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企业理论四书(套装共4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7章 企业家的素质(3)

正是这种货币的抽象性潜伏了企业家追求的无限性。企业家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从事生产,而是为追求货币价值—利润从事生产。他无需像地主担心食物变质一样忧虑货币的腐烂。对权力的追求—而不是对衣食住行的需要诱使他们不断地做出努力,去扩大一种货币额。对他们来说,养鸡的目的似乎不是吃蛋,而是不断地进行“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对权力的追求与营利的奋斗相互交错在一起:为着权力而追求营利,并为着营利而追求权力。

四、英雄主义精神

1913年去世的美国著名企业家J.P.摩根先生曾这样写道:我的工作比当国王、教皇或者总统要有意思得多,没有谁会让我辞职,我也无需与任何原则妥协。这句话典型地道出了企业家的英雄主义精神。

所谓企业家的英雄主义精神,指的是企业家征服世界的气概。熊彼特把企业家精神比作中世纪的骑士道精神,马歇尔用“经济骑士道”来象征企业家,描绘的正是企业家的这种英雄气概。

中世纪的骑士阶级用武力征服世界,建立的是军事王国;现代企业家用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征服世界,建立的是经济王国。企业家天生是民众的领袖,他们创办一个个企业,支配着无数的物质财富和人力资源,既是企业的行政领导和法律代表,又是企业的精神支柱。他们办企业,就是为建立自己的私人王国,追求对他人的支配权,取得自己的领导地位,表达自己的意志,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赞誉。他们勇于自己承担责任,不习惯于被动地听从别人的支派。他们是征服者,喜欢主动出击,不愿被动地接受挑战。他们总想出人头地,不甘默默无闻。他们要向民众证明,他们是人类的精英,民族的栋梁,支配世界的是他们,而不是抽象的上帝。他们充满自信。在他们面前,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没有攻不破的难关。在他们看来,管理世界,是他们的义务。只要想干,结果总会令人满意。

企业家确实是英雄,市场经济时代的英雄。从产业革命开始,他们取代封建社会的地主、庄园主、骑士,行使对世界的统治。这是他们的成功,也是人类的幸运。生活中的多数人缺乏他们那种英雄主义气概,满足于在别人的领导下充当一个“螺丝钉”,注定要受他们支配。他们不仅支配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提供给我们新颖廉价的消费品,让我们按时上下班,坐在机器旁边有节奏地操作,而且支配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成为我们生活的楷模。没有他们,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呢?

企业家意识、知识与能力

一、企业家的意识

企业家意识,指的是企业家发现机会的洞察力和灵感。任何机会,在未被发现之前都只是潜在的。对于潜在的机会,单凭常规性思维是很容易“熟视无睹”的。灵感是一种创造力的思想火花,它能使企业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明察秋毫,在既存的秩序中找出不均衡现象的存在,发现常人难以发现的机会。一次旅行,一次短暂的谈话,都可能触发出一种灵感。当哈默博士在乌拉尔山区旅行的时候,他看到的是无数饥肠辘辘的难民和一堆堆的皮毛、丰富的矿产资源。常人看到这种情况,也许只会发出人道主义的叹息,但哈默是一位天才的企业家,他马上想到:“为什么不出口皮毛换回粮食呢?”当时,美国的粮食大丰收,价格跌到每蒲式耳1美元,农民宁愿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这种价格在市场上出售。他顺手牵羊似的就做了一笔可观的生意。两年之后,就在他考虑是否能够、或者是否有必要继续留在俄国,与其落后和官僚主义作斗争的时候,他顺便走进了一家文具商店,想买一支铅笔。售货员给他拿来一支德国制造的铅笔,他花了1美元,而在美国,同样的铅笔只值两三美分。这支铅笔触发了他的灵感。他想到,苏联政府已经制定了要求每个公民都得学会读书和写字的任务,对铅笔的需求将会是非常巨大的,而仅靠那家生产的铅笔只能“在石头上写字才好”的国营铅笔厂肯定是难以应付这种需求的。这难道不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吗?他与苏联政府签订了生产铅笔的合同,开始了他在苏联的新事业。这就是企业家意识。

如果说发现机会很大程度上是靠着一种灵感,抓住机会并很好地利用这种机会则需要远比灵感更为重要的智慧和胆识。人类不断受到各种刺激,但其中大部分只是在心中一闪即逝。只有那种符合潜在意识的刺激,才能导致行动。不少人能很快发现周围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不能进一步深入观察,以判断和分析这种需要,使它形成创新的萌芽。企业家有一种潜在的意识,一种作为商人特有的本能。他的灵感不是某种狂想或在一刹那之后就会消失的随意设想。当他发现某种潜在的需要时,能用生意人的眼光去评价这种需要,深入地估计这种需要的各个方面,并判断出是否有可能和有必要去满足这种需要。他不会把有利可图的机会白白放过,也不会为徒劳无益的事业孤注一掷。一旦情况发生变化,他就随机应变。

二、企业家的知识

尽管洞察力和灵感对企业家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可以说是关键性的意义,但如果把企业家的成功全部归结于此,那就有失偏颇了。企业家作为生产的组织者,物的管理者,人的领导者,创新活动的组织者,买卖之间的中介人,必须具备一般人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知识。实际上,企业家的洞察力和灵感与其知识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尽管后者并不是前者的充分条件。

企业家的知识包括经营知识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所谓经营知识,是指企业家作为“商人”所应具备的“市场理论”和作为组织者不可缺少的“人文理论”。企业家要在竞争的市场上生存,就必须懂得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则,学会与价值规律打交道。他从事的是一种营利性事业,因此必须敏于计算,对产量、成本、价格、销售收入、利润、利息等这样一些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有一个透彻的了解,能够比较产品的生产费用与它在制造和抵达市场后的可能有的价值。他要懂得产业的变化趋势和产品的生命周期,了解各种市场行情,知道什么时候扩大产量,什么时候裁减工人,什么时候停止营业。他要精通各种推销方式,知道什么时候削价拍卖,什么时候存货待销。他要善于琢磨顾客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的需求偏好及收入水平,乃至风俗习惯。在交易涉及异国他邦的时候,他必须懂得当地的风土人情,熟悉各国的通货及其汇率。他要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知道在什么地方通过什么方式向什么人筹措资金。他还必须了解国家的法律和司法制度,以及政府的各种方针政策,等等。

所谓专业知识,是指企业家所必须具备的自己所从事行业中的物性知识。如一个从事化学工业的企业家应该具备一定的化工知识,懂得化工产品的一些基本工艺流程;从事机械工业的企业家应该懂得一些机械原理,等等。

应该指出,就重要性而言,经营知识和专业知识是不对称的。企业家首先是一个商人,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经营知识。至于专业知识,虽然重要,但并不是致命的,有时候,甚至并非必不可少。当哈默博士决定在苏联创办铅笔厂的时候,他根本不知道铅笔是怎样制造的,甚至从来都没有踏进过铅笔厂的大门。他的力量来源于他知道会造铅笔的人在什么地方。这个例子说明,企业家的能量在于利用专家,将他们组织起来服务于自己的目标,而不在于自己充当专家。从事化工产品制造的企业家无需是一个化工专家,从事建筑业的企业家也无需是个建筑师。一个不懂多少专业知识但具有经营才能的人办企业十有八九会取得成功,而一个精通业务但缺乏经营才干的人办企业却注定要失败。事实上,确有不少号称专家的人试图充当“企业家”角色不得不以失败告终。企业家是经营意义上的“内行”,而不是技术意义上的“内行”。而且,企业越大,专业知识对企业家的重要性就越小。这也许是企业家资源比技术专家更为稀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三、企业家的能力

“企业家的能力”是个范围较广的概念。限于篇幅,这里仅就企业家所应具备的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和外交能力略加论述。

组织能力企业家生来是人的领导者,他的工作总是在别人的共同帮助下完成的。他要利用别人的热情、才干和能力。这些人须服从他的意志,以便和他共同活动,所以他必须具备组织才能。企业家的组织才能表现在:

第一,评价与选择。企业家首先必须具备评价人们服务能力的才能,必须从大群的人中找出那些适合于一定目的的人。他应该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于搞生产的组织管理,什么样的人最擅长于推销业务,什么样的人只能从事直接的生产操作。他要把每一个手下的人都配置在最能发挥其专长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他既要使那些具有发明天才的革新闯将有用武之地,又要不使那些庸碌之辈把持重要岗位。当他需要某种类型的人为他服务的时候,他知道在什么地方去寻找这样的人。当他发现那些具有难得的特殊才能的人没有得到合理安置时,他会果断地重新安置。

第二,权威与服从。企业家要有能力使他的部下承认他的权威,服从他的领导,心甘情愿地为他服务。为此,他要使用各种各样金钱的和非金钱的手段,向他们提供刺激。在他看来,他们不仅是工作的器官,同时也是组织的成员。他懂得不同人的不同需要,尽量使用最合适的办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培养他们的效忠精神。他还要充分信任他们的能力,以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他的事业,发挥他们内在的进取心和创造力。

第三,协调与管理。企业家必须使因共同活动而联合起来的人们组成一个富有服务能力的整体,对各个参加者的编制十分恰当,而他们的活动须相继正确地交错起来。他要像大将军一样,“在空间上集合力量,在时间上统一力量”;同时,他自己对一切事务实行总的掌握,并且保持主要营业计划的井井有条和前后一致。他还必须协调部下之间的人际关系,解决纠纷,缓和矛盾,教导他们同心协力,同舟共济。

决策能力作为组织者和创新者,企业家要完成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决策。如从事何种投资?生产哪种产品?使用什么样的技术?等等。企业家的决策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大”,它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和企业家本人的命运;第二是“新”,企业家进行的是非秩序化决策,而不是日常营运中的秩序化决策,正由于此,企业家的决策是电脑所无法取代的。企业家的决策能力表现在:第一,准确判断问题。判断是决策的基础。企业家首先应该断明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有无解决的办法?然后再根据对问题的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找到解决问题的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这当中,要广泛地收集有助于对问题做出判断的各种信息。

第二,广泛听取意见。企业家绝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当他提出自己的见解后,要虚心听取谋士和部下的各种意见,因为决策最终要由他们来执行,没有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不行。即使反面意见也要认真听取,因为它不仅有利于激发他的“想象力”,使他不致充当自身的俘虏,而且反面意见本身正是决策所需要的“另一方案”。企业家要能兼容并蓄地将各种意见加以考虑,再反思决策。

第三,果断拍板定案。企业家的决策总是在信息不完全和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做出的,冒风险是题中应有之意,因此,他必须具有果断精神。信息不完全,他必须依靠自己的某种直感判断;意见不一致,他必须不为他人所左右。

外交能力企业家的活动更多地涉及外部世界。他要从事自己的事业,不得不向他熟悉的或不熟悉的资产所有者筹措资金;不得不向他熟悉的或不熟悉的顾客推销产品;不得不与他熟悉的或不熟悉的竞争对手打交道;也不得不与他的工人讨价还价。

因此,企业家必须是个“外交家”,具有高超的外交能力。他要说服第一种人,使他们承认他具有经营企业的资质和才能,向他提供资金不会冒什么大的风险;他要说服第二种人,使他们相信,他的产品质量可靠,价格低廉,美观实用,购买这种产品花钱少、效用高;他要说服第三种人,要他们明白,他不是好惹的对手,企图用不正当的手段打垮他是办不到的;他要说服第四种人,使他们懂得,企业的利益也就是他们的利益,在没有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要求过高的工资是危险的。当他准备在一个新的地区或国度办企业的时候,他要设法让当地的民众和政府相信,他的企业将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福利,满足他们的需求。当经济活动受到政府的干预时,他还少不了与政府官员打交道。某些情况下,他要与官僚主义分子作斗争;另一些情况下,他则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关照。这期间,会发生无数的摩擦和纠纷,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困难和冲突,需要他的雄才善辩,需要他的三寸不烂之舌,需要他的软硬兼施。他要学会在困难和矛盾中周旋:懂得什么时候应该以良好的品性取得对方的信任,什么时候则必须用强硬的手段迫使对方就范;什么时候只能以屈求伸,什么时候必须寸步不让。

总而言之,一个外交家的思维、机敏、口才和手腕,他都应该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