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相机与构图
6.1.1 启用网格辅助构图
现在很多单反相机都有取景器网格,利用取景器网格,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进行三分法构图。
相机中取景器网格示意图
焦距:35mm 光圈:F22 快门速度:1/25s 感光度:ISO100
摄影师启用网格辅助构图功能来拍摄雪景,出现在三分线上的太阳闪着放射性的光芒,趣味十足
焦距:6.3mm 光圈:F4 快门速度:1/250s 感光度:ISO100
同样是启用网格辅助构图功能来拍摄荷花,画面看起来均衡自然
6.1.2 使用水平仪获得准确构图
在摄影中,由于人们眼睛所产生的感官错觉,许多看起来平直的直线表现在照片里常常是倾斜的,如海平面上的地平线。此时需要借助外在的工具,如相机上的水平仪能够保证相机处于水平状态,可以精确地将线条对齐。
此外,相机的取景框就是拍摄时的坐标系,能够看出类似地平线在画面中的实际倾斜程度。拍摄时应有意识地注意到首要主体周围的框架线,避免类似地平线倾斜的现象出现。另外,借助三脚架拍摄可以使问题的处理更加精准。
附件水平仪示意图
尼康D7000相机菜单中的虚拟水平仪
焦距:10mm 光圈:F10 快门速度:1/40s 感光度:ISO200
摄影师使用水平仪来拍摄海面落日景象,海面表现得十分水平,倒影与天空显得异常灿烂
6.1.3 怎样从相机的角度去观察?
人类拥有两只眼睛,看到的是三维立体空间,而相机通常只具有一个镜头,其通过机械感知拍出的往往是二维平面照片。而且人们对于眼前景物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等感知,表现在相机里只是一部分视觉信息,因而在将人们观察到的景物转换为相机拍摄的照片时,其空间维度往往被丢失了。
尽管人们所感知到的所有信息并不能完全在照片中得到表达,但是通过相机拍出的许多画面依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这需要拍摄者具有敏锐的判断力,能从相机的角度出发观察周围的景物,采用适合主体的拍摄方式,以弥补相机的成像弱点;并弃繁从简,删减掉多余的景物,而保留摄影者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同一场景下,两张对比性很强的照片
对比结论:
照片不会因拍摄场景的客观环境而受到影响,但摄影师对主题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熟练掌握的构图知识,就可以将不出众的场景拍摄成很棒的构图作品。
这两幅作品中,一幅是平淡无奇的作品,另一幅则通过调整位置,并充分利用广角镜头的透视性能使画面神奇地发生了逆转,形成了透视牵引构图。
这就是从相机的角度去观察景物的魅力。
焦距:20mm 光圈:F7.1 快门速度:30s 感光度:ISO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