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如何当好孩子的“家庭教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所有的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优秀的人才,甚至是杰出的人才。要实现这样的愿望,就离不开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无论从时间、环境,还是从作用、影响等多方面看,家庭都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和第一重要的场所,于是也就有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样的说法。古今中外,对人类社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在他们人生成长的经历中,大都刻下了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烙印,而他们也同样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实践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如此重要,以致很多欧美著名家庭教育家认为:“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教育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教育决定一个民族的前途,教育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这已逐渐成为共识。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总体认识上重视教育的同时,还存在着局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和偏差。其中,就包括了家庭教育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一部分家长对子女教育不重视,视教育为学校的事、为老师的事、为社会的事,以为自己付了学费,把孩子送入学校,自己的任务就结束了。二是部分家长虽然也重视子女教育、重视家庭教育,但在目标认识、价值取向、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少欠缺。这些欠缺,不仅导致与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初衷相去甚远的结果,而且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还会导致令人痛心的悲剧发生。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单位,把一个孩子教育成一个合格的家庭成员,从来就是为人父母的一大职责。
◆ “家长”是个庄严而又崇高的字眼儿
我们说家长的职责神圣,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不仅是因为在“家长”这一称谓中包含了为人父母者肩负着的使命庄严而又崇高,还因为要完成这一使命非常艰巨,也极具挑战性。
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这给教育者——家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在教育孩子的领域(内容)方面,家长要远比学校的老师宽泛得多。其次,家庭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无论我们对“基础”的概念做怎样的界定,从做人的方面、智力开发的方面,或者劳动锻炼的方面,家庭都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场所,不仅是狭义的时间上的前后概念,也指重要性的程度。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进一步说,在很多情况下,父母甚至是孩子终身的老师。
◆ 儿子眼中的父亲
西方有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颇给人启发,说的是一个“儿子眼中的父亲”: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些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要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人当他们人到中年,当他们步入晚年时,会更多地想起双亲,回味父母曾经给予的爱,感念父母对自己人生的巨大帮助与鼓舞,以至在自觉不自觉中,模仿着当年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转而教育自己的孩子。心理学家们对此也作出了种种分析,但它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家长对子女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可以绵延到多少子孙后代。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从自己的家长那里学到东西。这种现象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个负责任的家长,将必须在孩子成长的很长一段时期里,始终要努力做好这个“第一任老师”的工作,他不仅是用语言,而是要以行动,要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来完成这一职责。
家庭教育应该与社会教育接轨
时下,众多家长常常会发现既让他们高兴又让他们不解且担心的是,孩子在学校和在家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在校和在家判若两人。目前在我国独生子女这种在校和在家的表现极其矛盾的现象普遍存在,只是表现形式有别。有的孩子在家调皮、任性、胡为、不服管教,在校却遵守纪律,表现较好;有的孩子在家外向,在校却沉寂、内向;有的孩子在家热情开放,在校却变得沉默寡言。应该说这种现象的有益之处在于孩子不同程度地融合了学校群体环境中,逐渐适应集体生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弊端在于有的孩子入校后,习性的改变是被动的,很可能是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压抑所致,这样易形成孩子抑郁、自卑、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更大的危害在于,如果孩子在校与在家的习性表现长期不一,截然相反,很容易导致孩子的性格分裂或形成两重性格,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家庭的溺爱。对独生子女,家长倍加关怀,一般会不知不觉地陷入众星捧月式的模式中,使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形成孩子的自大、任性、自私、孤僻、不求上进的心理偏差。对此,家长应改变教育模式,调整育人环境,建立一种新的家庭关系和结构。对孩子应爱严相济,通过良好的交流沟通,言传身教,情感互相支持,使孩子在家庭中的核心支配地位变为受教育者地位和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孩子和家长都可以参与到家庭事务中(当然参与的程度是有区别的)。这种新型的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孩子由个体的家庭环境向学校的集体环境适应与过渡,从而能够避免在家、在校不同的习性和表现同时存在。
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同时存在,长期不能接轨、融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家长与学校交流沟通不够。家长与老师彼此不了解孩子在对方环境的各种习性和表现。对此,家长与老师应加强交流沟通。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应采取积极态度,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不仅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更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思想、言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对孩子在学校的所作所为有一个总体把握。如发现孩子在校、在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应与老师共同努力。如老师了解到孩子在家的种种性格缺陷,在校则可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教育。相反家长如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种种优秀表现,在家就应经常加以鼓励,并反问孩子在校表现这样好为什么在家表现不好呢?另外,老师和家长还应该了解孩子两种不同表现产生的原因,帮助孩子积极调适心理,使孩子的两种不同表现接近,最终接轨融合。
学校应加强孩子的心理调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对有自卑、孤僻、抑郁、任性、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孩子加以教育关心,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另外,家长与老师应有意地培养孩子承受各种压力、挫折的心理素质,加强孩子的应变和调适能力。多为孩子创造自主、自立的机会,培育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要积极为孩子创造群体环境,多与同龄人交往、游戏,以培养孩子的集体认同感。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应区别对待,该拒绝的应以适当方式予以拒绝,并说明理由,以避免孩子的优越感产生,造成其任性习性的形成。
通过这些途径,加强孩子的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孩子度过接轨期,使其在不同环境截然不同的表现最终接轨、融合,以利于孩子完整的性格和人格的形成。
黄金家教的七大原则
美国素质教育专家赫伯特博士根据斯宾塞的教育理论,总结出了父母对孩子进行家教的七大黄金原则。
◆ 让孩子知道什么叫自作自受
孩子不温习功课,导致测验不及格;将心爱的毛衣忘在了学校,因而遗失;为了要缴图书馆的罚款,所以没有零用钱花了。心理学教授查尔斯·谢斐尔认为,此类经历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三岁的孩子已能了解简明的因果关系。用冷静的口吻讲述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譬如:“玩具搁在车道上可能会给压坏”,然后静观其效。玩具损坏了不可立刻再买新的,以免起不到教训的目的。如果老是生怕孩子跌倒,他永远也不会自己爬起来。
如果某一行为的后果有危险(用玩具捶击玻璃桌面)或损失太大(不上锁丢下自行车),应以安全的处分来取代。方式可包括没收玩具或禁止骑车一星期。
常见的错误:处分与犯错性质无关。
◆ 激励与赞赏你的孩子
“苦孩子表现良好,譬如让同伴分享玩具、对人有礼貌、帮忙做家务事等,应给予赞美或嘉许。”小儿科医生巴尔顿·舒密特说。
要就事论事,讲得明确具体,如“谢谢你在爸爸打电话时一点都不吵”,或“你和哥哥这样讲和,妈妈很高兴”。
常见的错误:以奖赏贿赂孩子停止胡闹。孩子不守规矩,不应该获奖赏。舒密特医生说:“对付孩子胡闹,应中止游戏或取消某一项特权。”
◆ 对孩子因材施教
儿童精神科医生斯苔拉·吉斯认为,教养儿女不能一成不变,主要原因是每人性情不同。
吉斯说:“婴孩出生后只几个星期,就会各自显露不一样的性情。”儿童是否好动,注意力是否集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和情绪稳定的程度,都受天性影响。现在研究人员知道,想改变这种本性必然徒劳无功,因为某些性情特征是天生的。
常见的错误:想以变换环境来改变儿女。如果带了特别好动的孩子去探望亲属,不可要求人家移走容易打破的东西,而应事先管教孩子谨守规矩。如果孩子实在静不下来,带到户外去玩好了。
◆ 给孩子确定明确的规矩
有些研究显示,如果溺爱孩子,孩子六个月大就可能开始出现放纵行为。所以规矩越早定越好。“婴儿如果吃奶的时候咬乳头,不妨中止哺乳。”心理学家伯尔顿·怀特说:“只要用孩子听得懂的、简单的话讲清楚,学龄前儿童也会知道守规矩。”
必须让儿童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他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可以接受的行为与无法接受的行为之间,要划定界限,让孩子明了跨越界限会产生什么后果。须持之以恒——今日如是,日日如是。
常见的错误:过分严格。应予孩子机会从经验中探索学习,无须设定不必要的限制。例如,与其禁止好动的小孩乱跑,不如设置安全的游戏场所。
◆ 不要刺激孩子
一般人若发现孩子行为失当,脱口而出的往往是命令(“你马上给我清理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威吓(“你要是再回来得晚,以后就不准再出去”)、或是在气头上脱口辱骂(“你的头幸亏长在脖子上,不然连头也会丢掉”)。心理学家托玛斯·戈尔登说:“这种‘你……’的话其实是在怪罪孩子,会使孩子觉得你是在无理取闹,或觉得你不疼他们。”
他认为,应改说“我……”例如“看见厨房又弄脏了,我好泄气”,或“你回家晚了,我很担心。”戈尔登说:“这样的口吻不容易伤感情或激起反抗心理,却能促使儿女反省自己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因而以后就会考虑周到些。”
像以下这样简单的话也能发生作用:“乖孩子,电视机的声音开得那么大,你爸爸跟我讲话我都听不见了。”孩子不至于生气抱怨“妈总是找麻烦”,而会思忖“不要妨碍他们谈话才对”。
常见的错误:将“你……”矫饰成在辱骂的话前面加个“我认为……”,便自以为是在好好沟通了,这是自欺欺人。不如指出具体的感受、具体的行为:“你说好要做家务却留给我做,我真是累坏了。”
◆ 不要对孩子拔苗助长
“有些做父母的急于要训练孩子加速完成学业,早日自立。”英国心理学家皮妮罗·利奇说:“这是出于深植人心的假设,以为孩子起步越早,前程便越畅顺。”
她说,勉强提前反而使孩子陷入困境:“让孩子提早一年加入垒球队,结果成为队上最差的球员,孩子会好受吗?”
这类孩子也会认为父母难以相处。“十来岁的儿童发现自己反正让父母失望了,心灰意懒之余,对于吸毒、行使暴力、性滥交行为的抗拒能力不免减低。”
常见的错误:矫枉过正。“父母的角色有如登山向导。”皮妮罗·利奇说:“不要拖着又踢又叫的小孩快步登山,应该指出攀上峰顶的途径。”
◆ 体会孩子的感受
“你怎么说你这张画好看?画得真不好!”“你当然不恨爸爸!他不是故意不来看你上场比赛的。”父母说这种话本来意在抚慰,却无异于“漠视了孩子的苦恼,也等于是教他压制内心情绪,或要他以自己的情绪为耻”,亲子问题专家艾利尔·法贝尔说,“结果是必然无法沟通,而沟通是亲子关系的枢纽。”
更好的做法是,留意孩子没有表露出来的情绪并加以疏导。“爸爸没有来看你打球,你一定是气坏了。”借以表示你了解他的心境,同时让他知道,之所以这样的原因。
常见的错误:以“不关我事”的态度分析事理。孩子气愤不已,因为他最要好的朋友不守信用。“你若用不带感情的口吻评论,例如说‘你好像很生气’,会使他觉得自己好像显微镜下的甲虫。”法贝尔说,“你的反应必须配合他的情绪:‘你告诉那个朋友的事,他是绝对不应该说出去的。难怪你会生气!’这样能表示你真正了解他为何如此。”
父母对待孩子态度要一致
在对孩子教育过程中,家长的角色很重要。如果父母扮演的角色不对,则会影响教育的效果,有时是事倍功半。那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亲和母亲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许多父母认为,要管教孩子,必须是一个家长要“严”,另一个要“慈”;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或叫做“父严母慈”。以为只有“一严一慈”,“一软一硬”,相互配合,“软硬兼施”,才能教育好孩子。
这种说法,乍一听,似乎有一番道理,好像这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搭配和组合。所以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时,都是父亲先打骂,母亲来庇护;有的家庭是父母严格管理,爷爷奶奶阻拦。当然,父亲对儿子比较容易严厉,母亲对儿子比较容易溺爱。有的时候可能是母亲对女儿比较容易严厉,父亲对女儿容易溺爱,这就造成了主观和客观上的教育态度的不一致。
◆ 不要让孩子成为“两面派”
其实,“红脸白脸”相配合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这是一种不良的教育方式。如果一个家长对孩子较严厉、苛刻,另一个家长过于温和、宽容;或者一个要求特别严格,另一个又特别迁就、姑息、放任。不难想象,就会出现下列情形:孩子在严厉的家长面前,很老实,战战兢兢,唯唯诺诺,有话也不敢说,有理也不敢申辩,有事也不敢做。而当着温和的家长面,则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言行放肆,为所欲为,一点规矩也没有。这样的家庭教育,肯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正常状态,养成不良习惯。比如欺软怕硬、见风使舵、看人脸色行事,容易形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作风等。
夫妻态度不一致,还可使孩子学会钻空子,谁能答应他的要求他就去磨谁,并且把父母分成谁好谁坏。一些孩子就是在这种搭配组合中钻空子,出了事只告诉护着的一方,使家长在教育时采取迁就的态度。长此以往,孩子在家里找到了保护伞,以致家庭教育失去了约束力。
◆ 家长要有威信
如果父母教育孩子时出现矛盾,母亲这样说,父亲那样说,孩子就无所适从。孩子分不清谁是对的,不知道应该听谁的,干脆谁的也不听,也就用无所谓的态度对待自己做的错事。
“态度不一致”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在有心理问题的儿童中,父母采用“态度不一致”的方式的比例为17.3%,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家长9.24%,所以家长要在子女教育中扮演好角色,并不是说两者的角色不能一样,而是说父母也好,爷爷奶奶也好,教育态度必须步调一致,互相合作,否则就是无效的。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一致,也会影响到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夫妻一定要注意维护彼此的威信,绝不能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而故意贬低另一方。即使是一方对孩子的要求不合理,也不能自己单方面出面更正,而是应该与对方交换意见,由他自己出面更正。这样,既有利于孩子,也有利于维护家长的威信。
◆ 老人惯孩子,父母有责任
有老人的家庭或是老人带孩子的家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往往是老人喜欢袒护孩子,常常阻挠孩子的父母管教孩子,这也许是因为“隔代亲”的缘故,就造成了两辈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不一致。
实际上,老人惯孩子,父母也是有责任的,这是因为老人和孩子的父母之间缺乏沟通所致。如果从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与老人就都很关心孩子,经常探讨教育方法,也不至于使老人一味地娇宠孩子。等到孩子长大了,出现了一些毛病,才发现老人带孩子的方法不当,这就说明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对老人的教育方式是不够关心的。
发现问题怎么办?要达成一致,要与老人沟通,讲清道理,耐心开导,使老人心悦诚服,同心协力把孩子教育好。一般来说,老人与孩子的父母发生分歧,有几种情况:一种是老人的旧思想太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教孩子撒谎、骂人等;一种是老人的教育方式不当,如无止境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再一种情况是老人分担的家务过多,对孩子撒手不管。具体事情应具体分析,然后耐心帮助。帮助老人要讲究方法,避免出现婆媳或丈母娘与女婿不和。
父母双方教育孩子的态度应该一致,要严都严,不该严就不严。需要严的时候严得起来,需要慈的时候能真正有慈。每位家长都应该是有严有慈,集严慈于一身。
调整好对孩子的期望值
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能够成为社会的栋梁,这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望子成才”是普天下所有父母的眷眷之心。
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望子成才。有的家长把望子成才变成“令子成才”、“逼子成才”。按理说,望子成才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在此前提下,对孩子加以引导、劝说、帮助、鼓励、监督,这才是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可是有的家长不顾任何条件瞎指挥,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指令去做,颇似皇帝下圣旨,家长说了不办不行,办不好就逼。
由于孩子在小时候没有反抗力,不管心里多么不乐意,表面上也不敢不顺从。虽然孩子会发点小脾气,但真正反抗父母的安排是不大容易做到的。于是,就造成了一种假象,好像家长的“战略部署”一条一条实现得很顺利。家长先是喜在心头,接着是头脑发热,认为自己的伟大计划一定能实现。殊不知孩子已经反感透了,而且正聚积着反抗的力量,一旦长大,到了小学高年级,就可能出现“儿大不由娘”的现象,公开与家长顶撞、冲突。所以,家长应学点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自己孩子的基本素质情况,不要盲目地把上大学作为唯一的目标,而应恰当地确定对孩子的期望值。
◆ 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危害性
现在,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成为许多家长督促孩子读书的指导思想。在某些家长看来,孩子只有考进重点中学,才有希望进入名牌大学,而只有考进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才会有光辉灿烂的前途。反之,就没出息、没前途。所以孩子能否考进重点中学,就成为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关键。于是,在孩子进入小学时就出现这样一种反常现象:家长宁可舍近求远,每天接送孩子,也要想办法拉关系、走后门进所谓的重点小学。在平时,有意无意以“用功学习,考上重点中学”、“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大学就没工作”之类的话来吓唬孩子。这些督促孩子努力学习的方法,使孩子从小就挤入这样一条狭窄的艰难之路: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如果超过了社会需要和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及身心健康。在高期望值的驱使下,家长评价孩子好坏的标准会严重失衡,认为学习好就是好孩子,就什么都好。在这种心态驱使下,孩子只要学习好,要什么给什么,极端娇宠,并且,盲目给孩子加“小灶”,认为玩就是浪费时间,因而给孩子出很多题,远远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例如,某地有个五年级的小男孩,平时功课是很不错的,但在家长高期望值驱使下,心理压力过大,总认为自己不行,怕考不上重点中学,终日惶惶不安,极度紧张,后来竟悬梁自尽了。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是家长,当然最后吞食这个恶果的也是家长。
◆ 不应按自己的意愿来确定对孩子的期望值
家长愿意让孩子深造成为高级人才是好现象,但不能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对孩子确定过高的期望值,更不能匆忙地、超前地为孩子做“定向”包办,为孩子选择发展方向。过早地为孩子确定发展方向,不但是主观主义,而且说明家长对孩子缺乏信心。与其说是望子成龙心切,不如说是怕子成虫的表现。
孩子很小时就为其发展定向,很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强迫孩子超负荷地去做孩子毫无兴趣的事情,就如同牛不喝水强摁头,这样做不但效果不好,而且不利于孩子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孩子本来可能成为某个方面的人才,却因为驴唇不对马嘴的教育方式而给毁掉了,结果事与愿违。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杰出的人才是正确的,但重要的是要发现他的才能和特长并因势利导,或者成功地将自己的兴趣影响并最终转化为孩子的兴趣,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培养才能,避免孩子在将来一无所长。
◆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恰当的期望值
必须承认,由于人的生活和受教育条件不同,以及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因而人们的主观努力也表现为有限性。若家长不承认客观条件的差异性,不承认主观能动性的有限性,而是一味地苛求孩子,对孩子的进步和身心健康都将是有害的。因此,家长在确定对孩子的期望值时,一定要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水平,决不要和别人的孩子随意攀比。如果期望值高于孩子的实际水平,不但会给孩子造成沉重的精神和学习负担,使他们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厌倦学习生活,而且还会剥夺孩子本应有的生活乐趣;使他们长期处于超负荷生活状态,影响其身心发育,损害健康。如果期望值过低,也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家长应根据老师的建议,必要时征求心理专家的意见,并合理接受孩子的要求,实事求是地确定恰当的期望值。
◆ 家长应有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
有的家长认为,如果我获得良好的教育,一定会成为知名学者或社会活动家。这种假设虽有一定道理,但很多的杰出人才并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学校中门门功课都优秀的孩子不一定将来会成为杰出的人才。成才应该是以全面发展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充分和自愿地发挥其特长,才能使子女成才;违背孩子的兴趣,苛求其成才,孩子就很难成才。例如,有的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听到音乐时就不哭闹,家长就认为孩子有音乐天赋,将来可能成为音乐家,就不惜投巨资让孩子学电子琴、学钢琴。这种教育,不知摧残了多少儿童,造成了多少悲剧。而现在有数不清的家长认识不到这种教育是束缚了人才发展的有害教育,仍在那里重蹈覆辙,并呈现出日甚一日的趋势,这不能不令人深深忧虑。
当前,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几乎成了整个社会的一种特殊症候。这是由家长们普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所致,也是家庭教育观念上的误区。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也许会这样想:你们家长都不是“龙”,为什么非要让我成“龙”?既然成“龙”光荣,你们自己为何不力争这光荣?因此,望子成龙最切实的途径是家长自己立志成才。孩子看见父母成功的英姿,自然跃跃欲试。事实上,无论家长是否是“龙”也无论家长是否真切地期望孩子成“龙”,最终成“龙”者毕竟只是人群中的一部分。正确的态度无疑应当是引导孩子、鼓励孩子,为他的发展创造尽量好的条件。只要家长尽到了养育的责任,也就问心无愧了。
打破“天才”、“神童”的迷信
不少家长都从一两次的早期经验出发,认定孩子是“天才”、“神童”,将来一定大有出息,于是加给了孩子难以承受的压力,强化训练,希望由此挖掘孩子的天赋,实现自己一厢情愿的梦想。
◆ 别让读书变受罪
平时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本来就够孩子受得了,可假期也不放过,读书真变成了受罪。当然,这里面存在着个人能力有差别的问题。同样的作业,对有的孩子来讲可能并非什么难事,量也不算多;可对有的孩子或许已经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我认为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有一种机制,使学生能够同任课老师协商,当作业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时,可以让老师相应地减少作业量。
一直以来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老师布置作业的意图到底是什么?作业量过多,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对工作特别热心的老师,他们特别希望学生能通过做作业多学一点儿东西,尽快提高自己的水平,可大多情况下,这种热情都有点过头;有时候老师也会单独给功课较差的某些孩子留作业;还有一种情况是极为少见的,那就是把作业作为一种惩罚的游戏留给学生去做。我们应该了解清楚老师布置作业的意图何在,然后共同来采取对策。如果孩子对作业不堪忍受、甚至想因此去死的话,那作业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毫无价值可言。
许多孩子觉得光在学校学习还不够,还要去上课外补习班,那么完成大量作业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准备升学考试,有些老师也跟着学生一起用功。然而,苦学习失去了乐趣,只剩下痛苦,那岂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 孩子最不喜欢听的话
有一个学校对小学生以“你不希望父母做什么”为题进行问卷调查时,不论何时何地,回答“不希望他们说‘学习、学习’”者的人数,都排在前几名。可见,“学习去”是父母们常挂在嘴边的,同时也是小学生们相当反感的一句话。
埋怨或者警告,如果只是说说而已的话,毫无意义,只有去履行它,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根据经验,父母们明明知道毫无效果,可还是动不动就没完没了地冲着孩子大声嚷嚷:“学习去,学习去!”自己倒是释然,觉得反正“该说的都说了”,可是产生不了任何实际效果。父母让他去学习,他反而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学习,我才不愿意呢!”“学习,难道是做给你看的吗?”
与其如此,倒不如保持沉默,考虑用其他途径激发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
◆ 训练孩子坐得住板凳
我们知道,电视剧每播15分钟就有广告,而且动画片每一集播放的时间也大多是15分钟左右。这是因为,从心理上看15分钟的时间是许多孩子精力能够集中的最大限度。在这一心理作用下,许多孩子在书桌前坐上15分钟后就再也坐不住了。到了小学四年级如果仍旧是这样,每次只能坚持15分钟,就显得太短了。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多坚持一会儿,可是强行逼迫他们坐在书桌前的话,反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延长孩子的学习时间,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不宜操之过急。比如一开始可以延长到20分钟,然后再延长到25分钟,以此类推。对现在只能坚持15分钟的孩子,可对他说:“能坚持20分钟,就让你吃点心”,来点物质奖励。然后用闹钟或者计时器设定好20分钟的时间,与孩子约好:“表一响就吃点心。”若孩子果真能坚持20分钟,家长就要马上履约,不仅让他吃点心,还要进行大力表扬。第二天,就可以让孩子向25分钟的时间发起挑战。如果能如此慢慢将时间延长下去,那么一二年过去以后,孩子或许就能坚持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
◆ 时常让孩子换换脑筋
中途变换学习内容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方法。一直坚持做同样事情,就是连成人也会感到无聊。不妨先让孩子学习10分钟左右,然后给他换成别的功课。通过改换学习内容,能起到一个转换情绪的目的。大人有时也是这样做的。工作一个小时左右以后,效率往往就会低下来,这时走出书房或踱步到别的房间去,或者去冲一个淋浴,放松一下自己,立刻就会觉得十分惬意,精神也会为之大振。当然,这时走出户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散散步,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孩子同样需要调整情绪、换换脑子。过去家长常常打发正在学习的孩子出去买东西或者让孩子帮忙干农活。孩子并没有因此而耽误学习,学习成绩也并不比现在的学生差。这种随时随地的适当的情绪调整,使得孩子能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先让孩子从自己学得最好的功课做起。这就如同体育比赛中的助跑,助跑是为了跳得更远、更高。成人也一样,当面对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时,总是提不起精神来,没有干劲,磨磨蹭蹭地白白浪费时间。但是,如果从自己擅长的事情做起,结果就不一样了,工作能马上完成得井井有条。孩子的学习也是这样,可先让他们做自己最拿手的,当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就趁势转向其他的功课。这样做,孩子就不会对学习感到厌倦了。
◆ “考试没什么大不了的”
定期考试,成了学生沉重的精神负担。许多学生由于压力过大而焦躁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或者被某种自卑感所困扰着。这种情绪,会降低学习效率,严重影响学习精力的集中。
这是由于,当考试临近时,孩子的大脑已经完全被考试的事情占据。缓解这种紧张状态的最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让孩子想些与考试毫不沾边的事情,分散和转移其注意力。可以找一些孩子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同他聊聊,比如:“考试完了,带你去吃牛排”,或者“天气转暖后去旅行吧,你想去哪儿?”
这就像在即将胀破的气球上捅一个洞,释放出一部分空气。让孩子想象、描述一下考试完以后的轻松、愉快的生活,也特别有效。有了越来越多的快乐的憧憬和幻想,焦躁不安的情绪就会随之烟消云散。
这种谈话应尽可能地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比如吃饭时或者喝咖啡休息时。窍门就是一定要把握好时机。
若是定期考试,还会有一定的轻松余地。而升学考试就大不一样了,强烈的紧张和不安会一起向考生袭来。这时若家长不能保持沉着,而完全以考试为中心的话,全家就会处于高度的精神紧张之中。这种紧张气氛反过来又会加剧考生的紧张和不安。
不要把考生当特殊的人来对待,应在他面前表现得同往常一样轻松自如,并且告诉他:“不论是考上,还是考不上,我都不太在意。”这样做非常重要。在考试面前乱了阵脚的考生往往过分重视考试,把考试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他们有些人眼里,考砸了就好像意味着失去了一切。为了缓解这种紧张气氛,周围的人应尽量避而不谈与考试有关的话题,或者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对考生说:“考试没什么大不了的!”
还孩子过平凡生活的权利
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孩子之间为何有那么多的冲突?为何父子之间变得那样不好理解和沟通?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不少的父母往往想将自己往昔失去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孩子来补偿、实现,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强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学习。父母越是不得志,对孩子的期望值就越高;父母越是壮志未酬,越是希望在孩子身上得到补偿,老想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让孩子去实现。
◆ 自己的梦自己来圆
的确,鉴于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原因,我们有不少家长失去的东西很多。例如,有的家长期望值并不高,但是就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实现不了;有的家长本有很高的天赋,但是社会环境突然发生变化,自己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有的家长本有某方面的潜能,但是由于缺乏懂行人的指点和培养,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最后只能是以遗憾告终……
于是,在这类家长的潜意识里,就深深地形成了一个不容易解开的“结”,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来实现自己在青少年时代没有实现的期望。家长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一定非要让自己的孩子来实现。孩子能否实现自己的愿望,还要看孩子的条件和素质。
如果孩子的兴趣、爱好与父母的期望一致当然最好。但是,如果子女的兴趣爱好和想法不符合父母的愿望,那么,作为家长怎么办?是强迫孩子,还是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一块自由驰骋的天地,让他们在自己所喜爱的领域里充分发挥才能?答案自然是后者。家长决不能越俎代庖,强人就已。那样,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会使孩子的智慧幼芽刚一出土就遭到损伤。
◆ 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作为家长,对往昔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各种遗憾,还是应该理性地对待:一是不要凭一时的冲动,更不能强迫自己的孩子接受;二是即使发现孩子有可能实现自己以往没有实现的遗憾,也要选择一条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三是要随时随地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能期望过高,要切合实际;四是重点发展,因为有的家长没有实现的遗憾太多,不能让孩子一会儿学这个,一会儿学那个。
孩子是自己的后代,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独立的权利。他们的命运应该由他们自己来主宰。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和生命的延续,他有权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和前途。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让孩子能充分地发展,而不是被别人设计好的框子限制住。不然,他们也会同你们自己一样,在补偿父母遗憾的同时,也就留下了自己的遗憾,而他们的遗憾又由谁来补偿呢?
兴趣是一把开启事业成功之门的钥匙,每个人都愿意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因为这能把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父母坚决反对,非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生活,往往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公开与父母对抗,即使孩子勉强顺从了,也会消极应付。此时,孩子的激情和创造力都会受到抑制,客观上会影响他们的成长。
因此,请父母们善待孩子,尤其要善待那些为了获得父母的爱而不断努力却又不能一下子甚至始终不能圆父母“望子成龙”之梦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应有一定的自主性,而不再只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不必由父母设计他们的生活,他们也没有必要去实现那些连父母自己年轻时都没有实现的愿望和梦想。
做不愿做的事情是痛苦的。对此,为人父母者自己的感受是最深的。同样,孩子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强迫他们去做不愿做的事情,也会使他们难受万分。
因此,为人父母者,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些,理解孩子已经承担了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从精神上给孩子关爱和关心,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愿望成才,而不要一味地强行让孩子按照父母设计的轨道生活。企图将孩子的童年禁锢在父母精心设计的成才模具里,驯化为另一个自己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还孩子作为一个平凡人过平凡生活的权利。
怎样才算理想的家庭环境
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一个乐观、有信心、有能力、与各种各样的人都能成功相处,能够达到自己制订的目标,对社会有贡献,并且家庭生活美满的人,所需要的家庭环境是这样的。
①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地位和生活空间,并且受到尊重。尊重孩子,就像尊重任何人一样。
②每个家庭成员都有正面、积极的心态,充满信心及活力,帮助孩子发展这样的心态,是家长的责任。
③家庭成员们视信任、支持和爱为家庭里的最高价值,超越一切其他事物。因此,在家中每人都表现出在乎这些价值,并引导孩子重视这些价值。
④每个家庭成员都诚实,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从自己做起,并且处处鼓励孩子这样做。
⑤家庭成员之间容许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要敢于尝试,敢于认错。不要强迫别人与自己看法一致;接受别人的错误,以身作则。
⑥每个家庭成员都要乐于助人、富于爱心。与孩子一同去做助人的事。
⑦家庭成员之间互相鼓励学习,鼓励独立思考。对别人的不同或新颖想法,先听取,找出其中正面的意义作出肯定,而不是一开口就否定它,鼓励孩子多思考不同的可能性。
⑧家庭成员们认识到每一个人的价值,包括自己的价值。肯定和说出每个人的能力和对别人的贡献。
⑨家庭成员乐于与家人分享乐趣或悲愁。不要只说欢乐的事,也讨论不愉快、伤心的事。关怀孩子的感受,与孩子共苦乐。
⑩家庭成员们在一起所做的事,应该注重过程和意义更甚于结果。注重过程就是在乎对方的参与,肯定一起做的意义;反而结果怎样都不及这点重要。
在这个环境中无须很高的物质享受,因为与家人在一起便已经是最大的享受。它提供了最好的学习动力,孩子在其中发展出完善的信念和价值观,内心充满自信、自爱和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