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与趋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产业结构升级速度的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但由于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等历史遗留问题仍然很严重,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国内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紧张。总体上讲,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可以用“就业寒流”或“就业冬天”来形容。

(一)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长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创新高——达到610万人,约占城镇新增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比2008年的559万人增加近50万人,同比增幅达8.9%。预计今后三年内毕业生规模还将以每年50万人的速度增长。此外,由于每年高校毕业生离校时的初次就业率在70%左右,一批学生当年毕业后未能及时就业,历年累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约为480万人,2009年实际需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高达千万人。图1-1所示为2001年以来历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

图1-1 2001—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

(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大幅减少

2009年,全国新增就业目标为900万人,比2008年减少100万人。考虑补充自然减员300万人,全年社会就业总需求为1200万人。其中,要确保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还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群体就业。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相关行业和许多企业面临困境,企业纷纷“瘦身”,大幅缩减招聘人数,毕业生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由于企业用人需求减少,可供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进一步减少。许多往年必定出现在校园招聘现场的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已经明确表明取消校园招聘计划。

(三)供需不匹配与结构性矛盾突出

第一,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用人单位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第二,人才结构失衡,供需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供给需求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的现象。

第三,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高校要研究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着眼整合师资资源,提升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能力,调整教材,创新教学方法,用就业率、学生综合适应能力两把尺子衡量高校的运行质量。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

近年来,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但是,受现行户籍、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干部身份等制度的制约,高校毕业生从非公有制企业到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流动存在不少困难,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积极性不高。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难以吸引和留住高校毕业生。部分高校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也不愿意去非公有制企业。城乡基层虽然对高校毕业生有较大需求,但由于相关政策和制度尚不完善,大学生下基层就业的渠道也有待进一步畅通。此外,求职或就业信息网站缺乏全面、具体的信息,很多就业信息迟缓,影响毕业生就业。

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提出了七项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① 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② 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③ 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④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⑤ 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⑥ 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⑦ 强化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该通知对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信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