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我一直相信物质的世界中各种物质之间总有某种联系,可能是数字,可能是方程式,也可能是逻辑和推理。自从互联网开始出现并走向繁荣,我惊奇地发现,物质的世界中各种物质似乎已经逐渐被这种数字化的力量联系起来。我们的意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信息的分享到信息的挖掘与创造;从信息世界与人到人与人,再到对象与对象——换句话说,我们已经很难分清楚与你对话的究竟是人还是一幢大楼,或者是一个餐厅——也许我们用物联网来理解更方便一些。通过互联网的沟通,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我们可以和明天对话,建筑物也可以和我们对话。这真是一件如此有魔力的事情。
事实上,世界并没有改变,改变的仅仅是我们的思维方式,而正是因为思维方式的改变使我们的思考更加复杂了,信息化革命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变成有效协调世界信息爆炸的运动,世界经济活动的新陈代谢也随之飞速发展。也正是因为互联网的影响力,任何企业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间便“灰飞烟灭”,也有可能一夜之间成为最有价值的公司。
平坦的世界因为价值而精彩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他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中详细描述了数字技术如何缩短了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距离,以及其给全球供应链条带来的革命性变化。而今天这种信息的传递则更胜一筹。我们已经可以早于《The Times》了解全球经济信息,我们可以更快地了解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要记得,即使我们的对手比我们更晚了解到同一条很有价值的信息,我们也不要期望他们的迟到会超过一分钟。我一直认为互联网的价值在于缩短完成任务的时间,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伟大的公司的核心理念也是如此,从IBM、微软、Yahoo!,一直到后来的Facebook、Twitter,它们无一不是为了加快人类办公、搜索、查询、交友、信息传递等的速度而存在,并走向卓越。或许当我们希望我们的产品具有走向卓越的潜力时,我们可以反过来问问自己:“我们的产品节约了时间吗?它将会加速了人类发展进程吗?”
格局
就现实背景来说,我们现在已经处在一个互联网服务相对发达的时代,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思维方式方面的问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近两年被炒得火热的Groupon、Foursquare、Twitter、Facebook等却并不是什么非常高深的技术。只要我们对思维方式进行稍微的调整,便能够创造非常伟大的产品。正在成熟的互联网应用、日益丰富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投资家,这些现实背景都在告诉我们一个声音:只要你的想法够有创意,那么你就有机会!
我相信,在未来几年之内,互联网的格局还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历史上几乎所有带有高科技属性的产品都很快被市场淘汰了,而新的应用和新的思想则会大行其道。在互联网的历史上,互联网企业在服务主导的体验经济下具有不确定性,相应整个产品应用系统变得既坚韧而又脆弱,即使某个企业(如诺基亚)今天有了很大的舞台,但是这个格局在未来某天也会因为某个产品或服务的诞生而被立刻打破,所以,已经占有竞争优势的公司依旧需要不断努力改进产品和服务体系,尽早地投入代表最先进理念的产品或服务来争夺未来世界的话语权。
越来越大的互联网产品开发风险
也许很多人对互联网产品开发与投资的风险不以为意,但是客观事实告诉我们:互联网可能是创业失败率最高的行业之一。在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互联网产品的竞争也越发细分化,竞争也越来越残酷性。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即使万事俱备,即使创意足够完美,也会由于或是技术开发的大意,或是用户目标的错误估计,或是一系列微小体验的疏忽而导致失败。如何提高互联网产品开发成功率已经成为每个高级产品管理人才必须解决的问题。
赢
我曾经遇到很多客户,他们并没有将思想提高到战略高度,而只是基于传统的互联网产品形式,他们都没有理解到互联网的本质,所以他们很难通过互联网大“赢”。2009年6月在和客户谈及中国互联网进程时,我谈到“互联网依旧以产品的体验服务为本质,并将其领域不断延伸,以加快人类行为速度为价值。”我的客户也对此高度认同,他也进一步启发了我:“任何问题都是思想的问题。——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那么我们如何“赢”?我相信,当我们克服了思想的问题后,我们赢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思想的载体则是人才,所以我非常同意杰克·韦尔奇在《赢》中关于人才的观点:“要能让企业‘赢’,没有什么比找到合适的人更要紧的事情了。世界上所有精明的战略和先进的技术都将毫无用处,除非你有优秀的人才来实践它。”
从现在开始
我相信任何高级产品管理者未来都可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因为他们确实具备了企业家的潜质。人的一生中有很多的机遇,成就的路也有千万条,但是人的精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了解可能高效的行动,应该尽可能专业,因为专业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专业就是力量。你正确地开始了吗?也许你还有些迷茫,我们来看看Joe(本书中虚构的主人公)是怎么做的吧!我相信Joe遇到的大多数困境你都曾遇到过,不论是职业生涯的规划,还是产品设计与管理的专业素质,抑或是更高级的管理和领导的技巧,甚至是企业政治。Joe的思想和成长经历也许将会给你一些帮助。
关于本书
本书缘起于拙著《精益求精——卓越的互联网产品设计与管理》,这本书2010年出版时正值互联网行业爆发的时期,产品管理和用户体验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时这本书就是在这一形势之下完成的,后来得到身边朋友们的推荐,终于得以出版。
在《精益求精》(简称)出版之后,读者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普遍认为这是一本不同于其他互联网产品管理的书,这一点完全契合我的初衷。在高兴之余,又进一步与各行各业的专家去沟通了解更广泛的内容,在知识增长的同时也使得我萌生了再版的意愿,因此开始不断收集问题和资料,筹备本书。在本书创作的过程中,向读者征集到了一些反馈和意见,比如希望把知识点更加细化、希望把案例更加突出、希望了解产品的运营方略等,因此这些内容在本书中都作为重点章节进行了阐述。此外,为了让本书的内容在结构上更契合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能力上升曲线和职场晋升路线,我们对本书的结构进行了调整。根据产品经理成长的阶段将本书分为了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充分概括和阐述了产品经理在不同的阶段应修炼的能力,故本书书名修改为《产品经理的五项修炼》,使之更加切合本书内容,希望读者能够继续提出意见和建议,继续支持本书。
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本书增加和修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增加或修改了“以数据为中心的产品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帮助产品成长”、“PDCA的管理体系使得企业产品管理效率显著提升”、“针对用户体验的实践必须以数据为中心”、“好的产品是运营出来的”、“改变设计方法,建立以数据为中心的用户体验体系机制”、“改变产品机制,建立以运营为核心的产品管理机制流程”、“改变运营体系,建立以数据为中心的产品-运营改进机制”等小节。
第二章主要增加或修改了用户研究方法与理论概述、内部需求与外部需求、需求跟踪与变更管理等相关内容。
第三章主要增加或修改了“基本业务的交互设计”、“面向营销的交互设计”、“基于数据建立业务和营销统一的交互系统”、“快速原型设计的表现要素”、“数据中心的运营意义”、“数据中心的管理意义”、“数据中心的规划要点”、“以运营为中心建立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等小节。
第四章的整章内容都进行了增改。
第六章为新增章节,主要包括数据挖掘与分析、基于数据的产品运营规划、执行与检查和总结与系统改进等内容。
第七章增加或修改了“以绩效为核心的产品管理”和“创新的难题”两节的内容。
第十章增加或修改了“以数据为中心的用户体验绩效管理”和“产品开发循环”两节的内容。
我们可以发现本书中增加了大量关于运营和数据的内容,这一方面是应读者要求,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从本质上看,脱离运营和数据的产品管理必定是不成熟的管理。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产品并非数据驱动,而是需求驱动。数据是具有启示意义的,而要把握好这个度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也是决定能否走向卓越的关键步骤,本书对此也有详细阐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次修订中,整本书的基本框架未做大的改动,因为这个框架普适于各互联网企业,所以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依然是本书的核心思想,也希望所有的产品经理们能够坚持这一思想。但愿本书能够对促进中国的互联网产品的发展发挥微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