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微表情探索——从脸开始
如果说颅顶是一个密室,藏着我们的内心世界,那么表情就是一幅油画,展现着我们色彩斑斓的情绪。微表情是一种特殊的表情,包含着人类更真实的情感。当然,这个特殊的表情有特殊的概述,也有特殊的测量方法。
面对图书市场铺天盖地的心理学及微反应读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全新的知识以及真假难辨的信息?在本节的内容中,就让我们先大致地了解一下面部微反应的相关信息。
在广义微反应的大框架下,面部微反应即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微表情。世界上没有一张面孔是完全相同的,但是不同人的面孔有共同之处,比如组成面孔的肌肉组织是相同的,由肌肉组合成的喜怒哀惧的表情是相似的,错综复杂的表情时刻向外界透露着个人千姿百态的心情,表情的力量固然重要,但只要你肯挖掘,微表情的力量更是无比强大。
情感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表情
在正式进入本节内容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这个公式是这样的:
情感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表情
这个经典的公式在许多关于面部表情或者微表情的论著中被大量引用,但是公式的出处即使是在专业的心理学论文上,也很少被提及。似乎人们更加热衷于用“心理学家认为”这样的语言来进行简单而又笼统的概括,甚至有人还声称这是一个所有心理学家公认的情感表达公式。
事实上,这个公式是由一个美国传播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比安(Albert Mehrabian)提出来的。他是一个心理学家的同时,也是一个科学家、传播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他的作品集中创作于20世纪60到80年代之间,从《个人理论分析(An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theories)》到《无声的信息(Silent messages)》,虽然他的研究已经有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但这并不影响其对现在相关专业知识依旧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话题重新回到这个公式的引用,许多人借用这个公式仅仅是用来阐述一个“事实”,那就是面部表情是情感表达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更加印证这个观点,甚至还将“55%的表情”偷换成了“55%的面部表情”,并且屡试不爽。或许是因为在这里,表情很自然地就被理解成是面部表情。
但如果你仔细阅读这个公式的话,你就会发现将表情简单地理解为面部表情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如果这样的话,情感表达就只是由言语和面部表情两大部分构成,而身体语言和其他内容在情感表达中占的比例即为0%。但身体语言真的没有情感表达的作用么?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在梅拉比安提出的这个公式中,表情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它包含了面部表情和身体表情两个部分。对于学术而言,严谨的态度真的非常重要。
什么是微表情
面部表情在情感表达和信息传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的面部表情可以传输信息,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面部表情作为一种媒介,利用面部复杂的肌肉结构将情绪信息表达出来。就是在这样一个庞大而又精致的“信息传输器”的运作下,我们有了丰富的面部表情。尽管面部表情如此丰富,但很多人对它的了解仍然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次。
那么微表情又是什么呢?
微表情术语叫作面部微反应,属于广义微反应的一种,根据字面理解我们可以知道,存在时间十分短暂的面部表情就是微表情。如果看过《Lie To Me》或者《读心神探》的话,你应该对这个名词比较熟悉。面部表情包含了大量可观察却又难以理解的信息,微表情更是如此。
微表情的产生源自于人对某种刺激的基本反应:当人接受到某种刺激时,作为情绪最高调节和控制器的大脑皮层会率先作出反应,传达信息给控制面部表情的神经元,再由神经元控制面部肌肉群作出相关反应。这样真实的表情往往维持时间非常短暂,所以我们把这些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称之为“微表情”。
“微表情”一闪而过,“微”是用来形容时间的“微”。之所以“微”,是因为微表情持续时间仅维持在1/25~1/5秒,普通人与观察者都很难觉察到。在那些对微表情没有研究的人中,只有经验丰富的人能够察觉到微表情的存在;而在心理学实验里,大概只有10%的被试能够觉察到微表情的存在。虽然人们会忽略微表情,但是人的大脑依然受到微表情的影响,而在我们受到影响的同时,也会改变对别人表情的理解。
如何判断是不是微表情
我们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微表情是面部表情的一部分,而剩下来的面部表情就是普通表情,这两者的区别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呈现时间长短上的差异。
如果用相机分别拍下某一瞬间的普通表情和微表情,你会发现微表情表达的情感在普通表情中能够找到一一对应的位置,微表情和普通表情在外在表现形式上没有任何差异,也就是说,微表情之所以叫微表情,只是因为持续时间很短而已。
通常情况下,同样一种情感在微表情和普通表情的表现强度上也是有一定差异的。例如同样是一个笑的表情,普通表情你会很容易辨别出这是一个笑:嘴巴张开,嘴角的肌肉会向脸颊两侧拉伸,眼睛周围的肌肉也会处于紧张状态;而微表情的强度则是较低的,没有普通表情那么容易识别。
在美剧《Lie To Me》里,莱特曼博士经常躲进自己的房间,反复观看一段慢放的访谈视频。视频里一位名叫玛丽的精神病患者对医生说,她已经不再沮丧,并提出在周末与家人团聚的请求,但在获准回家后她却选择了自杀。在这段让莱特曼痛苦不堪的视频里,玛丽就是他的母亲。
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在他的《说谎》一书中,提到一段对他的研究影响深远的视频,同样是名为玛丽的一名42岁家庭主妇,在请求放假一周获批后,突然坦白自己是在撒谎以便获得自杀的机会,因为她对生活感到绝望。三个月后,玛丽病情改善,随后维持了数年的正常生活。《Lie To Me》里的玛丽,可以看作是艾克曼的母亲和他的研究对象玛丽的融合体。
家庭主妇玛丽三次企图自杀,她愉快轻松的表情背后是否有所隐藏,并且骗倒了很多经验丰富的精神病科医生和心理学家?艾克曼将玛丽的视频反复播放,用慢镜头仔细检视,突然在两帧图像中间看到了一个一闪即逝的表情,那是一个既生动又强烈的极度痛苦的表情,在这种极度压抑的情绪中,微表情一旦表现出来,其强度也可能会非常强烈。
如果一个人心绪不宁,还能神色自若地说谎,那么从他的非言语行为(即身体语言)获知他在说谎的钥匙就是微表情。微表情虽然暂短,但往往隐藏着主人的真实情绪。
事实上,微表情与普通表情之间更重要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呈现顺序上。我们可以把微表情和普通表情看成是面部一个连续变化的状态,在这个连续的状态中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
一种理解是:人只有在伪装或是说谎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微表情,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进行伪装,从机体接受刺激开始到形成最后稳定的表情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微表情。
另一种理解是:无论一个人是否伪装都会出现微表情,是否伪装或是说谎取决于微表情与之后表情是否一致,如果两者不一致,则说明他在伪装,所以微表情往往与说谎、掩饰联系在一起。
从接受刺激到出现微表情,机体的确已经对刺激完成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的完整路径,所以微表情是必然存在的,所以我们认为即使人没有说谎,同样存在微表情。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两种不同的理解只是由于对微表情的理解角度不同:第一种理解是从定义的角度出发,而第二种理解则是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微表情被理解成是机体对刺激的真实反应。
我们可以用几张连拍的照片将面部表情连续的状态记录下来,然后放在一个标有时间的刻度尺上。
在接受刺激之后的大约1秒钟内,人的面部已经经历了从最初的接受刺激到最终面部表情形成的所有过程。如果某人很自然地表现“高兴”的表情,并且没有包含其他情感成分,就能断定这人的表情是真实的;但是如果其间有愤怒的“微表情”闪现,就算你没有刻意去察觉,你也会倾向于这是一个不愉快的面部表情,但要你说出其中的原因时,你可能会说只是一种感觉。而对于某些对面部表情经过训练或者是能熟练控制的人来说,他们的微表情持续时间更短、程度更浅并且更难被发现。
另外,我们需要将微表情和其他一些非言语线索加以区分,例如一个男士下意识地耸起他的右侧肩膀,可能这段动作的持续时间也很短,但由于它不属于面部表情,所以依旧不能称之为微表情。
保罗·艾克曼与微表情
我国的微表情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而且参与研究的人员非常有限,更多的国内心理学学者更偏向于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或者是人本主义的研究,或许现阶段的心理学理论和流派才是国内心理学学者所热衷的东西。
而在国外,早在20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了对微表情大量的相关研究。提及微表情的研究,就不得不提及保罗·艾克曼。
保罗·艾克曼是一个美国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华盛顿,他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和纽约大学接受本科教育,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兰利波特精神病研究所(Langley Porter Psychiatric Institute)临床实习一年之后,于1958年获纽约市阿德菲大学博士学位。1958年至1960年任职于新泽西州迪克斯堡美国陆军参谋部,1972年任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心理学教授至2004年退休。在此期间,艾克曼博士在面部表情辨别情绪以及人际欺骗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69年,保罗·艾克曼正式提出“微表情”一词。根据艾克曼的定义,我们把持续时间在1/25~1/5秒以内的表情统称为微表情。而日本研究人员认为,持续时间1/2秒以内的表情都可以被称为微表情。在国外,虽然微表情的研究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半个世纪之久,但是研究成果却一直处于保密状态。
在本章接下来的内容里,我们会对微表情进行更加深入的解析,这包括微表情的生理机制、表情识别,甚至每一块肌肉的作用与功能。除了微表情的相关介绍以外,为了完善本章节的内容,还会提及一些隐晦的面部表情的含义,希望读者可以理解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将是百利而无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