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管理
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标准刍议
(西安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室(教务处))
摘要:本文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出发,就如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阐述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与构成。指出要进行教育创新,就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保证学校沿着正确方向发展。而只有提出明确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
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来推动的。新中国成立60 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是21 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征程,必将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从1949 年成立之时《共同纲领》对教育性质的规定,我们对高等教育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回顾60 余年的探索之路,我们于“数量”上取得的昭著成绩,促使现今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航向转至“质量”。恰如温家宝2010年7月13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言,“教育发展不是简单的数量扩张,而必须以提高质量为前提。”无论是去年公布的教改纲要,还是前不久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的“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都彰显着“质量”已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关键词。胡锦涛主席的此次讲话为“如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做出了进一步阐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然而,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高等教育质量究竟包括些什么?拿什么来衡量大学的质量是科学的?思想引领行动,观念的更新才能带来行动的变革。我们缺的不是信息、不是技术,而是思维方式。树立现代的和国际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1 高等教育的质量
高等教育的产品是毕业生,其产品性质的特殊,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很难被清晰地界定。进一步来说,学生的质量要看其在社会上、产业中的表现和发挥的作用,要看社会和产业对学生的评价。将大学声誉等同于它所提供的高等教育质量是常见的做法[1]。这对于难以获取足够信息评判高教质量的消费者(学生及其家庭)和公众而言,似乎成本低、风险小。由于大学是稳定性较强的组织,因而短期内质量会相对较好地保持连续性。但过于依赖声誉对质量进行判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声誉只是人们对质量的“期望”。主要原因在于:1)声誉主观性较强,未必等同于真实的质量。例如,一所理工类高校颇享盛誉,但其文艺社科类专业的培养质量未必赶得上其他不那么知名的高校的同类专业。2)声誉还具有滞后性。而这种滞后性会“偏袒”那些有老字号招牌的高校,即便部分专业培养质量差一点儿,也有学校声誉垫底;“后起之秀”则难以被公众接纳。科研经费与科研成果、师资状况以及基建和教研设施状况等也经常作为评价大学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高校教学的客观条件,但一方面“科研不等同于教学”,另一方面评判质量看的是产品的质量,而作为产品的学生可能享受不到这些“过程类指标”。
《教育大辞典》解释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世界高等教育宣言》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各种教学与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设施、设备、共同体服务和学术环境等。”
因此,高等教育的质量不仅包括学校培养人才的优劣或科研水平的高低,还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活动和各项职能。构成高等教育质量可分为教师质量、学生质量、学校管理质量和办学环境质量。其中教师质量包括教学质量和研究质量;学生质量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管理质量包括教学管理质量、学生管理质量及行政管理质量;办学环境质量包括学校周边环境质量、学校内部各种硬件和设施质量。
2 高等教育质量观
高等教育质量观就是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观,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规划纲要》中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树立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既是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因此,确定科学的质量观是保证学校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前提,是学生全面发展及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的综合提升,科学的质量观能保证学校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的质量协调一致[3]。
1.质量就是符合标准。这种质量观来自工业领域的零缺陷质量管理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将质量与预订规格和标准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以是否达到预设的规格和标准来衡量高等教育的质量。通常标准是建立在综合调查社会各方面需求的基础上,并考虑到不同类型的院校特点制定出来的,达到本类院校的质量标准就是高质量。
2.质量就是达到了目标。这是一种适应性质量观,强调是否达到了学校自己设定的目标。通常高校为了吸引学生,必须设定独特的办学目标,以满足特定学生群体的需要。所以,这一质量观十分重视学校个体办学的目标,并将顾客的需求贯彻其中。
3.质量就是物有所值。这是一种绩效的质量观。它认为充分发挥了所投入的资金的效益才是高质量的教育,即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了最大的收益就是高质量,这是从政府角度出发,有效益原则影响的质量观。
4.质量就是价值增值。主要从学生角度看待教育质量问题。这一质量观认为,学生入学前和毕业时的能力和知识的比较,就是其对高等教育投资的价值增值部分,增值越大,表明质量越高。学生个体成为判断高校办学质量的主体。
3 教学质量的标准
要知道教学质量的高低,首要的问题是制定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并以这个标准对教学质量进行严格的评估和监控。《规划纲要》中已明确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个质量标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就人才培养来讲,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才是优质教育,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个体发展和客观个体价值体现的根本途径,也是人能否适应社会发展,成为合格的现代化建设者的关键所在;第二,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在于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和人才支持,通过知识及技能创新,以及科技革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的兴旺繁荣以及政治和文化的进步。从这两个方面来衡量教育的质量是科学的,符合教育的本质和作用。
就教学本身来讲,长期以来,从事教学管理和教育研究的人员,针对如何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如何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提出了很多正确的观点,也采用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办法。但他们对教学质量标准问题提出的见解甚少。直至目前,关于什么是教学质量标准,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观点:一是“学生满意”论。一门学科,教师授课后,学生反映好,感到很满意,就认为该门课教学效果好,质量高。二是“考试成绩”论。无论何门学科,学生考试及格率高,高分的人多,就认为该学科教学质量高。三是“工作表现”论。即据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认为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做出了好成绩、提拔快、受重用,就证明教学质量高。
上面关于教学质量高低的评价,是根据教学经验评判的,属经验判断和定性分析,这是沿用已久的有效方法。而在新的时期,工作重点应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这个关键,建立系统、配套和完善的质量标准,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保障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尽管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不甚明晰,但我们已经可以感知到,考察高等教育“质量”不可能是简单的一项或几项指标[4]。胡锦涛主席在清华百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合理地评价大学质量,我们要做的不是仅仅罗列尽可能多、全面的指标,讨论各项指标的权重。毕竟培养有一定的周期性,通过对毕业生的持续跟踪,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把握社会需求的变化趋势,为学校动态调整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提供决策依据。具体到操作层面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高校毕业生培养质量半年后跟踪评估,二是高校毕业生培养质量三年到五年后跟踪评估,三是对用人单位跟踪调查,了解社会需求和毕业生使用评价。只有倾听来自毕业生和产业的反馈,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真正适切社会需要。当然,也可通过对在校生进行调研,及时发现学校实际工作状态与培养目标的差距。并且,通过深入访谈,以及将学生在校期间经历与就业结果的联通分析,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效果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继而寻找培养过程中哪些因素对毕业生能力和知识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并加以改进。
模糊的轮廓如何才能逐渐明晰?不仅需要深入的观察和思考,更离不开高校管理者的大胆探索与坚定决心。高校需要以实际培养结果为依据来制定培养方案,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也需要建立起支持管理决策的指标体系和高等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李福华.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属性和评价,2003(2),现代大学教育.
[2]张彤.中国高等教育评价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高等教育研究,2008(1).
[3]前军平.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08(3).
[4]赵春梅.捕捉高等教育质量的“轮廓”.麦可思研究,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