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爱学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这是为什么呀?——重视并挖掘孩子的好奇心

学习?我没有兴趣!——让兴趣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总有父母会抱怨:自己的孩子贪玩,不爱学习。孩子成绩上不去,父母也跟着着急。有些孩子学习不好,关键就是因为他对学习不感兴趣。而孩子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他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感觉问题重重,反而会思维活跃,自觉地寻找方法克服困难,从而逐渐爱上学习。由此可见,父母应该在激发、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上多花些时间与精力,这是孩子能愉快学习并学有所获的重要途径。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和成功者。”正是对世界的未知,才使得孩子对所有事物都充满了好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件事:

一次,他的一位朋友很郁闷地对他说:“我的孩子太调皮了!他居然把我的金表拆坏了。”陶行知正忙于自己的事情,他随口问道:“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呢?”

朋友这时得意了起来,回答说:“我当然是痛揍了他一顿,他也哭泣着向我求饶了。”

陶行知听到这里,不禁一拍桌子,大声地表达了他的“痛惜”:“恐怕中国的爱迪生就这样被你‘枪毙’掉了!”

朋友被惊呆了,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后来,陶行知建议道:“你还是可以补救的。请你将孩子和金表一起送到钟表铺去,并让孩子在旁边看他修理,无论修表师傅要多少钱你都给他。这样,修表铺就是课堂,修表师傅是老师,孩子是学生,修理费就是学费。孩子的好奇心也可以得到满足了。你觉得呢?”

朋友恍然大悟,连忙向家里跑去……

孩子对一些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也正是他的兴趣所在。这样,他就会在好奇心的指引下去进行探索,在兴趣的引领下自觉地去探寻知识的奥秘。所以,重视与挖掘孩子的好奇心,对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通过换位思考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好奇心表现出不可理解或者不能容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的好奇在有的父母眼里就等同于顽皮捣蛋,就好比前面故事中陶行知朋友的认知。而有的父母认为,那么简单的事情孩子还问,他是不是脑筋不太好用?

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和孩子换位思考一下了。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就如一张白纸,自然什么都没见过、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他才会有好奇心。父母也都是从孩童时代成长起来的,也经历过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换位思考一下,父母就能体会孩子对未知的探索需求。

▲不随便纠正孩子的想法

正因为好奇,所以孩子才会问“为什么天空不是绿色的”;正因为好奇,孩子才会想知道“为什么人不能飞”……这些想法看起来荒诞,但却又充满了童趣,所以父母应该积极保护孩子的这些想法。

千万不要随便就去纠正他,不能说“你见过绿色的天空吗?净瞎想!”也不能说“人还能飞?你做梦呢吧!”这样的说法是对孩子好奇心的一种蔑视,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的想法予以否定,他的好奇心就会被磨灭。而失去了好奇心的孩子,对于知识的渴求也就没那么强烈了,他也自然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其实,父母完全可以说“你可以去找找答案啊,看看究竟是为什么”,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学到的将会更多。

▲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提问

有好奇就会有问题,孩子的“为什么”几乎无处不在。对于这些提问,父母最好认真对待,无论问题简单还是复杂,都不要用不耐烦的态度去对待。如果问题很容易理解,那么父母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孩子也能明白,或者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开疑惑;如果问题深奥而复杂,父母一时也讲不清楚,那么可以与孩子一起查找资料寻找答案。

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而多多提出问题,也有助于引发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他的学习兴趣。父母借此还能逐步走近孩子的心灵,引导他健康成长。

▲引导孩子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爸爸,这是为什么?”

“这个就是……”

这样的场景,不是不可以出现,父母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是件好事。但是,凡事都有其两面性,如果孩子一遇到问题就跑来问父母,然后直接得到想要的答案,这将大大省去他动脑筋的过程,时间长了,将不利于他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所以,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父母可以让他自己先去查找相关资料。毕竟,自己努力得到的答案,记忆要深刻得多。

▲好奇心也有一个度

尽管孩子的好奇心需要父母好好重视,需要父母挖掘,但是好奇心也要有一个度。孩子的好奇心不能无限制地膨胀,否则他的全部时间和精力有可能就都用在寻找某一个问题的答案上了,而其他方面的学习以及能力、品德的培养也许就会被抛之脑后,这将不利于他的全面发展。所以,父母要通过引导,让孩子的好奇心适度发展,让他将精力平均应用到成长的各个方面。

亲子阅读 名人们的好奇心

可以说,世界上的许多发明与发现都和好奇心脱不开干系,许多著名人物的好奇心促成了他们的成功。

比如,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在中学时代对一种名叫日晷的仪器深感好奇,因为它居然可以用太阳的影子来确定时间。向老师询问过后,他用一些废旧材料自己做出了一个日晷,并利用它来研究地球和太阳的运动规律。后来,长大后的哥白尼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推翻了太阳绕着地球转的“地心说”。

还比如,出生在渔民家庭的化学家罗蒙诺索夫(1711—1765)对大海中发生的所有自然现象都觉得新奇有趣,总是会问“为什么夏季傍晚海面上会出现光亮的水纹?”“为什么冬夜天空会出现绚丽的北极光?”“为什么海水每天两起两落?”正是他的好奇心,促使他不断学习与探索,在俄国科学史上做出了诸多贡献,被誉为“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

更有爱迪生(1847—1931),他从小就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非常感兴趣,总想去试一试。他曾经想要看清楚花园里一个野蜂窝的构造,结果被蜂蜇得鼻青脸肿。他的好奇心最终促使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发明家。

动物行为学家古多尔、物理学家牛顿、地质学家李四光……好奇心引导这些人一步步攀登到科学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