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梦的暗示:周公真的可以解你的梦吗
梦的暗示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我在做着一个连续的梦,只是每当我醒来,对于梦中的那些人物情景都已不记得,而当新的续集进行时又觉得很熟悉。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又好像是在一遍一遍的重复着走那一条路。路有许多支路,我一次次地选择,一次次地感觉到不甘,一次次乞求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梦是一种主体经验,是人在睡眠时产生想象的影像、声音、思考或感觉,通常是非自愿的。研究梦的科学学科称为梦学(Oneirology)。做梦与快速动眼睡眠(REMsleep)有关,那是发生在睡眠后期的一种浅睡状态,其特色为快速的眼球水平运动、脑桥(pons)的刺激、呼吸与心跳速度加快及暂时性的肢体麻痹。梦也有可能发生在其他睡眠时期中,不过比较少见。在进入深度睡眠时发生的入睡状态(Hypnogigia)被认为和做梦有关。
梦是一种意象语言。这些意象从平常事物到超现实事物都有;事实上,梦常常对艺术等方面激发出灵感。梦的形式包括令人不悦的噩梦及可能伴随着梦遗的春梦。
绝大部分的科学家相信所有人都会做梦,并且在每次睡眠中都会有相同的频率。因此,如果一个人觉得他们没有做梦或者一个夜晚中只做了一个梦,这是因为他们关于那些梦的记忆已经消失了。这种“记忆抹除”的情况通常发生在一个人是自然缓和地从快速动眼睡眠阶段经过慢波睡眠期而进入清醒状态。
如果一个人直接从快速动眼睡眠期中被叫醒(比如说被闹钟叫醒),他们就比较可能会记得那段快速动眼期所做的梦(不过并非所有发生在快速动眼期的梦都会被记得,因为每个快速动眼期之间会插入慢波睡眠期,而那会导致前一个梦的记忆消失)。
真正的做梦只有在人类身上被直接证实发生过,不过很多人相信做梦也会发生在其他动物身上。已经确定动物也会有快速动眼睡眠,然而它们的主体经验却难以确定。
也有人认为上述有关梦的解释是不科学的,梦只是人睡眠时的一种心理活动,梦中的心理活动与人清醒时的心理活动一样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梦中离奇的梦境是因人睡眠大脑意识不清时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产生的错觉引起的。
人清醒心动过速时产生的似乎被追赶的心悸感,在梦中变成了被人追赶的离奇恐惧的噩梦;人清醒心动过慢或早博时引起的心悬空、心下沉的心悸感,在梦中变成了人悬空、人下落的离奇恐惧的噩梦。梦中经常能感觉到一些人清醒时不易感觉到的轻微的生理症状,是因人睡眠时来自外界的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相对变小,来自体内的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相对变强引起的。
梦的效应
梦的生物效应属于灵魂医学范畴,包括两方面内容。正面的和对机体有利的生物效应,对身体大有裨益;负面的和对机体有害的生物效应,这主要见于白天受到比较严重伤害,或者近日心事重重,或者做了亏心事而怕“东窗事发”等。
处于亚健康的神经衰弱患者会表现为做梦很累,疲乏之极,以致有些人害怕睡觉,这主要见于,脑代谢紊乱所导致的功能失调。
至于社会上流传的“解梦”,大多是信口开河,实属无稽之谈,即使有些道理也都应该遵循生物体灵魂三定律中的灵魂效应定律。至于“反梦”更无道理,只是富含物极必反的哲理罢了。
古人相信,做梦总是要有原因的。我国古代思想家和医学家不仅认识到物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可导致做梦,而且还认识到心理因素也可导致做梦。
东汉时期的王符就认为:“人有所思,即梦其到;有忧,即梦其事。”列子也认为“昼想”与“夜梦”是密切相关的。明代的熊伯龙也认为,“至于梦,更属‘思念存想之所致’矣。日有所思,夜则梦之。”同代思想家王廷相也认为梦既可由思虑引起,也可由感知、记忆引起。
东汉王符说“性情之梦”,所谓“喜梦”、“惧梦”、“噩梦”均属于情感引起的梦。明代的熊伯龙,在承认思虑致梦的同时,也对情感致梦有十分深刻的认识。
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的性格对梦的内容有很大的影响。梦境必然依赖经验,且梦对人的性格有依存性。具有“骄吝之心”的人,在梦中就会争强斗胜;而具有“忮求之心”的人,在梦中也会追货逐利。总之,不同的性格对梦境中的内容有不同影响。
梦是在睡眠中发生的具有周期性特点的一种异常精神状态。梦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现象,做梦的机制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一般认为,睡眠时并不是全部大脑皮层都处于不活动的抑制状态,局部的大脑皮层细胞仍在活动,有时受记忆痕迹及白天活动时的情绪波动的影响,就产生了梦。
一个典型的梦的叙述常常包含幻觉、妄想、认知异常、情绪强化及记忆缺失等特征。梦以生动的充分形成的视觉领域占绝对优势的幻觉想象为特征。在大多数梦中,听觉、触觉及运动感觉的叙述较普遍,味觉及嗅觉的幻觉想象较少,而痛觉的幻觉想象则十分罕见。梦的特征是具有显著的不确切性、不连续性、未必可能性和不协调性。
梦是思想和愿望的化身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梦的产生机制还不清楚,可能入睡后,一些器官(包括感觉器官)的活动会引发做梦。梦的内容与我们的期望、企图、担心等各种心理趋势有关。经实验证实,梦的内容倾向是可以人为改变的,如你想做飞翔的梦,只要你在入睡前默想,经过多次努力就能实现做飞翔的梦,但梦的内容并没有特殊意义的隐含。
梦是潜意识现象,表现出潜意识外溢的征兆,潜意识可以理解成是本身的影子,可以理解为灵魂的影子,当灵魂选择这个,影子会根据本体做出相反的动作,因为影子和本身是相反的对照。而梦见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更表现出性格的外溢,我们只当是我们人生中的参照物,因为潜意识是靠真正意识所左右,但潜意识会做出根据答案最正确的做法,尽管有时会偏激。当梦开始时,就不受左脑控制,开启右脑思想,甚至可以理解为——你活在两个世界,现实与梦中。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和它融洽地在一起,首先要去理解它、接触它、介入它,然后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它。如果你是艺术家,它们是很好的素材。
□梦是愿望的满足
近代对梦的解答有开拓型发现的人,就是著名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他之所以格外重视梦,是因为他发现释梦是了解人的心灵深处——潜意识——的利器。弗洛伊德说,本我只求快乐,而自我讲现实原则,他要看一个愿望是不是现实,要考虑满足自己愿望的方法。
□梦是自然的真理
在梦的研究中,另一位大师级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荣格释梦数以万计,对梦有极为深刻的理解,但他的观点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不同,他不认为梦仅仅是为了满足愿望,也不认为梦进行了什么伪装。荣格认为“梦是无意识心灵自发的和没有扭曲的产物……梦给我们展示的是未加修饰的自然的真理。”
□梦是象征性语言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梦是一种象征性的语言。他说:“所有的神话和所有的梦境都有共同的地方:它们都是以相同的语言,象征的语言‘写成的’。”弗洛姆把象征分为三类:惯例的象征、偶然的象征和普遍的象征。
□梦是自我催眠
弗洛伊德的弟子阿德勒后来自立门户,创造了自己的心理学体系。他认为梦是自我欺骗和自我催眠。在他看来,有理智、讲科学的人是很少做梦的。而做梦的人,是为了用梦激怒起自己的一种情绪,好让自己做某些不理智的事情。
心理学家认为,梦好像一台仪表,它对一些尚不为自己所知的身体变化会有所反应。譬如,有些肝炎病人在发病前几天会出现令人焦躁、恐惧的梦境,有的病人诉说在梦中感到右肋部损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