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文化和艺术(1)
玛雅文明高度发达之谜
玛雅人以其聪明的才智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明。1576年,西班牙王室使者迭戈·加西亚在中美洲的丛林中发现了“沉睡”了数个世纪之久的玛雅文明,至此,神秘的玛雅文明终于浮出水面。
玛雅天文台
神秘的玛雅文明
根据研究,玛雅人有着独特的年表体系,各个重要的历史日期被记载于石碑、绘画、陶器上。根据对记载的图象的分析研究,可以准确地了解曾经的历史,了解曾经在玛雅的各个城市中生活过的主要历史人物的一些具体情况,如名字,出生、登基、去世的时间及地点。
根据传统的年表,玛雅文明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前古典时期,约从公元前1500-公元317年;(二)古典时期,从公元317-889年;(三)后古典时期,从公元889-1697年。随着最后一批有组织的玛雅人被西班牙人征服,后古典时期宣告结束。在不同的时期,玛雅文明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最早的玛雅历法出现于前古典时期。在制作陶器、石雕等方面,南部玛雅人较为见长,而中部玛雅人则擅长建造房基,修建一些有拱顶并添加了灰浆的毛石工程,同时筑有一座座初期的古碑。而北方的玛雅人既能够制作简单的原始陶制品,还建造了大型的宗教设施。
大约在公元元年前后,玛雅人独立地创造了象形文字。玛雅人以石碑做年鉴,每20年立一块石碑,以记载发生的重大事件。令人遗憾的是,用玛雅文字撰写的典籍都被西班牙殖民者入侵美洲时当做“异端邪说”而烧毁了。现得以幸存下来并被公认的只有三本,即《玛雅三抄本》。
此外,通晓天文学的玛雅人可以精确地预测日食和月食发生的具体时间,并计算出了金星公转的周期,计算结果与当时的中国与欧洲相比更为精确。他们还制定了太阳历,将一年分为18个月,每月20天,外加5天的1个月,共计19个月计365天,计算时间的准确度超过了当时世界上通用的格列历。玛雅人在数学上也成就斐然。早在公元前3000年,玛雅人就发现和使用了“0”这个数字,比世界上其他民族要早800年。
在建筑、雕刻和绘画上,玛雅人更是堪称一绝。雄伟壮阔的宫殿可与欧洲最大的宫殿媲美,无与伦比的石砌金字塔、太阳庙可与埃及金字塔一决高下,那些嵌于建筑物上的巨型石雕更是出神入化,美妙绝伦。更有意思的是装饰在建筑物正面的蛇形神面具与中国商朝时代祭皿上的饕餮纹十分相似。
在后古典时期,南方玛雅人被托尔特克人征服。这里的玛雅文明出现了陶制塑像,在山岗顶上建有防御工事。后来,北方玛雅人也被托尔特克人征服,并在奇琴伊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统治中心,人们崇拜“库库尔坎”——长羽毛的蛇神。玛雅人将奇琴伊察遗弃后迁都玛雅潘。
玛雅文明神秘消失之谜
公元10世纪末,玛雅人抛弃了自己辛勤建造起来的繁华城市,躲进了深山老林,他们这种背弃文明、回归蒙昧的做法是出于自愿,还是另有原因呢?
史学界对此猜测不已。有的说他们可能是受到外族侵犯,有的说他们可能受到气候骤变、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因而大规模地集体迁移。可是这些假设和猜测都不具有说服力。
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促使玛雅文明没落的罪魅祸首可能是干旱,而且这种干旱具有规律性,与太阳活动的周期有关。科学家经比较发现,每次发生干旱,玛雅社会文明的发展都会出现趋缓的现象。而玛雅人又是非常依赖降雨以及地表水源生活的,长期的干旱足可以导致他们文明的中断,甚至灭亡。玛雅文明现已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珍珠,尽管它被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还有许多谜底没有被人类揭开,但其光辉会永远闪耀。
“龙骨”的秘密
甲骨文也叫“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等,是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但甲骨文出土之初,人们并不知道它的史学价值,而是把它当成了治病的“龙骨”。
“龙骨”的发现
1899年,北京有一位医师,为一个患上疟疾的患者开了几种药。病人的亲属王懿荣,碰巧是位研究古代文字的专家。他发现药方中一种名为“龙骨”的药物,并不是什么骨头,而是变黄的龟甲,并且龟甲上面还有很多划痕。
王懿荣十分好奇,拿起甲骨仔细观察划痕,竟然出乎意料地发现那些划痕似乎像是某种文字。那些字体既非原始的象形文字,亦非当时中国人所使用的表意文字,这显然是一种远古铭刻。王懿荣的发现,激起了其他学者和古董收藏家搜寻有铭刻的“龙骨”的兴趣。通过20世纪初期出土的大量器物碎片,人们了解到商代龟甲兽骨上的裂纹不是意外所致,而是有意以高热烘烤造成的。
“龙骨”的出处
但在王懿荣的初步探索之后,仍然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尚未解答,商朝人居于何地?商代的城市中心究竟在什么地方?
1928年,政府对珍贵文物大量散失的情况极为震惊,就颁下命令:管制安阳地区的发掘工作,制止文物再被盗挖贩卖。新中国成立之后,安阳地区的发掘工作,一直都在进行,而发掘出来的物品,不仅有大量甲骨,同时还发现了商代都城遗址。
根据这些发现,许多考古学家都认为,甲骨是出自商代最后一个首都“殷”的所在地。而在华北其他地方,也发现了许多有关商代的证据——一个曾被视为“神话般的”社会,现在终于“重获新生”了。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物不仅具有巨大的史料价值,还为我们研究古代文明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帮助。
亚历山大灯塔之谜
据记载,亚历山大灯塔在古时己经与埃及、希腊、巴比伦的6座建筑并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而今天人们却再也找不到它了,历史典籍中描绘的那座高耸入云的灯塔仅仅是美丽的传说,还是确实存在呢?
神奇的灯塔
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亚历山大灯塔其名气远远超过了金字塔,当时的人们一提到埃及,首先想到的是亚历山大城雄伟而神奇的灯塔,而不是被称为“法老的陵墓”的金字塔。但是,如今人们怎么也找不到亚历山大城的遗址,那座灯塔也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历史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亚历山大城是埃及的历史名城,曾与罗马、君士坦丁堡并称为世界三大城市。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统治埃及时期设计修建了这座城市。位于地中海地震带上的亚历山大城,曾经多次遭受地震之灾,最近的一次发生在14世纪。历经多次地震后,这个城市几乎毁灭。
亚历山大的帝国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这位马其顿皇帝占领埃及后建造并钦定为埃及首都的亚历山大城,此后却发生了许多战争和故事,留下了不少的遗迹和传说……
亚历山大海港曾是地中海沿岸最大最繁华的港口,这些在古希腊的典籍中都有记载,而今天人们却找不到这个港口的痕迹了。人们开始怀疑,历史典籍中所描绘的那座高耸入云的灯塔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亚历山大灯塔的由来和逝去
亚历山大灯塔的由来同当时亚历山大城的贸易活动有关。当时,频繁的贸易往来,各国商船云集大港,迫切需要有一座灯塔,来指引船只夜间进出。于是,标志着古埃及人聪明才智的世界伟大奇迹——亚历山大灯塔,便应运而生了。
有关这个灯塔的来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公元前280年,一个月黑风高的秋夜,驶入亚历山大港的皇家接亲船不幸触礁遇难,船上人员无一生还。
这个震动埃及朝野的悲剧,使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下令在亚历山大城最大的港口入口处修建导航灯塔。经过建设者的艰苦努力,一座雄伟壮观的灯塔屹立在法罗斯岛的东端岛岸上一块为巨浪所冲刷的礁石上。它就是亚历山大法罗斯灯塔,简称“亚历山大灯塔”。
灯塔的实际位置大约在亚历山大城海滨外一千米处的法罗斯岛上,灯塔也因此有“法罗斯”一名。此后西方各国的“灯塔”一词,均用“法罗斯”(Pharos)音。例如英语的“Pharos”,法语的“Pharos”,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的“faro”等皆发此音。但是灯塔的实际位置是在距该岛约17米的礁石上,并非在岛上。灯塔在风雨中屹立了千年之久,其上的火炬焰火经年不熄。
这座巨型灯塔屹立了一千多年之久才被地震所毁。从公元前281年建成点燃起,直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伊斯兰大军征服埃及,火焰才熄灭。灯塔的火焰燃烧了近一千年,这在人类历史上的灯塔中是独一无二的。
曾经雄伟壮观的灯塔
公元前2世纪罗马哲学家安蒂培特的著作中,曾记载过有关灯塔的情况。该灯塔已经与当时的埃及、希腊、巴比伦的6座建筑并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后人对灯塔也有进一步的描述,还画出精细的灯塔图样。
雄伟的灯塔实际上建于公元前281年托勒密王朝的鼎盛时期。灯塔由古希腊著名的建筑师索斯特拉特设计。塔身用白色大理石砌筑,石缝之间用熔化的铅水弥合。塔柱、塔基为花岗岩石料,并用玻璃片充填。因为当时的科学家和建筑学家一致认定玻璃的耐腐蚀性。
灯塔十分庞大,占地总面积930平方米,高度达到135米,相当于现代40层的高楼,高出日本现在的横滨港灯塔达28米,与埃及的吉萨大金字塔相差无几。灯塔共分三部分:一层塔基,向上缩减的塔身,一个塔尖。灯塔内设300间厅室,供管理人员和卫兵居住。灯塔宛若一座现代摩天大厦。
塔身之上是一个圆形塔顶,塔顶内的导航室中有一个巨大的火炬不分昼夜地冒着火焰。据传,火炬除本身的火焰光芒外,还设有一个凹面盆形镜,反射出的耀眼的光芒,使60千米以外的航船都能遥望到灯塔的方位,从而使航船不会迷失方向,顺利驶向亚历山大港。灯塔的塔顶之上铸着一尊高约七米的海神波塞冬的青铜立像,为这座建筑增添了神话与艺术的风采。
灯塔不仅外部造型考究,连内部结构也非常严密。塔基宽阔结实,里面有螺旋式通路直达塔顶。塔中层到上层的一段通路还设有台阶,正中间还有运送物品的升降装置。塔内的多个窗口,使得灯塔更具有独特的艺术气息。
关于亚历山大灯塔的命运,后人的说法虽不统一,但最终都一致同意了“地震毁坏了灯塔”这一说法。公元700年,亚历山大城发生地震,灯室和立像塌毁。公元880年,灯塔修复。公元1100年,灯塔再次遭到强烈地震的摧毁,仅残存下面一部分,灯塔失去了往日的作用,成为了一座瞭望台。后来,人们便在台上修建了一座清真寺。
1302年的时候,这里曾经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整个城市毁于一旦,灯塔也没有逃脱破损的命运,但灯塔的塔基仍然存在。然而1375年又一次更为猛烈的地震后,全塔毁坏,残存的塔基也终于倾覆于大海之中,灯塔终于不复存在。随着地层沉陷,法罗斯岛连同附近海岸地区也慢慢沉入海底,千古奇观从此烟消云散,一点遗迹都未留下。
因为没有真实遗迹保存下来,所以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不敢妄下结论,只能寻找能证明灯塔确实存在过的证据。
1978-1979年,埃及考古队借助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在埃及北部地中海港口城市亚历山大附近海底,终于发现了古代亚历山大海港的遗址。考古队在当地年迈巫师的帮助下,在海港的水下找到灯塔的遗址。还发现了一枚镶嵌着宝石的戒指,这可谓是埃及现代考古史上的一大发现。
今日亚历山大海港又立有一座新灯塔,但比古灯塔大为逊色。1892年由避暑行宫改建的希腊-罗马博物馆,收藏着亚历山大城零散的文物,展示着亚历山大城饱经沧桑的悠久历史。
如今,一座1480年建成的城堡就坐落在古时灯塔的遗址上。城堡周围还散落着灯塔原来的巨石。而灯塔曾经的历史,早已消逝于茫茫的大海中。
古印加人弃城而去之谜
1911年,美国探险家海勒姆·宾罕姆发现了一座神秘古城,并将其命名为“马丘比丘”。从此,被遗弃了近一个世纪之久的马丘比丘古城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美丽的“空中之城”
马丘比丘古城地处乌鲁邦巴河峡谷中。古城雄伟壮丽,令人啧啧称奇,但同时人们也会生出无数疑问,它为何会长久湮没无闻呢?
根据传说,“马丘比丘”是印加帝国的缔造者曼科·卡帕克的出生地。它位于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以北118千米处,名字取自它所在的山峰,字面意思是“老山峰”。它三面临河,一面靠着白雪皑皑的萨而坎太山,地势极为险要。因此,它才勉强避开了西班牙侵略者及天主教势力的侵犯,得以保留完整。
古城建筑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神庙皆建造细腻,对缝严整,并配有三扇窗户,对缝处无任何黏合物,但却连极锋利的刀片都无法插入。墙上的每一块石头都像拼图一样,被巧妙地连接起来,这与其他印加遗址的风格大相径庭。
在城市中间的“神圣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巨大的日晷,马丘比丘人通过它来测定每天的时刻。在古城的一端还有著名的太阳神庙和“拴日石”,印加人希望用“拴日石”永远留住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神——太阳,它是万物生命和希望的起源。
马丘比丘人在城堡对面的山峰上筑起层层梯田,并开凿了引水渠,用雪水灌溉农田,渴望丰收。
人们对印加人弃城原因的猜测
拥有如此美丽而逍遥的空中之城,马丘比丘人为何离开自己理想的家园?没有任何留恋,没有任何先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西班牙征服者的原因。但是,据史料记载,当时侵略者的铁蹄并未踏足此地。而且,研究者还发现,在1533年,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国前,马丘比丘人便已离开了这座美丽的空中古城。即使真的是因为西班牙人的入侵,想想印加帝国的雄厚实力,拥有精锐兵骑的印加人,居然不敢和百余人的西班牙入侵者作殊死的搏斗?这种解释恐怕站不住脚。
马丘比丘人在云雾缭绕的山顶建造了美丽的空中家园,并在此安居乐业,可是他们却忽然离开了这方他们赖以生存的乐土去重建家园,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上苍的旨意,是部落之间的侵袭与纷争,还是奴隶们的反抗使其统治坍塌了?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能解释他们为何弃城而去,马丘比丘人给后人留下了一道无法解答的难题。
古印加帝国黄金藏匿地之谜
古老的印加帝国是黄金的国度。这个崇拜太阳神的部落留给人们太多关于黄金的传说,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寻宝人的目光和探索者的脚步,谜底尚未揭开,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