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李清照的离婚官司
第1节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这是李清照晚年写的一首咏梅词。词前有几句小序,是这样写的:“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她说,世人写咏梅的词太多了,但是写得好的不多,大多一下笔便落了俗套。我也写试着填了一首,才知道前面说的不是妄语。这是李清照的自谦之语。意思是说,我本来想另辟蹊径,可写出来也难免落俗套。
上面这首词,我用现代的语言“翻译”一下,大意是:藤制的躺椅,放在床上的梅花纸帐还在,我丈夫赵明诚人却不见了。早上起床后,孤单的我有说不尽的相思。沈香烟断了,玉炉也冰冷,我思念的情怀就像水一样,潺潺流过。“笛声三弄”是个典故。据《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有一天王徽之下船后在岸边散步,听说桓伊这个人善吹笛,就派人请桓伊吹一曲欣赏一下。桓伊早就听说过王徽之的大名,是个名士,答应了,下车为他吹上一曲,吹完什么话也不说,乘车而去。主客“不交一言”,尽管如此,王徽之却再也忘不了桓伊,两个人异常默契,惺惺相惜。李清照借用这个典故,暗指她和丈夫赵明诚之间也曾经心灵相通,“不交一言”却相知相爱。可是如今,赵明诚死了,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天人永隔,所以,她说,“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梅的心“惊破”,突然破了,花落了,败了,春天去了,有多少春情春意让我回忆、伤感。
轻轻的风吹在脸上,稀疏的小雨像梅花一样落下来,带来一丝凉意,又催我流下多少伤心寂寞的眼泪。“吹箫人去玉楼空”也是个典故。《列仙传》里记载了箫史和弄玉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传说秦穆公有个心爱的女儿,一次偶然在宫中听到远处山上传来的吹箫声,很是着迷,以至于一日听不到就茶饭不思。秦穆公就命人把那个吹箫人叫来,一打听,他叫箫史。秦穆公想留他在宫里,可是他喜欢隐居,不肯。秦穆公只好答应女儿弄玉跟他去学吹箫。两个人日久生情,秦穆公只得答应了女儿的要求,让她嫁给了箫史。弄玉跟着箫史学吹箫,能够将凤凰鸣叫的声音学得惟妙惟肖,后来,他们二人的箫声果然将真凤凰引来了。箫史和弄玉就像电影《阿凡达》演的那样,骑在凤凰身上一起飞上天去了。弄玉在天上住的地方就叫“秦楼”,也叫“玉楼”。
这里,李清照用这个典故,意思是丈夫就像箫史,她则像弄玉公主,两个人曾经夫唱妇随,现在呢,丈夫却一个人撇下她,到天上去了,剩下空空的玉楼。现在纵然我把肠愁断了,又能“与谁同倚”?和谁一起比翼双飞呢?即使春天再来,梅花再开,我折下一枝梅花在手,又能寄给谁呢?我和他,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了,一个在人间,一个在天上。
在传统文化里,折梅,这个词暗含的就是思念远方的亲朋。这个典故最初出自一首诗。南朝陆凯曾经折梅寄给远方的好友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如果把李清照的这首词和冯延巳的词《长相思》比较一下:“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闲庭花影迟。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可以看出,两个人是两种风格,李清照写得更真切、更凄惨一些,毕竟这是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惨剧。
你看,李清照表面是在咏梅,可暗地里却是在悼念死去的丈夫赵明诚。这其实是一首悼亡词。
那么,到底李清照和赵明诚之间的感情有多深,让她如此肝肠欲断?赵明诚死后她为什么又能再嫁呢?为什么再嫁仅仅一百天宁愿坐牢也要离婚呢?一个女人在宋朝也能打离婚官司吗?
相信读者和我一样,有太多疑问。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大词人李清照的故事,说说她的词,她的爱情,她的婚姻,当然,也得说说她的离婚案。
第2节 父亲李格非是苏东坡的学生
李清照是个才女,婉约派的代表词人,说她是宋朝第一女词人大约没有人反对。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曾说:“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易安与魏夫人。”易安就是李清照,魏夫人是宋徽宗时代宰相曾布的妻子,魏夫人在词方面远不如李清照。李清照的词有太多读者,太广为人知了。随便举几首: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不愧是婉约派词宗。你看她写得非常容易懂,反复叠字,想模仿而不可得。不是女人,谁的感情世界能这么曲折连绵?说她是女人,又很有气势,颇有丈夫气概,真的像大珠小珠落玉盘,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这般清冷、肃杀的季节,李清照寻寻觅觅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是安慰?是真理?是期待?还是温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惆怅,莫名其妙地惆怅。找不到生存的依靠甚至看不到希望,心突然很灰。所以,我一直欣赏顾随先生的一句话:“以绝望的心,过希望的生活”。
再举一首大家特别熟悉的诗:
《乌江》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是李清照在逃亡途中、路过乌江时写的。她借项羽的宁死不屈来反讽宋徽宗父子的无能、败国。
她写的有丈夫之气,和辛弃疾有一比。其实,一直到晚年,在逃亡的路上、贫病交加的日子里,她都没有忘记被金兵占领的家乡,都在梦想收回故土,她写道:“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面对南宋小朝廷的腐败和苟安,她甚至想像花木兰那样,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打跑金人,收复中原。
李清照出身名门,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官当的也不小,礼部员外郎。那个时候的礼部和今天的教育部还不太一样,宋朝时的礼部主要是主管国家祭典啊、外交啊、礼仪啊这些东西,也包括今天教育部这些功能,比如说乡试啊、学校啊之类。李清照的父亲做的不是礼部尚书,而是礼部员外郎,大约就相当于今天的司长之类,厅长或者省级干部吧。
要论学问,也毫不逊色,大学士苏东坡的学生,家里的藏书不少。李清照的母亲也是名门之女、大家闺秀,当朝宰相王眭的大女儿。生在这样的家庭,李清照从小就受到读书、填词的熏陶。不幸的是,李清照幼年丧母。还好,李格非娶的第二任妻子人品、修养都很好,对李清照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还教她断文识字。李清照的后母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第3节 莫道不销魂人比黄花瘦
那个时候,不时兴自由恋爱。就连苏东坡这样自由旷达的人,婚姻都是父母包办的。李清照一个女流之辈,更没有可能外出认识男子,然后恋爱、结婚了。
18岁的李清照与21岁的赵明诚结婚了,两家算得上门当户对。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当时是吏部侍郎,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国家人事部副部长之类。吏部可比礼部有油水,赵挺之后来还当到宰相的高位。赵明诚虽然是“高干子弟”,但不是个张扬的人,而且有个高雅的爱好:文物收藏,酷爱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李清照本不是爱财之人,婚后她陪丈夫一起写词,看书,研究金石书画,夫唱妇随,日子过得相当如意。
赵明诚根本就没有参加科举考试,靠着家族的关系,当上小官。他的兴趣原来就不在科举上,估计参加他也考不上,因为他好像只爱他的金石考古,后来果然成了这方面的名家。他从此可以领着国家的工资来搞自己的学问了。这一点,我们不能不羡慕宋朝,那是历史的“高薪养学”时期,那个时代的学者文人不但地位高,官员尤其是文官的工资也高,安心做学问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都具备。赵明诚后来就成为了和当时的文坛盟主、著名的学者欧阳修齐名的金石考古专家。
赵明诚后来到外地做官,李清照在家闲来无事,就填词。重阳到了,她寂寞了,想远方的丈夫,就填了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她把寂寞和惆怅写下来,然后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
这首《醉花阴》,我用今天的语言“翻译”一下:满天的薄雾和浓云,看不到阳光,这样阴沉的天气就像我的心情一样,一天到晚愁绪相伴。龙脑香在金色的兽形香炉里寂寞地燃烧着。又是佳节,又逢重阳,人家都是夫妻二人登高,我却一个人在家里相思。一个人枕着冰冷的玉枕、在纱帐里睡觉,半夜时那股凉气穿透我的身心。
我独自到东篱下喝酒赏菊解愁,一直喝到日暮黄昏后,闻闻身上,衣袖里充满了菊花的香气。别说这忧愁和思念不销魂,当秋日的西风乍起、吹动帘幕时,想你的人儿可是比那黄色的菊花还要憔悴。
李清照的词里面喜欢用“东篱”,来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思是她很羡慕陶渊明,很想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所以她给自己取名叫易安居士。
这首词写得真是太好了。据《嫏环记》载,赵明诚看到后,暗暗叫好。但他不想在词上输给妻子,于是,就闭门谢客,构思好几天,终于写出五十阙词。然后,连同李清照的《醉花阴》一起,拿给好朋友看,让朋友评评哪句词写得最好。当然,朋友不知道里面有他老婆的词。朋友看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忙问是哪三句?朋友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小夫妻俩打情骂俏,互相不服输,又有共同的爱好,而且那个时代女人又不用找工作、上班,做官的也不用担心被杀头,大不了被贬。所以说,李清照婚后的生活甜蜜而幸福。遗憾的是,暂时两地分居,徒添相思之愁。
第4节 一剪梅:李清照写给丈夫的“情书”
想丈夫了怎么办?那个时代又没有手机、电脑、电话,只能写小词代情书,寄给远方的官人。这首《一剪梅》就是李清照写给丈夫的“情书”。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我们太熟悉了,因为它已经被现代人谱成流行歌曲,到处传唱。你看李清照写的,她说,老公啊,外面的荷花已经调谢了,有了秋天的凉意,可是屋里夏天铺的竹席我都还没有换。一直想你,连换玉簟这事都忘记了。秋天,寂寥啊,我的心何尝不是秋天呢?我“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我想你,从春到秋,无法排解。干脆换上轻便的休闲装,独自一人,划船散心去、解闷去。可是,我哪有心游览啊。只是不停地抬头看天,看云,有没有你的信寄来啊?天上一字飞行的大雁啊,是否带回你的书信?我们快要团聚了,因为我看到月亮都圆了,月光洒满西楼。
落花自己在那里零落,水自己在那里流淌。你就不担心我这朵花飘零么?我想念你,也希望你和我一样地想念我。只要不能团圆,我想我这种相思之情就没有办法消除。老公啊,你知道吗,我对你的思念,无时无刻不在,皱着的眉头刚刚舒展开,那刻骨的思念又悄悄地爬上心头。我挥之不去呀,无法排解呀,我无处可逃了,你知道吗?
写得真好,太好了。最棒的情书。很多人喜欢听周杰伦的《东风破》,我也喜欢一遍遍地听: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歌词写得不错,有点宋词的味道,但就词说词,和李清照写的这首“情书”相比,一下就比出了差距。
从这首《一剪梅》的词来看,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的感情是非常好的。两个人感情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李清照一直没有生孩子,赵明诚还是一如既往地爱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个老婆不能生孩子,在宋代的法律中是可以休掉的。就说陆游吧,他肯定爱表妹唐婉了,可是两个相爱的人还是分开了。为什么分开呢?她婆婆不同意,要他必须休掉,理由就是唐婉不能生孩子。宋朝的法律为男人休妻规定了七条(即所谓的“七出”),女人符合任何一条,男人都可以休掉,哪七条?“一无子,二淫逸,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不能生孩子,是头一条。但是,赵明诚不但没有休,还视为知音,相亲相爱。
还有,他们爱好、志趣相投。赵明诚家后来倒霉、被罢官,连累到赵明诚也没有官可做了,李清照毫无怨言地陪丈夫到山东青州隐居,这一隐就是十年!而这十年,他们切磋学问、共同读书,反而在事业上获得大丰收,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共同撰写了考古巨著《金石录》。这十年,也是李清照一生最安逸、最幸福的十年。她自号易安居士,就是为了效法陶渊明。他们的书房取名叫“归来堂”。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有这么一个句子:“审容膝之易安”。“容膝”两个字,是夸张的说法,就是说房子是“蜗居”,空间小得只能勉强把膝盖挤进去,即使住在这样的陋室里,也一样能心安,能随遇而安。
可是,这位易安居士,后来在北宋灭亡、丈夫病故后,一路逃亡,漂泊,也没法“易安”了。
第5节 50岁的李清照再嫁100天后离婚
公元1127年,北方金国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徽宗的第九个儿子、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于同年5月,在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商丘做皇帝,这就是南宋,赵构也就是宋高宗。
这个时候金兵还在后面追,宋高宗就带着大臣一路南逃,坐船逃到浙江温州。金兵没有再追,高宗就回到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李清照的家乡早已被金兵占领,他和丈夫只好南逃,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路上丈夫接到朝廷要重新起用他为湖州知府的圣旨,两个人不得不暂时分开。谁知道这次离别竟成了永别,赵明诚出师未捷身先死,在去建康(今南京)报到的路上病死了。快要50岁的李清照得知这一消息,痛不欲生。国难之后,又是夫亡,其情何堪?她写下了“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这样的词句。
自从建炎三年(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去世之后,李清照就孤身一人流落江南,颠沛流离,身体越来越虚弱,各种各样的病痛在折磨着她。1132年,她来到杭州,认识了张汝州。张汝州花言巧语,经常来关心无依无靠的李清照,对她百般示好。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50岁左右的李清照竟然犯了“晚节不保”的糊涂,相信了什么爱情,顶着世俗的压力再嫁,嫁给了张汝州。结婚之后才发现,张汝州对她关心是假,贪图她的钱财是真,以为李清照一定有很多古董、字画。但是,张汝州失望了,李清照这个时候已经一贫如洗。而李清照也终于看到他的真面目,“寻寻觅觅”寻来个什么人呢!二人都觉得自己是个上当者,两个人从吵架到全武行,实在过不下去了。
李清照想离婚,谈何容易!那年头,男人可以休妻,女人哪能离婚啊?女人如果告丈夫,要求离婚,即使印证丈夫有罪,诉讼成功了,女人也得坐两年牢。宋朝法律就是这么定的。
李清照以张汝州“妄增举数”为由,告他欺君。欺君之罪,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什么叫“妄增举数”呢?宋朝有规定,举子考到一定次数,取得相应的资格,就可以给你官做。但是,张汝州说了谎话,谎报了考试的次数,“填表”弄虚作假。最终,张汝州被削去官职,流放外地。
李清照第二次嫁人,是一场错误,这场婚姻仅仅持续了100天。
李清照虽然成功地离了婚,摆脱了张汝州,但是,根据当时法律,她还得坐两年牢。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设法给狱卒行贿,李清照仅仅在监狱住了九天,便被释放。
李清照带着残碎的心,背井离乡,贫困忧苦,晚年改嫁,名声自然受影响。
飘泊,飘泊,飘泊,她终于再也没能回到故乡,寂寞地客死江南,带着思念、屈辱和遗憾……
词人小传
李清照(1084—1151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婉约派代表词人,北宋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纪念馆座落在泉城——山东济南大明湖畔。著有《漱玉词》。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