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羌族概况
第一节 族称族源
羌族自称“尔玛”(xma)、“玛”“尔麦”(xme)、“日玛”(zma)或“日麦”(zme),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所属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和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以及平武县。其余散居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地区的石阡、江口等县。
羌寨掠影(茂县黑虎乡)
云雾缭绕中的羌寨
在历史上,羌族分布广泛、影响深远。甲骨文中便有羌作为族名或方国名的记载。早在殷商时期即有羌与羌方之分:前者是殷人对西方族群的泛称,与“东夷”相对,多称“西羌”,后者则专指居于羌地的某一方国。根据甲骨文的记载,羌方的范围在今陕、晋、豫交界一带,而该范围以西人群都属于广义上的羌人。因此,当时“西羌”并不是算作单一民族。
据史籍记载,羌族部落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农业经济。其中一部分逐步向东、向南迁徙,进入中原和西南地区继续进行农业生产。到了周王朝时期,羌族人成为捍卫周朝统治的有力屏障和重要同盟。此时的羌族人主要从事畜牧业,而这一经济形态,逐渐成为了以后识别羌人的主要经济特征。
周王室衰落,诸侯并起。西北地区甘肃、青海、湟水流域的羌族为秦国日益加重的军事压力所迫,继续向外迁徙,其中“发羌”“唐牦”进入今西藏北部及雅鲁藏布江流域,并与当地土著融合,发展成为后来的吐蕃先民,也有的远徙至天山南麓发展成为后来的“诺羌”。
秦汉时期,由于统一的中央政权的建立和中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央王朝的势力更加深入周边的民族地区。此时的西羌已处于十分明确的游牧经济,且“氏族无定、种号繁多”。汉代时,有谱可考的羌族部落就有牦牛羌、越嶲羌、白马羌、参狼羌、青衣羌等10多种。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再度陷入频繁的兼并战争中。战乱中,各方势力极其重视对少数民族的笼络,这使得一些羌族豪强直接被卷入了激烈的斗争旋涡中。他们充任军政要职,壮大了自己的势力,甚至借此建立了政权。这种政治的参与,客观上促进了羌汉人民的直接交流,加快了羌族和汉族的融合。尽管如此,大部分聚居或散居在西部边境地区的羌族仍然保留了自己的名号,如宕昌羌、邓至羌、白兰羌、可兰羌、女国羌、党项羌及吐谷浑境内的羌族及五胡中的羯族。与秦汉时期众多的羌族名号相比,这一时期的羌族名号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自隋唐五代至两宋时期,民族政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渐淡化了民族歧视的色彩,力图推行封建教化,以宽厚的态度来处理民族关系。这样的环境给了周边的少数民族极好的发展机会,以党项羌为代表,于1038年到1227年建立了西夏政权,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时期,除了党项羌之外,还有后来被融入吐蕃之中的白兰羌、白狗羌、多弥羌、大小同羊羌、苏毗羌、章求拨羌;被逐渐藏化的东女国、歌邻羌、嘉良羌;逐渐与汉族融合的关中地区的羌族;分别融入藏、汉、蒙古族当中的甘青羌族;等等。而岷江上游的羌族因离吐蕃较远,又得到了唐宋政府的庇护,故得以保留下来。
元、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们总结了以往的民族政策,创立了新的制度以稳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并采取各种措施逐步缩小民族地区与内地汉族的差别。此时的羌族主要是前代保留下来的聚居在岷江上游地区的羌人。明代时,中央王朝的强大武装进入川西羌族地区,开始全面推行土司制度。绝大多数的羌族,都被纳入土司的统治之下。清朝改土归流之后,大部分都融入到汉族中,只有少部分偏远地区的羌族保存了下来,逐渐发展成为今天四川省茂县、汶川县、理县、松潘、北川、马尔康等地区的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