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奇趣百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细馅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我国人民的传统食俗。吃元宵的来历,传说不少。其中有个传说是:唐太宗为犒劳大将郭子仪,下旨让御厨在正月十五的上元节,用好糯米制成特殊食品备宴。御厨们精心创制,在宴席上献出一道香糯柔滑的白圆团子。唐太宗品尝后连说好吃,还把它定名为“唐圆”,象征唐朝的一统天下。由于“唐圆”是在元月宵夜时吃的,于是俗称元宵;又因为它用水煮食,所以也叫汤圆。

元宵流传到宋代,出现了“煮糯为丸”的小元宵。在南宋临安还出现了乳糖圆子、山药圆子、橙沙圆子和金橘水圆子等品种。有位诗人用十六字赞曰:“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到了明代,元宵作为上元节的食品在北京已经很常见。据《明宫史》一书记载,从正月初九起,北京人开始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从书中所叙述的看来,当时的元宵和今天北方的元宵已没什么差别。

千百年来,元宵已经由单一的米粉制品“粉果”,演变出众多各色各味的品种。“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这里说的是无馅的小元宵。虽说无馅,却在米粉中掺入了蜜枣泥、桂花丝、藕丁和桂圆肉等,吃起来糯软清甜。这种小元宵小如黄豆,所以又称为“百子汤圆”。有馅元宵可荤可素,有用桂花、芝麻、桃仁和瓜子等为料的;有以细豆沙、枣泥、山楂泥和笋肉等为馅的;还有以什锦素菜为馅心的。可以说是千变万化,发展到今日的甜、咸、辣和椒盐等几大类。近年来,巧克力馅、黑糯米元宵等品种接连问世,使元宵的口味更加多样。

元宵大多以糯米粉外裹,吃元宵对人体有一定的滋养保健功用。据营养学家分析,糯米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和维生素等含量相当丰富。制馅的芝麻、山楂和果仁等,也多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加上“原汤化原食”,适当吃些元宵,是有助于人体健康的。但是如果多吃,就容易腻胃,造成消化不良,还会影响食欲。肠胃有病的人,更不能贪吃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