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羌族的民间文化
聚居在川西北一带的羌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这些文化的特点,表现在衣食住行和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套特殊的传承方式,构成了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民间教育
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既是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历史和社会的反映。据文献记载,羌族的教育起源很早。古羌一系绵延至今,历时4000年有余,其中民间教育对其发展延续所起到的作用是无需多言的。
由于岷江、涪江流域的羌族聚居区位于高山峡谷地带,高山、大河困阻了羌族对外交通,因此他们世世代代沿着祖辈传下来的规矩生产生活着。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羌族社会没有专门的施教机构、专职教员以及固定的施教场所,但其教育内容却十分广泛。他们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教育形式,一般都寓在生产、生活中。例如通过劳动歌、婚礼歌、丧礼歌、祭祀歌、年节时吟唱的颂歌、喜庆歌以及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大量的口头文学进行传承。因此,羌族的教育具有全民性,全体社会成员都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羌族人民正是在从事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逐步掌握了各种生产劳动和生活的知识、经验、技术、技能、习俗、能力、品德、信仰等内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羌族人民不仅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也创造了灿烂多姿的精神文化,包括宗教、艺术、习俗等。比如,在艺术方面,有考古资料表明,除音乐、舞蹈、神话之外,古羌人的原始艺术中以融物质和精神为一体的彩陶艺术为最突出。在习俗方面,羌族的婚姻、服饰、居住、饮食、丧葬等习俗,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此外,由于羌族的宗教信仰是多神信仰,凡与生产、生活及其环境以及与羌人起源发展相关的事物,都属于崇拜的对象。上述内容都是羌族社会生活的体现,同时也是进行羌族民间教育,如宗教习俗、历史文化、生活常识等内容的教育时的生动教材。年轻一代的羌人通过这些活动接受到关于自然万物和人类起源的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生活知识技能教育,以及道德品质教育,并由此实现薪火相传。
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在创制《羌族拼音文字方案》以前并没有形成本民族文字,更无书籍、典籍可以借鉴。因此,无论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和技术,还是社会生活的知识经验、技能技巧、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包括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传授和学习,都只能是借助语言以及实际的行为动作,采取口授耳听心记、示范观察模仿、实习、实行、实践等方法来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边从事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一边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各种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相关的知识、经验、技术、技能、习俗以及本民族历史、文化、宗教、道德等内容的传授、接受活动。特别明显的展示了一个以身体来进行模仿及记忆的过程。因此,社会实践活动本质上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教育方法的体现——生活即是教育现场,社会即是一个大学校。例如:羌人的原生态、传说、神话、故事、谚语等都是在不同的教育现场采用口头讲述、听者以耳听心记的方法达到世代相传的;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技能则是通过语言提示、示范来传授,学习方需要以观察、模仿、实习、实践等方法来学习并加以熟练掌握;社会礼俗、宗教、艺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也以双方的言传身教、行为示范、观察模仿、实习实践等方法进行。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民族歧视及政府忽视等因素,羌族的民间教育迄至20世纪40年代仍处于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的原始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羌区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社会教育。从组织机构看,各县不仅规定文教局兼管文化、文艺和影视等工作,文教局文化股还把协助有关单位组织城乡文教活动,发掘、搜集、整理羌、藏族文化遗产和开展民族文艺创作等作为重要任务。从教育内容的拓展看,既有不断优化和繁荣传统的社会习俗教育、民族文艺教育和社会性体育等方面的努力,也有把群众卫生教育、成人扫盲教育和干部培训等逐步推向深入的举措。随着羌区文化、经济渐次发展,科技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等也逐渐兴起并趋向普及。从教育途径、手段的多样化看,各地都兴建有图书馆、体育场和影剧院,不少乡镇和机关单位甚至组建了农友之家、职工俱乐部等,电视差转台、教育电视台也逐步开通。自1988年起,羌区各县还轮流举办庆羌年活动,这种综合性的社会教育活动包括羌族历史教育、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书法美术摄影展览、羌区建设成就展览以及经济、科技、文化和商品交流等等,融民族传统、风情习俗、艺体科技等内容为一体,是当代羌族社会教育的一种广泛增强民族团结、富有娱乐性和科学性的别开生面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