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四书五经”概述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主干,而“四书五经”则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四书五经”翔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四书”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诗经》,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三礼”之一的《礼记》,是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历代科举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由于这些因素,使“四书五经”不仅成为了儒学的重要经典,而且也成了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成了直到近代全国统一的标准的教科书。所以,有人把“四书五经”与西方的《圣经》相比,认为它是东方的“圣经”。事实上,无论就其流传的广泛,还是就其对于中国人人格心理塑造影响的深刻来看,这种比拟都是一点也不为过的。“四书五经”是延续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