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本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也是近机类和部分非机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相关知识和材料成型技术两方面内容。旨在使学生建立机械生产过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基本知识,了解新材料,掌握现代制造和工艺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在学完本课程以后,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① 建立机械工程材料及其成型工艺与现代机械制造的完整概念,培养良好的工程意识。
② 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强化金属材料性能和零件表面性能的基本途径。
③ 掌握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常用热处理工艺,熟悉常用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等结构材料的性质、特点、用途和选用原则。
④ 掌握各种常见成型方法和常用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工艺特点和适用对象,具有合理选择毛坯成型方法的能力。
⑤ 掌握零件(毛坯)的结构工艺性,并具有设计毛坯和零件结构的初步能力。
⑥ 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
本课程是一门体系较为庞杂、知识点多而分散的课程,因此,在学习中要遵循课程的主线。本课程有机械工程材料和材料成型技术两条主线。机械工程材料这一主线的主要内容是“材料名称(牌号)—化学成分—组织—性能特点—用途(热处理工艺)”;材料成型技术主线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成型原理—成型方法及应用—成型工艺设计—成型件的结构工艺性”。讲授和学习时,应按照主线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这将有利于在学习中保持清晰思路,有利于对本课程内容的总体把握。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比较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和成型工艺特点,建立相关知识点之间的横向比较,这将有利于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加强理解记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能够做到触类旁通。
本课程具有丰富的工程应用背景,融多种工艺方法于一体,信息量大,实践性强,必须在金工教学实习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应同时辅之以电教片、多媒体CAI、现场参观、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应注意观察和了解平时接触到的机械装置,按要求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及复习思考题;对于课程中结构工艺性内容应在充分理解各工艺原理基础上进行掌握,在后续课程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还应反复练习、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有关问题,才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