投身于虚拟世界。这样“人性化”的人机交互方式将带来又一次深刻的产业变革。
五、作为推动上述技术趋向实现和不断升级的“魔术师”,软件的重要性将与日俱增。特别是在“端”的创新进程中,无论是嵌入式平台、应用与服务、各种工具,或是新的开发模式、新的呈现模式,都需要软件的驱动——正如比尔·盖茨所坚信的,软件的发展只取决于人的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存在所谓的“极限”。
再来看看“端”的分类及对应的应用环境,如图1-3所示。
图1-3 “端”的分类及应用环境
今后,形形色色的“端”可以大致分为四个类别,并被广泛应用于娱乐、沟通、创意型工作及亟须提高生产力的商业领域。
第一,用于固定计算(Fixed)的“端”。近年来移动计算通信端发展很快,也出现了一些激动人心的新技术、新产品。相比之下,似乎固定计算设备的进步不那么明显。但事实并非如此。更高的计算性能、更大的存储空间、更强的显示能力和更人性化的UI技术不但让PC更强大,还孵化出新的固定计算“端”。例如,通过Surface,用户已可将计算和通信资源移植到办公桌甚至是餐桌里,并利用人性化的多点触控技术来操作这些设备。固定计算“端”还有一些移动端暂时难以企及的优势。例如可以采用多个大屏显示器实现桌面扩展,实现复杂的协同办公,提升工作效率而无须担心电池续航的问题。
第二,以移动便携为功能亮点的“端”(Portable),它们的体型小于PC,但比手机要大得多——像笔记本电脑,上网本,便携式音乐、影视和游戏设备,车用计算通信装备等。
第三,用于特殊领域的计算端(Specialty)。电子阅读器、GPS、嵌入式设备等。这些设备(包括最新的平板电视和蓝光播放机)都可以随时连入“云”,并可通过内置的浏览器来查找资源、下载应用和服务,或是随时与他人沟通。
第四是手机(Phone)。之所以将手机与其他移动便携“端”区分开来,主要是因为它是计算通信“端”中普及度最高的。全世界有67亿人,而手机注册用户数量已达41亿;相比之下,PC用户数量要到2010年才能达到13亿。IT从业者希望找到某种新的方式,使我们这颗星球上的所有人,无论区域、贫富、阶级,都能够公平地获取和应用各种计算资源,而手机很可能是解决方案之一——很多人一生中第一次接触到的“计算机”将很可能是一部手机。今天的手机可以拥有较十年前的PC更强的计算性能、更大的存储空间和更优异的图形处理能力;未来的手机将具备更强大、更全面的“能力”,如电子身份识别、消费支付等,正在成为用户计算通信应用的中心。
微软公司在计算通信“端”的技术产品部署比较完备。概括地说,共有四大系列操作系统(Windows for PC、Windows Embedded for Device、Windows mobile for Phone、Windows Azure for Cloud),支持包括个人电脑、移动、云设施、Live网络应用平台、数字娱乐(游戏和IPTV)在内的五大平台,如图1-4所示。
图1-4 “云-端”平台与设备
Windows“云-端”平台与设备的第一个版本发布于1985年。二十多年来,它是基于x86架构的个人电脑的主流操作系统。今年秋天,Windows 7的发布将把全球亿万用户的体验推向一个新的巅峰。
Windows Embedded是成熟且具备领先优势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消费及各行业领域,如GPS、移动装置及消费电子产品。
Windows Mobile是微软专为手机打造的操作系统,它包含着移动用户所需的、基于Microsoft Win32 API的基础应用程序。采用Windows Mobile的手机可以便捷地同步电子邮件、联系人和任务、处理各种微软Office文档,并可根据主人的要求,完成许多传统手机所难以支持的娱乐任务。Windows Mobile使用户可通过PC和手机的无缝连接来获取一致的体验。
Windows Azure是微软面向“云-端”服务的未来而开发的操作系统。它为开发人员及客户提供了按需计算、海量存储及通过微软数据中心来管理各类Web应用的全新解决方案,如图1-5所示。
图1-5 Windows Azure平台
由于Windows Azure云平台所有的系统和平台均采用了同样的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开发人员则能缩短开发时间、降低成本,并基于熟悉的Windows开发环境及统一的编程模型,孵化新的应用和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同时用户无论是在接入“云”时,还是在使用PC、Windows手机、XBOX、GPS等各种“端”的过程中,都能获得延续的、一致的、熟悉的体验。
而从PC到“云-端”,近二十年来IT和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甚至超出了许多业内人士的预期——但也有一些具有深邃洞察力的“先知”,比尔·盖茨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1990年的Comdex大会上,我坐在近万名观众中,聆听了他的主题演讲。他说:“在未来的几年内,PC行业的技术进步可以让人们将信息掌控于指尖。为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的是:更‘个性化’的个人计算机;更强有力的通信网络;更集成的应用;更丰富的数据以及更方便的访问信息的途径。”其实他说的正是“云-端”的未来——二十年过去了,盖茨“信息尽在指尖”的梦想终于在“云-端”计算的时代成为了触手可及的现实,尽管比他想象的要晚。
(本文写于2009年7月)
↘未来计算——IT四律与三大趋势
展望2012,回避不了2011——在这个PC诞生的第30个年头里,许多伟大的IT英雄们相继辞世,其中我们最为熟知的莫过于DEC创始人、以小型机挑战IBM的肯尼斯·奥尔森(Kenneth H. Olsen),苹果的传奇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以及C语言之父丹尼斯·里奇(Dennis M. Ritchie)——这些时代标志性人物的谢幕,让我们在哀悼和惋惜之余,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未来的计算将向何处去?
四大定律制约和引领产业发展
摩尔定律、贝尔定律、吉尔德定律和麦特卡尔夫定律是制约同时也是引导信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回顾一下我在2001年的文章《展望个人电脑的未来之路》中提到的主要观点,即:IT产业发展受到4个内在规律的引导和制约,分别是——互相补充的摩尔定律、贝尔定律、吉尔德定律和麦特卡尔夫定律。
“摩尔定律”(Moore's Law)和“贝尔定律”(Bell's Law)大概是IT业内人士最熟悉的两个定律,前者断定微处理器的速度会每18个月翻一倍,而后者则认为如果保持计算能力不变,微处理器的价格和体积每18个月减少一半,这就意味着同等价位的微处理器的速度会越变越快,而同等速度的微处理器价格则会越来越便宜。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这两条定律不仅适用于半导体行业,同样适用于存储容量、显卡性能和显示器性能的发展。未来十年,我认为在量子计算、DNA计算方式普及以前,这两条定律将依然有效且有用,只不过时间周期很可能会缩短到12个月——高端企业将获利于越来越快的计算速度,而基层用户也将得益于越来越低廉的计算成本——未来,计算将以“云计算+智能终端+社会化网络”的形式进一步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个场景,而且成本越来越低。
同样有效的还有“吉尔德定律”(Gilder's Law)和“麦特卡尔夫定律”(Metcalfe's Law)。乔治·吉尔德(George Gilder)认为主干网的带宽将每6个月增加1倍,比处理器的增长速度快得多。当前,带宽的增加早已不存在什么技术上的障碍,而只取决于用户的需求。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让部分人率先体验到了“永远在线”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无限的计算能力和充裕的带宽将为我们带来什么?以太网的发明人鲍勃·麦特卡尔夫(Bob Metcalfe)回答说: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即N个连接能够创造“N×N”的效益。N平方的效应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会化网络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在中国,验证这一定律的是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人人网——在这些网络里,每经过一次转发,N平方效应的爆炸性力量就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大趋势带来新机会
移动互联、云计算和自然用户界面将成为未来信息产业创新的三个最重要方向。
在IT四律的引导与制约下,未来的IT产业将如何发展?从目前来看,移动互联、云计算和自然用户界面是最重要的三个方向。
首先是移动互联。移动互联融合了PC、移动和互联网三个产业。过去几年里,传统手机制造商遇到了很多困难,包括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等,有的甚至生存都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会这样?普通观点会觉得是产品定位问题、管理问题,或者对市场把握不准确,其实这一现象折射了一个产业大变革,即:智能手机不再是通信产品,而是个人信息终端,里面最重要的是软件、操作系统和应用。
移动互联给国内业界带来的机会是移动的云与相关的应用开发,因为有大量的智能、数据和信息存在云里,都需要通过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挖掘其价值。随着3G、4G和IPv6的普及,每个人都能拥有独立的IP地址,手机将成为无所不能的工具——上微博、社交、购物,甚至可以成为个人计算、个人通信、个人控制和个人娱乐的中心(PC3+E)。所以,手机互联产业会远远超过桌面互联产业,摩根斯坦利的分析师认为,手机互联网比桌面互联网大5倍,我认为这低估了其潜力,可能有10倍,甚至更多。
此外,基于移动互联的增强现实(AR)技术应用也值得重视。通过智能手机中的移动互联网络、各种传感器和AR技术,我们最终能把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结合在一起,消弭真实与虚幻的界限。最近微软研究院做了一个技术演示,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识别人脸和环境。比如你见到一个人,眼熟却想不起姓名和什么时候与他打过交道,那么用摄像头对他看一下,不需要拍照,马上就可以通过云中视觉找出他的个人信息,以及原来是否见过面等。
第二个趋势是云计算。桌面互联和移动互联的很多功能在云里,是通过巨大的数据、信息、智能、搜索和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结合在一起实现的。所以过去几年里,我一直强调云计算其实是“云+端”的计算与融合,既有强大的云,也有多元化的端。“云+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最大程度地均衡好各种参数,即维持计算、存储、通信带宽和能耗之间的均衡。
对于国内业界而言,云计算带来的最大机会在于如何以人、数据和服务为中心,发展出凌驾于云和端之上的社会化网络平台,并推出涵盖搜索、广告、社交与商业的多元化应用。我们看到,将现实社会关系数字化、网络化、商业化的尝试早已开始——正如前面提到的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等都是这一领域的成功企业——但迄今为止,现实世界数字化的程度还不够,真正超越国别、种族和文化壁垒的社会网络平台仍未建成,这也正是中国IT产业的重大机遇。
为了让更多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国IT企业能够抓住云计算大潮带来的机遇,我曾在参加2010年“两会”时提出了4个建议,即:建立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遵循市场化规则运作的“云计算基金”;建立国家级区域级数据中心和特殊产业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云计算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订;支持和促进云计算领域的国际合作,建立科研产业生态链。现在来看,仍然具有参考意义。
最后一个重要趋势是自然用户界面将主宰移动互联时代的人机交互。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到现在,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用户界面技术与产品,目前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莫过于已售出1800万套的Kinect体感游戏控制系统。还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今年2月1日Kinect For Windows套件的正式发售,将进一步引发游戏主机之外的智能终端自然用户界面开发热潮。
除了Kinect,语音交互技术、基于任何物体表面的输入输出技术和智能化学习能力的产品化与应用广泛化,也将给中国业界带来巨大机会。
首先是语音交互技术。在这一领域,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诸多研究课题,但最难的当属不同语言间的实时语音翻译。在去年4月的微软亚太研发集团(ARD)内部员工大会上,一位讲英语的印度工程师和一位说普通话的中国工程师成功演示了如何通过Windows Phone来进行实时对话。显然,这个应用可以拓展到许多生活场景,甚至可以帮你交女朋友——ARD有一位中国的年轻工程师,最近找了个韩国女友,最大的苦恼就是两个人擅长的语言不一样,导致沟通比较困难,而这个交互系统就可以帮助他们消除沟通障碍。
其次是基于任何物体的表面进行输入和输出的技术。智能手机功能虽强大,但输入和输出方式一直可以说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无论屏幕多么大,虚拟键盘总显得不够用。在这方面,我们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能够让任何物体的表面,无论是桌面、墙面、纸面,甚至皮肤表面,都可以作为输入和输出的界面,真正做到了自然的输入和输出。
最后是智能化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在当前已上市的Windows Phone中已部分实现。在新的Windows UI界面下,所有的信息都是围绕“你”来组织,包括你的朋友、你的音乐、你的视频、你买的东西——可以说,它将不仅是“懂”你的助理,更能成为“预测”你喜好和行动的伙伴。
过去三十年里,以个人电脑、互联网和图形界面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浪潮席卷全球,让IT这个充满创新精神、富有传奇色彩和饱含能量的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了数十亿人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我相信,在未来十年,如果中国企业能遵循IT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顺应产业大势,把握住云计算、移动互联和自然用户界面等热点,将与全球产业伙伴们一起,为人类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本文写于2012年2月)
↘搜索、云与社交网络
“云+端”可以连接所有的数据、设备、应用和服务,最终连接所有的人和事件。这是个历史的机遇。
近一段时间,业界经常谈到“云”。其实数据是战略资源,每个云都是数据集合,也相当于战略资源的集合。一旦整个人类社会的某一部分数据慢慢动起来之后,就会形成很大的价值。比如现在Web的发展就是个有趣的例子,数据集中在几个大的公司手中,各有某一类数据集,社交、娱乐、商品、生产力等,那么接下来,这些数据是否可以被更有效地分享?
搜索的困境和方向
搜索是人们比较早就熟知和应用的一项技术。最早开始的时候,搜索这种技术有点像图书馆的“倒排表检索”,把所有互联网上的信息组织起来。直到现在,其实也还没有超出这种思路。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互联网上面,大概有上万亿个网页,其中约有250亿个页面可以被检索而有可能出现在用户搜索结果里,大概只占总数的1%~5%,也就是说,目前互联网上的所有网页中,最多只有5%的页面,用户有机会看到。
这个问题其实一直都存在,只不过,因为现在信息大爆炸,面对数量庞大的网页,用户可能只有精力关注前100个搜索结果。如果再过10年,5%这个比例可能会迅速降到百分之零点几了。
既然大部分的计算给用户带来的价值越来越少,那么,我们能不能直接关注用户的需求?能不能像完成用户交给搜索引擎的一个任务那样,帮助用户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而不是给用户10个链接让他们逐个打开,自己判断其中是否包含有用的信息?另外,由于绝大部分的网页用户根本看不到,那能不能将这部分搜索资源应用到更多的像应用软件在线商店这样的细分领域?
将来在互联网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微搜索,其范畴是比垂直搜索更细微、更细分化的应用或服务,帮助用户完成一些具体任务,搜索的对象会从内容向服务转变。与此同时,云计算的出现能够让现有的格局发生颠覆性变化,Web上现在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和服务,这些应用和服务都可以被寄存在“云”里,有很多开发者对此都有强烈兴趣。以后的互联网将从目前的内容出版为主导,发展成为应用软件供应为主,而这些应用软件可以帮助用户完成任务。
具体说来,我们对搜索的战略性思考有5个大方向。第一是从组织所有的网页信息,到直接关注用户的搜索目的。搜索引擎一开始的目标是希望组织所有的页面,这个概念非常强大,但有弱点,而且现在的效率已经越来越低。因此要通过做需求理解(Intent Understanding)来关注用户的需求是什么,而不再是关键字搜索。第二是建立知识库,利用各式各样的挖掘技术,把结构性的Web中的对象(entity)关系抽出来之后,以知识的方法来表示。第三是语义的检索与任务完成,也就是帮助用户完成任务的搜索。第四是从搜索内容走向搜索应用和服务。第五是云平台和建立生态系统,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会有更多的开发人员创建自己的微应用和微服务。
这些方向需要一步一步实现。互联网搜索现在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其最小的单元是网页,所以大家通行的模式都是以网页为单元进行排序。但是用户的很多搜索,是立足于找某一个人、某一家公司、某一个事件等,这在英文里叫做entity,即对象。目前的搜索结果还是网页,但是用户要的是总结出来的对象,把相关的内容进行知识抽取、整合并总结,呈现出一个框架性的网页,快速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社交和云的机会
如果换个角度看待云,你会发现在目前的Web上存在这样几类云:第一种是信息云(Information Cloud),目前几家主要的搜索引擎供应商是该领域的领导者;第二种是社交媒体云,比如Facebook之类的网站中,包含了相当多的用户数据;第三种就是娱乐云,比如XBOX Live的平台上也存在着大量数据和信息。
其中从搜索应用的切入角度看,最有希望和机会的是社交媒体搜索。搜索会与社交网络发生更多的融合,比如通过Facebook找人与人的关系,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的“人立方”关系搜索引擎,纯粹是机器自动抽取数据和信息,而这些信息全是Facebook上的用户手工产生的,这无疑将会得到非常全面的关系图谱。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搜索会很令人吃惊地整合起来,在任何地方都能应用。比如现在与地理位置相关的应用和数据,就已经开始慢慢成熟起来。诸如此类的融合应用会变得更加丰富,相应的,不同应用中的搜索也会有越来越多的需求。
搜索是考验一家公司将来在互联网计算方面的最高技术水平。把搜索做好,无论是整个基础架构、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能力、建数据中心的能力,还是算法和文本分析等能力,也就都顺理成章地解决了。这个时候,搜索也就变成了一个表象。
搜索其实就是一个超级计算机,敲进一个关键字,为什么这么大量的信息同时返回来?因为全世界的几千台服务器同时“作战”,这样超级的计算能力自然只要几毫秒。PC已发展了30年,直到今天还有很多数据是以“孤岛”的形态存在于你的手机里、即时通信软件里、图片库里等。“云+端”可以连接所有的数据、设备、应用和服务,最终连接所有的人和事件。数据是核心,“云+端”平台的整合,就是要把人类社会历史上的最后一公里走完。
这也是我们所正在面临的一个历史机遇。其下一步就是所谓的自然用户界面,比如“云+端”的界面,这会让任何人都更加便捷地像使用搜索引擎那样拥有超级的计算能力。有人经常问我说,你要这个能力干什么?在1975年的时候,比尔·盖茨曾有这样的梦想,他希望每个人桌上都能放一台桌面电脑。当年有很多人嘲笑过他,因为只有像美国国防部那样的机构才需要电脑,普通老百姓要电脑做什么?但是,30年之后,现在每个人的生活都已经离不开电脑。
个人电脑的发展走过了这个过程,那么“云+端”平台的整合,将把一台超级电脑摆到每位用户面前,将来的潜力有多大?这个时间点就像在1975年,看你有没有想象力和足够的创造力,把这样庞大的、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计算能力发挥到极致。任何关于未来的预测都是很困难的,不过有一点非常明确,那就是,整个转变的进程已然开启,并且无法逆转。这意味着,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移动通信领域,都正在面临同样的历史机遇。
↘我的“大数据”观:管理、丰富与洞察力
2011年以来,从硅谷到中关村,从白宫到中国工信部,从《彭博商业周刊》、Business Insider到《商业价值》和新浪科技,“大数据“这个名词已经成为各界新宠,甚至连以稳重著称的《纽约时报》都宣称:“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或许你有一种“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感觉?我想是的,正如科技史上每一种新技术出现时,都会或多或少地引发一些泡沫和虚热,但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技术与产品,会成为推进文明的原动力,例如PC、互联网、云计算。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在这一领域拥有专长的人士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幸运的是,我恰好身处其中。在过去的20年里,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做与数据相关的技术研发,对于我这样一个“数据人”来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数据库、大数据正成为一场变革的中心,并终将改变世界的运行方式。
什么是大数据
鉴于“大数据”正如当年的“云计算”一样,还处在众说纷纭的阶段,所以在具体展开之前,有必要先厘清“大数据”的定义。
在我看来,凡是具有“三V”特性的数据,就是大数据(如图1-6所示),即:其一为Volume,极大的数据量;其二为Variety,极复杂的数据类型与数据来源;其三为Velocity,极高的数据产生与流转速度。以Windows Azure为例,该平台上的计算使用量在过去6个月中翻了一番,现有计算容量已超过1999年全球服务器计算资源的总和,其上存储的数据在过去2个月中增加了一倍。
图1-6 大数据的三V特性
从3个V的角度看,大数据可以说是IT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仅在15年前,我们主要面对的数据还是ERP和CRM系统的结构化数据,其来源是交易、产品销售和客户信息等,产生和流转的速度多以年、月计。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数据量开始攀升,同时数据类型也不断丰富——网页、文件、日志,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技术随之兴起,同时我们看到新的数据平台、分析和展示工具不断诞生,对大爆炸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存储,这时数据产生与流转的速度大概以周、日计。
时至今日,来自物联网(典型如智能设备传感器网络、车载传感器网络、气候传感器网络、海洋传感器网络、太空传感器网络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上的数以百十亿计的传感器与智能终端,能让人类搜集到前所未有的宇量信号。而云计算成为主流,则让网络、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潜力得到了充分利用,再加上摩尔定律的持续影响,让上述设备产生的信号得以被快速地处理为数据,并进行存储和传输。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呈现、数据洞察,利用好其中蕴藏的巨大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数据成为全球热门话题,自然是水到渠成。
微软的“大数据”观
如上所述,大数据中所增加的大多是社交网络的言论、图片、视频等不受控制的内容,以及来自于各类传感器的不规则信号,这些非关系型数据与传统数据库中的关系型数据有本质不同,作为专业的“数据人”,我们正在试图从这些庞大的“数据宝藏”中获得知识和洞察力。例如,我们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对社交网络数据的分析,来量化评估企业或个人的品牌影响力;可以利用实时的交通、天气信息为每个人优化出行日程与线路;甚至可以帮助分析企业策略,如某种新产品投放市场后,其反响会怎样,如何优化市场战略?
在我看来,大数据并不特指某一种具体的技术与产品,而应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数据管理,即如何获取、存储和保护数据;二是数据丰富,即如何清洗、发现不同数据间的数据相关性;三是数据洞察力,即通过分析、呈现与决策工具,获得洞察力,并最终通过付诸行动,产生价值(如图1-7所示)。
图1-7 微软具有完整的端到端大数据解决方案
从14年前进入微软起,我们便开始了类似的研究,当时就有这样一个愿景:希望建立一个体系,可以让任何客户管理任何种类、任何大小、任何来源的数据。现在我们正逐步实现这个愿景。
作为微软大数据解决方案的核心基础,最新版本的SQL Server 2012也已是今非昔比,它已完全成为一个综合性平台,可以管理比以前复杂一百倍的数据——关系型数据、空间数据、图像、数据流及高性能的数据存储和获取,以往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来进行的数据分析,现在只需要几天。
微软“大数据”:兼顾简易、开放与灵活
微软所提供的大数据平台,有着对大数据生命周期的全方位考虑,从数据到工具再到最后产生价值,都会纳入到微软的大数据平台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决定将Hadoop等开源架构整合到微软的大数据平台里,一方面是将Hadoop作为SQL Server一部分进行无缝整合,将其作为对非关系型数据处理的补充;另一方面是将Hadoop作为一个服务,整合到微软的公有云与私有云平台里。
对于非技术企业的IT部门而言,Hadoop部署比较复杂,微软即将正式发布的Hadoop版本则非常强调部署的简易性,这也是微软的传统优势。同时在Hadoop高性能和高扩展性的基础上,增强了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打消了客户对开源软件的顾虑。
值得强调的是,微软不是简单地将Hadoop迁移到微软的大数据平台上,而是真正的融合,会系统地考虑其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部署的简易性与灵活性,乃至对Hadoop上工具的集成与优化。与此同时,微软也会坚持开源的原则,将在Hadoop上做的一些研发工作回馈给社区,与社区形成良性互动。
我们期待着,无论是数据科学家,还是商业智能专业人员或是普通的业务分析人员,都可以通过微软的大数据平台去探索关于过去、关于现在、关于未来的奥秘,并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