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化年鉴(2011)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解放思想 抢抓机遇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加快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北京市副市长 苟仲文

在国务院作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周年之际,我们召开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加快推进中关村示范区建设大会,主要任务是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和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总结一年来中关村示范区建设的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的主要任务。

现在,我向大会报告中关村示范区建设的情况。

一、中关村示范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中关村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刘淇同志、刘延东同志、万钢副主席多次到中关村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万钢副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关村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

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职责,与北京市组成了部市联合工作组,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建设中关村示范区。北京市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关村示范区,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组成了郭金龙市长为组长的中关村示范区领导小组,市委常委赵凤桐同志兼任海淀区委书记和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还成立了落实有关先行先试政策的10个专项工作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北京市已经出台了支持中关村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文件30多项。

中关村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和全市各部门、各区县认真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落实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战略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关村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发展势头良好。

2009年,中关村企业实现总收入超过1.3万亿元,同比增长27.2%;实现增加值2,182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8.4%,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专利授权6,362件,同比增长47.8%;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中关村的技术交易额达到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80%以上输出到北京以外地区。

(一)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各项先行先试的改革取得显著进展

一是启动了股权激励试点,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财政部、科技部制定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权激励实施办法》。目前已有263家单位参加试点,其中中央属单位113家,市属单位150家。

二是深化科技金融创新试点,中关村初步形成了“一个基础、六项机制、十条渠道”的投融资体系。“一个基础”是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六项机制”包括信用激励、风险补偿、以股权投资为核心的投保贷联动、分阶段连续支持、银政企多方合作、市场选择聚焦重点等机制;“十条渠道”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代办股份转让、境内外上市、并购重组、集合发债、担保贷款、信用贷款、小额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国务院批准了新的中关村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制度,证监会、科技部和北京市积极组织实施,在代办系统挂牌的中关村企业达到66家;支持中关村企业到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2009年新增上市公司23家,融资额超过240亿元,创历史新高,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45家,其中境内创业板上市公司19家,占全国五分之一左右;北京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设立了12家专营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信用贷款、股权质押贷款、认股权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以及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等创新产品,累计提供的融资额超过300亿元;设立了100亿元的北京股权投资发展基金,国家发改委支持中关村的股权投资机构进行备案,中关村的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活跃的创业投资机构超过100家。

三是开展重大科技专项经费列支间接费用的试点,改进了科技经费的管理方式,促进了高校院所和企业吸引高素质人才、提高科研水平。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出台了《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制订了中关村示范区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和间接费用列支管理办法,选择了两批71家试点单位及其承担的101个国家及北京市科技重大项目开展试点工作。

四是支持中关村的新型产业组织和民营科技企业参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立了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着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关村的产业技术联盟达到42家,长风软件、TD-SCDMA等9家联盟纳入科技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2009年,中关村企业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有129项。

五是研究制订支持创新创业的税收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北京市组成了部市联合工作组,研究提出了支持中关村的创新创业的税收政策,目前已经国务院批准。

六是组织编制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发改委牵头,组成了由14个部门、北京市、专业研究机构参加的发展规划纲要编制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开展了9个重大课题的战略研究,起草了《中关村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近期将报送国务院审批。

七是实施了工商管理改革政策试点,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工商总局在企业登记、商标战略、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管理等方面出台了43条试点政策,工商总局商标局专门设立了驻中关村办事处,这是全国第一个派驻的商标办事机构。北京市专门设立了中关村示范区工商分局。

八是深化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试点,拓展自主创新产品的应用空间。北京市制订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首购、订购、资金审计监督等一批政策文件;51项中关村的自主创新产品入选首批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居全国之首;北京市组织认定了6批《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和5批《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目录》,组织了5批政府采购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的签约大会,采购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47亿元。

九是在中关村聚集高端领军人才,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型研究机构。有29名中关村人才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其中创业类人才27名,占全国总数的17.6%,位居全国第一。43名中关村人才被认定为北京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占北京市总数的86%。中央组织部等单位组织14家中央企业在中关村集中建设“未来科技城”,其中神华集团的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已开工建设。北京市实施了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大力吸引高端领军创新创业人才和创业投资家,有57名个人或团队被认定为2009年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

十是启动了中关村示范区的地方立法工作,进一步优化中关村创新创业的法治环境。完成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的起草工作,努力在企业设立、社会组织发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政府行为规范等方面作出创新性的规定。

(二)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扶持企业做强做大,中关村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积极帮扶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市政府关于帮扶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66条措施,针对中关村企业的特点,组建帮扶的工作机构和机制,在资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支持承接重大建设工程、开拓市场等17个方面制订专门的帮扶措施和工作任务,对重点企业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方案。圆满完成了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 的目标。

二是大力扶持创新型企业做强做大。继续推进由科技部、中科院和北京市共同领导的中关村百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试点企业总数达到305家,有56家企业完成了试点任务,被命名为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企业的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有三分之一企业的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

三是着力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市与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在中关村成立了中国技术交易所,成为首家国家级技术交易机构。国家标准委批准开展中关村标准创新试点工作。以中关村的企业为主体,研发了全球第一个甲型H1N1流感疫苗、国内单机功率最大海上风电机组、大容量锰酸锂动力电池等一批新的自主创新成果,LED显示屏、智能终端设备、信息安保系统等中关村的技术和产品在国庆60周年庆典中应用。重点推进了中科院龙芯芯片、中科院纳米绿色打印、纯电动车电池隔膜、清华大学抗肿瘤药物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北京落户和产业化。

四是继续推进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民政部支持在中关村开展社会组织管理的改革试点。以高校院所的重点实验室为基础,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挂牌的总数达到59家,通过检测、咨询、联合研发等方式为企业服务。中关村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8家。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深入,信用促进会会员已达3,000家,累计使用信用报告近1万份。留学人员创业园达到29家,新型协会组织达到43家,创业服务体系向社会化、网络化和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明显

五是专业园和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按照产业功能区和行政区协调发展、集约利用资源、发展高端产业的原则,完善中关村“一区多园”的产业空间布局。充分调动和优化市区两级资源,成立了中关村发展集团,统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落户。核心区进一步聚集创新要素,加快业态调整和综合环境整治,率先开展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核心区为依托,启动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统筹大兴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行政资源,启动建设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生态型园区和低碳经济示范区。

六是开展多层次交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深化与法国索菲亚、台湾新竹等世界知名科技园区的交流。举办了2009年中关村论坛,以“创新创业能力与企业家精神”为主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硅谷银行集团等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积极在中关村拓展业务。围绕中关村新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大力宣传中关村的自主创新成果、创新型企业、机制体制创新试点等,累计播发各类报道近5,000篇次。

中关村示范区一年来建设和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国务院各部门、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中关村示范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单位共同参与、埋头苦干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参与和支持中关村示范区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建设中关村示范区的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解放思想还不够,面对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城市的新目标和新形势,我们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勇于创新,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需要不断取得新突破;二是中关村的创新资源优势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并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中关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三是需要加快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企业做强做大,特别是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二、2010年建设中关村示范区的主要任务

2010年是集中精力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之年,是全面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并谋划“十二五”时期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关村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之年。当前的发展环境和形势,既有良好的机遇,也有重大的考验。我们要深刻分析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中关村的内在条件,加深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对“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提高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2010年中关村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战略决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建设步伐,深入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坚持高起点谋划和高标准建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继续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保持在自主创新和产业化方面的领头和先行地位。争取全年企业总收入在2009年基础上再增长15%以上。

要重点抓好以下任务:

(一)立足国家战略高度,制订、实施4项重大政策和文件

一是抓紧组织实施国务院批准的支持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创业的税收政策。

二是在国务院批准中关村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后,研究制订创新能力、产业发展、科技金融、人才资源、创业服务等方面的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争取将中关村示范区的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三是制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研究起草有关的配套实施文件,完善示范区的法规体系。

四是编制“十二五”时期中关村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北京市的“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

(二)大力实施《中关村示范区行动计划》的六大工程

为加快转化重大科技成果、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2010年到2012年,要制订《中关村示范区行动计划》,重点实施六大工程。

一是“十百千工程”。实行“一企一策”的支持方式,集成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人才激励、上市并购、知识产权等多方面的措施,探索形成支持企业快速做强做大的支持模式,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千亿元规模企业、产业带动力大的百亿元规模企业和高成长的十亿元规模企业。

二是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建立重大项目的发现和筛选、政府股权投资和股权激励、后续服务等机制,转化或引进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产业引领作用和规模化前景的成果,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中关村落地和产业化。加快中国技术交易所的建设和发展,力争年内带动北京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达到1400亿元。

三是关键技术示范工程,围绕城市应急、轨道交通、污水处理、社区医疗等首都城市管理和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以应用为导向,以产学研用结合为手段,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和示范作用,组织开展一批具有标志性和影响力的关键技术的应用和示范项目。

四是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围绕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制订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引进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到中关村开展重大创新研究,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新型研究机构;引进掌握前沿技术、有成功创业经历的高端人才到中关村创业;引进国际知名的天使投资家和创业投资家,到中关村设立创业投资机构和开展投资业务。通过吸引和认定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为中央“千人计划”和北京市“海聚工程”推荐人选,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人才支撑。力争通过引进一个高端领军人才团队,带回一批高科技专利,造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项目,带动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五是高端产业聚集工程。按照建设世界城市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关村示范区“一区多园”的空间布局。统筹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立严格的项目准入标准和程序,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重点建设南北两个高技术产业聚集区,未来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立足于北京市各区县的资源特色,引导高技术产业链和价值链细分环节的合理布局和辐射,建设若干定位明确、分工合理的专业化产业基地,形成一批百亿级的产业集群。

六是科技金融创新工程。扩大和完善中关村代办股份试点,并在此基础上争取在北京建设全国场外交易市场,聚集一大批天使投资人、股权投资机构和股权投资管理公司,进一步扩大科技企业担保规模和贷款规模,大力推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银行信贷专营机构和小额贷款机构发展,建立科技保险保障机制,制订针对“十百千工程”企业、高端领军人才创办企业、承接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企业的综合融资支持方案,努力形成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科技金融体系。争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60家左右,在境内创业板形成“中关村板块”。

(三)重点推进8项体制机制改革试点,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环境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股权激励工作。加快推进中关村示范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的股权和分红权激励试点,探索科技成果类国有资产管理的新模式。

二是启动社会组织改革创新试点。在中关村示范区设立协会、自然科学类的研究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公益性非公募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可以直接向市民政部门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部门,并可以吸收外地会员开展活动。

三是落实工商管理改革试点政策。研究制订债权出资、股权激励试点企业工商登记等实施办法,加快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关于促进示范区建设的有关工商管理改革政策。同时,通过地方立法,推动开展企业筹建、简化验资手续等改革试点工作。

四是深化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经费列支间接费用的试点。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并扩大试点范围,加大试点力度,研究列支人员费用的试点办法,进一步提高财政投资科技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率。

五是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力度。在政府投资类项目、国防建设等方面扩大对自主创新产品的采购和应用,今年市区政府采购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的金额争取超过40亿元,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

六是支持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明确产业联盟的法律地位,研究制订实施细则,建立对接和对话机制,探索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有效途径和机制。

七是深化知识产权促进工作。加快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建设。开展标准创新试点,支持企业、产业技术联盟等创制国家和国际技术标准。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培育和自律活动。

八是完善行政管理。总结核心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做法和经验,向其他区县推广。设立专门的示范区统计机构,完善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工作体系,编制和发布反映中关村自主创新的指标体系。建立北京市与国家部门的联动机制,健全市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按照全市“作风建设年”的部署,加强示范区政府部门的作风建设,提高政府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部署,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是发展创新文化、创新体制机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中关村示范区建设才刚刚起步,把中关村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任务,既光荣又艰巨。为此,我们要在新的一年里,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狠抓作风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效能,努力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发展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