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财务报表粉饰概述
1.2.1 财务报表粉饰的目的
财务报表审计是审查企业编制的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财务报表附注),已确定这些可计量的信息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的过程。财务报表审计的对象为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就是审查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否能公允反映企业某一日的财务状况及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也就是说,财务报表审计的过程就是审查企业财务报表是否有粉饰行为的过程。而不同的粉饰目的会有不同的粉饰手段,继而决定审计人员选用的审计方法。从这个意义上看,要做好审计工作,有必要从了解财务报表粉饰的目的开始。
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企业必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企业日常会计核算资料的基础上定期编制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状况的财务报表。
1.为了业绩考核粉饰会计报表
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一般以财务指标为基础,如利润(或扭亏)计划的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产值、销售收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等,均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而这些财务指标的计算都涉及会计数据。除了内部考核外,外部考核如行业排行榜,主要也是根据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来确定的。
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评价,还涉及企业厂长、经理经营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其提升、奖金福利等。为了在经营业绩上多得分,企业就有可能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包装、粉饰。可见,基于业绩考核而粉饰会计报表是最常见的动机。
2.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粉饰会计报表
在市场经济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自信的企业。然而,资金又是市场竞争取胜的四要素(产品质量、资金实力、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之一。在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缺的局面。因此,为了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免要对其会计报表“修饰打扮”一番。
3.为了发行股票粉饰会计报表
股票发行分为首次发行(IPO)和后续发行(配股)。在IPO情况下,根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必须连续3年赢利,且经营业绩要比较突出,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此外,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与赢利能力有关。为了多募集资金,塑造优良业绩的形象,企业在设计股改方案时往往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
在后续发行情况下,要符合配股条件,企业最近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每年必须在10%以上。因此,10%的配股已成为上市公司的“生命线”。
4.为了减少纳税粉饰会计报表
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率而得出的。因此,基于偷税、漏税、减少或推迟纳税等目的,企业往往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也有少数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基于资金筹措和操纵股价的目的,有时甚至不惜虚构利润,多交所得税,以“证明”其赢利能力。
5.为了政治目的粉饰会计报表
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入了攻坚阶段,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有企业扭亏为盈、创造良好经营业绩已成为一项政治任务。对厂长、经理而言,完成这项任务可能仕途光明,否则可能职位难保,甚至下岗分流。在这种政治压力下,国有企业很有可能粉饰会计报表。
此外,许多地方的市长、局长从大型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中挑选。为了表现其才能,体现业绩,厂长、经理们就有粉饰会计报表的动机。不难发现,一些企业的老总一旦被提拔为市长或局长,继任者往往不得不花费几年的时间来消化上任厂长、经理因粉饰会计报表而遗留下的沉重历史包袱。
6.为了推卸责任粉饰会计报表
为了推卸责任粉饰会计报表表现为:更换高级管理人员时进行的离任审计,一般暴露出许多问题;新任总经理就任当年,为明确责任或推卸责任,往往大刀阔斧地对陈年老账进行清理;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时,如《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实施,可能诱发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提前消化潜亏,并将责任归咎于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发生自然灾害或高级管理人员经济案件时,企业也很可能粉饰会计报表。
1.2.2 财务报表粉饰的类型
1.粉饰经营业绩
1)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在上市前一年和上市当年尤为明显。典型做法是: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结转成本、亏损挂账、资产重组、关联交易。
2)利润最小化。当企业基于偷税、漏税,减少或推迟纳税等目的,采用利润最小化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就不足为奇了。典型做法是: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结转成本、转移价格。
3)利润均衡化。企业为了塑造绩优股的形象或获得较高的信用等级评定,往往采用利润均衡化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典型做法是:利用其他应收款、应付款、长期待摊费用等科目调节利润,尽心策划利润稳步增长的趋势。
4)利润清洗(也称巨额冲销)。当企业更换法定代表人,信任法定代表人为了明确或推卸责任,往往采用利润清洗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典型做法是:将坏账、存货积压、长期投资损失、闲置固定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和待处理固定资产等虚拟资产一次性处理为损失。
2.粉饰财务状况
1)高估资产。当对外投资和进行股份制改组时,企业往往倾向于高估资产,以便获得较大比例的股权。典型做法是:编造理由进行资产评估、虚构业务交易和利润。
2)低估负债。企业贷款或发行债券时,为了证明其财务风险较低,通常有低估负债的欲望。典型做法是:将外账或负债隐匿在关联企业。
一般来说,财务报表粉饰的类型往往由财务报表粉饰的目的决定,基于业绩考核,获取信贷资金、发行股票和政治目的,财务报表粉饰一般以利润最大化、利润均衡化的形式出现。基于纳税和推卸责任等目的,财务报表粉饰一般以利润最小化和利润清晰的形式出现。就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而言,危害性最大的财务报表粉饰是利润最大化,即所谓的虚盈实亏、隐瞒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