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英国侵略者对林则徐禁烟的坚决态度早就怀恨在心,为了维护殖民者的非法利益,他们策划着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林则徐也做了充分准备。
林则徐来到广州后,就着手增强防卫能力,加紧操练军队,添置了200多门火炮,还把沿海的群众组织起来,准备在敌人入侵时保卫海防。经过这番整顿,广东的海防大大加强了。
英军是在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0年)六月开始向广州发动进攻的。当时,英国派了6艘军舰,28艘运输舰,4艘武装汽船,装载大炮540门,士兵4000人,由懿律(义律的堂兄)和义律率领,到了广州海面。谁知,还没登陆,就遭到中国军民的痛击,烧毁了不少英国舰船。从此,敌舰不敢在海边停留,只能在远处的洋面上游弋。得不到淡水饮用,补充食物也很困难。义律等人向广东沿海发动的多次武装挑衅,都被清军打退。
侵略者攻不下广东,便沿广东海岸北进,寻找我海防薄弱的地方作突破口。这时,清政府并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当英军攻陷浙江定海,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时,道光才着慌了。那些本来就反对禁烟的大臣,便乘机诬陷,说林则徐处置失当,得罪了洋人,闯出了大祸。若要英夷退兵,必须严惩肇事的人。
道光此时竟改变了主意,立即下令免去林则徐钦差大臣的职务,另派琦善去同侵略者谈判。
琦善是个腐朽透顶的官僚,一贯主张向侵略者妥协。
为了讨好英军,他一到广东,就下令撤除海防,允许英军乘小船探测内河,又禁止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活动,还丧心病狂地辱骂广东人民都是“内奸”。
英国侵略者看到琦善已经自我解除了武装,广东的海防完全没有了“栅栏”,于是提出许多有损我国尊严和主权的和谈条件,逼着他答应支付巨额赔款,还要把香港割让给英国。琦善稍有犹豫,他们便出兵虎门,用武力加以威胁。
琦善恐有变故,连夜派人去见义律,秘密订立《穿鼻条约》,赔偿烟款600万元;还自作主张,答应了割让香港的无理要求。
道光觉得割地赔款损害了“天朝”的尊严,趁着英军离开大沽口时,一面将私自允诺割地赔款的琦善革职,一面派奕山带兵去广州增援。
英军见清廷改变了主意,抢先向虎门炮台进攻。
炮台守将关天培带领士兵英勇抗敌,身受几十处创伤。英军攻进炮台时,他亲自点火放炮,直至弹药告罄,英勇牺牲。
虎门炮台失守,英舰又闯入珠江内河。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百姓深受其害。
几个月后,奕山率领的清军才慢吞吞地进入广州。
奕山跟琦善一样,是个软骨头。他到广州后,未作任何准备,便匆忙派兵去袭击英军。敌人刚一反扑,他又连忙将部队调回城内。
那时,敌人又从印度调来一批军队,包围了广州城,扬言要用重炮轰击。
这下可把奕山吓坏了,连忙在广州城头竖起了白旗,向英国侵略者投降。第二天,他派广州知府余保纯为代表和英军谈判,签订了《广州条约》,答应在 6 天以内从广州撤军,还向侵略者交纳600万元的“赎城费”。
英军轻易得手,气焰更加嚣张。琦善在广州的时候,曾经和义律订立割让香港和赔偿烟款的条约,可英国政府大为不满,认为他们万里远征,捞到的好处太少了,就不承认这个条约,还将义律撤职,改派濮鼎查为全权公使,进一步挑起事端,扩大侵略战争。从此,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抗英战斗。
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七月,英军攻占了厦门。因遭到当地居民的频繁袭击,不久便退了出来。接着又进攻定海。守城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抵抗,血战六天六夜,终因寡不敌众,定海又一次落入敌人手中。后来,镇海、宁波也被英军攻占。这时,战争已经断断续续地进行了将近两年。
英国侵略军每到一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他们占领宁波以后,抢走白银17万两,丝绸粮食无数。撤退时,还掳走了大批妇女。
道光见此情景,心里又着急起来,就派他的侄子奕经去浙江收复失地。
奕经和奕山一样,也是个极端无用的蠢材。他从北京出发, 一路游山逛水, 走了四个多月,才到了浙江沿海地区,全没把战事放在心上。
一天晚上, 他做了一个“美”梦,梦见那些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纷纷上船,逃出大洋。
翌日清晨,他便下令部队全面出击,收复失地。结果,被英军打得大败。奕经一口气逃到了杭州。
奕山和奕经的前后两次大败,充分暴露了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无能。
道光眼见形势不妙,准备向侵略者屈节求和,却遭到了侵略者的拒绝。原来他们早已决定侵占南京,控制长江和运河,使江南的漕(cáo)米无法运往北京,然后再拿着这张王牌,去和清政府谈判,企图捞到更多的好处。
道光二十二年五月,英国侵略者从印度增派大批军队,向长江口发动猛烈的进攻。
江苏人民和部分清军将士,对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抵抗。
敌军进攻吴淞口时,年逾花甲的江南提督陈化成,亲自率领士兵坚守炮台,击沉击伤敌舰多艘。最后身负重伤,和炮台的守军一道壮烈牺牲。
吴淞失守后,上海、宝山也相继陷落。英国侵略者的军舰沿着长江西进,如入无人之境,一直开到镇江,才遭到当地军民的坚决抵抗,死伤180多人。
侵略者为了泄愤,占领镇江后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把镇江变成一片焦土。
占领镇江后,英国侵略军开到了南京。还没等敌军攻城,那里的清朝官僚早已乱成了一团,连忙派人乞和求降。这时,侵略者觉得稳操胜券,于是开出了许多苛刻的条件,逼迫清政府接受;同时还装出马上就要攻城的样子,加强军事压力。清廷求和大臣耆(qí)英直吓得心惊肉跳,哪里还敢讨价还价,只得全盘接受。就在七月二十四日这天,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在英国的军舰上签字。它就是《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给英国;赔偿烟价和军费开支合计白银2100万两;关税由中英双方共同议定;等等。第二年续订的补充规定,又使英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和单方面最惠国待遇等权利。
《南京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欧美各国后,美国、法国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眼睛红了,也纷纷赶来趁火打劫,捞走了很多好处。外国殖民者从此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日益扩大和加深,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