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稀缺性——二桃怎么就杀了三士
齐景公手下曾有三个立过汗马功劳的勇士,但是他们并不懂君臣大义和朝廷礼仪,渐渐地,齐景公和朝中大臣对他们越来越反感,认为这三个人以后会是朝廷的祸患,一定要除掉他们。晏子就给齐景公想了个办法,就是赐给这三个勇士两个桃子,让他们通过比功劳来决定谁来吃桃子。这个意思很明显了,就是让勇士们自相残杀。
果不其然,勇士们为了争夺齐景公赏赐的桃子,开始比拼自己对国家的功劳。其中两位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先陈述了自己的战功,拿到了桃子。最后一个勇士古冶子功劳最大,他认为自己一定要单独吃一个桃子。前两个勇士听了古冶子的战功后,为自己的毫不谦让十分羞愧,都拔剑自刎了。古冶子说:“你们两位都死了,唯独我还活着,这是不仁爱;用语言羞辱人家而夸耀自己,这是不道义;悔恨自己的行为而不去死,这是没勇气。你们两位都送回鲜桃,为保持气节而自杀了,难道我会单独享受这两个鲜桃吗?”于是,古冶子也自杀了。
且不说这样一个“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中所隐藏的残酷的政治阴谋,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故事背后的经济学道理。晏子所利用的就是我们这节所要介绍的经济学上的“稀缺性”。什么是“稀缺性”呢?稀缺性就是指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社会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就像“二桃杀三士”故事中的区区两个桃子,在这样的分配中,三个勇士怎样也无法得到公平。晏子想出的这个主意中,两个桃子只是“借刀杀人”中的“刀”,而稀缺性才是真正的凶手。资源的稀缺导致了竞争,而在竞争中,牺牲却又是难以避免的了。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指的是相对的稀缺性,即相对于人们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社会中的任何资源都是稀缺的。因为社会中的资源总数总是有一定的量的,而人们的需求却可以无限增长。
想必很多80后、90后在中学的时候都给学校交过所谓的“赞助费”。因为好学校招收的学生名额是有限的,而好学校又是人人都想上的,所以坐在名校教室里的机会就成了需要通过和其他同学竞争来争取的稀缺资源。而当前初中的招生一般是不凭成绩的,所以好学校的“赞助费”或是“择校费”便应运而生了。再比如说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住房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住房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住房对于我们来说不再只是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更多的是我们能在其中享受生活的处所。即使不看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问题,住房紧缺也是会存在的,我们对住房的各个方面的要求都会形成“满意住房”的稀缺性。
有人可能会疑惑,当今社会如此高速地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也在逐年大幅度地提高,为什么稀缺性的问题还是一直得不到解决呢?
其实,稀缺性的问题是伴着人类社会存在而存在的一个永恒的问题。资源的稀缺是经济学的前提之一。正因为资源是稀缺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才有了竞争。当然除了竞争之外,更多的是人们为了合理地分配这些资源而进行的合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合作来缓解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提高资源被利用的效率。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更少的资源来获取更多的效益。所以,经济学是研究让人类的福利达到最大化的一门学科。
稀缺性可以让一个很普通的事物变得价值连城。例如,现在的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可饮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所以淡水就由最初的免费提供慢慢地变为开始收费,开始涨价。在春运时期,火车票在黄牛党的手中可以被炒到高价,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火车票已经成了一种稀缺资源。而在日本的有些地方,清新的空气甚至被从深山或是森林里装入容器,当做一种商品来出售,这就是因为在日本新鲜的空气也越来越少,渐渐已经变成需要花费代价才能得到的享受了。就像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中这样一句话:“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也许有人会觉得如果这个世界上的资源都是无穷无尽的,那么我们的生活肯定不必像现在这样劳碌了吧。想象一下,如果现在在社会中的每个人什么都不缺,想得到任何东西都不需要与别人竞争,那么会怎么样呢?人们不用考虑升学问题,不用考虑就业问题,不用攒钱买房子,不用为医疗费发愁等等,那这个世界就完全失去了竞争,也就失去了活力,就会停滞不前,直至毁灭。
就像自然界中的物竞天择,有了优胜劣汰才能促使进化的展开。正因为有了稀缺性,才有了竞争,人们才会积极地把握现在,创造未来;只有如此,人类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发展;我们为了适应这样的社会,才会不停地加快自己的脚步,才会有今天社会的高度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