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是个什么玩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为什么有的东西越涨越有人买

——违背需求定律的那类商品

前面的需求定律告诉我们,一件商品的需求量和它的价格呈反向运动,即价格上升则需求量下降,而价格下降则需求量上升。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偶尔会碰到一些看上去与需求定律相违背的商品,即当价格上升时人们反而更愿意购买,该商品的销量反而上升,而另外一些商品恰恰相反,当价格下降时其销量不升反降,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需求定律也有失灵的时候?

的确如此,经济学上的很多定律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都有特例,尽管我们尊称它们为定律或定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乃是因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的行为方式,而人们的行为方式千奇百怪,并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所以尽管经济学上假定人们的行为是理性的,但实际上呢?很多时候人们的行为是非理性的,有时甚至是盲目的、疯狂的,是由某种固执的心理预期(比如预期股票价格或黄金价格还要上涨)主导的。难怪面对人们在股市上的疯狂行为,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感叹道:“我能精确测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算不出人类内心的疯狂。”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学上很多所谓的定律定理并不能解释人类所有的经济行为的原因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最近一次的经济危机最开始发生在经济学最发达的美国的原因所在。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经济学上是如何分析那类违背需求定律的商品的。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涨,但奇怪的是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这一现象被英国人吉芬爵士发现并记录了下来,后人称这一现象为“吉芬现象”,这类需求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也因此被称为吉芬品。

我们用数字来说明吉芬品是如何形成的。假设1845年爱尔兰的某个家庭一周需要吃20公斤土豆和2公斤牛肉,一开始土豆的价格为1公斤1英镑,牛肉的价格为1公斤10英镑(这里土豆是低档品而牛肉是奢侈品),该家庭在食品上的周支出为40英镑,正好买20公斤土豆和2公斤牛肉。现在假设土豆价格上升到了每公斤1.2英镑,而牛肉价格和周支出不变,那么该家庭如何做出选择呢?显然,为了填饱肚子,该家庭就不能还像原先一样买2公斤牛肉了,因为买2公斤牛肉后剩余的钱只能买10公斤土豆,这样会饿肚子的,因此该家庭必须削减在牛肉上的支出从而增加在土豆上的支出,这样该家庭可能会购买1.5公斤的牛肉和11.5公斤土豆,合计还是12公斤(这样该家庭还剩下0.4英镑),因此尽管土豆价格上升,但家庭对它的需求量反而上升了。反之,当土豆的价格下降之后,人们会有更多的钱去买牛肉,这样对土豆的需求量自然下降。

因此,吉芬现象的发生是需要条件的,在某种条件下土豆是吉芬品,在其他条件下,土豆就不是吉芬品。

我们在股市中看到的一些股票的表现和“吉芬现象”有些类似。比如,某个大牛股在主升浪阶段,其股价节节攀升,其成交量也随之逐步放大,这说明人们对该股票的需求量是随其价格的上升而上升的;某只大熊股在主跌浪阶段,其股价节节溃退,其成交量也随之逐步减少,这说明人们对该股票的需求量是随其价格的下降而下降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认为心理学上的羊群效应再加上贪婪心理和恐惧心理发生共振导致了股市中的“吉芬现象”。

举个经典例子来说明证券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导致的“吉芬现象”,该例子也出现在畅销书《货币战争》里。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和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联军在比利时的滑铁卢决战。决战的结果当时无人敢预测。相当长时间里,似乎拿破仑有可能战胜英国。几乎在最后一刻,普鲁士将军布洛克尔率领他的军队拯救了联军阵营。拿破仑遭到了彻底的失败。谁要是事先知道这个结果,谁就能够用情报赚一笔大钱。因为,要是知道英国国王仍然有支付能力,那么英国国债的行情就会猛涨。而当时它的价格始终压得很低。英国著名商人罗斯柴尔德首先得到了这个消息并告诉了政府——因为他是一个守法的公民,然后他来到伦敦交易所,开始抛售债券。所有其他投机者由此得出结论:如果罗斯柴尔德抛售债券,那就说明联军遭到了失败。羊群效应加上恐惧心理让大家都跟着开始不计成本地抛售债券,债券价格越来越低。

但他们却不知道:很多用越来越低的价格买进债券的人,都是罗斯柴尔德派出的代理人。到了第二天,大家得到了联军胜利的消息,但也得知了罗斯柴尔德在头一天用低价买进的债券获得了巨大的利润。罗斯柴尔德因此载入史册,成了有史以来最有成就的投机商。所以吉芬品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而且有时是短暂的。

但是包括张五常在内的一些经济学家并不认为存在着违背需求定律的商品。在著名的教科书《经济学》中,对于所谓违反需求定律的现象,萨缪尔森曾做过仔细的分析,认为人们常犯的毛病是,对经济学规律是建立在“其他条件相等或不变”的基础上这一点缺乏真正的认识。事实上,除了商品价格以外,收入水平、消费习惯、道德观念乃至心理预期等都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和对商品的需求。需求定律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基础上,仅仅观察和研究价格变化与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关系及其规律。如果不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就会出现:因为收入上升而增加的购买量大于价格上升而减少的购买量,从而形成价格上升而需求量上升,即所谓需求曲线(当然本书不讨论技术性很强的需求曲线)向右上倾斜的现象发生,这样,“革命性地推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规律”的事实自然就会发生。

当然,他们的结论也是值得商榷的。生活中到底存不存在违背需求定律的商品,请读者自己观察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