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以史为鉴知人文
楼宇烈
我们中国人的历史观非常强烈,重视“以史为鉴”,把历史作为一面镜子,所以中国的历史是世界上记载得最为详细的。但“以史为鉴”并不只是为了掌握知识,从根本上说,是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与人文的精神。
我们现在加强文化教育,增加了人文的内容。人文的意义不是要人们多学一点历史知识,会背诵几句唐诗、宋词,而是要从中体味人生,陶冶性情。学人文的意义在于修身养性,从而改变我们的性格,提升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品位,最终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话源出于《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了解别人,最多称得上是个智者,对自己有了解才叫“明”。“智”和“明”是两个层次的。我们人类在认识客观自然的时候比较容易,而认识人类自身就困难得多。然而恰恰是要认识你自己的渺小,才能成就你的伟大。所以我认为人文素养,不能只着眼于知识层面,而是要体会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不能空谈。我们要多看些人文方面的书籍,多学点人文方面的知识,但千万不要把它仅仅当做知识来学,千万不要借此炫耀,而要在里面体悟人生,实现我们的生命价值。
那么我们具体怎样才能提高人文素养呢?
第一,要确立做人的基本品德。其核心有几点:知耻、守信、气节和感恩。一个人有一点羞耻心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彻底没有羞耻心,那他什么事都敢做。我们不要认为有羞耻心就什么都不敢做,其实保持一种羞耻心是人最基本的做人品德。关于守信,我不必多讲。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还怎么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呢?气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孟子提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的生存都离不开他人,乃至于天地万物,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对养育我们的天地万物、扶植我们的他人,存一颗感恩的心。要做到这几点不容易啊!
第二,要遵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尽伦尽职,敬业守信。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真正的价值是在群体中、在社会中实现的,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实现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很简单,就是要得到他人、群体或社会的承认,也就是说你要为群体和社会作出了贡献。
第三,审美情趣与艺术精神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也是非常注意哲理与艺术修养的结合。中国的艺术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在一首诗、一幅画中往往隐藏着丰富的哲理。同样,中国的哲理又有很浓重的艺术性,所以中国的艺术与哲理是融为一体的。艺术精神是人对社会,对人生意义、价值的一种理解,一个人爱好什么样的艺术,很能反映这个人的品德。反过来,我们通过艺术来陶冶性情,也可以对人生的价值不断有新的体验。
第四,提升应对环境的能力,潇洒地对待人生。我们读书学习,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而是要在遇到种种坎坷、忧虑的时候不垂头丧气,保持坚定的意志,知道祸、福、生、死而心里不迷茫,这就是最根本的。
第五,注意我们的涵养功夫和仪表风度,仪表是外在的,涵养是内在的。仪表要穿着得体,举止有礼。涵养功夫最重要的就是谦虚,真诚虚心地待人接物。
总的来说,人文素养要落实到对于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认定中。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表现了这样一种精神,以及一种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的认识。这也就是人文素养最后的落脚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定我们的安身立命之地。
诗、一幅画中往往隐藏着丰富的哲理。同样,中国的哲理又有很浓重的艺术性,所以中国的艺术与哲理是融为一体的。艺术精神是人对社会,对人生意义、价值的一种理解,一个人爱好什么样的艺术,很能反映这个人的品德。反过来,我们通过艺术来陶冶性情,也可以对人生的价值不断有新的体验。
第四,提升应对环境的能力,潇洒地对待人生。我们读书学习,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而是要在遇到种种坎坷、忧虑的时候不垂头丧气,保持坚定的意志,知道祸、福、生、死而心里不迷茫,这就是最根本的。
第五,注意我们的涵养功夫和仪表风度,仪表是外在的,涵养是内在的。仪表要穿着得体,举止有礼。涵养功夫最重要的就是谦虚,真诚虚心地待人接物。
总的来说,人文素养要落实到对于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认定中。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表现了这样一种精神,以及一种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的认识。这也就是人文素养最后的落脚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定我们的安身立命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