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学习改变命运(3)
当你在阅读与一个主题相关的很多书的过程中,你也许会遇到一些论述矛盾的现象。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可以迅速再去找一些相关书籍来阅读。你可以将这些书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区分哪些是自己应该掌握、应该吸收的。出现了相互矛盾的现象,或者说出现了一些出入,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这种情况的出现反倒可以让你对这些知识加深印象。你既可以看这一主题的书,还可以看与此有关的一些背景书籍。看了一些相关背景材料以后,你会发现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更全面了,也更容易弄清事情的真正面目。这样,通过集中地阅读,在你头脑之中就会对这一问题建立起整体的印象。这方面的思绪就会非常容易地进入你的脑海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你获得的知识将是一种全方位的知识。由于它们是一个整体,因此,你在记住这样的知识以后,还不容易遗忘。
现在你需要读很多的书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你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以后,仍然需要阅读很多的书籍。在人生的整个历程中,我们需要读书。而关于你踏入社会以后看书的方法,我在这里想再赘述一遍。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踏入社会以后,你需要看书,需要学习。只不过你没有必要将所有的精力都用于读书,你还需要积极地去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你通过与他人的交谈来收集各个方面的信息和知识。这是一种除了书本以外对一个人增添知识非常有帮助的一种方法。千万不要忽视在交往中学习的重要性。
(2)对那些虽然无害但是也没有什么益处的书,你要注意不要浪费时间。
(3)要善于确定自己的阅读目标,选择一个主题,广泛阅读,阅读相关背景知识,真正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为你自己的前途学习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地问问自己:我到底在为谁读书?
既然我们已经否定了完全为父母或老师读书的不当想法,那么,我们在为谁读书呢?
当然,要真正明白读书的真谛不是那么容易,尤其对于还没有真正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但只要多多接触古今读书人的故事和榜样,就能从中领悟到读书的真正魅力,从而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通过读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因为只有你自己拥有了知识和技能这对强大的武器,才能在以后的人生征程上勇往直前、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清史稿·儒林》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叫李颐的年轻人,不幸少年丧父,家中非常贫困,一贫如洗。家庭生活支出仅依靠母亲替人帮工的微薄收入来维持。母亲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成人,根本无钱让他去正规的学堂读书。但是李颐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不为贫困所吓倒,常以忠孝礼仪来勉励自己,依靠自己发奋自学,终于成为清初着名的“三大儒学家”之一,也成就了一个出身贫贱而成大业的光辉榜样。
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科学文化知识,没有一技之长,就会寸步难行,被时代的浪潮淹没,更谈不上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当然不能成为现代文盲,今天的学习将给我们带来明日的光明和欢笑。读书是为了获得科学知识,而科学知识是将来的谋生之本。没有少年时代的刻苦读书,就没有美好、幸福的明天。
所以,一个人不管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管将来选择什么道路——独立经营企业、到机关当公务员或到部队等等,都必须从小好好地读书,努力地学习文化,用科学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你是在为自己读书。
清朝学者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一书中写道:“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食以养其生,充之使长;学以养其良,充之至于圣人圣贤。”有知识的人,一生多幸福、多快乐,无知无识之人一生多不幸、多痛苦。没有文化,在少年时可能没有什么体会,可是到了青年、中年,那种哀痛与悔恨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当你还是一个孩子时,感觉读书学习的生活是如此漫长;当你成为一个青年走上工作岗位时,才会发现当时努力学习是多么重要;当你进入壮年时,你常常会为了知识的贫乏而懊悔当年的贪恋玩乐;进入老年时,你悲伤地发现人生是多么短暂啊!所以,珍惜少年时代的读书机会非常重要。
《清史稿》全书356卷,其中本纪25卷,志142卷,表53卷,列传316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1年清朝灭亡,共296年的历史。是由中华民国初年特设的清史馆编修的,以馆长赵尔巽任主编,缪荃孙、柯劭忞等为总纂,另设纂修、协修、提调、校勘等职。参加编写工作的先后有一百多人。《清史稿》于1914年开始编纂,1920年编成初稿,1926年修订一次,1927年秋大致完稿,前后历时14年。于1928年刊印,1929年发行。
少年时期,好比四季中的春季,那是春花烂漫的美好季节,是万物复苏、生长的季节。但是我们不能只顾留恋春季的美丽时光,而要在春季的时节考虑秋收的事情。我们不妨来学习一下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精神。他们按季节时令来计划一年的春播耕种,精心呵护庄稼,到了秋天收获甜美的果实。试想,如果没有春天的播种计划,哪有秋天的收获?趁早进行人生规划,趁早去努力读书,年轻时候的努力,永远也不会白费。在美好的青春年华,如果能确定好人生的目标,并积极去努力,肯定会前程似锦。
生活总是默默地过去,并不会诉说什么,但是时间却会诠释人生的真谛。只有珍惜现在的人,才不会为时间的流逝而遗憾。若虚度现在的人生,那么明天的生活肯定难熬。假如学习中能多点属于青春的快乐,定能冲淡许多人所谓的那种“枯燥、单调、愁闷”的读书苦味。
高尔基曾经饱含深情地说过:“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声,犹如一股淙淙流动的泉水,把那陶醉于生活魅力的动人的欢笑,送上了生活的祭坛。”青春是人生幸福美好的象征,又是纯真与快乐学习的代表。
知识之光给人带来光明,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可靠保证。贫困多是没有文化的结果,不幸多是无知的代价,失败多是浅陋思想的误导。不读书,容易导致愚昧无知,那就犹如黑夜行路,漆黑一片,人生何以前进?没有勤奋读书做自己人生的坚强后盾,任何成就都谈不上。勤学苦读是获得成功的一大法则。刻苦读书,也是改善人生地位最好的武器。肯读书的人,将来必成大器。因为知识之光能够引导一个人走向成功之路。爱读书、爱学习不仅使人幸福,而且能使这个人特别有出息。读书学习不仅能帮助一个人开拓前程,而且能帮助一个人成就事业。读书学习能使人聪明、智慧,并且能使人谦虚、自信、有耐心和机智,而这些都是未来成功必备的要素。日积月累的读书生活,是明天事业成功的关键。没有今天的勤奋读书作为人生的保证,何来将来的辉煌业绩?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希望。
你想获得人生的成功吗?那么从今天努力读书开始。你想出人头地吗?那么从今天努力读书开始。你想做不被人鄙视并且获得尊敬的人吗?那么从今天努力读书开始。你想让生命绽放灿烂的光芒吗?那么从今天努力读书开始。
没有今天的优秀学业,何来明天的成功事业?没有今天的辛勤耕耘,何来明天的丰收硕果?没有今天的品德修行,何来明天的崇高声誉?没有今天的执着追求,何来明天的掌声鲜花呢?
终生学习,永远进取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可惜人生太短暂,以80岁计,仅有29200天,一个人一生无法体验所有的人生经验,唯有读书,从间接经验中了解人生,用前人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先学习前人,而后发展前人,最后才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学习使人变得充实,学习可以改变人生。”
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日渐加速。要是你没有每天学习,不断充电,那么你很快将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淘汰掉。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每一个现代人都不能忘记学习。而且可以肯定地说,只有那些随时充实自己、为自己奠定雄厚知识储备的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出类拔萃、笑傲江湖。
美国东部一所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有一群机械系大四学生,他们显然很有信心,这是最后一场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和找工作了。
有几个说他们已经找到工作,其他的人则在讨论他们想得到的工作。怀着对四年大学教育的肯定,他们觉得心理上早有准备,能征服外面的世界。
即将进行的考试他们知道这只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他们不能彼此交头接耳。
他们喜气洋洋地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都眉开眼笑,因为学生们注意到只有5个论述题。
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集考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脸上出现沮丧可怕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教授端详着面前学生们担忧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5个问题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
“有几个答完了4个?”
仍旧没有人举手。
“3个?2个?”
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
“那么1个呢?一定有人做完1个吧?”
全班学生仍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完成四年工程教育,但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是你们不知道的,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于是教授带着微笑说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你们的教育才刚刚开始。”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以为天下的智慧都收录在了书里,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即使是最优秀的大学生,在生活的教科书面前,也只是一个学前儿童。那么,是不是我们永远都没有毕业的一天?是的,“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地学习、实践,不断地充实自己,我们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埃里克·霍弗曾经说过:“在剧变时代,善于学习的人将继承未来。有学问的人将会发现他们为生存其中而进行了准备的世界已经不存在了。”
那些高校毕业生,他们用了十几年甚至长达二十年的时间从书本中学习知识,到了社会上,他们依然可能失败,因为日月在更替,世界在变化,知识在更新,书本上的东西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如果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善于学习,去学习新的知识。善于学习,就是从错误中,从正确中,从失败中,从胜利中,从对手那里,从朋友那里,从每一件事情中随时随地学习、总结、思考,把知识融入我们的头脑中。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就是要善于学习,并要在学习中创新,没有创新,用老一套去工作已经不被社会所接受。只有善于学习才能创新,只有勇于创新,才能立足于时代。
但是,许多人从学校毕业后就几乎停止了学习,这样反而很难有什么进步了。相反,一个毕业于普通学校的人,时常注意身边的事物,处处在意,时时学习,把社会当成自己永不毕业的学校,这样的人迟早会进步神速、成绩斐然的。
这也正如在自然界中,树木要生长出绿叶、开花、结果,必须充分吸收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旦供给停止,生长也会停止;吸收的能量越多,生长的速度就越快。同样地,我们不从社会中学习,把社会交给我们的东西吸收并把它转化成能力,我们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越来越无能,眼睁睁地看着时代的车轮绝尘而去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不再学习,不再进取,我们的能力就会退化,甚至随着时光流逝而飘散。能力不会永远留在我们身上,它也有生命周期,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它就会从我们身上慢慢消失。在此,自我提高的工具就是学习,而学习就在我们手上,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来使用它吧!
勤学故事:知识改变了修鞋匠的命运
知识能改变命运,这道理人人都知道,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去读书才是正确地改变命运之道。读书要读透,掌握技能的同时还要不断润泽自己的精神与心灵。要想改变生活,就请多读书吧!要想改变命运,就请理性地多读书吧!只有这样,生活的阳光才能照进你的心房。
姜锦程,1966年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柴沟镇大王校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高中一年级时,父亲去世,家庭负担日益沉重,他不得不辍学。务农3年后,他随一支建筑队到青岛打工。
刚进建筑队,他就开始自学,1年后就拿到了“建筑工程预算员资格证书”。他从搬砖的小工变成了预算员。他的命运第一次因为知识而改变。
他没有就此满足,他要继续靠知识改变命运。他考上了青岛市职工大学。他一边工作,一边用业余时间上大学。
可是不久,工程完工,建筑队要移师威海,他如果跟着建筑队走,就得中断学业,他如果留在青岛学习,就没有了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定留下来继续念大学。因为这决定他未来的命运。
他走遍大街小巷都没有找到工作。一个修鞋的人给了他启发,他觉得,这个活挺好,机动灵活,时间可以自己掌握,能保证学业,又解决了温饱问题。
他拿出兜里仅剩的200元钱,花196元购买了修鞋工具,走街串巷去修鞋。
为了学习、上课,他长期以来养成了一个生活习惯: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看书到6点,大脑疲劳时再上床躺1小时,7点起来做饭,一边做饭一边看书。8点准时出摊。下午4点收摊,匆匆吃点儿剩饭就去上学。放学回来实在饿了就啃几口萝卜充饥,然后把教师讲的课温习一遍,10点上床睡觉。
就这样,他一连坚持读完了3个大学。1995年,他拿到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大专文凭,1998年,他拿到了法律专业大专文凭,1999年,他又拿到了英语大专文凭。
从1989年到青岛打工,到1999年拿到了3个大专文凭,他有10个除夕夜都是一个人在青岛阴冷的小屋里,在苦读中度过的。
1999年10月,他走进了律师资格考试的考场,但这次他名落孙山。
2000年10月,他又走讲了律师资格考试的考场。这一次,他成功了。不久,他就被青岛某律师事务所录用。
修鞋匠当律师的消息不胫而走,被新闻媒体报道,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百姓故事》专栏予以报道……姜锦程从小小的修鞋匠成为一名律师,是他自觉地学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学习,虽然吃尽了苦,但他真正体验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甜头。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明天会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