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流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总序

毛泽东同志语重心长,寄重望于青年,他说:“世界是你们的”,“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在进步节奏越来越快的信息社会,青年同志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渴望插上知识的翅膀,需要凝聚智慧的力量,展翅腾飞,才能胜任历史重任,适应社会需求。他们需要通过键盘去解释这个多动的世界,需要用电脑去跟踪这个多变的世界,去了解过去,去改善现状,去打造未来。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已经向太空发射了数以千计的遥感对地观测卫星、地球定位卫星、全球通信卫星。这些卫星夜以继日地运行在太空,监测着地球上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变化,监视着城市化和土地覆盖的更新。人们敷设了遍布各大洲的通信光缆,设置了进入千家万户的宽带互联网络,加速了电离层以内的信息流的流动。人们在平流层开发了超音速飞机,加速了洲际往来,还在不断地修建高速公路,提速火车,增加集装箱的制造和门对门的运输,加速物流配送的能力。于是,地球上的时空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上海双休日旅游半径为例,在一小时之内可以到达杭州、宁波和南京;两小时之内,可以到达黄山、庐山和武夷山。来自千里之外的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和来自长江三峡的电力,川流不息地供应到市区和郊区……这就是我们今天生活中面对的信息社会的现实,使我们不能不转变传统的时空观念。

这个数字的信息社会,还只是一个虚拟的、透明的世界。展望未来,“数字地球”还将进一步改变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的面貌。在我国也相应地提出了“数字中国”计划,各级政府正在推行“电子政务”改革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转变政府职能。计划到2008年,全国政府采购额将达76亿元人民币,实现80% 城市的信息化。以北京为例,在城区已设计了万米网格的管理和监理新模式,加强社区的空间管理,从社区开始打破过去条块分割的局面。2008年北京市将设置2000个便民信息亭,扩大公共信息服务范围;公司和企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能力建设,力争与国际接轨,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商贸竞争能力,节约水土资源,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工业基地努力推行“电子制造”,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路。例如,我国地图测绘、地震、地质、气象行业早已实现全数字化;东北老工业基地也在实现自动化设计与质量控制一体化的基础上,明显提高了产量、质量,逐步促进工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向循环经济发展;在科技教育部门,大力推广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在我国西部开发和成人职业教育方面,取得了相当显著的实效,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数字中国”对国家经济规划与建设尤为重要。例如,粮食是否生产过剩,是否应该退耕还林、还草?煤炭生产是否过多?石油能源能否制约未来经济发展?是钢铁投资、汽车、房地产炒得过热,还是城市化过程太慢?水电、核电开发与火电比例是否失调?人口达到零增长是否导致老年化?西部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东部跨越式发展,带动中西部,孰先孰后,孰轻孰重?如何缩小地区差异、城乡差别?这些都是关系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生活中的大问题,需要定性、定量地作出空间分析,为科学发展观提供科学的依据。

中国主张从我做起,2004年年底在北京大学成立了“数字中国研究院”;目前已有半数的省区开展“数字省区”建设;长江、黄河等五大河流启动“数字流域”工程;将近1/3,约200个城市,广泛、深入地开展“数字城市”、“数字街区”和“数字社区”的试点。另外,在生态建设、功能区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诸多方面,对协调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信息科学计算技术的迅速进步,IPv6为网络计算提供大容量、快速的结点,第三代互联网的区域试点获得成功;空间信息的资源共享在技术上有了可靠的保障,公共的科学研究数据平台呼之欲出;空间分析模型与地学信息图谱也有所创新;汉字自动排版与专业制图软件开发有了重大突破;一个整合遥感、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的全球技术系统,已脱颖而出,崭露头角,近100所大专院校为此设立了专科或本科,400多家企业(法人)已注册,理论的梳理和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仅上海市就急需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人才6万人。

从科学建设的角度着眼,无论是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还是人才队伍的培养、技术系统的开发、理论基础的研究,都需要一套能够反映当今国家数字化状况的丛书出版。北京大学的承继成、方裕教授等登高一呼,发起编写“数字中国丛书”,立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他们尽心尽力的奉献精神和协作攻关的团队精神,我是十分钦佩的。

丛书的形式能够为读者提供比较系统、全面的知识。早在清朝乾隆年间编辑的国家级《四库全书》举世瞩目,叹为观止;近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的《大学丛书》、中华书局编印的中学生《万有文库》,对于我国近代人才的培养,发挥过巨大的历史作用,以这些丛书为范本,自学成才的名家大有人在。但上述丛书都是多学科性的,而《数字中国丛书》的编辑、出版则推陈出新,自成一体,它以数字技术为主体,以中国的信息化与现代化为研究范围,整合数字资源,集成信息系统,以科学理论指导应用实践,以技术系统支持科学研究。执笔者都是该领域工作在第一线的著名学者。该丛书不仅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信息化和现代化作出切实的贡献,同时也是为共建、共享“数字地球”作出示范。我衷心祝愿《数字中国丛书》为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