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在想什么吗
据报道,昆明《春城晚报》和某咨询公司就昆明儿童的生活状态进行了调查,结果十分有趣:尽管75%的儿童认为家长对自己很关心,但只有40%的孩子认为父母知道自己的想法,而78%的家长却认为自己知道孩子的想法。
这次调查共走访了昆明市30个中小学校的60名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儿童的年龄在6~14周岁之间。调查显示,50%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35%的家长认为孩子的理想和目标较为模糊,15%的家长认为孩子没有理想。但对孩子的调查却是,75%的孩子认为自己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20%的孩子认为理想和目标较为模糊,只有5%的孩子认为自己没有理想。
为了进一步进行调查,还出了5个问答题:谁是你孩子最好的朋友?你孩子喜欢哪门课?你孩子以后想做什么?你孩子最珍爱的礼物是哪件?你孩子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问题由家长和孩子独立完成,结果近一半家长的答案只有两题与孩子基本一致。答案差异最大的是“孩子以后想做什么”,许多家长答的是科学家、教师、医生,而孩子的答案却是大富豪、警察或不知道。有一个孩子说:“爸爸妈妈连我喜欢吃什么、喜欢什么颜色都不知道。”
调查进入尾声的时候,一个小男孩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想让爸爸妈妈能多抽出时间陪陪我,跟我聊天,我想和他们说说心里话,让他们知道我的努力程度,是不是进步了?不要只知道问成绩怎么样了?我讨厌这种方式。”
看到这样的调查结果,不能不引起各位家长的注意了。平时的工作再忙,也不能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和孩子多沟通。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我们常称为亲子沟通,即家长通过谈话、游戏等方式与孩子进行相互了解、交流情感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家长可能常常有这样的“遭遇”:当你跟同事或朋友在谈话时,你的孩子会打断你们的谈话,或者莫名其妙地在一旁吵闹,你想制止却费了力也没有效果,家长觉得自己在朋友面前有点丢脸面,有些尴尬,有时不得不无可奈何地与朋友道别。朋友离开后,可怜的孩子麻烦大了,家长会大声地训斥孩子:“你为什么不懂礼貌、为什么让我难堪,你有什么要紧的话,现在就让你讲个够”,甚至有的家长说:“你都快气死我啦”,等你的火气发完了,孩子什么话也没有了,只会瞪大眼睛瞧着你,这个时候孩子也不知道有什么话要和你说,更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让爸爸妈妈生这么大的气。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简单:大人之间交谈时,没有安排好孩子,暂时冷落了孩子,孩子感觉孤单,从而做出一些引起家长注意的举动。
归根到底,发生上面的情况还是由于平时和孩子交流沟通少了,孩子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他应该做些什么?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了。那么,家长与孩子怎样进行沟通?沟通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 俯下身子与孩子平视
有位家长在向咨询师诉说自己的儿子时,显得非常无奈: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他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表现得非常顽皮:说脏话、乱涂墙壁、打小报告、作弄他人来取悦自己、与父母师长顶嘴,种种问题使孩子父母束手无策。不论什么样的提醒、大喊大叫的命令,儿子全然不理,甚至一脸暗自得意的样子。有时难免有怒火上冲的时候,就把孩子痛打一顿,过后,又对自己惩罚的方式后悔,内疚。继而不断地问自己:“到底我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学乖一点儿?”,“我怎么就生下这个孩子呢?”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和这位家长类似的经历。家长的教育,目的就是让孩子明白这次是错的,下次绝不这样做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使孩子知道:父母是非常爱他的,也是很尊重他的,同时,也让孩子晓得,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让孩子有机会为自己的思想及行为作出解释。借着沟通,父母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以及谈话的效果。
“沟通”二字,做家长的都知道它的重要性,问题是沟通的内容和方式。我们常常看见的亲子沟通,有时候跟做买卖没什么区别,甚至有的沟通就是用命令和威胁的方式进行的,孩子永远不能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更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别以为做父母的认为沟通结束后,孩子点头说知道了、明白了,就是真的。其实,有的孩子是为了赶快结束继续面对这样的唠叨场面,而应声答应的,或者是害怕被处罚的命运,保护自己,成全家长的期待而应声答应,致使孩子的行为往往不能达到父母的意愿。就这样父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还要进入下个轮回,最后做父母的会大声或以放弃的口气去告诉孩子“你为什么永远听不进,做不到!”
父母应注意到,与年幼的孩子进行交流,一定要蹲下身子,拉近距离,两眼直视孩子的眼睛,频频点头或微笑。听完后直接、果断、清楚地向孩子表达你的意见和想法,如此他才能遵照你的想法去做。语气坚定,但不严格。你的语气要透露出你说得到,就做得到,并且第一次就要他照办。避免满腹愤怒地大声叫喊,特别是面对顽固的孩子,首先了解孩子的爱好,与孩子一道建立责任感,可以消磨抗拒或抱怨。
◆ 学会倾听
无条件倾听,在心理咨询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是进入当事人心灵世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同样,家长们要想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就首先要从倾听开始。因为,在家长的关心下,如果孩子能把心中的一些困扰或问题说出来,通常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就好像不小心你的眼睛里进了一粒沙子很难过,当你用力眨眼睛时,眼泪流出来后,便会觉得舒服多了。
家长在与孩子进行交流时,常常是爸爸或者妈妈滔滔不绝地讲述,很少听孩子说些什么。如果父母亲不能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这不但不能帮助孩子解决面对的问题,而且还会造成亲子间的紧张与冲突。这样的沟通是单向性的,也是家长的一厢情愿。亲子沟通应是双向性的,是互动的,是家长与孩子的无障碍的充分交流。在沟通时,要给孩子留出充分的讲述时间,当孩子和你谈问题时,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应该眼神注视着孩子,认真地倾听孩子的说话,对孩子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家长只有尊重子女,在心平气和、相互理解气氛中,以交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你所说的话孩子才会听,教育才可能产生效果。许多情况下,孩子往往没有错,就因为家长没有做到认真倾听孩子的谈话,没把事情搞清楚,根本不给孩子思考和理解的时间,也不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就训斥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以家长作风强势压人,不让孩子说话,这种教育方式不但收不到正面的教育效果,时间一长,孩子的逆反心理表现得越来越强烈,最终以沉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反抗。
父母对孩子多尊重点,注意点他们的想法,才容易形成浓浓亲情和良好的家庭气氛,更容易让家长与孩子成为朋友。
◆ 沟通的时机和方式
一般家长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花了不少时间照顾孩子的功课,有的家长甚至陪读,可是忽略了跟孩子沟通。家长在忙碌工作和家务之余,应当把握机会多跟孩子沟通,告诉孩子自己工作的地方及环境,让小孩了解家长工作的辛苦。家长关心子女,同样地,孩子对父母也应该了解和支持。平日彼此多交流生活点滴,促进彼此的认识,多和子女相处、聊天、游戏、睡前讲故事、适时向孩子表达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和感受。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这是每一个职业母亲的矛盾。怎样才能在一个短暂的时间里保持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呢?放松的心态!劳累了一天的妈妈,在看到孩子的一瞬间就应该将所有的烦恼都忘掉,因为将孩子视为自己的未来、自己的希望,那么再多的劳累也就烟消云散了,放松的心情才是高质量交流的保障。
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也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首先是要以孩子喜欢的方式进行。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一味地用说教、命令、强迫等方式让孩子听话,孩子必然产生反感。孩子喜欢的方式可以是聊天,父母在聊天的过程中把要教育的道理融进去;可以是讲故事,通过讲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领悟道理,这比简单说教要好得多;可以是在游戏过程中沟通,因为孩子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其次是要以孩子理解的方式进行。因为交流、沟通是一个双向过程,在这中间家长一定要考虑孩子的理解力。孩子是不是有兴趣,是不是听懂自己的话,如果只是喋喋不休地说教,孩子根本无法理解的话,那就根本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
最后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感受。在与孩子沟通时,要时刻注意孩子的信息反馈。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让家长知道孩子是否接受了。这些细节性的信息都是有效交流的组成部分。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延续。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那就让我们以更科学、更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来给孩子以滋养。在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中教给孩子做人处事的道理,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