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亨利八世统治下的英格兰(2)
人民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却都默不作声地忍耐了;但这还远远不是全部。在这个时代,英格兰似乎已经完全抛弃国家精神,因为当每一个以叛国罪为名被处死的人——包括这位“直肠子”国王的妻子和朋友——站在断头台上时,他们竟然还赞扬国王的美德和仁慈。东方苏丹和帕夏[24]的子民会这么做;当遇到喜欢把冷水和沸水轮流浇在人头上、直到将他们折磨致死的暴君时,俄罗斯人民也这么做过。议会和其他人一样坏,他们不仅对国王言听计从,还不停地赋予他新的权力供他滥杀无辜;如此一来,但凡是被国王认定为叛徒的人,不管是真是假,都必死无疑。然而议会所做的最糟糕的事情,是通过一项被称为《六项条文》[25]的法案,也被当时的人民称为“六根绳的鞭子”。该条文的作用是狠命打击反对教皇的人,而且将严厉的天主教教义推行到了极致。如果克兰麦能力允许的话,他一定会想办法修改条款;可是对他来说罗马派别的人过于强大,他无计可施。由于其中一条条款禁止神职人员结婚,而他已是已婚人士,他只得把妻子和儿子送到德国。尽管他是国王的好朋友(而且他们的友谊还维持了很长时间),他还是日夜担心自己的安危。这项条款就是在国王眼皮子底下制定的,这充分地说明了一点:当国王觉得反对一件事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时,他完全不介意改为支持它,哪怕那是天主教最残酷、最糟糕的教义也没关系。
如今,这位“可敬”的君主又琢磨着再找一位老婆。他请法兰西国王帮忙,让他在法兰西宫廷找几位女士送到他面前,这样他就能做一下比较,然后再做挑选。对此法兰西国王回答道,说他的女士们又不是市场上的马匹,他不会让她们像商品一样被展示、被挑选。然后国王又打上了米兰公爵遗孀[26]的主意;但公爵夫人回答说如果她有两个脑袋,她或许还会考虑这桩婚事;然而鉴于她只有一个头颅,她不得不恳求国王还是放她一马。最后克伦威尔举荐了一位德国抗议教公主(在德国,新教也被称为“抗议宗教”,因为他们的领袖曾经就天主教教会的腐败和虚假提出强烈的抗议);这就是克里夫斯的安妮[27]。据说她生得很漂亮,会和国王很般配。国王询问她是否是一个健壮的女人(因为他必须得找个胖婆娘才能配得上他)。对此克伦威尔答道:“哦!没错!她非常健壮,这一点毋庸置疑。”听到这之后,国王便派了他的御用画家汉斯·霍尔拜因[28]为她画像。汉斯将她画得很好看;国王对此很满意,于是这桩婚事就定下来了。但我不知道是汉斯收了什么人的贿赂,还是他纯粹为了取悦公主而将她美化(这是当时画家们的习惯),当国王赶到罗切斯特迎接她,并且偷偷找机会看到她时,他发誓她是一匹“巨大的弗兰德母马”,还说他绝不会娶她。于是,他不但拒绝交给她他为新娘准备的礼物,还刻意无视她。作为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克伦威尔也变成了亨利怨恨的对象;这就是克伦威尔垮台的起始。
没过多久,为了推近天主教的影响,国王的敌人就在一次晚宴上将诺福克公爵[29]的侄女凯瑟琳·霍华德[30]引荐给亨利。尽管她身材娇小而且也算不上国色天香,但凯瑟琳·霍华德却是一位年轻且魅力十足的女士。国王对她一见钟情,于是他立刻休了克里夫斯的安妮,理由是她之前已有婚约在身所以配不上他了,这就把安妮变成了众多流言蜚语的主题。了结此事后,国王迅速迎娶了凯瑟琳。据说就是在婚礼的同一天,克伦威尔被送上了断头台。后来亨利又烧死了一些人作为庆祝,其中既包括反对教皇的新教徒,也包括否认国王权利的天主教徒。对此人民依旧忍气吞声,而全英格兰也没有一个贵族绅士敢站出来为正义说话。
然而,上天有眼,很快国王就发现凯瑟琳·霍华德婚前行为不检;当年亨利诬赖安妮·博林的那些罪证,凯瑟琳·霍华德竟然真的犯过。于是,刀起刀落,国王又成了鳏夫,而这位王后也步了前任们的后尘。然后,为了配合当下的情势,亨利着手督促下人写了一本名为《基督徒必知的教义》[31]的宗教书籍。我认为在那时的情况下,亨利自己一定也很迷惑,因为他有时对别人以诚相待,但对自己却时常自欺欺人:比如说,虽然诺福克伯爵和其他一些敌人想方设法地要毁掉克兰麦,可国王对他的信任却从没动摇过。有一天,他甚至交给克兰麦一枚戒指,说,如果第二天他被判处叛国罪,就把这枚戒指拿给陪审团以免除判决。克兰麦这么做了,将他的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我猜国王之所以这么做,一定是因为他觉得克兰麦还有点利用价值。
最终国王还是又结了一次婚。没错,我知道这很奇怪,英格兰竟然还有女人愿意做他的老婆;可是他的确找到一个:凯瑟琳·帕尔[32],拉蒂默男爵[33]的遗孀。她倾向于新教,而且——我很高兴地说——她抓住一切机会跟国王讨论新教教义;这对国王来说想必是种极大的折磨,为此她也差点把自己的性命搭进去。在某一次这样的谈话之后,心情阴郁的国王甚至向拥护教皇的加德纳主教[34]送去一道谕旨,让他为凯瑟琳·帕尔准备一份控告书。如果这事成功的话,她肯定就会加入她的前任们,死在同一个断头台上。但是她的一位朋友无意发现了落在王宫里的谕旨,并及时通知了她。王后惊恐万分,还被吓得生了病;然而当国王过来套话的时候,她还是巧妙地消除了他的怀疑。她说,她之所以会在一些问题上口无遮拦,是想转移国王的注意力,好让他忙碌之余可以换换脑筋;而且,通过这些讨论,她也能从国王超群的智慧中学到一些东西。亨利很高兴,他不但吻了她,还称她为自己的贴心爱人。所以,第二天,当大法官[35]打算将她送进伦敦塔时,国王将他臭骂了一顿,说他是野兽、恶棍、傻瓜。就这样,原本离断头台只有一步之遥的凯瑟琳·帕尔终于侥幸逃过一劫!
在亨利八世统治的时期,英格兰先和苏格兰打了一场又短暂又愚蠢的仗,后来又因为法兰西支持苏格兰而攻打了法兰西,但是在英格兰本土上发生的事情更加恐怖,给这个国家留下了一片永恒的阴影,所以我没必要细说国外的事情了。
但在他的统治结束之前,还有几件恐怖的事情发生。林肯郡有一位名叫安妮·艾斯丘[36]的女士;她倾向于新教思想,可她的丈夫偏偏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于是他便把她赶了出来。这位女士流落到伦敦,又因冒犯了《六项条文》而被送进了伦敦塔,还被上了刑——对方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她招出更多的新教教徒,就算是假的都没事,可她连喊都没喊一声。终于,伦敦塔的军士长受不了了,他撤掉了自己的人。但很快两个牧师就顶替了行刑者的位置;他们甚至不惜赤膊上阵,亲自动手转动刑具上的轮子,直到折断了这位女士体内的每一根骨头。之后,当他们将她送往火刑场地时,他们不得不为她找了一把椅子。和她一起烧死的还有另外三个人:一位贵族绅士、一个教士,和一个裁缝。您看,历史总是在重复[37]。
要么是惧怕诺福克公爵和他儿子萨里伯爵[38]的权力,要么是他们确实冒犯了他,国王决定处死父子二人,让他们也加入其他受害者的行列。儿子先接受了审讯(当然是为了莫须有的罪名),并勇敢地为自己辩护。但最后他还是被判有罪,丢了脑袋。紧接着国王又把黑手伸向父亲;诺福克公爵也被扔进了伦敦塔等死。
但是国王自己被另一位更伟大的君主判处了死刑,而这个世界也终于得到了解脱。他现在看起来可是又臃肿又丑陋,腿上还有一个大伤口,无时无刻都向外散发着恶臭;没有一个人敢接近他。当他奄奄一息的时候,他急忙派人找来克兰麦。可主教离开了他位于克罗伊登[39]的宫殿,匆匆忙忙地赶了过来之后,国王却发现自己压根说不出话来。所幸这时候他也驾崩了,享年五十六岁;至此,他已经统治了三十八个年头。
由于宗教改革是在他的统治下进行的,亨利八世受到了不少新教作家的赞扬,但是真正的功劳应当属于其他人,而不是亨利。改革不会因为这个怪物的罪行而变得更糟,也不会因为他的支持和辩护而变得更好。总而言之,亨利八世是这世界上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恶棍,他的存在是对整个人性的侮辱;对英格兰的历史来说,他就是一个由鲜血和肥油构成的污点。
[1]英格兰的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 of England,1533-1603),亨利八世与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儿;在安妮·博林被处死之后沦为私生女身份,却最终在其他继承人去世之后得以继承王位;是都铎王朝第五代也是最后一代君主;她的统治被称为英格兰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译注)
[2]英格兰的玛丽一世(Mary I of England,1516-1558),是亨利八世和他第一任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唯一幸存的子女,1553年起成为英格兰及爱尔兰女王;在她的统治之下,英格兰的新教徒遭到了残酷的镇压,因为玛丽也被称为“血腥玛丽”(Bloody Mary)。(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