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摄影器材:传统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5年前,我们祝贺了著名的作家、摄影师和年轻勤奋的摄影艺术探索者赵嘉先生的新书《顶级摄影器材》的发行。而今天,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了这本非常有意义的摄影参考书出版了第三版。

我们也非常高兴地得知,《顶级摄影器材》的繁体中文版本也即将在台湾发行,这意味着赵嘉先生的影响力已经不仅限于大陆而且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欢迎。

在过去的5年里,我们看到摄影行业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在中画幅摄影设备方面也同样如此。7年以前哈苏收购了丹麦的易迈康公司,而且宣布将来的发展策略是研发完全整合的中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系统,从而可以优化所有的系统部件以达到尽可能好的图像质量以及用户的方便性。

这个发展策略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而且我们看到了很多追随者。随着哈苏的第五代数码单反相机,哈苏H4D的发布,哈苏在当今的数码时代继续保持着在中画幅摄影领域的领先者地位,而且还在继续前进。哈苏一直牢记着自己的使命是把摄影做得更好,并且将高端的摄影技术带给更广泛的用户。

回顾过去的5年,我们看到了中画幅数码设备越来越趋成熟和完善,我们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完整和齐备的相机系统比更多的像素要更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哈苏退出了像素之争,而关注于提高整个相机系统的性能及提供更多配件,倾听用户的反馈并提升服务水平。哈苏也继续着研发特殊应用解决方案,这是为特殊的航拍和遥感客户准备的。这是哈苏关注并满足客户的要求的一个具体事例,即使是在用户不多的领域。

中国是哈苏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而且近5年来发展迅猛。我们相信在中国的未来有着光明的前景,而且我们也非常高兴地祝愿所有赵嘉先生著作的忠实读者们能够继续享受着顶级摄影器材给各位带来的愉悦和欢乐。

石利洛(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夏亦干

我们非常高兴看到《顶级摄影器材》一书的出版,并为徕卡相机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高兴。

作为35mm相机的鼻祖,在徕卡相机出现后的70多年里,记录下了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的发展和改变,而这些影像又极大地影响了这个世界的发展和改变。这背后每一台徕卡相机不但是摄影工具,更是精湛的艺术品,是徕卡公司对顶级摄影器材产品力求完美的最好的纪念牌。

进入数码时代之后,徕卡依然不懈地努力,将顶级摄影器材的概念延伸至数码领域,并会继续为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提供更好的器材及服务。

徕卡自从进入中国以来,一直深受中国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的关爱,而中国也是徕卡非常重视的市场。我们希望借助此书的出版能使得大家更了解徕卡相机,能有更多的人体验到徕卡影像的精髓。

徕卡中国总代理——兴华拓展有限公司

序:器材的发展,推动着摄影术的进步

级摄影器材的价值多不在于器材本身,而在于它可以更轻松地记录更加优质的影像。和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摄影更着力于的是一项记录时间的艺术,如果你希望几十年后看到现在的照片还会被影像中细腻的情感和熠熠生辉的细节打动,你就应该多了解了解顶级摄影器材。

当然,顶级摄影器材本身的吸引力不止于此。怀瑾握瑜,迤逦而行,其实不仅仅是很多初学摄影者热衷的幻想,对于摄影老手以及职业摄影师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这种想法一方面在相当程度上使摄影者更长久地保持了摄影的热情,另一方面也促使摄影器材厂家在技术革新上不断前行,以求提供性能更加卓越、体积更加轻巧、操作更加便利的摄影器材。

我也一直认为,和大量摄影师天才的创造力相同,摄影器材的进步也是推动摄影术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这里说的摄影术,包括摄影技术,当然也包括摄影艺术。

当然,对此持反对观点的人一定也有,不过我们可以反观摄影历史,每一次相机的革命之后总是能跟随着影像表现手法的改变和突破。

事实上,对独立个体的人来讲,比如某一个摄影师,器材的进步可能不会对他的拍摄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整个社会而言,器材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影像发展的走向。

可以想象,从胶卷的出现,到彩色胶卷的出现,再到数码相机,摄影器材越来越大众化、普及化,极大地推广了摄影;而如果没有徕卡为代表的35mm相机及胶片质量的提高,不会出现“决定性的瞬间”;而广角镜头的发展,又推动产生新摄影浪潮。

所以,我会有兴趣抽时间写这样一本讲述摄影器材的闲书。顶级器材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顶级器材都适合你的使用,重要的是你要明白什么是你需要的拍摄方向,然后才能谈到选取适合你的顶级器材。

另一方面,顶级器材并不等同于奢侈品,因此,顶级器材也未必都是市场上最昂贵的种类。而从拍摄角度或者收藏角度看,什么是顶级器材的认识肯定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在这本书里,我选取的“顶级摄影器材”标准如下:

1.处于或接近某一类型相机最高端的水准,通常称之为专业顶级机;

2.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这类的相机往往特点鲜明,但是同时也就意味着只适合一类摄影师或者一类题材的使用,而通用性未必很好;

3.1972年之后还在生产的机型;

4.主要用于实际拍摄的机型,而一些针对收藏家的纯粹纪念款式并不是我关注的。

当然,顶级器材其实还不止我书中选取的这些,国外有很多手工制作的小厂都生产高质量的摄影器材,但是因为近乎停产,或者在国内几乎见不到,所以没有写进来。而这本书里讲述大画幅相机的内容也很少,因为我接触的使用大画幅的摄影师都有自己明确的方向,并不需要读这本书。

从讲述器材的篇幅来看,有一些器材在摄影界已经有相当的定论,而且被大量使用了,比如佳能的专业单反相机、蔡司的镜头、哈苏的中画幅相机或者捷信的三脚架等,因此我没有再多费笔墨在它们上面,而是把机会尽量多地留给一些比较少有人使用的器材。

当然,对于“顶级”的概念,每个人不一定相同。

我希望这本书里对于顶级器材的选取及评价建立在摄影工作基础之上。因此,我征询了大量职业摄影师的意见,这里面既包括我熟悉的国内和国外图片社的摄影记者、报道摄影师,也包括一些成功的商业摄影师和艺术摄影师。因为摄影师多数处在摄影的前线,他们的意见无疑是最有借鉴意义的;我也征询了一些器材专家的意见,历史上的确存在很多好器材由于生不逢时,结果叫好不叫座,器材专家对冷门的器材有更深入的见解;我还征询了很多摄影爱好者的意见,因为他们才是最纯粹的影像实践者,有可能把一些我忽略的器材用到极至。

虽然结合了诸多方面的意见,但重要的是,对于事物的评价未必只有一种看法,对于顶级器材,也一样。这本书里的观点肯定不会适合每一个人,但是它可以帮助你在了解它们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你能找到更适合你的顶级器材拍出更好的照片,或者发现本书忽略的其他顶级器材,这都是很好的事情。

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为我的新书写来精彩祝辞的顶级摄影器材厂商的掌门人,他们是:

ALAP的品牌所有者Ursula Capaul Weber和Thomas Weber-Capaul夫妇;

哈苏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Poulsen先生;

Gilde品牌的创始人Kurt Gilde先生。

从他们的文字中,大家可以看到不同的顶级摄影器材厂家关于“顶级器材”的精辟见解,这也是本书可以献给大家最重要的信息之一。

在写作过程中,我专门走访了位于欧洲和亚洲的一些顶级摄影器材的生产厂家。承蒙他们的帮助,使得我能接触到很多不为人所知的器材开发及生产的资料。在这些访问过程中,我亲身感受到了顶级摄影器材生产商对产品的严谨态度,而且我要特别感谢他们对我的批评意见的宽容,这往往也是一个顶级器材商对自己产品充满信心的标志。

器材之道,虽然有趣,但终究需要大量投入,而我的时间精力都有限,更受知识和能力的影响,书中难免有不少疏漏和错误,也请读者发现后不吝予以指教。

如有问题,欢迎大家到以下网址交流:www.zhaojiaphoto.com

或和我本人联系:zhaojia@263.net

2011年5月18日

关于顶级摄影器材的问答『传统卷』

问:这本书是怎么定义顶级摄影器材的?

答:顶级摄影器材的定义因为不同的出发点而会有不同的选择,这本书的出发点是更注重实际拍摄能力,入选的器材都是1972年之后还在生产的,并且生产目的主要是供摄影者拍摄使用的型号,而且它们多数是在某一个领域能够提供最好影像质量的器材。

定义顶级器材的方式应该有多种,但本书只是从使用角度谈的。如果从收藏的角度来看,顶级器材的选择可能会和本书有很大出入,这是很正常的。

问:是不是每个摄影者都需要使用顶级器材?

答:很显然不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使用顶级器材,如果你只打算拍摄到此一游之类的图片,而且仅仅借助互联网给朋友看,那你就不需要它们。

顶级器材主要是提供给摄影师(无论是全职或者业余的摄影师)及对影像有更高要求的爱好者的。为了能发挥出顶级器材的作用,掌握相当的摄影知识及技术,是使用它们的先决条件。

问:何时应该把我手中的器材升级到顶级器材?

答:我很理解很多读者在看完这本书之后会有立刻更新器材的冲动,不过我还是建议你要克制!

多数情况下,你并不需要立刻更新你的器材,最好等你可以用“非顶级器材”拍出足够好的照片之后再考虑升级。

问:如何建立自己的顶级摄影器材体系?

答:“出发点”是摄影中最重要的东西之一,无论是拍摄或者器材购置。而购置器材最重要的也是出发点,无论是以拍摄作为目的还是以把玩器材作为目的。

首先,你要清楚你想拍什么样的题材及需要的图片质量,对于你要拍的题材和主题,什么是最重要的因素?是更高的拍摄速度,还是更大的画幅,或者是更好的镜头,等等。这些确定了,你就可以从本书中开始寻找最适合你使用的器材。

这本书里涉及到的器材很多,并不是每一部都是你所需要的,因此开始不要贪用太多的器材,选择你最常用到的器材配置就好。

通常先要确定是器材体系的选择(35mm单反、旁轴相机、中画幅还是数码),而不同体系之间也存在配合问题,然后再考虑你的预算。此外,器材的售后服务、维修及二手市场的价格也应该考虑进去。

问:怎样购置顶级器材又不会花费过多?

答:仔细阅读这本书,你会发现其中一些器材的价格相当便宜,比如一台成色很不错的禄来35相机,可能只要2,000元不到。另外,不要买那些对你的拍摄没有帮助的器材也是重要的。如果一台相机你比较长的时间不用,可以考虑卖出它,不要让它占压你的资金。

问:这本书里有这么多的摄影器材,我怎么才能试用更多的顶级器材?

答:其实对于摄影师来说,并没有必要一一试用这些器材,虽然,我很明白顶级器材对每一个摄影人的诱惑。

如果真的想把玩更多的器材,购买新器材不是一个好的主意,通常很新的器材在经过数周的使用后,价格已经只有全新器材的70%~90%了。我觉得比较可行的方式是有一笔固定的费用,从二手市场购买器材,使用一段时间后再把它们卖出,这样并不会太费钱。

另外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一种特定的照相机系统有“适合”的感觉,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才能体验得到,它比任何短时间使用后推荐来得重要。或许当你真正发现自己偏爱某一种照相机时,你才真正了解了它——不过这一定发生在你先经历了最初的不适应期之后。随着你拍摄时间的延续,你对照相机的偏爱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正如我们经常宣布的拍摄目的和宗旨可能变化一样,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问:如果想更多地使用顶级器材,应该从什么画幅开始进入比较好?

答:通常我会推荐从35mm相机来入手了解顶级器材,成本比较低,而且选择也比较多,如果把每一张照片当成大画幅拍,一样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图像质量。

考虑到一般爱好者的承受能力(经济、精力、体力、题材等),中画幅相机在画质上显然更胜一筹,而且在便携性上也可以达到不错的平衡,但是中画幅的数码化成本非常高,所以你要做好持久使用胶片的思想准备。我要特别提醒本书的每一位读者,无论你对器材发烧有多热衷,都不要仅就器材发烧而发烧,一定要同时多拍一些照片,随着你拍摄水平的提高,你也会对器材有更深入的了解。

均衡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之一,拍摄和器材就像你的左手和右手一样,而它们两者也是互相促进的,要尽力达到它们更完美的协同。

问:大中画幅相机是否成为器材发烧的最终归宿?

答:很显然不是,器材发烧的最终归宿应该是你对影像和器材之间的关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而知道使用什么样的器材可以最有效地达到你所需要的影像效果,而这和画幅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当然,我们知道有一些摄影大师在使用了多年的各种各样的小型相机拍摄,特别是35mm相机之后,最终热衷于用4×5和8×10大型后背取景照相机拍摄;反过来一样,一些使用4×5和8×10的大师经过多年以后,最后以35mm相机为自己的摄影生涯划上了完美的句号。这些事例都启发我们应该具有对器材选择的宽容心。

问:关于顶级器材的评价最可信的来源是什么?

答:的确,在顶级器材上空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乌云,你可能从不同的渠道听到很多相反的说法,包括厂家的宣传、媒体的评价、第三方的评测、其他摄影师和爱好者的使用心得,等等,有时候他们的看法甚至会大相径庭。首先,我觉得来自摄影师的评价通常是非常中肯的。不过摄影师的评价也会受到摄影师本人对器材了解程度及他工作领域的限制,比如一个以佳能单反相机做主力相机的摄影师,很难对哈苏或者禄来直接的差异提出有建设性的观点。

其次,我觉得第三方的独立评测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厂家宣传自己的产品好是天经地义的,而媒体有时候也会配合厂家进行宣传。总的来讲,大牌媒体的评测是很公正的,但是他们通常测试的是崭新的器材,因而不能对器材的耐用性做出准确的评价。

因此,对于器材的评价还是一个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的事情。而最重要的,这些都不能代替你自己的感受,如果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建议你买二手的器材先试试,不行就迅速再出手。

问:如何对顶级器材进行存放和保养?

答:摄影器材最好保存在比较干燥、恒温恒湿、无尘的地方。在南方,由于气候温热多雨,强烈建议使用干燥箱来长期存放器材,否则器材特别是镜头很容易生霉;而如果没有干燥箱,可以把器材放在有柜门的书柜里,书籍可以吸除一些潮气,对器材的保存有一定帮助。

携带器材出门,一定要使用好的防护设备,这些内容大家可以在本书摄影包一章里看到;保养器材,首先要定期使用器材,即便不用的器材,也要每周取出使用一下,保持各个部位的功能都能正常使用。而对于很多顶级相机来讲,频繁地使用是它多年之后依然保持性能完美的最好方法。

另外,不要频繁地擦拭镜头,即便你用最好的镜头水、在最谨慎的环境下擦拭镜头也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推荐为你所有的镜头配上UV镜。

问:什么样的器材最保值甚至具有升值的能力?

答:总的来讲,摄影器材并不是具有保值能力的消费品。通常新器材一旦投入使用,在二手市场上就会立刻贬值10%~30%。而具有保值甚至升值能力的器材一定同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顶级器材中的经典产品;

2.产量非常低。

有些产品虽然很经典,但是产量过大,因此并不具有升值潜力,比如徕卡M6,但是M6中的一些稀有版本却很可能具有升值的可能——当然,前提是,最好你不要使用它,除非你是罗伯特·卡帕之类的特殊人物。

问:为什么这本书里介绍的很多器材都停产了,有些品牌甚至退出市场?

答:的确,好的器材并不意味着就有好的市场,历史上叫好不叫座的器材和器材厂家都有很多。不过,从乐观的角度看,正是因为这些顶级器材成为历史,才使得它们显得更有光彩。尤其在最近几年,受数码化的影响,胶片相机的市场迅速萎缩,因此传统顶级相机停产的步伐越来越快,这也是摄影器材发展的必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还会有新的顶级摄影器材厂家推出超越前代的作品。

问:数码化对于顶级摄影器材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答:现在摄影器材界进入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时期,由于对数码时代的市场准备不足,很多曾经的顶级器材生产厂商都遇到了困难。在这本书第一版一年多的写作时间里,摄影器材界出现了很多以前想不到的事情,很多品牌出现了问题,包括德国蔡司与日本京瓷合作生产的康太时品牌停产,柯尼卡-美能达彻底退出了相机制造领域,还有很多厂家停止了自己的胶片相机的生产和研发工作,另外一些小规模的相机生产厂家继续依靠自己少量的客户艰难地维持着。

在2009年本书的修订版发布之前,有着80年历史的禄来破产的消息又一次震惊了业界。虽然它一直很努力地追上数码时代的步伐,并且制造出最优秀的中画幅数码机身。

不过,我还是很乐观地看这些问题,因为数码产品并没有改变摄影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影像”。所以,建议每一位本书的读者也应该以宽容的态度来接受这些事情。

问:作为顶级摄影器材,数码相机是否值得投资购买?

答:数码摄影在未来会在影像上更深刻地影响到摄影,但是现在它还只是以传统胶片的替代者的身份出现的。仅仅在两年前,35mm数码单反相机和顶级胶片相机的影像质量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在本书之前的版本里数码相机出现得并不多。

而随着一系列2,000万像素的数码单反相机上市,35mm数码相机在画质上已经可以和同类的胶片相机互有胜负;而索尼α900和佳能5D Mark ⅠⅠ的上市,使得摄影者用相当便宜的价格就可以替代原有的35mm胶片相机,而且流程更便捷。对于大多数摄影师来说,投资在这两台机器是一个非常合算的事情,不会占用太多的资金,而且在摩尔定律导致机身价格缩水之前可以轻松地赚回投资。同时,这两台相机的出现也大大降低了摄影爱好者通过数码器材获得顶级影像质量的门槛。所以,它们也是目前我认为最超值的顶级数码摄影器材。

目前,数码相机的镜头和胶片相机基本是通用的,顶级数码相机使用的也同样是顶级胶片相机的镜头,但也有更多顶级数码摄影器材对镜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考虑到数码技术的发展已经显露出来的巨大潜力,我相信本书未来的修订版本中会出现更多的数码相机。由于数码器材的更新速度和发展都非常快,也欢迎大家关心本书的合作网站www. aisheying.com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我们正在关注

从《顶级摄影器材》第一版上市之后,关于为什么有些器材收入这本书,或者另一些器材没有收入本书的标准在各个摄影器材网站上有很多讨论。

其实在《顶级摄影器材》的序言中已经解释了为什么选择这些器材进入这本书,而有些没有选进来。

除此以外,有时候也存在厂家器材发表于我们使用之间的时间差异。通常来讲,我们会尽量在某台相机或镜头上市的第一时间拿到它。和常规的媒体相比,我们的试用会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直到通过实际拍摄工作──通常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主题拍摄──确信基本了解了它的优势与不足。然后,重要的常规器材,我们会和其他摄影师的使用感受进行比照,相互印证看法。最后,理想的方式其实还应该再稍微等一段时间,观察此产品的可靠性,当然,有时候出版周期不允许我们等太长的时间。

所以,有时候某些好器材没有出现在这本书中是有具体原因的。这次我们决定在书中更详细地解释一下。

1. 关于大画幅相机

本书没有涉及大画幅摄影器材,而为本书提供图片和顾问的很多摄影师,以及我本人都非常推崇大画幅摄影方式。

不过我们的确觉得在中国经常使用大画幅相机拍照的摄影爱好者很少,而使用大画幅的摄影师又不需要看这本书。可以想象,如果本书增加了大画幅的内容,可能要增加不少页码,售价也会相应提高不少。而如果需要它的读者很少,利用率就会比较低,所以最终我们没有将大画幅的器材收录进来。

不过,关于大画幅的事情并没有这样完结。我们的确有讨论在未来的某一本《顶级摄影器材》系列书中介绍关于顶级的大画幅相机和镜头。或者其他的方式是借助互联网的方式提供相关信息。

2. 徕卡R系列

在传统胶片领域,徕卡R系列镜头中有不少是当时的顶级光学产品,一直得到全世界很多职业摄影师和资深摄影爱好者的喜爱。

《顶级摄影器材》一书一直希望把徕卡R系列完整、客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但是坦率地说,我只有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短暂地使用过R4、R6.2和R8,R系列镜头方面使用得也不够系统。

我们的确认可徕卡不少R系列镜头,尤其微距镜头及中长焦毫米镜头是35mm相机胶片时代的顶级镜头,但同时使用的部分其他镜头由于生产年代比较早,成像上和康太时晚期使用的蔡司镜头有一定差距。当然我们很怀疑这是由于个体差异造成的,但我个人没有能力再找到更新的R系列镜头。

《顶级摄影器材》出版之后数年内,有不少职业摄影师在参与这个系列图书的制作,但是他们中间目前还没有人是全面使用过R系列产品,而且又能跨越了徕卡R系列直到最近顶级摄影器材使用的摄影师,因此他们中还没有人能承担这个工作。

当然,未来我也寄希望于和本书合作的其他摄影师能帮助我完成R系列,做出更全面的内容。在此之前,本着谨慎的原则,《顶级摄影器材》中没有收入对徕卡R系列机身和镜头的内容。当然前面说过,这不表明某些徕卡R系列的镜头不能列入顶级胶片镜头之中,只能说我们目前还不能对它做出全面的评价。

3. 美能达TC-1、尼康35 Ti和28Ti

在20世纪90年代,除了本书提及到的顶级袖珍相机以外,另外还有一些高档袖珍相机出现在市场上,包括:美能达TC-1、尼康35 Ti和28Ti等。也有一些资深器材爱好者提出本书收录这三台相机的希望。

事实上,这三部相机我都使用过,它们镜头成像也都很优异,操控性上各有特色。当年的产量都很少,更偏向收藏市场,而因此使用它们的职业摄影师非常少。

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看来和本书介绍的其他顶级袖珍机中相比它们也未能脱颖而出,给人更深的印象。

4. 福伦达Bessa-III 667、富士GF670和富士GF670W

2008到2009年,两台使用皮腔结构的中画幅折叠相机出人意料地出现在市场上。福伦达Bessa-ⅠⅠⅠ 667和富士GF670 Professional,这两台相机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是同一款相机,它们是由福伦达和富士公司共同研制的,在日本国内销售以富士GF670 Professional的名称,而在其他国家,则使用福伦达Bessa-ⅠⅠⅠ667的名称。

福伦达Bessa-ⅠⅠⅠ 667有6×6cm和6×7cm两种画幅,实际画面尺寸为56×69mm和56×56mm,可以使用120和220胶片。画幅转换旋钮在曝光窗口右侧。

福伦达Bessa-ⅠⅠⅠ 667使用的镜头是6片4组的Heliar 80mm f/3.5标准镜头,最小光圈f/22,最近对焦距离0.9m。这支镜头对应6×7画幅的视角大约57°,对应6×6画幅的视角大约53°。

值得一提的是福伦达Bessa-ⅠⅠⅠ 667使用了电子控制的镜间快门,快门速度为4-1/500秒,并且支持B门曝光,全速度闪光同步。曝光模式有光圈优先和手动曝光,曝光补偿±2EV、调节增量1/3EV。外置SPD测光表,传统的中央重点测光,感光度设定范围ⅠSO25~3200。取景器合并测距器,取景器放大率0.7×,测距基线长度37mm,有画幅亮框和自动视差纠正装置。取景器里有发光二极管显示曝光模式和快门速度。

福伦达Bessa-ⅠⅠⅠ 667采用了坚固的全金属结构,手动旋钮卷片。机身全展开尺寸为178×109×138mm,收起尺寸为178×109×64mm。重约1kg。上市时参考售价约人民币15,000元。

2011年,富士又将上述产品的广角镜头版GF670W带入市场。富士GF670W和富士GF670(Bessa-ⅠⅠⅠ 667)唯一的差别是镜头由标准镜头改为富士龙55mm f/4.5广角定焦镜头,这支镜头大体上相当于35mm系统的28mm广角。

在数码时代推出这样高素质的胶片相机是需要相当勇气的,首先我要对厂家的努力表示敬意。我们已经开始在使用福伦达Bessa-ⅠⅠⅠ667相机,并对它的便捷性和画质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数码时代,便携式中画幅相机在画质和便携性上依然表现出非常大的优势,特别是对于有特定拍摄领域的摄影师来说。它的出现添补上了派宝Makina 67系列停产后的遗憾。

但是,由于上市的时间比较短,到底这几台相机未来能否作为正式的内容留在《顶级摄影器材》一书中,则需要一点时间看看摄影师们的反馈,特别是关于耐用性和可靠性的评价。

2011年5月

佳能 Canon

摄影:奚志农(Photo by Xi Zhinong),朱鹮,EOS-1V机身,EF600mm f/4L IS镜头

35mm单镜头反光相机是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摄影师们的主要摄影工具。而现在在这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无疑就是佳能公司。统计一下最近十年职业摄影师新添置的顶级器材的采购清单,佳能已经远远地把它的竞争对手甩在了后面。

能本身的顶级相机全部都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顶级相机,EOS-1系列的每一台相机都足够强壮,非常易于操作,而每一次EOS-1系列的升级——从最早的EOS-1到最新的EOS-1Ds MarkⅠⅠⅠ、5D MarkⅡ、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都反映出35mm单反相机技术上巨大的进步。

而佳能的L级镜头正是EOS顶级机身之良配,L级镜头也在不停地挑战镜头设计和制造技术上的极限。它们对焦迅捷、安静、画质优异,其中不仅拥有一些世界上最大光圈的AF镜头,而且性能可靠耐用,能够和职业摄影师一同面对一切困难的拍摄条件。

作为目前全球最成功的35mm单反相机生产厂家,佳能在20世纪90年代——那是一个群雄逐鹿的竞争年代——取得了这个非凡的成绩,并把这个优势带进了数码时代。如果你希望的是一个最完善35mm单反相机体系,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能保持技术领先,佳能EOS依然是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