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食同源,健康的根本在于一食一饮
《黄帝内经》中记载:“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药食同源”从《黄帝内经》中得到印证。
祖国医学传承数千年,它的思想不仅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也融合了东方文化的思维和智慧,而“药食同源”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理论。
相传在神农氏时期,古代先民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遭受了许多疾患、病痛之苦。神农氏体恤黎民,怜悯百姓,不畏艰险开始“尝百草”,终于发现哪些是可以吃的,哪些是不可以吃的。神农氏同时还发现,有一些动植物,不仅可以充饥,还具有治疗疾病、减轻病痛的作用。比如误食某种食物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但在食用一些其他的食物后,这些症状会缓解,甚至消除。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神农氏终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选择了那些最为安全、有效的“百草”,作为果腹充饥的食物;另一些,则归属于药,按其性能,用以治病。由此可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始阶段,人们是没有把食物和药物区别开来的。
其实,“药食同源”还可以从《黄帝内经》中得到印证,其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意思是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要小一些,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要大一些,谷肉果蔬,只要不过量食用,都可以养人。认为可以将“食”当作没有很大副作用的药,也可以说“药”是有较大副作用的食物,两者只是作用程度不同,本质上并没有区别。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这样的食物种类繁多,俯拾即是。比如:乌龟、牛肉、羊肉、麻雀、鹌鹑、葱白、生姜、山药、薏米、莲子、苏子、苏叶等,它们既是富有营养的食物,又是作用温和、疗效很好的药品。尤其是葱白和生姜,在生活中,它们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而作为药物,它们在治疗伤风感冒、风寒感冒、流行性感冒等方面,其疗效甚至比现代一些所谓最好的感冒药还略胜一筹。在人们对感冒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很好的治疗方法之前,它们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或许,它们将会永远成为对付感冒的一种温和、有效而又廉价的药物。
唐朝时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说明了食物与药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是由于食物可当作药物,药物也可是食物,所以,古代医家常把食物的功用主治与药物等同起来,甚至把某一味食物当作一个名方来看待。如清代名医王孟英曾说:“甘蔗,榨浆名为天生复脉汤。”这是将一味甘蔗汁的功用比作益气滋阴的名方“复脉汤”。《本经逢原》里对西瓜的记载为:“西瓜能解太阳、阳明中渴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这又是将一味西瓜比作清热名方“白虎汤”。梨子甘寒生津,润燥止渴,《随息居饮食谱》则言:“绞汁服,名天生甘露饮。”于是“甘露饮”则成了梨汁的代名词。
明白了“药食同源”的道理,就可以使人们对食性有进一步的理解,对中国传统食疗观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健康小贴士 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转化
《黄帝内经·太素》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说明了食物与药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古代医家常把食物的功用主治与药物等同起来,甚至把某一味食物当作一个名方来看待。
上古时代的人们“饥不择食”,在误食某些食物后会引发疾病。现在的人们“温饱”已不再是问题,便开始胡吃海塞,猎奇尝鲜,这样吃也导致了很多疾病的发生。但倘若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利用食物不同的属性,明确人在生活和病理情况下如何择食以养,科学合理地配膳,调节阴阳平衡,却可以有效地防治很多疾病,达到食疗的良好效果。
中医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食养”和“食疗”的作用。《养老寿亲书》中指出:“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临床上除了运用药物来防治疾病外,谷、肉、果、蔬等食物也是应当充分利用的。它们可以营养身体、补益精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确保人体健康。药物虽然作用大,但偏性也大,稍有不慎还会引起别的不适,一般不能经常吃。食物虽然作用弱,但性质平和,天天都离不了。我们的日常饮食,除供应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会因食物的性能作用或多或少地对身体营养平衡和生理功能等方面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这种影响作用就变得非常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讲,食物并不亚于药物的作用。因此,正确合理地调配饮食,并坚持下去,就会便食物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纵观药食发展过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出现分化。“物极必反”,也许再过若干年,返璞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的疗法未尝不可能实现。
健康小贴士 重视“食养”和“食疗”的作用
《养老寿亲书》中指出:“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这说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临床上除了运用药物来防治疾病外,谷、肉、果、蔬等食物也是应当充分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