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人类对于定位技术和位置服务的渴求由来已久。一些代代流传、脍炙人口的诗句如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安石“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除了托物言志、形象地传递诗人的人生感悟之外,也无意中表现出了古人在出行时对位置相关信息的期待与向往,以及这些信息在那个时代的匮乏。由此可见,那时古人出游,就是想找到一个景点,都是要“众里寻他千百度”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定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最原始的定位装置主要依靠的是对自然界信息的测量,例如地磁场、日相和月相。而后来,人类在生产实践中,逐步掌握了运用惯性装置(如陀螺仪)进行定位的技术、利用机械波(如声波、超声波)进行定位的技术及利用电磁波(无线电)进行定位的技术等。这些技术使航海、航空和航天行业受益匪浅,而这些行业的发展,又大大促进了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此阶段的定位系统还有很强的专用性和局限性,其主要用于飞机、船只、航天器和军用设备,并没有实现社会化普及。
GPS的问世是定位行业里程碑式的事件,特别是在2000年,“选择性可用”(即加扰)功能的关闭使得民用定位产业飞速发展,一些民用的GPS终端如车载导航仪、个人户外导航仪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GPS基本上成为了个人定位的代名词。但此时的GPS定位终端与移动通信是毫无关系的,这些终端所作的工作就是根据卫星信号实现定位的,也即完成“自己知道自己在哪里”这一任务。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E911计划第一阶段内容在2005年的强制执行促使了GPS定位系统与移动通信终端的结合。
E911计划是增强美国紧急电话911系统的计划,目的是使911系统能够在接到报警电话的同时获取到报警人的位置,也即让手机做到不光“自己知道自己在哪里”,也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哪里”。为了E911的实现,技术厂商提出了将位置信息与电信网结合的方案与协议,特别是使用电信网来增强GPS定位性能的方案和协议,芯片厂商开始在通信芯片上增加GPS功能,手机操作系统也将GPS相关功能加了进来,而电信运营商也就由此进入了位置服务的产业链。在美国之外的运营商,为了增强客户体验、丰富增值服务,也纷纷开通了定位服务及基于位置的服务。
中国电信现有的CDMA通信网络上,部署有基于高通®gpsOne®技术的“精定位平台”,能够提供全国有CDMA网络覆盖区域内的室外15m精度、室内500m精度的辅助GPS(A-GPS)。
定位服务对于一般公众用户来说,如果需要使用该项服务,可以购买电信定制的移动终端,打开AGPS功能,即可使用;对于政府企业用户,中国电信也有相应的产品可供选择。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电信的AGPS已经在物流、农业、林业、渔业、消防、城管等行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中国电信对定位产品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尽全力为用户提供快速、准确、可靠的AGPS服务。中国电信的精定位和粗定位业务发展迅猛,从建设以来经历了数次扩容。可以说,这套系统正在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笔者从2008年以来一直钻研定位技术和业务,在过去的了几年中,我们通过大量的现场测试与数据分析,通过不断地积累定位技术,突破现有瓶颈,提出了优化手段,提升了用户体验;我们也投入人力研究世界最前沿的WiFi、IP等定位技术,不断研发更为先进的混合定位能力平台;除此之外,我们还研究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促进北斗产业链的形成和北斗民用的产业化进程。
回顾这几年的工作,我感到充实而欣慰,我们团队的同志,也都有着各自方向上的不少积累。感谢这套《转型时代丛书》,让我们有机会把这些积累整理、记录下来,也希望我们的些许经验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点点帮助。
展望未来位置服务的发展,我们认为,位置服务与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结合将更加深入和紧密。现有的移动终端是集成通信功能、定位功能和互联网功能的终端,通信功能与定位功能的结合已经完成,通信功能与互联网功能的结合也已经由3G网自然带来,而位置服务与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结合才刚刚开始。很多互联网厂家,在其发布的客户端上,都加入了LBS的成分,而一些本身就依赖这种结合的企业如在线移动导航企业,目前也非常活跃。
我们还认为,位置服务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已经不再限于“又一项新的服务”。位置服务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信息的组织形式。这种新的组织形式以位置为基础,更加直观、更加自然、更加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很多以其他信息组织形式为基础的产品如SNS产品,现在也都纷纷加入LBS功能,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种信息组织形式的生命力。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位置服务将无处不在,我们及我们的后人,不论身处何地,不论需要什么信息,不论需要的信息多么详细,在位置服务的帮助下,都不用“踏破铁蹄无觅处”,而能轻而易举“得来全不费功夫”。
由于成稿仓促,以及笔者知识水平和认识的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请各位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