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教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清宫廷画师雍正帝读书像

清雍正皇帝书法“忠敬诚直,勤慎廉明”

改变观念谈何容易。无官不贪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常态,以致形成了一种非理性的官员评价标准:只要不贪腐就是“好官”,至于这“好官”为国为民有什么贡献,倒没人在意,可谓“一白遮百丑”。为了纠偏,雍正皇帝不能不创新工作方法。

提拔工勤员

1728年元宵夜,内阁普通工作人员小蓝正在值班,忽然进来一位高个子中年人,看起来一定是出来散步的内廷值班员。两人一见如故,边喝茶边侃大山。

高个子问,你是什么官?小蓝不好意思地说,不是官,小小工勤员,收收发发,抄抄写写,给领导沏沏茶。高个子问:其他人呢?小蓝回答,都回家看灯去了。高个子很好奇:你不喜欢看灯吗?小蓝说,当今皇上励精图治,听说晚上都不睡觉,万一有个急件,没人跑腿要误大事的!

高个子点点头,又问小蓝将来有什么打算。小蓝说,假如天上掉馅饼,能到渔船管理所工作就好了。我家孩子多,这样就是闹饥荒也饿不死。高个子哈哈一笑,告辞。

第二天一上班,雍正就问:哪个渔船管理所有空缺?下面说广东南海县有。雍正说,让内阁的小蓝去吧。大家正在惊讶中,雍正又让人告诉小蓝,要吃鱼自己下水捞,不能占渔民便宜。

只要是正派能干的官员,雍正都会予以重用,哪怕其他人有不同看法。

田文镜主政河南、山东的时候,配合雍正新政,狠狠打击贪官污吏,大力整顿官场作风,就连中央干部到地方收了谁的礼,他也敢向皇上报告,因此得罪了不少人。雍正把他树为模范总督,号召高级干部向他学习。

户部向各省要钱扩充小金库,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只是没人敢点破。户部一个叫李卫的中层干部,曾多次向“一把手”提意见,人家就是不理。李卫就弄来一个柜子,写上“尚书专用钱柜”字样,放在衙门口羞辱领导。

当时雍正还是雍亲王,他记住了李卫的名字。当皇帝后,几乎年年提拔李卫,李卫也不含糊,在哪儿都大刀阔斧地工作,政绩斐然。

但是李卫为人粗粗拉拉,比如直呼领导“老张”、“老李”,工作方法也简单粗暴,许多人对他有看法,对他的举报就没断过。雍正做大家的思想工作:这个人浑身是刺不假,但没有私心,都是为了工作。你们要不服气,给我推荐个又能干又温柔的完人怎么样?

不管大家对雍正皇帝的团队有什么意见,但是,他们大多为人正派清白,勤奋能干有建树,这是公认的。

两个翅膀才能飞

雍正帝本身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奋、最有作为的君王之一。

他每天睡眠不超过四小时,只有过生日那天才给自己放一天假。现存档案表明,他光在奏折上就批了1000多万字,是全部《资治通鉴》字数的三倍还多。

雍正帝的父亲康熙帝创造了一个盛世神话,最后也留下了一堆麻烦事:吏治腐败、效率低下、国库空虚。早在当藩王时,雍正就深为忧虑。

雍正上任后,既不容忍“贪”,又不容忍“懒”,两手抓,两手硬。他首先诛杀贪官,保持高压,让官员们听到“钱”字就发抖。在对贪官执行死刑时,常组织官员到场观摩,他认为现场警示教育,比让官员学习《论语》管用得多。

与此同时,雍正奖掖勤与能,责罚庸与懒,逼迫官员改变作风,不换脑筋就换人。大家如梦初醒,意识到不是现在官不好当了,而是过去当官太容易了;谁再像以前那样混日子,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于是,各级官员很快适应了新形势,纷纷行动起来。官场风气迅速扭转,号称“雍正一朝,无官不清”。这实在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奇迹,也为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提供了保障条件。创设军机处,集中权力推进改革;取消人头税,缓解社会矛盾;改土归流,维护国家统一等大动作,如果没有肃贪治懒的铺垫,是不可想象的。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康熙末年,国库存银仅3200多万两,到雍正七年(1729年),已增长到6000多万两,几乎翻番。雍正帝的父亲康熙帝遗留的烂摊子,儿子乾隆帝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在他手中基本收拾停当。对此,日本的华裔学者杨启樵感叹道:“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饬,清朝恐早衰亡!”

康乾盛世是中华古代文明的巅峰,雍正承前启后,是康乾盛世成型的关键人物,所以“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

然而,康熙登基早,乾隆寿命长,两人执政时间加起来长达124年之久,而夹在中间的雍正时代,只有短短的12年8个月。考虑到这个事实,人们对雍正的卓越成就和超凡智慧,对他的执政团队的“实心任事”和敢于担当,不能不肃然起敬!

时光川流不息。让官员告别“贪”、“懒”形象,插上“廉”、“能”双翅,扶摇天地,大有作为,这个雍正成功的秘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仍然在闪着光。

2014年5月27日发表于《中国纪检监察报》

朱元璋大力整顿官吏作风,在改善文风、提高效率上动了不少脑筋。就在狠揍茹太素之后,他命令制定了行政文书规范,“颁示中外,使言者陈得失,无繁文”。他自己也身体力行,现存朱元璋的许多重要指示,干脆就是口语,乡下老太太都能听得懂记得住,这在历代皇帝中极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