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审计学是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审计理论研究人员、审计实务工作人员及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审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会计学科中,审计学的理论体系特别抽象,而实务操作面临的问题又是特别复杂的。常见的现象是,审计学课程修完了,然而对于审计实务操作,学生依然会感到无从下手。审计学“难教、难学、难考”几乎是审计学教师和学生,以及其他审计人员的共同感受。作为审计课教师,作者在10多年的审计教学经历中也经常强烈地感受到,限于目前的审计教学资源,审计教学方法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以讲解教科书和习题作业为主的灌输式教学,即便有一些审计案例的嵌入,也极其有限。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传统的审计学课程教学让学生存在很多的疑惑,而学生又渴求把知识和理论转化为能力和素质。因此,对于这样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要求非常强的课程,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从这门课程中学到应有的审计知识技能,做到走出校门便可尽快适应和从事实际工作,这就要求在审计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进、借鉴审计案例教学法,构架适应审计知识技能训练和审计人员素质打造的、富有特色的审计教学新模式。
审计实务与案例分析是审计案例教学的主要应用方式,相关专业不同,课程构架体系存在差异,有关审计类课程结构定位也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审计类专业通常设置独立的审计案例课程,相关的非审计类专业通常未设置独立的审计案例课程,而是结合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或审计学课程应用一定的审计案例进行教学。无论怎样的专业课程体系构架、课程结构设置,只要涉及审计类课程,审计案例教学总是必不可少的。针对高职高专开设审计类课程的专业主要是会计(含会计电算化)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与审计专业等,审计学课程的开设内容构架通常限于审计基础知识、财务收支审计部分,会计与审计专业有的开设有独立的审计案例分析课程,所以审计案例分析的内容构架,应以所讲授的审计基础知识和财务收支审计相关的案例为主要构成内容,辅之以一些拓展性审计案例,供增加学生对审计案例知识的延展,增强其可读性。本案例教材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构架审计案例分析内容体系,以便更好地将审计案例融入审计课程教学内容,发挥审计案例对审计教学的支撑作用。
教学改革包括教材的改革。课程的内容和体系都体现在教材当中,除师资外,教材应该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在这本教材的编写中,我们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坚持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强调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在教材整体上,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合审计案例,并由浅入深,系统地阐述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另一方面,在每章中,通过案例引入理论,再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明确理论要点,最后通过各章的案例再把实践升华为理论,其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岗位性明确
针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走上审计岗位,应具备较宽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独立开展审计业务的要求编写。
2.实践性突出
教材以业务循环和报表项目为主线探讨审计实务,以理论够用为度,立足实务操作能力的训练,突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剖析案例,着力培养学生侦查舞弊行为的能力
本书结合审计学科中审计理论和观念,每章均配套设计相关案例。这些案例既可供老师在精讲审计理论和知识点时展开,也可供老师组织学生自己做案例分析,以提升学生对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并有利于培养学生侦查业务循环及报表中重大舞弊的能力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全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国际通行的教材编写方法
每章都设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目标要求、案例导入,并穿插小案例、小资料等栏目,增加了教材的整体性和生动性。这有利于学生对审计案例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在课外阅读参考书时对不同版本教材的理解。
全书共8章,包括财务报表审计复核、货币资金审计、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循环审计、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利润及利润分配审计、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本书由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李慧拟订大纲并担任主编,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哈尔滨市审计局王元章担任主审,曾万和蔺广武担任副主编。各章编写分工如下:曾万编写第1、第3、第5章,蔺广武编写第4、第6、第8章,李慧编写第2、第7章。彭静和徐艳波负责资料整理工作,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本书编写中参考了大量的审计学及审计实务等专著、教材、论文和有关文献,在此致以深切的感谢;感谢支持本课程建设的学院各级领导;感谢参与本课程合作教学模式的各位老师。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可能存在疏漏和表述不当之处,还请同行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修正、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