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需求最佳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在本书第1版问世时,我在前言里说过这是一本用了3年时间憋出来的,其间经历了多次的自我否定和推倒重来。而书出版后,我就着手一套书的写作规划,包括《有效需求获取》、《有效需求分析》、《有效需求管理》、《有效需求规划》和《有效需求挖掘》。有部分读者早就得到过这样的消息,可是笔者又一次重蹈覆辙,一再错过承诺的上市时间;5年了,还没有憋出来,真是没有什么可以用的借口……只能说我将穷尽力量,一定奉献出不一样的精彩。

本书第1版出版以来,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内心深感欣慰。但由于已经上市太久,导致近两年在所有销售渠道均已告磬,很多朋友不断问我哪里能够买到……出版社也说有不少的读者在咨询,因此建议再次印刷。但想到这是由于自己的不够努力,导致“青黄之接”,加上实在没有理由让大家对一本5年不改一字的书继续捧场,我一直没有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

新的一套书又如往常一样,在经历多次自我否定、推倒重来,推出时间仍然无法最后确定之际,笔者最后还是勇敢地接受了出版社的建议,推出精致印刷、装帧的典藏版,希望大家能够理解笔者和出版社的想法。

在这5年中,笔者对软件需求方法做了进一步的梳理和总结,不仅将奉献给大家一套“有效需求系列丛书”,还将带给大家一套技能养成Cookbook。在本书印刷时,“软件需求分析技能养成Cookbook”也即将出版,有关需求获取、需求管理的图书也将在年内推出,希望能够给大家带去更多的帮助。

本书特点

本书是一本直击需求实践中各种问题的书籍,在这里没有大量的理论和教条,有的只是翔实、生动的案例与场景;在这里没有高谈阔论般的“道法自然”,有的只是源于生活琐碎细节的“欣然顿悟”;在这里没有鹰击长空般的豪情,有的只是“撒一把土、夯实它,再撒一把土……”的务实。

在全书的组织形式上,采用了简单明了的语法,段落简洁(就像写需求那样),让你能够轻松地阅读;同时贯穿了许多源于生活、源于项目实践的场景与案例,让需求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全书添色增彩;穿插了许多能够令人沉思、轻松一笑的隐喻,为全书增加了一些涟漪;还埋伏了一些小提示,为全书增加了一些外延和联想;而且还罗织了大量的诫语,使全书更多一些骨架与韵味。

相信所有需求实践者都能够从书中看到你工作的影子,寻找到一些“开箱即用”的技巧和手段,同时也会有整理了一下思绪的妙味。

本书讲了什么?

本书的主线索是笔者在RUP(Rational统一过程)、信息工程理论、结构化分析方法、面向对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长期需求分析工作的实际经验,剪裁出来的一个针对软件需求工程阶段的SERU过程框架。

SERU过程框架覆盖了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管理中的主要活动(其中需求定义、需求分析与建模、需求描述均属于需求分析阶段;它们和需求获取统称为需求开发),明确地定义了工作任务、介绍了工作方法、指出了工作产物、说明了产物之间的联接方法,可以帮助软件开发团队快速应用到工作中,有效提高需求工程的质量。

本书一共由4个部分,12个章节组成。

如何进一步互动

如果你发现本书中的问题,或者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问题,都可以通过我的微博weibo.com/fjxufeng与我交流;关于软件需求技能养成工具的更多信息可以通过raroad.lofter.com了解。

致谢

望着这本倾注了巨大激情的书籍,不禁想起被它吞噬的日日夜夜,不由得萌生出对家人的深深歉意,没有你们的支持本书是不可能完成的;在此由衷地感谢我深爱的妻子许高芳及敬爱的母亲杨美琴,感谢你们多年来的鼓励与支持。

望着这本汇聚了大量观点的书籍,不禁想起为它贡献的芸芸众生,不由得萌生出对朋友的深深谢意,没有你们的帮助本书是不可能精彩的;在此由衷地感谢我亲爱的朋友们及予以支持的学员,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爱与帮助。

望着这本集结了众多文字的书籍,不禁想起为它纠错的双双眼睛,不由得萌生出对编辑的深深敬意,没有你们的协助本书是不可能高质的;在此由衷地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及所有工作人员,感谢你们尽职尽责地把好最后一关。

最后,我还需要向CSAI创始人张友生博士、主要贡献者马映冰、田俊国、温昱、张华表示感谢,你们的观点让我如沐春风;向博文视点的郭立、李冰表示感谢,你们的帮助让本书最终付诸实现;向中国平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兴通讯、东软集团、用友政务、新大陆、福诺等企业中听过我的课程以及参加各期公开课的朋友们表示感谢,你们的意见、观点、建议使本书更加精彩,在我向大家分享经验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