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羌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七节 历史遗迹

高半山村是羌人主要的生活环境,因此羌区历史文化遗存主要表现为山地文化,包括各种文化遗址,以及后人修建的各种庙宇,如城堡废墟、村址、居址、作坊、寺庙等;也有一些经济性的建筑遗存,如水渠、水井、窑址等;还有很多防卫性的设施如围墙、边塞烽燧、屯戍遗存等。这些历史遗迹体现了羌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也是华夏灿烂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羌区历史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历史文化走廊、茂县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勒石村聚居遗址、克枯栈道、青坡门河坝遗址、石棺葬、砖石墓、布瓦羌族古碉楼等均遭不同程度的毁坏。

一、历史文化走廊

藏羌历史文化走廊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于21世纪初启动的民族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历史文化走廊位于九寨沟旅游环线区内,从理县桃坪羌寨到马尔康的卓克基藏族土司官寨。自古以来,该条线路就是联系西北、西南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与传递的重要通道,也是历代兵家必争的交通要道。沿途的多处文物景点和历史遗迹都从不同侧面、不同时代记录了羌区数千年的沧桑巨变。

二、茂县营盘山古文化遗址

营盘山位于茂县凤仪镇南约2.50千米,系岷山山脉老人山的西南麓向河谷延伸部分,为岷江东岸的二级缓坡台地,高出岷江河谷100多米。台地呈南北走向,南窄北宽,形似马蹄,岷江从三面呈“几”字形将其环抱。

遗址发现于1979年,当时发掘了10座石棺葬,2000年再次发掘,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包括房屋基址11座、墓葬及人祭坑9座、窑址4座、灰坑120余个、灰沟3条及灶坑13座,还在一处面积200平方米左右的广场遗址内发现战国至西汉的石棺葬文化堆积,在坚硬的踩踏层下面发现4座人骨坑,其中有3座均保留有一具完整的人骨架,由此推测该遗址应是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灰坑的平面形状有不规则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扇形等。小型房屋基址的面积不大,多系单个建筑,平面多为长方形,中型房址内有隔墙。房址之间有叠压、打破,遗迹包括柱洞、基槽、灶坑及贮火罐等。房内还出土大量的烧红土块,其上可见明显的棍棒插抹而形成的纵向凹槽痕迹及拌草遗存,由此推测这些房屋的建筑结构采用了木骨泥墙的形式。

营盘山古人类文化遗址

营盘山遗址内挖掘出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遗物总数近万件。陶片以手制为主,从陶质陶色来看,以夹沙褐陶、泥质褐陶、夹沙灰陶、泥质红陶、泥质次陶、泥质黑皮陶为主。陶器以平底器为主,有少量矮圈足器,从器型来看,包括侈口罐、深腹罐、高领罐、碗、钵、盆、瓮、带嘴锅、缸、宽折檐器、瓶、纺轮、陶球、穿孔器等。石器可分为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两种,打制石器包括由大型剥离石片稍作加工而成的切割器、砍砸器、石球(弹丸)、网坠等。磨制石器包括少量个体很小的棱石制成的磨制石器,斧子、长方形穿孔石刀、凿等。细石器包括大量的石叶、石核,质地以渡石及水晶为主。玉器包括环形器等装饰品,以及斧、钵、凿、穿孔刀、箭链等。骨器包括管、锥、针等。此外还有少量的蚌壳。

营盘山文化遗存是岷江上游地区,乃至于整个氐羌文化走廊,迄今所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大型中心聚落。同时也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规模最大、出土最为丰富的遗址。以营盘山遗址为代表的岷江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以具有自身特点的本土文化元素为主体成分,同时吸收了多种外来文化元素后沉积下来的地方文化类型,它代表了5000年前整个长江上游地区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准,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及早期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相当独特的地位。

三、箭山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位于理县薛城箭山寨东部、杂谷脑河南岸的一个缓坡上,面积1500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深3.50~4.50米,厚0.40~1.00米,内含大量陶片、烧红土块、木炭屑及部分石器。有一个灰坑,坑内填满陶片,并有皮大麦遗痕。从出土陶片来看,按质地以泥质陶和夹沙灰陶为主,其次有夹沙黑灰陶、泥质红陶、夹沙红陶、夹沙红黑陶、夹沙褐陶及少量红衣黑绘橙红胎彩陶片。纹饰以细绳纹为主,次为交错划纹、斜方格划纹,再次为附加堆纹、凿印圆圈纹及斜方格纹,口沿有敛口、敞口、直口、翻沿、卷唇、尖唇和直领数种,器底几乎全为小平底,仅有一件矮圈足器,器形有罐、瓶、碗、杯、钵、盆、空心套球和陶环。石器均为磨制,器形为斧、凿、环等,并多呈长方形、弧刀、体扁平或略隆起。此外,还发现穿孔海贝2件,穿孔小螺壳1枚及中心穿孔的烧料珠1粒。1956年、1964年四川大学考古队,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等曾在此调查,确认其为马家窑文化类型彩陶文化遗址,说明岷江上游的新石器文化很可能与西北向南的迁徙活动有关。

四、勒石村羌碉文化遗址及石棺葬

位于茂县凤仪镇勒石村南部,面积约2500平方米。从房屋居址的土坎断面来看,碉房墙体都是用乱石垒砌而成,墙基较上部墙体宽,约厚0.50米,残高0.60米。一座碉房呈一字形分为若干小间,每间宽约为1.80米。墙基及同一文化层内含有胎夹石英粒的粗沙泥质红陶、夹沙红陶、粗沙泥质褐陶残片及木炭屑等。碉房分间表明当时社会正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一座碉房即为一个父系大家庭,而每一小间则代表一个父系小家庭。

1979年,勒石村发现石棺葬14座,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石棺墓,无底有盖,可辨葬式有3种,分别是仰身直肢、俯身直肢、二次葬。出土遗物表明该石棺葬群所处时代为战国至秦汉时期,以陶器数量为多,有双耳罐、单耳杯、杯、深腹罐等,铜器有剑、戈、镜、泡钉,铁器有剑、环手首刀;还出土了半两钱。

五、威州姜维城文化遗址

旧称古城坪。位于汶川县威州镇南坪沟后山上左侧二级台地上,分布范围约1.70万平方米。姜维城遗址是岷江上游一处极具代表性的重要遗址,包含了新石器、汉代和宋代等时期的遗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现存遗址仅有城墙两段,皆为泥土夯筑,中间以小圆木为筋固定。南墙长30米,9米高,面宽1.00~1.50米;西墙长55米,凸状墙处高10.20米,5米厚。在墙不远处,有一土墩,高约6米,长10米,宽8米,被称为“点将台”,传为姜维指挥部下时所用。遗址大致分为两层,下层为新石器晚期文化层,含大量火烧土块、灰烬、木炭屑、陶器残片、石器等。上层包含汉代石棺葬文化泥质灰陶陶器残片,汉代绳纹瓦当、唐宋时期白青、黑釉瓷器碎片、明代绎色釉陶骨灰罐残片等,与史载自汉代即开始在该地置郡县的历史相一致。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六、青坡门河坝遗址

位于茂县凤仪镇西南、岷江东岸的青坡门下一级台地上,面积5000平方米左右。其文化层厚2.30米,距地表深0.75米,共分6层,时代从战国晚期延续至明清。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层系明清文化层,厚度0.10米,包含青瓦、青花瓷碗、白色粗瓷碗残片,铁器残片等;第二层为宋朝至明代文化层,厚0.45米,上部可见明代棕黑色灰釉质仓罐残片、青花瓷片,下部有宋代青花黄色铅釉四系罐残片、乳白色瓷碗残片等;第三层为魏晋至隋唐文化层,厚0.55米,内含唐代纹瓦片、青豆瓷碗残片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绿色釉罐或壶的腹部残片;第四层为卵石砌成的房屋地面,平铺一层厚约0.10米,根据层位关系,应为西晋初期;第五层为东汉三国文化层,厚0.27米,遗物全系泥质灰陶陶器残片及残铁器、汉瓦残片等;第六层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文化层,厚0.62米,文化遗物下部较少,往上逐渐增多,其器物与县城北部战国至西汉早期石棺葬所出器物基本一致。此外,在第五六层文化层之间尚有一层厚达0.24米的纯净河沙淤积层,表明两汉之交岷江曾发生过较长时间的特大洪灾。

七、绵篪和平村古文化遗址

位于汶川县绵篪乡和平村下方200余米处。从地坎断面暴露出的火灰层分为三层,内含陶片。最下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所含为夹沙灰陶,火候极低烧制,片质粗糙、非常疏松;中层为灰色陶片,其质地与古棺葬中出土的陶片相同,较下层质高;上层夹陶灰层年代则更晚。

八、克枯栈道

位于汶川县克枯乡克枯村南800米杂谷脑河北岸,是羌族人工建筑的历史遗存。克枯栈道全境呈“之”字形,在古代即为岷江上游通西部各地的交通要道,在清代称威保大路。现在残存的遗迹长158米,宽0.40~2米不等,下距河面10~20米。据《理番厅志》载:“威保大路,皆上傍危峰,下临恶浪,无步平夷,然地路虽险,或在山坡微有依倚叠木为梁,实以土石,犹为坦途。惟偏桥设处,石壁陡立,需凿石窍而架木其上,号称极险。”克枯栈道的一端,杂谷脑河南岸崖洞内还有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嘉庆九年(1804年)的修路碑。

九、别立村古墓群遗址

位于茂县南新乡别立村下寨,距茂县县城18千米,距离汶川25千米,地处岷江东岸的二级台地上,面积约1.20万平方米。文化层分上、下两层,厚度达到1.35米。上文化层厚0.70米,地质较硬,火候较高,并伴有铁器残片、木炭屑、碳化谷粒等实物材料出土,属战国至东汉石棺葬文化类型,距今约2000年历史,其中砖室墓为汉族墓葬,岩棺为羌族墓葬。下文化层厚0.65米,堆积物有大量素面粗沙泥质灰陶、泥质红陶陶器残片、瓦罐等,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说明岷江上游石棺葬是直接承袭当地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起来的,与传说蜀族之先祖蚕丛氏自古“居岷山石室”,经夏、商至战国以后“死作石棺石槨”而创建的独特的石棺葬文化相吻合,是岷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茂县牟托石棺葬及陪葬坑

羊尊灯,汉代青铜器,茂县别立出土,茂县博物馆藏

龙纹钟,战国青铜器,茂县牟托出土,茂县博物馆藏

位于茂县南新乡牟托村,于1992年3月发现。有石棺墓1座和陪葬坑3座,墓葬中出土器物170余件,3座陪葬坑共出土器物72件。石棺墓的建筑结构属于石棺葬类型,全是大石板砌成,长2.74米,头宽0.71米,足宽0.48米。墓内用3层石板隔出头箱,规模之宏大前所未见。出土遗物极为丰富,其中陶器48件,有簋、乳钉罐、双面牛头纽盖漆绘罐、小罐、小杯和铜杯陶座等;铜器69件,有鼎、敦、甬钟、编镩、铃形饰、杯、戈、戟、矛、无格柳叶剑、有鞘剑(剑形有柳叶形和窄长形等)、短剑、盾、护臂、连珠纽、泡饰、圆牌饰、神树动物牌饰、两面兽形饰、鸟和铜柄铁剑等;石器有斧、凿、刀、杵和璧等,另外还有各色小卵石;玉器有异形器、长条形凿和舌形刀等;其他还有玛瑙珠、绿松石、琉璃管珠及琉璃纺轮、竹编席、竹矢和绉麻被等。1号陪葬坑出土器物33件,其中铜器14件,有大小有序的敦形器一组、甬钟、戈、戟(仅有刺)、柳叶形剑和短剑;玉石器19件,有用白色土玉和汉白玉分别制作的凿;石器有斧、凿、刀等,皆通体磨光。2号陪葬坑出土器物33件,其中铜器18件,有敦(仅存其半)、敦形器、甬钟、钲、戈、矛、戟和柳叶形剑;玉石器15件,其中石器有斧、刀及一枚花斑的卵石,玉器有凿等。3号坑因挖毁,形制不明。在未清理前出土有铜鼎1件,石斧2件,玉凿2件。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一件铜鼎,在鼎盖周边有25字铭文,字体为悬针篆书,文为:“佳八月初吉亥舆子共自乍(作)繁鼎其眉寿无疆子孙永保用之”。鼎盖制作较精细,而鼎身制作粗糙。通过对陶器的分析,牟托石棺葬及陪葬坑的年代应在战国中晚期。

十一、砖石墓

羌区古墓葬形式之一的砖石墓,年代从西晋、西汉至东汉晚期不等。西晋砖石墓在四川省较为罕见,主要发现于汶川县威州镇姜维城址山南侧的半山上及绵篪乡街后山脚处。其特征是:墓为穹隆顶,平面呈“甲”字形,有墓道、墓壁,以长方形花边砖砌成,顶为楔形砖拱券,小青砖铺底,基砖为规则砖,上有几何纹、钱纹、乳丁纹,并有铭文砖,其上刻“太康六年(285年)九月吉日造作”字样。汉代砖石墓以茂县南新乡向阳村西北100米处的墓为特征。其平面呈“凸”字形,有5米长,以3种几何图案花边砖筑,室面用平面砖,顶以楔形砖。东汉砖石墓在汶川县克枯乡小寺村、威州乡阳山村、绵篪乡大邑坪、银杏乡银杏村等地都有发现,特点均为花边砖石(以几何、车轮、奔马、钱币等)砌筑的拱券墓室《羌族词典》编委会编著:《羌族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457页。

十二、崖墓

羌区古墓形式之一。崖墓集中分布在杂谷脑河下游,理县薛城至汶川克枯乡一带。属西汉时期石棺葬文化系统。主要特征是先在沙砾堆积的断层上打洞,再以片石砌筑墓室,顶盖石板,随葬品皆系西汉石棺葬常见物品。代表地有:理县桃坪乡古城村、薛城乡治地,汶川县龙溪乡直台村、克枯乡河坝村、克枯村、下庄村、威州镇七盘沟村、铁邑村等地。崖墓皆依山开凿,在临河的崖壁或山腰壁上的墓口,除汶川县龙溪乡直台村的一座为长方形,其余多呈方形或近似方形,深约2.50米。墓室多为长方形平顶单室或双室,有头龛和侧龛,个别有2层台和后龛。出土物有陶豆、木器、铁剑、铜平底罐、五铄钱等。

十三、火葬墓

羌族传统墓葬形式之一。羌族火葬墓遗址有的保存较完好。一般而言,各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火坟场,将骨灰用陶罐装好后置于石墓之中。在汶川县雁门乡一带,一个姓有一个火葬墓,一个村有几个。这些火葬墓位于村寨附近,用木板搭成房屋形状,约5尺见方,有小门。也有的地方是数姓一个火葬墓。

火葬墓的形状多为条形,上窄下宽,长6~8米,宽4~6米,深7~8米,内部用黄泥抹平。其边沿高出地面16.65~19.98厘米,坑上架着能抬开的木屋,木屋的屋顶是用染黄或染黑的杉木制成,可以挡风遮雨。个别坟旁还立有石碑,详细记述了本宗族的来源。

现存的火葬墓类别有3种:一种是以宗族为单位修的火葬墓,旁边还立有家族碑;一种是一寨人集体修的火葬墓,凡是本寨人火葬后都入此火葬墓,如龙溪乡垮坡寨,此种类型较少;一种是只有“火葬坪”,人死后抬到火葬坪焚化后,可以不捡骨灰,如龙溪乡直台寨,这也是极少的。

十四、石室墓

羌区古墓葬形式之一。石室墓在岷江上游地区分布较广。其特点是按宗族为单位的石室墓群。墓室大小不一,墓室内多雕刻飞禽鸟兽、人物图案,以及建筑雕刻、诗人题记。清朝中后期开始流行在坟堆前立墓碑和各式浮雕。典型的墓址如明代石室墓:汶川县玉龙乡东部、茂县凤仪镇南庄村石室墓群;清代大型石室墓:汶川玉龙乡板子沟龙冢山墓、理县下孟乡沙吉村的建威将军及老夫人墓、茂县光明乡刀溪村的陇木土司墓群《羌族词典》编委会编著:《羌族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458页。

十五、黑虎鹰嘴河寨碉群

位于黑虎乡东南面高半山处的鹰嘴河寨,距县城28千米。寨子南北走向,西面为悬崖,悬崖下为鹰嘴河。该寨有保存较完整的碉楼8座,大多建于唐代。碉楼有四角碉、六角碉、八角碉、十二角碉等形状,是岷江上游羌寨中碉楼种类最集中的碉群,在中国建筑史上有“活化石”的美誉。其根部与羌族民居相连,其北面山脊尽头有羌族传统的宗教场所和祭塔。碉楼、祭塔、民居、建筑遗址浑然一体,共同组成具有重要防御功能的建筑群。

十六、布瓦羌寨古碉群

清代时建立的羌族防御性军事建筑。位于汶川县城边威州镇岷江西岸海拔高度达2000多米的布瓦村。现存3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典型黄泥羌族碉楼,是四川省仅存的一处黄泥碉楼分布相对集中的碉群。碉楼用黄土和石块砌筑而成,墙体从下而上逐渐收缩;楼内各层以圆木锯成齿状独木梯上下,层层相通,每层均有观察孔和射击孔。这是古羌寨交通要隘和险要地处重要的防御性军事堡垒。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碉楼不同程度受损,目前正在修复之中。

十七、唐左封县故城址

位于茂县维城乡前村东部1500米处。该城址依山而筑,南北走向,长方形布局。面积6000平方米,东西长30米,南北长120米。原城内中部有中墙将城分为南北2城,现仅余部分墙基,高1.30米。城墙东西面保存完好,南北城墙已垮塌,只在北墙保存约2米高的墙基。东西面、南墙中部及东南、西南、西北角尚存马面6个,高13~16米,间距皆在23米或50米。有一墙垛在西北角,约1.70米宽,2米高,1.50米厚。墙体皆为土夯而成,遗址尚存大量唐代泥质红陶器残片和灰瓦残片。

十八、茂县点将台唐代摩崖造像

点将台位于茂县北部较场乡较场坝小学内,是一块高约7米,周长约40米的椭圆形巨石,相传为女将樊梨花点兵操练之处,故称“点将台”。摩崖造像分布在巨石正面及右侧的中部,为当地官吏于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捐资凿刻的佛教造像,总计22龛76尊造像。龛为三层排列,上下对缝错位,大小不等,大者高1米,小者尺余。龛为内外两层,外呈方形,内为圆顶形。各龛造像不一,既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7尊造像,又有释迦与药王、释迦、观音等二佛像或单身像。

每龛外均有题记,每则题记字数多达百余,少者一二十字,内容多为捐资造像者姓名及造像目的。

十九、叠溪古城遗址

位于茂县较场乡东南2.5千米处,岷江东岸二级台地上,背靠七珠山,下临岷江,面积22万平方米。1933年,叠溪发生7.5级地震,引起山体滑坡,山崩地裂,台地下沉,古城因此而遭受毁灭,城中军民3000余人全部遇难。地震后古城仅残存东门瓮门一角、南墙(已整体移位)、城隍庙石狮一尊、火药局石辗一套、石碑一通、石缸一口尚大部露于地表。作为世界上唯一保留完好的地震毁灭的古城遗址,叠溪遗址已成为国际上研究地震的重要现场。

二十、茂州城遗址

位于茂县凤仪镇。古茂州城为川西北军事重镇之一,建于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东靠岷山,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分南北二城,中以一道城墙相隔。历朝均有修缮,现仅存南门和部分城墙。南门拱形顶,石结构单孔纵联券拱,拱高4米,厚16.60米,宽4.90米;残东墙长54米,高6.90米,厚2.26米;西墙长93.81米,高6.90米,厚2.65米。墙体用砖包砌外缘,内镇土石而成。民国24年(1935年),红军在洞门口内刻有“打倒军阀,解放番夷人民”的标语;新中国成立后,还在城址东部发现有石棺墓群。

二十一、小坝桥头摩崖石刻

位于北川县小坝羌族乡沙坪村东500米处。刻在高7.40米,宽8.60米,距地面4.50米的崖壁上。共有211个字,竖刻楷体,字面长1.08米,宽1.15米,有15行,每行14~17字不等。所刻内容是元代统治者为安抚少数民族、避免羌汉民族矛盾激化而发布的政治纲领。落款为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七月二十七日《羌族词典》编委会编著:《羌族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458页。

二十二、威州大索桥

羌族地区最著名索桥,位于汶川县威州镇,横跨于岷江与杂谷脑河交叉点上。相传建于唐代,全长100米左右,宽1.70米,南北共立24根大的木柱,两端系上粗壮竹绳,横跨江面。以20根粗绳为底,上铺木板,左右以绳为栏,牛马等牲畜都可在上面行走。东西两岸各平立两根“将军柱”,柱上架梁,绳绕梁过,使其下坠。东西各建城楼,楼下各有立柱和转柱,用作系绳与绞绳。历代均有修缮。民国22年(1933年)叠溪大地震发大水后,桥被冲毁,由于江面加宽,后来重建的索桥长度增至180米,每米贯以木柱,十分雄伟。民国《汶川县志·艺文志》描述此桥:“行见长江夹两山,危桥悬跨锁重关。索垂断岸千寻矗,板衬中腰一道弯。踏处晃摇风漾漾,凌虚缥缈水潺潺。”2008年汶川大地震,威州大索桥被毁坏。

二十三、威州堡子关遗址

位于汶川县威州镇岷江与杂谷脑河交汇处,原威州大索桥架桥处。据《保县志》载,建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李宽任威州知州时,在此修碉,设堡守卫。该地为“汉番咽喉、西路命脉”。现只有残垣遗存,分两层台基:第一台基址高3米,长19米,宽14米;第二台基高3米,长11米,宽8米。

二十四、无影塔

原址位于茂县凤仪镇治平寺(皇坛坡),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因传该塔在月夜无影,故民间称无影塔。塔高6米,塔身为六棱形石柱,直径75厘米,其上刻有梵文佛经,塔顶帽呈桃状,塔面有“茂州卫”题记和雕饰。1934年5月15日,红四方面军入城在塔体主面刻有“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是麻醉中国青年的毒酒”等标语,故又被当地百姓称为“红军塔”。1982年因城街扩建被拆,1988年照原样在解放街与羌兴街南端交会处复建。塔身造型略有改动,塔增高至12米。

二十五、雁门川主庙

位于汶川县雁门乡过街楼村。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系阿坝州现存最完整的川主庙。坐南朝北,占地135平方米。为木制结构单体建筑。其为单檐歇山式顶,小青瓦为饰,面阔3间12米,进深4间11米,台基有0.14米高,通高达7米《羌族词典》编委会编著:《羌族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464页。

二十六、簇头高土司官寨遗址

位于汶川县羌锋村簇头寨。古名寒水驿。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年)即在此地置寒水关巡检司等。土司官寨始建于明代隆庆二年(1568年),呈长方形布局。《汶川县志》记载,官寨当时修有“城垣樯橹”,并“内设掌堡一员备守”。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百姓暴动,烧毁官寨。现有两段残存墙体,西墙长49米,高4.50米,厚1.50米,南墙长37米,高4米,厚1.50米,墙体皆为片石砌筑。

二十七、绵篪古城遗址

位于汶川县西南绵篪乡。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年)即在该地设置汶川长官司、寒水关巡检司及彻底关。古城系明正德七年(1512年)李明任知县时所建。至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再次扩建,周长约28丈,建有永丰、宁远南北门。1952年因筑公路被拆,仅能见到一段墙体,呈“L”形。总残长335.70米,高4.60米,厚2.40米,内以土夯筑、外以石堆砌而成《羌族词典》编委会编著:《羌族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464页。

二十八、瓦寺宣慰司官寨

羌区著名土司衙门城址。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玉龙乡涂禹山。地处涂禹山主峰山前延伸脊背的中部。始建于明代正统六年(1441年),为城堡式官寨,即公署衙门。官寨公署位于城堡中后部偏右侧,四合院布局,重檐歇山式木质结构建筑,2层共8米高,四周为管家、译师、传呼和差役以及家属的住房。现在公署房屋中前厅为明代修建,余皆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南北90米,东南宽68米。现存东、北、西墙。南墙已毁仅存城堡山门,为木结构单檐悬山式。顶盖小青瓦,北城门尚存,为券拱顶,高3.40米,宽2.40米,厚1.70米。墙为片石砌筑,高7米,厚1米。瓦寺宣慰司官寨内原有一座高35米左右的石砌碉楼,目前已毁。1935年夏,红四方面军曾在此址内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政府汶川县苏维埃政府。

二十九、威州明代城堞

位于汶川县威州镇西部。建于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城址呈椭圆形布局,占地约8000平方米,南包玉垒山,西至古城坪,并直抵岷江边。新中国成立前,有四城门,为拱形顶,大部分毁于水灾(茂县叠溪地震,堰塞湖决口)。现残存有城墙四段,皆依山盘踞,为片石、毛石、石灰浆砌筑,共残长840米,高3.50米,厚2.52米。另外还余雉堞800垛《羌族词典》编委会编著:《羌族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464页。

三十、北川开平永平堡遗址

位于北川县中部开平羌族乡永安村东800米处。系目前发现的川西北地区较大的明代军事遗址,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占地约9万平方千米,包括上、中、下3城和城外附属设施。城内设有演武场、观台、哨台、居室。其中,中城呈“回”字形布局,约1.30万平方千米,墙长688米,残高4~10.50米,厚7米,设有男监、女监。1991年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三十一、三元桥

位于茂县城东土门乡境内,是横跨土门河及其支流的三座石拱桥(得缘、福禄、福缘)的总称。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以规格条石砌筑桥基、桥台,上端桥体以石条砌成半圆形拱洞,桥拱高于路面,桥面两端有石阶,两侧镶有石栏杆。现存得缘桥与福禄桥,得缘桥长16米,宽2.30米,拱高10.70米,跨径11米;福禄桥长29.40米,拱高13.70米,宽6.25米,跨径22.12米。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经过此地,在桥上刻下“打倒压迫少数民族的国民党军阀!”“蒋介石杀害了全国千百万的穷苦人!”等大量革命标语,这些标语成为记载红军光辉战斗历程的革命文物。

三十二、西羌第一村

位于汶川县绵篪镇,距成都120千米,是羌族地区著名河坝羌寨。整个羌寨顺坡而建,别致有序,形如古城堡。地面由曲折巷道相连,房背家家可通,羌碉则傲立寨中。因精湛的建筑艺术、古老的风俗民情,独特的羌绣、歌舞遐迩闻名,被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羌绣之乡。

三十三、萝卜寨

位于汶川县雁门乡,海拔1970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被誉为“中国羌族第一寨”“云朵上的街市”。2006年,汶川县文物局有关专家在该村寨考察时发现了西汉时期的“石棺葬墓群”。由于当地居民极少与外界接触,寨子至今仍保留和沿袭了古羌人的生活方式。平时使用羌语,民风淳朴。

三十四、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简介

位于理县桃坪乡,距成都163千米,是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羌族古堡。桃坪羌寨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布局严密完整。桃坪城堡式羌寨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虽历经2000多年风雨冲刷,依然巍峨耸立。其最高建筑是两座以石块垒砌的9层石碉,与对岸山头烽火台遥遥相对,主要用于防御敌人,这是桃坪地标性建筑。碉楼及民居皆以片石和黏土砌成,引山泉修暗道流经各户,供取水、消防之用。这种令人称奇的地下供水系统,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一个伟大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