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连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文韬武略写春秋——陈洪钢传奇人生

文明神州精英多,灿若群星光烁烁:站立巍巍座座山,倒下滔滔条条河——俱以拳拳颗颗心,谱就堂堂曲曲歌……文韬武略陈洪钢,传奇人生树高格!

正值中国农历中秋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6周年前夕。楼洁路净、花木葳蕤的中国首都北京,丽日晴空,金风送爽——沐浴其中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此刻更显得雄伟壮观、金碧辉煌、流光溢彩、魅力四射!

上午十时许,在二楼那花团锦簇、高雅而庄严的人大常委会议厅,“第五届中国世纪大采风颁奖大会”正在隆重举行:一位身材不高、面容清癯、精神矍铄的智叟,迈着轻捷的健步走到麦克风前,面对众目睽睽的凝视和一台台摄像机强光的聚焦,他从容镇定、雄姿英发、目光炯炯地站在那里讲话。他那热情洋溢、内容感人、抑扬顿挫的生动演讲,吸引了台上台下300多人的目光和心灵,不时激起阵阵热烈的掌声——这不禁令耳闻目睹的笔者怦然感动,肃然歆敬!

读者朋友也许探问:“此君何人?”

他就是富有文韬武略的第十六期黄埔军校、美国参谋大学和苏里大学新闻系毕业生,将军、博士,现任世界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和《中华新报》发行人兼社长,一贯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曾在中国和国际政治、军事、社会舞台上,演出过“威风堂堂奏鸣曲”的风云人物,现已83岁高龄,昨日偕82岁坐轮椅的夫人钟大明,专程从美国赶来参会的传奇华侨陈洪钢先生!

被誉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首的我国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陈洪钢就是个仗义疏财、扶正祛邪的坦荡荡、磊落落的君子。这位历尽沧桑、斗志弥坚、腰直背挺、反应机敏的耄耋华侨,从少年时代至今,经过半个多世纪自强不息地在学海里攻读、事业上锻打和生活中砥砺,日渐形成他勇谋兼备、刚柔相济的可贵品格。这品格,在漫漫征程的拼进中,铸就了他闪光而锋利的生命之剑;于芸芸众生的交往里,融汇成他慈善又温馨的爱心——他以那利剑,斩除人生路上的虎豹和荆棘,扫荡世间所遇的邪恶与阴霾,开拓一往无前的新径与坦途;他用这爱心,帮助海内外不少炎黄子孙渡过难关、重振雄风,主动与众多旅美华侨联络感情、沟通思想,积极促进台海和平、两岸交流。正缘于此,他和美国的陈香梅、陈本昌,并称为闻名于世的“三陈”!

在全球科学领域有着划时代意义的“相对论”的创立者、伟大的美籍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陈洪钢那一贯忧国忧民的多年工作实践,生动地诠释了这句名言的内涵。纵观他80多个春秋的生命之旅,横看他栉风沐雨、走南闯北的闪光足迹,无论在何时何地,他总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时是金戈铁马,驰骋疆场;有时则唇枪舌剑,鏖战政坛;始终是为国统一,奔走呼号——他,以坚持不渝的嘉言懿行,谱写出一曲响彻云天的传奇人生的壮美浩歌!因此,我们可以断言:陈洪钢,是个名副其实的充满传奇色彩的爱国华侨!

作为一个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讴歌英才、弘扬正气的中共党员作家,为探究这位对祖国和人民一往情深的旅美华侨的人生轨迹,搜集和解读他颇能激发我们爱国之情的传奇故事,故在他讲话翌日,笔者满怀敬慕浓情,到其下榻处拜访,在畅叙间,试着谈及意欲采写他,想不到他却欣然应诺,并心虔志诚地道出了由衷的感激之言!这天一闭会,大家就各奔东西,陈洪钢又回美国……令人喜出望外的是:恰值别后一个月的10月19日,寿逾八秩的陈先生,竟应笔者之邀,专程从美国夏威夷州府檀香山市登机,万里迢迢飞达天津市,郑重而认真地前来接受采访。经过彼此九天的同吃共住、畅所欲言、倾吐心曲、感情交融,互相有了较多地了解——他以满腔的激情,清晰的思路,打开了他那深沉辽远、尘封数载记忆的闸门……

革命世家育英才

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向世人昭示着这样一个公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良,儿孙受熏陶;长辈贤,子女易成才。陈洪钢自幼生活的环境和家长以身示范的培育,就为他身心健康成长的日后走向成功,奠定了思想和知识的坚实基础。

那么,陈洪钢出生在一个怎样的家庭呢?谈及此,我们不能不提到当时的历史背景。

清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力衰微,列强侵入、领土丧失,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百业凋敝、民不聊生。那些不甘心做亡国奴的文人,虽然忧国忧民,但却苦无出路,他们以“言志”的诗歌,抒发仰天长叹的悲愤情怀。譬如,“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骁勇青年谭嗣同,在《有感一首》中诘问:“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被梁启超誉为“世诗家三杰”之一的爱国者蒋智由,则在他挥笔写就的《有感》里浩叹:“落落何人报大仇?沉沉往事泪长流……凄凉读尽支那史,几个男儿非马牛!”

当时,御侮图强的一批仁人志士,康有为、梁启超、杨深秀、林旭、谭嗣同等,于光绪24年,即1898年,提出了戊戌变法维新。自是年4月23日,光绪明谕实行新政,到8月3日,谭嗣同向袁世凯所提要求被拒绝,仅仅百日,变法维新即遭残败:慈禧垂帘听政;光绪皇帝被幽闭于北京南海中央之瀛台;变法维新的发起人康、梁,虽侥幸逃脱,未遭杀身之祸,但在推行新政中迎难而上、首当其冲的谭嗣同、刘光第等六君子,却被惨毒杀戮。广大劳动人民,仍在内忧外患的困窘和屈辱中生活……有压迫就有反抗,有屈辱就有斗争。人民不会沉落,英豪总会奋起!在康、梁变法失败之日,正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之时。这两者性质有根本的不同:变法维新,旨在满清皇帝统治下,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零碎地实施若干新政;而革命运动,则要从根本上推翻满清政府,建立英、美式的民主共和国,以使我中华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有不同的是:变法维新,只能列出一些具体的新政之举,供皇帝采择施行;而革命运动领袖孙中山,则有其一整套建国纲领和治国方略。他的理论,以《三民主义》一书为中心,还有依此而发挥的一系列建设理论,诸如《建国方略》、《心理建设》、《物质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国家建设》八部,等等。孙中山是有主义、有计划的革命领袖,他领导社会各界分子进行革命,其人员组成主要有:会党、华侨、知识分子、进步军人和新出现的进步资产阶级。这应运而生的革命势力,反映了时代的迫切要求和人民的强烈愿望,因而越来越壮大,不断向满请统治者进行暴动,直至1911年8月19日的武昌起义,即暴风骤雨般摧枯拉朽的辛亥革命,彻底倾覆其统治,终于在1912年1月1日,成立了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从此,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267年的统治。

在辛亥革命之前,即1905年到1911年3月29日,黄兴率俊良之士攻打广州,孙中山直接或间接指挥的暴动,不下10次,但都因敌众我寡、敌强我弱而屡屡失败。就在这革命最艰难、最需人财物力帮助之时,陈洪钢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多次同孙中山、黄兴等革命领袖共谋大事,并为其从国外购买军火,妥存在自己家里,供革命者随时取用。

陈洪钢祖居广东省中山县南屏乡陈承裕堂村,那是一个书香门第、官宦之家。祖父陈犀坪,是清朝进士,虽在朝为官,但对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极为不满!他弃官后,即兴办农场、经营茶叶等农产品,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事业发展很快,规模不断扩大,生意日益兴隆,财源滚滚而来,在长江流域和广东、澳门等地影响很大,实力雄厚。上海的“犀坪堂”和澳门的“陈家大屋”,就是他祖父创建的著名店堂,其大本营在上海的图南里,全家迁居于此。陈洪钢之父陈蔚秋,是清末举人,先后在朝中当道员、臬台、县长,因他秉公执法、伸张正义,又乐于扶贫济困,故在任上口碑甚好;他一贯主张强国富民,坚决反对清朝政府,总希望有机会就推翻它!这爱国图强的父子两人经常议政,一致认为:“我们的先贤说过:‘独贵独富,君子耻之。’国家被欺,百姓受穷,吾家要钱何用!理应疏私财、求大义,将钱用于灭满清、兴国家!”陈、孙两家是同乡,也是世交,过往甚密,陈家经常在经济上帮助孙家,就是孙中山在香港上医科大学,也是陈洪钢的爷爷资助的。1905年秋,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后,革命势力发展迅猛。陈家更是千方百计地主动同他们联系,并用全部身心和家财鼎力相助:陈家世代都是清朝官吏,且有皇帝所赐黄马褂作掩护,为同盟会送文件、传情报,让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经常在他家接头、开会,密谋武装暴动等要事;陈洪钢的父亲,还为革命党秘密地从澳门购买军火,并在其广东南屏老家,专门挖盖了地下室作弹药库,将自澳运来的枪支、子弹暗藏其中;对清政府通缉的革命党人,陈家精心保护和接济,有的躲到越南顺化城地下室里,被越南当局发现后抓起来,陈家人专程前去设法营救,使之转危为安……所有这些,都强有力地帮助和支援了以孙中山和黄兴为首的革命斗争!因此我们说,陈家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做出的历史性突出贡献,应是言之凿凿的事实!

1923年农历9月20日,在上海市猛象堂,陈洪钢就出生于上述这样一个俱家知书达礼、两辈倾力辛亥革命的世家之中。我国五经之一的《周礼》写道:“上行之,下效之。”受为人忠厚、乐于助人,又仗义疏财、刚正不阿的长辈们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陈洪钢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笃实诚信的品德和豪爽狭义的性格。还是在其贤淑之母怀他时,身患重病,一个叫刘宝山的中医,妙手回春,治愈其母,当然也就使他健康降生。母亲常对他讲起刘医生的救命之恩,谆谆教诲他:“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何况人家救了我们母子性命——儿呀,你一定要常去看望人家,并铭记终生,俟机回报!”若干年后,在日寇进攻上海虹口区时,已是国民革命军军官的陈洪钢,冒着生命危险,首先从战火纷飞中,救出了刘医生……虽然身材并不高大,但却强劲、骁勇得宛若金刚钻儿的陈洪钢,自幼早慧,聪明过人,他攻读私塾,勤学覃思,过目成诵,且禀性淳厚,伶牙俐齿,深得老师和家人喜爱!他还有一种朴质而可贵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见义勇为精神,他常对人讲:“我从小在上海时,最恨两种人:一是疯狂侵略、蹂躏屠杀华人的日本鬼子;二是为日寇当警察、专殴打黄包车夫的印度人。一见到他们的暴行,我就暗自咬牙切齿地思忖:这些灭绝人寰的野兽,将来我要把他们统统制服,坚决除掉!”正是出于强烈的爱国心和崇高的正义感,时值翩翩少年的他,决心投笔从戎、参军救国,以戬除邪恶、强国富民……为实现从军报国的宏愿,他15岁上,就怀着凌云壮志,孤身虎胆地奔赴广州,报考早已威震神州、名扬世界的黄埔军校。军校经过对来自全国青年精英的严格书面考试,年龄最小、个头儿最矮的陈洪钢一举夺魁——荣登金榜第一名,破格被录取!这天,适逢蒋介石要视察入伍新生演队并亲自点名。因陈洪钢身高不够标准,军校招生办事处处长,就派人专门为他特制了高根木履,让他穿上站在队里。表情威严、目光犀利的蒋介石很快发觉,两眼凝视着他……他脑际倏忽闪过一个念头:我决不能让招生办首长因我而受惩处;苏东坡在《留侯论》里写道:“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惧。”想到此,陈洪钢立马镇定地大声说道:“报告委员长,都是我的错,我愿意接受惩处!”

他虽年纪轻轻,但那睿智的思维、机敏的应对、奋勇的态度、爽朗的答话,旋即使蒋介石由嗔怪转为欣喜,平常严峻的脸上,此时绽出由衷的笑容!蒋对在场者讲:“这个学生诚实、刚直,勇敢、聪颖!毕业后,可到官邸报到!”

由于陈洪钢的破格和侥幸获得录取,使招生办的全体官兵喜出望外,大大庆祝了一番;小小的陈洪钢,也因此崭露头角,且渐渐名闻遐迩!

人生的机遇,随时都有,但她只青睐于其自身素质较高者。一个人的体魄、知识、品德、性格、雄心、拼干等自身综合素质,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当客观条件具备了——主客、观一“碰撞”,就出现了绚丽的火花;内、外因一“结合”,就产生了成功的奇迹,于是,“机遇”来了,英才脱颖而出!小小陈洪钢初入社会的人生之路,不就是这样的么!

印缅抗日建奇功

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孟轲的千古箴言,启迪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志,曾益其所不能。”壮志在胸的陈洪钢就是其一。

经过在黄埔军校两年半的孜孜苦学,1940年4月,年仅17岁的陈洪钢,以品学兼优的成绩毕业。分配时,首长欲将其留于官邸,这对一般学员来讲,正是梦寐以求的美事,可出人意料的陈洪钢,却十分坚定地说出了发自肺腑的豪言:“军人的岗位在前线——为抗日救国,我情愿在枪林弹雨里冲锋,在炮火连天中鏖战!”

于是,陈洪钢被副总统陈诚遴选到中央训练团新闻研究班第二期受训。毕业后,赴广西南宁、昆仑关、镇南关前线,在李宗仁、白崇禧统领的国民革命军第46军,担任《扫荡简报》班主任,主要是出小报、搞宣传。这期间,他被只身派往越南去营救战友,在异国他乡,他以超乎常人的机智和勇敢,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尽诚竭节地使被困的72人脱险,而他自己却被围困。他只有迂回曲折地先到海防,再转澳门,后回广西部队。这半个月艰苦卓绝、斗智拼勇的单枪奋战,既增强了他钢筋铁骨般的体质,锤炼了他随机应变的胆识、丰富了他实际作战的经验,更为他日后承担重任、勇建奇功,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和物质根基!

德国诗人和思想家歌德写道:“壮志和爱情,是伟大行为的双翼。”翌年,既1941年,表现出类拔萃的陈洪钢,奉调回陪都重庆,到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专事新闻写作。就是在这里,他认识了小他一岁的温婉、昳丽的花季少女钟大明。钟于四川女子职业专科学校会计专业毕业后,被挑选到三厅当会计,因她精明强干,又天生丽质,所以厅长黄少谷和同事们都很器重和喜欢她,众口一词地赞美她是“厅花”!郎才女貌的自身条件和报效国家的共同追求,很快使俩人蹚入爱河,携手并进——从此开始了他们相恋、相爱、相敬如宾、相儒以沫,至今长达60多年的情侣和伉俪生活,其间发生的诸多缱绻浪漫、挚爱感人的传奇故事,均能给人以启迪和教益……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掀起太平洋战争。值此全球动荡、国难当头之际,壮志未酬的陈洪钢,不愿留在相对平静的后方,而主动请缨,坚决要求到战斗正酣的印度、缅甸前线杀敌。他试探着对正在热恋中的钟大明一讲此事,以大局为重,也最理解他的大明,侠肝义胆地爽快说道:“是血气方刚的堂堂男儿,就应该在烈烈战火中百炼成钢——你就挺胸昂首地去吧,等你凯旋归来,我跟你结婚!”

到印缅作战的新兵集中地,是四川泸州蓝田坝。陈洪钢报到后,对他意笃情深的钟大明,专门请假,前去看他。她,一个年仅17岁柔弱俏丽的女郎,早在64年前的旧社会,就敢于独自从重庆登上民生号轮船,沿长江溯流而上,经江津,过合江,历经3昼夜的漫漫航行,方达泸州蓝田坝。当她体态娉婷、举止文雅地走进兵站时,她身穿阴丹士林布蓝色长衫,上披鲜红悦目的毛线披肩,下穿千层底儿的黑色布鞋;白皙娇嫩的瓜子儿脸上,眉清目秀,顾盼含情,仪态万方;精心梳理的乌亮长发下的前额上,自然地垂着绺绺朴素的留海儿——看上去,有如芙蓉出水,亭亭玉立,淳朴而又娇美!她一说话,娓娓动听似浅吟低唱;走起路来,轻盈快捷如一阵春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这偏远、空旷而又单调的兵站,在这基本上只是青年男子的世界里,突然来了个大城市的花姑娘,这就不能不在兵站平静生活的湖水里,犹如投进一颗玲珑剔透的雨花石,顿时荡起闪闪烁烁的潋滟波光——小伙子们不禁眼睛一亮,心怡神悦,大家都风趣横生地称她是“军中佳丽”,艳羡而又亲切地喊她“红蓝姑娘”!钟大明来蓝田坝兵站探亲,虽只住了一天,来去匆匆,连往返时间才有7天,但却在军中留下一段风流佳话,不知是哪个当地人,还据此编了一段歌谣,在战士中广为传诵:“挑起担子上泸州,这里是个好地方:泸州爱我好白米,我爱泸州好姑娘!”

钟大明回到重庆三厅,陈洪钢勇赴印缅前线,两人相距迢迢,音信难通,但其心,紧紧相连;其情,息息相通。这正像保加利亚的哲人基西列夫所说:“当爱情还没有具备感情交流的稳固形式时,相互的吸引力,同情侣之间的地理距离成反比。”也恰如英国贝利的格言:“异地相思,可助长爱苗的滋长。”

诸君也许会问:“陈洪钢缘何上前线,当时敌我双方的情况又是怎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先从国际大势谈起。

1937年的芦沟桥事变,激起伟大中国人民风起云涌的抗日战争,丧心病狂的日寇,则更凶残地蹂躏和屠杀我国百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变本加厉的狂暴日军,连破马来、星洲,席卷中南半岛,长驱侵入缅甸,妄图在缅,截断中、美、英盟国间的交通路线,以窒息我国。日寇声嘶力竭地叫嚣,要与希特勒纳粹匪军会师中东!1942年春,仰光陷落,英军撤守。讲信重义的中国人,根据盟国的请求,为对其增援,也为保卫当时我国唯一对外交通线的滇缅公路——就在这紧迫而艰巨、极具战略性的伟大任务面前,富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我国军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踏上了奔向缅甸的征程,世人都称之为“真正是任重道远的远征军!”年甫19的热血青年陈洪钢,就是在这时,主动前去参战的。中国军队在缅甸和印度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的辉煌篇章。1942年4月5日,由云南安宁出发的一辆辆汽车,满载着入缅增援的国军新38师官兵,浩浩荡荡地驶出国门,开到腊戍,并立刻接受了警卫飞机场的任务。4月7日,新38师奉命,除留一营兵力外,全部均向曼德勒推进。9月进驻曼德勒,孙立人将军奉命担任曼德勒卫戍司令。曼德勒在伊洛瓦底江中游,是缅甸第二大都市,商业繁盛,人烟辐辏,但此时,已被日机狂轰滥炸得满目疮痍、火光冲天,阒无一人。由于中国援军用中、英、缅文发布治安布告,并亲自动手清理兵燹等,所以仅一星期,便渐有市容,居民陆续回来,社会也安定下来……足智多谋而又英勇善战的中国军队,在反侵略的印缅战争中,创造了一个个震撼世界的奇迹,仁安羌大捷,就是最突出的一例。它是近代史上,中国军队和盟军并肩作战高奏的第一支凯歌,也是盟军在缅战中唯一的大胜仗,在世界人民共同反法西斯的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年的9月17日,因英军第一师在仁安羌油田区被困,新38师奉命以两团兵力驰往救援,19日,即大破日军第33师团于仁安羌,击败10倍于我的敌军,击毙1200余人,克复油田,拯救被围英军7000余人及美传教士和新闻记者出险——从而开创了在生疏异国、天候恶劣情况下,以少战多、出奇制胜的典型战例!

仁安羌大捷之后,盟军本可乘胜反攻,规复失地,但因英军无在缅长期作战准备而整个撤退。不久,敌军以重兵侵占腊戍,我后方交通线遂被切断,入缅的新38师、新22师等各部队的一部分,经缅北越野进山,到印度兰姆伽整训,其主力退回滇西,而敌人即沿滇缅公路侵入滇西的腾冲、龙陵,于是,缅甸全境均陷敌手。

1943年春,盟军卡萨布兰卡会议,决定当年雨季过后,发动对缅攻势;迨魁北克会议,成立了东南亚盟军统帅部,以美国驻中、印、缅远征军总司令兼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指挥中美盟军,其作战路线是,由印缅边境反攻缅北,打通中印、滇缅公路,并随着攻击的推进,使雷多公路拓展延筑至芒友,从而与滇缅公路相衔,并在加尔各答与阿萨密之间,敷设一条油管,同雷多公路平行延伸至中国,而且增加飞机驮峰上空的空运吨位,以加强运力——这一富有战略和历史意义的反攻缅北计划,遂于1943年冬,由印度雷多开始实施。

此后,我国驻印度的新38师、新22师、新30师、50师、14师等部队的指战员,都以高度自觉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临危猛拼的凛然义举,冒着恶劣的气候和凶险的环境,同装备精良的残暴日寇,血战于蛮荒山野,击灭了日军精锐的第18和55师团,并给其第49和33师团以重创,从而向前推进了1300多公里,打通了国际交通,扭转了印缅战局,同时也树起了中国军队在国际社会的崇高威望!

出师远征的中国军队,在印缅抗日战争中所建的奇功,是举世公认,留垂青史的。就在这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勇斩魑魅魍魉的中国众多将士中,有着文韬武略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气、虎胆,新编30师89团中校副团长陈洪钢,就是一位令世人惊叹的传奇人物!且举一典型事例,予以诠释。

1944年3月,由于日军在印度英法尔的猖獗和英、印军的节节退守,整个印度陷入惊慌状态。新30师的89团,奉命在英法尔一带布防,以应付不测。俟5月中旬,敌军因在缅甸孟拱河失利,兵力不敷分配,故不得不把向英法尔的轻骑深入的部队撤回,于是,英法尔相安无事。陈洪钢率领着89团这支劲旅,集结在阿萨密的马鲁和乔治哈特两个空军基地,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空降缅北重镇密芝那。当时,陈洪钢他们,乘坐的是C47道格拉斯式运输机和滑翔机,在战斗机掩护下,从马鲁基地起飞的。在飞行中,有数架运输机和滑翔机被敌炮火击中,机上官兵及装备,颇有损失。在这生命攸关的艰难时刻,勇谋兼备、临危不惧的青年军官陈洪钢,总是沉着应战,指挥若定。并能出其不意地化险为夷,减少伤亡,伺机陆续降落,遽然杀入敌营……在激烈的战斗中,陈洪钢虽身负重伤,满脸是血,但他仍一边持枪挥臂地呐喊着指挥,一边身先士卒地与敌血战!士兵一看他们的团长如此英勇、奋不顾身,都深为感动,倍受鼓舞,因而士气大振,喊杀声、枪炮声,响彻敌营,重创日寇,我军出奇制胜,这便是当时驰誉世界的“天兵天将,奇袭密芝那,血战八十七天,大获全胜”的著名战役!美国拍摄和上演的《反攻缅甸》电影的浩大场面,就是以陈洪钢统领的89团空运、空降的真实情况为原型的。陈洪钢勇建奇功的此举,对其后缅北战役的胜利和中、美联合作战的频传捷报,起到了除障碍、铺道路、打基础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受到当时中国蒋介石委员长和美国罗斯福总统的嘉奖!

美国总统授勋章

是好钢,做成刀就锋利;真金子,放哪里都闪光。在“奇袭密芝那”战役中建功、闻名的陈洪钢,于战地的一次极为特殊而又异常紧急的任务中,奉命前往缅甸的新平洋73总医院,担任军纪处长。说其“特殊”和“紧急”,是因危在旦夕地涉及到数万人的生命安全——这就是日军在缅甸散布细菌的罪恶行径及其妖言惑众,引发中、美军人间矛盾的激化!

人面兽心的日本侵略者,久已蓄意用细菌来攻击中、英、美等盟军,他们在缅甸大面积散布的细菌武器,主要是玻璃瓶装的细菌弹。仅1944年前3个月,从日本运到中缅边境的玻璃细菌弹就达3万多个。它是由日军731部队设计,大阪化学研究所及其驻新加坡9420部队生产的。这种管状的玻璃细菌弹,长度10公分,直径5公分,内装鼠疫等细菌,平时密封,存于地库,用时空投,落地即碎……“奉命于危难之间”的陈洪钢,赶到73总医院赴任时,就适逢日军在住有大批中、美官兵的该院中散布细菌,并以狡猾的伎俩,在美军中造谣生事、蛊惑人心,诿称细菌是中国军人散布的,旨在制造中、美军人间的矛盾,挑起争端,乃至互相残杀。当时,中、美伤患员,均有暗藏的手榴弹及爆破器材,双方虎视耽耽地对歭着,战斗一触即发!就在这众命关天的千钧一发之际,睿智、刚健、勇猛而又轻捷的陈洪钢登高一呼,引诱躲在幕后、佯装好人的“731”主谋出现,继而以军纪处长的身份,用中、英文厉声叱喝:“中、美双方军人都要坚决服从命令:立马终止仇视和争斗!如下毒手,就先行杀我!”

紧接着,他话题一转,怒目圆睁,挺胸昂首,大义凛然地猛指着那位主谋,气冲霄汉地大声斥责:“他才是我们不共戴天的真正敌人。是研制和散布细菌弹的日军731部队间谍!我们抗日盟军,理应协力同心,齐诛公敌!”

陈洪钢这义正词严、泾渭分明、言简意赅的号令般演说,顿时使中、美军人之间,化解了矛盾,消除了误会,冰释了猜忌,从而敉平了暴乱,并控制和破获了日军731和9420部队细菌间谍组织!进而戳穿了日寇企图在美国印缅战区的15、20、25、48、73等五大医院,全都施放细菌毒液的大阴谋!最后,经陈洪钢指挥和领导,破获日军细菌间谍组织的潜伏分子,多达数百人,这就使住院的中、美盟军四万五千余人,避免了遭受细菌毒害——这是何其重大之事啊!

此一突发于缅北战场的特大新闻,为美联社记者罗森培尔所报道,很快刊登于《华盛邮报》等各大媒体,中国青年军官陈洪钢被誉为:世界第二次大战中、美盟军之楷模!于是,这令人惊叹的最大新消息,不胫而走、不翼而飞,人们街谈巷议、家喻户晓,风驰电掣般传遍美利坚。当日的报纸,还刊载有硫磺岛登陆战中6位竖旗英雄的事迹。这两件震撼全美的重大事件,被美国总统罗斯福获悉,他在异常兴奋之后,冷静地决定:要召见他们,并为其颁奖!

几天后,在缅甸新平洋机场,来了一架非同寻常的专机。乘机而来的总统侍从官蓝密中校,带着机密的总统手谕,从华府白宫飞到CBI(中、缅、印的代号)作战前方,蓦地,一件使人惊羡的政治新闻,在辽阔的战场上翩然飞传:总统派专机来接,要在白宫召见陈洪钢!

肩负总统重托,飞越大洋,专程前来的蓝密中校,十分认真地对陈洪钢说: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军官,你不必忧虑一切将要发生的后果,戴维斯院长将代理你的职务。为了要“保密”和“效率”,总统只给你3天留在华府的时间,你只能光荣地被单独接见,不能让你的长官知道,一切责任均由罗斯福总统负责。只有如此,才能使他一生无憾!

就这样,陈洪钢搭乘专机,来到了白宫。

在庄重、高雅的白宫接待室里,蓝密为他准备好一套精美的礼服和特制的白手套——这是总统指令安排的。陈洪钢脱下军装,撕下他的副团长“符号”带在身上,以备需用。

当罗斯福总统神情泰然地走进接待室时,这位来自遥远东方国家的年轻军官陈洪钢,显得有些拘谨不安。城府颇深的总统,当然看出了这一点,就慈祥而亲切地对他说:“诚祝你勇立奇功!我能召见你,并向你颁奖,我一生无憾!”

这全球最强大国家元首的由衷之言,令陈洪钢深深感动和倍受鼓舞,于是,他刚才的“拘谨不安”,荡然而逝;取而代之的是油然而生的“心怡神悦”!

在无拘无束的畅所欲言中,罗斯福关切地问到他的年龄、家世、投考军校和在缅甸作战的经过。总统情深意挚地说:“我是第一次接见一位外国军官,也是平生首次给外国军官颁发美国自由勋章!颁奖后,我要同你合影留念!”

因陈洪钢缺乏社会经验,离缅之前,又行色匆匆,故未带照相机。同总统合影之后,他也没有要求为自己保留一张照片。

总统又分外信任和关爱地同陈洪钢商量:“你一定未结婚吧,可否让我给你介绍一位美国美女安娜小姐?她的父亲是我的安全官。她就在缅甸新平洋73野战总医院担任护士,你在病中,她曾照顾过你——你一定认识她!”

面对这由总统亲自介绍,事关终身大事的极为特殊情况,始料未及的陈洪钢,一时感到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但他很快提醒自己:“要镇定,要冷静,要理智!”他遂心安神泰地回答:“报告总统!我在中国重庆,已经订婚——我的意中人,是当时16岁的钟大明!”

可总统还是不以为然地对他说:“你是否有意说谎话?我相信你尚未订婚,除非你身上有文物证件,证明你确有对象。”

陈洪钢随即将行前存身的“军职符号”取下来,毕恭毕敬地双手捧给总统审看,因为那符号后面,有钟大明的照片。总统接过来,出乎意料地仔细查看后,皱了皱眉头,耸了耸双肩,无可奈何地说:“既然如此,我尊重你的决定!”

总统不无惋惜而又甚为敬佩地讲:“小伙子,你舍弃在美国居留,舍弃荣华富贵,舍弃我为你准备的一笔美金,保送你到乔治敦大学进修的机会,仍回中国——你的确是一位具有大智大勇、又坦荡磊落,深爱祖国、又忠于爱情的杰出英才,特别值得赞扬和鼓励!”

总统的这番话,既表扬了陈洪钢的爱国思想、高尚情操,又肯定了他的“爱情”观点。由爱情对人类的重要性和陈洪钢对钟大明坚贞不渝的纯洁之爱,笔者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享誉全球的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名言:“爱情是生命的火花,友谊的升华,心灵的吻合。如果说人类感情区分等级,那么爱情应该属于最高的一级。”

接着,总统召见了他的安全官,如实讲了受托为其女提亲的情况,随后两手一摊,抱歉而又无奈地说:“我已经尽力了!”

理所当然,安全官表示理解和感谢总统的满腔真情……安全官转过身,谦和地试问陈洪钢:“安娜已返白宫,你可否与她约谈?”

陈洪钢彬彬有礼而又观点明确地回答:“谢谢您的盛情和好意!不必再见面了。”

后来,在陈洪钢离开白宫之前的1945年2月1日,日理万机的罗斯福总统又挤出时间同他面谈,情愫殷殷地勖勉他:“希望你今后做事,要重视‘赞赏’和‘声誉’。适时的赞赏,在美国已形成制度和习惯,你在前方创建了多件功绩,我召见和奖励你,就是对你适时地赞赏——这会影响你的一生;声誉,不是造出来的,而是一点一滴地干出来的,在必要为国牺牲的紧要关头,要抢在别人前面,在个人享受的利益面前,要落在别人后面。”

这段谆谆教诲的至理箴言,的的确确地深深镌刻于陈洪钢的心田,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漫漫的人生——60年来,直到现在,每年的2月1日,他都要在总统的照片前,默念、静思5分钟……提到这张“合影照片”的由来,后边还要讲到这个有趣的故事。这里还是先说说召见和奖励陈洪钢的这位美国总统吧。原住纽约州的佛兰克林·罗斯福,是民主党人,在1933年他51岁时,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他在任12年,于国内外的声誉甚好,在震撼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他被公认为“四巨头”之一。就在这位公正、平易、勤勔的总统召见陈洪钢两个月后的1945年4月,年仅63岁,就因工作繁重、心力交瘁而患脑溢血病逝,陈洪钢荣膺的那枚极其珍贵的勋章,也成了“罗斯福总统颁发的最后一枚勋章”!

现在该提提那张“合影照片”了。据知情人讲,因为中国军官陈洪钢,当时谢绝同安娜结婚,不愿做美国公民,所以美方就未给他那张同总统的合影照片。陈洪钢从白宫飞归缅北前线后,安娜并未回73野战总医院,而仍留在美国,后来她当了罗斯福总统的秘书。那张照片的意外获得,是58年以后的事。2003年10月1日国庆节这天,陈洪钢偕夫人钟大明,到重庆一家著名照相馆留影,他偶然发现在《罗斯福摄影纪念专辑》中,有他和总统的合影。这真如宋代夏元鼎的诗句所言:“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当他喜出望外地向馆长讲明实情后,对他顿生艳羡之情的精明馆长,当即把那张照片,慷慨地惠赠于他……

中国外长亲接见

信念,是一个人的灵魂,它决定着人的理想和追求,指导着人的思想和行动。高尚而又坚定的信念,可以使人永远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既不为业已取得的成绩而满足陶醉,也不因前边尚存的困难而裹足不前。在枪林弹雨中胜出的陈洪钢,不就是这样的么。正因他有着“强国富民”的坚定信念,所以才总能壮志冲霄、热情洋溢地一往无前!

在印缅前线拼搏4年的陈洪钢,于抗日战争胜利的1945年,他23岁时,作为上校,随这支援外抗敌的国军劲旅,凯旋回国。他26岁上,同情深爱笃地相恋相思长达9年的钟大明,于当时的陪都重庆喜接连理。很多政府和军事要员,都前往参加陈、钟这两个传奇人物的浪漫婚礼——其非凡热烈的气氛和绚丽多彩的场面,可想而知……此后,陈洪钢曾受命陆续担任多种职务,而每每都是佼佼者。主管全国港口军运船舶任务,负责海运机构的协调、与盟邦的合作等,成果丰硕;在革新运输勤务上,卓有建树,先后于全军运输和补给业务竞赛中,荣获第一名;在创建国军油料补给革新制度、规划油管设计、兴建油池工作中,与中油公司密切协作,成绩斐然;在奉派率领联勤人员赴琉球美军基地受训时,以表现突出而受到远东盟军统帅赫尔上将的嘉奖;1957年1月,34岁的他,考取公费留美生,到佛吉尼亚州陆军经理学校及补给管理学校深造,在受伤住院期间,仍孜孜矻矻地学习,因而得到美国训练司令斯勒佛的奖励,在指挥欧洲战场后勤设施的军事演习中,获美国奖状;在担任教官和创设国军油料训练班任内,对军队油料设施和补给制度,建树良多,至今还在台湾起着作用;在担任陆军装甲兵第一师指挥官期间,他不但对建军实务、训练备战等方面很有创树,而且能亲自驾驶装甲车,还可把整车自己拆卸掉、安装好,因而在多项活动中荣获装甲部队群级第一名……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斗志昂扬地赋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讲的是一种永不服输、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陈洪钢寿高退役之后,并未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颐养天年、坐享清福,而是仍然关注祖国统一、情系两岸百姓、参与社会活动、热心公益事业,他担任着多种社会职务。多年来,他不顾年事已高,不虑天高地远,不管时差悬殊,不怕风霜雨雪,一年四季,整天奔波于海峡两岸和各国华侨、华人之间。他业绩显著,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也引起了中、美两国政府和台湾当局的重视。从罗斯福以后的美国历任总统,直到近期的布什父子,都同他有较密切地交往。

作为美国亚裔共和党总党部夏威夷州主席的陈洪钢,在他创办的华侨救国联合总会夏威夷地区分会和帝舜文化国际大学成立时,美国总统布什,于2003年5月14日,在他亲笔写给陈洪钢的贺信中说:“本人谨以喜乐之情,呈上我对华侨协会总会夏威夷分会成员及帝舜文化大学教职员最热烈的祝福,恭贺贵两机构同时成立的大典!”

与此同时,美国国会议员尼洛,也发来贺电称:“庆贺陈会长对夏威夷州及亚太地区的贡献……我确信,经由陈会长的卓越领导,两组织成员,将持续为夏威夷州人民,特别是华人社会,开创经济、社会及教育的良机。”

在陈洪钢夙兴夜寐地忙于社会工作中,几乎天天、甚至是时刻都未离开过爱妻钟大明,故而这里还应一提。

陈、钟60余年矢志不移的传奇爱情,堪称是感天动地、人间罕有!为事业、重真情,永世不变的纯洁爱情,始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内容,并为历代人民所遵行和歌颂。很多文明国家也是如此。19世纪英国诗人勃朗宁写道:“爱,既非环境所能改变;爱,也非时间所能磨灭。”陈、钟伉俪的深情笃爱,就是穿越不同时代,跨过不同国度,身在同地或异国,地位高低和穷富,俩人健康或一方有病等,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能心紧贴、情密通,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把对方做为自己不可或缺的另一半,携手并肩地共走人生路!近年来,钟大明因两次做手术而导致神志不清、拉尿失禁、不能自理。对此,陈洪钢总是极其耐心地含笑相对:白天用轮椅推着她,晚上把她扶到床上,解手亲自细心伺候,吃饭一勺一勺地喂她——这是何等真挚、金贵而又崇高的爱情啊!无论他到哪里参加社会活动,包括去欧、亚等世界各个国家,他都带着坐轮椅的钟大明一起前往。有一次,他俩到美国一个饭店里用餐,坐在轮椅上的夫人吃一口,他喂一口,一勺一勺,饭、菜、汤交替着喂,喂得是那么耐心和精心,这在大庭广众之中很是显眼儿。也在用餐的一个敏锐的西方记者,于感动和新奇中悄悄地摄下了这个镜头,并默默地数着,他自己先不吃,却一连喂了夫人79勺,这是多么平凡而又感人的情景啊——这消息很快见诸报端!

行文至此,笔者油然想起亲身感受。在同陈、钟夫妻朝夕相处的9天采访中,笔者无数次地所闻所见,更加具体而生动地再现了上述那一个个声情并茂的镜头……2005年10月22日下午2时许,笔者正在静谧的书房中全神贯注地采写陈老,突然接到定居于香港的环球信用财富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主席陈艳桦女士,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她说:“明天下午1点半,外交部长李肇星,要亲自接见陈洪钢先生,务请于今晚前到京,食宿已做安排。因后天李部长还有出国任务,日程很紧,故请严格遵守时间!”

陈先生一听,当即喜形于色地说:“好!要去,快准备,赶紧动身!”

于是,笔者陪同陈、钟鸾俦,在天黑前,准时赶到了北京指定地点。

10月23日下午1点半,当西服革履、腰挺背直、浓眉亮目、雄风犹存的陈洪钢一走进外交部接待室,久闻其人其事的李肇星部长,就笑容可掬地快步迎上前来,紧紧握着他的手,并肩走到沙发前,亲切地请他就座。平易、谦和的李部长,充分肯定了他多年来,为改善和促进中美关系,为加快海峡两岸的交流和统一,所做的大量有益工作,还十分关心地询问了他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等情况;陈洪钢则感动而深情地表示:“为了进一步密切中美关系,为了我们伟大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我要像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的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谈笑风声气氛中的这次难忘接见,一直持续了35分钟。

在文韬武略写春秋、有着传奇人生经历的陈洪钢,专程来津9天后的10月28日,他又带着坐轮椅的夫人钟大明,登上飞机,离华赴美——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繁荣富强和人民的福祉,为了世界的和平、合作与发展,他又踏上了紧张而有秩序工作的新征程……

2005.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