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标准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发挥优势 智能天线技术领先国外二到三年

随着在TD-SCDMA网络的商用,智能天线已成为业内公认的未来天线技术的发展方向,而且不断发展的智能天线技术也继续体现在TD-LTE标准中。

智能天线是TD-SCDMA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大唐电信集团最早深入研究并实现商用,也是全球产业界首先从TD-SCDMA得到规模商业应用的技术。早在5年前,时任电信研究院副院长、现任院长曹淑敏就说过,中国企业在智能天线技术上,起码领先国外两到三年时间。随着TD-SCDMA网络的商用,智能天线已成为业内公认的未来天线技术发展方向。不断发展的智能天线技术继续体现在TD-LTE标准中,而且FDD也引入了智能天线来提高网络的性能。

“在R8标准版本上,3GPP接受了LTE要支持智能天线技术的中国企业方案,使得TDD的核心技术发展有了保证。但在该版本中,依然采用的是与TD-SCDMA相同的单流8天线技术,主要优势是扩大覆盖范围、降低小区干扰,进而提高小区容量。”王可说,“我们在R9版本制定时,提出要对智能天线技术进行增强,采用双流8天线波束赋形技术,既提高边缘用户的可靠性,又有效提升小区中心用户的吞吐量。”

被业内称为“8天线双流波束赋形”的技术,是大唐电信集团2008年提出的,技术仿真证明了有较好效果。2008年年底,中国移动对该技术立项支持。经过一年多的研发,2010年,大唐电信集团向业界进行了技术演示。该技术成为2012年上半年中国移动“6+1”城市TD-LTE规模试验网的核心测试内容。

提交增强的智能天线技术在标准会议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总希望能把控标准制定节奏的跨国公司对此顾虑重重,因为打乱了跨国公司的产品研发节奏,他们原计划在R10时再做智能天线。同时,因为该技术对物理层的基本结构有一定影响,所以阻力很大。但因为有运营商的强烈支持,再加上对技术背景的准确全面分析与沟通,最终支持的声音占了上风,立项申请在3GPP获得通过。

在R9版本中加入该特性,再一次打破了跨国大公司对标准进展节奏的把持。“一些跨国公司在R9版本并没有规划大的新特性,主要是对R8的完善。因为跨国公司的商用产品与标准版本有很严格的绑定,所以对每个版本的特性都有很多考虑。”王可说,“特别是到了R9时,对比WiMAX,LTE的竞争优势地位已稳固,LTE标准进展的节奏就慢下来了。”

在2007年ITU刚启动4G技术需求和技术评估时,中国企业就依据已取得的增强性智能天线技术,代表国家向ITU提出我国的提案。通过正确策略和合理利用ITU规则,把智能天线的要求写入到IMT-Advanced 4G技术需求和技术评估文件中。

“在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支持下,我们完成了智能天线的研发、标准化以及产业布局,对TDD后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陈山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