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感冒俗称“伤风”。全年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寒冷季节或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发病较多。临床表现为咽痒、鼻塞、流涕,继而可能有咽喉肿痛、音哑、咳嗽、头痛、发热及四肢酸痛等全身症状。由于感邪的不同、体质强弱不一,感冒可分为风寒、风热两大类,并有夹湿、夹暑的兼证,以及体虚感冒等。
方法一 按揉迎香穴
穴位位置:取坐位或仰卧位,在鼻孔两侧,鼻唇沟上取穴。
操作手法:双手示指或中指指腹分别放在两侧迎香穴处,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经常按摩此穴可增强嗅觉功能,通鼻开窍,改善感冒所致的鼻塞、流涕症状。
方法二 按揉太阳穴
穴位位置:取坐位或仰卧位,在头侧,眉梢与眼外角延续交叉处,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取穴。
操作手法:双手示指螺纹面分别按于两侧太阳穴,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经常按摩此穴可改善感冒及其所致的头痛头晕、发热、目赤肿痛等。
方法三 按揉风池穴
穴位位置:取坐位,在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的两边的大筋外侧凹陷处取穴。
操作手法:将两手拇指指腹放在两侧风池穴处,其余四指抱头,由轻到重,顺时针方向按揉穴位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此穴具有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经常按摩此穴可改善感冒及其所致的头痛发热、颈项强痛、头晕、目赤肿痛等症状。
方法四 掐按少商穴
穴位位置:在拇指指甲根内侧0.5寸处取穴。
操作手法:用一只手的拇指指甲掐按另一只手的少商穴30秒,放松10秒,反复操作10余次,左右手交替进行。
功效:能够解表清热、通利咽喉、苏厥开窍,可改善感冒所致的咽喉疼痛、发热、咳嗽、气喘等症状。
方法五 按揉鱼际穴
穴位位置:掌心向上,在大鱼际肌肉最丰厚处取穴。
操作手法:用一手拇指按于另一手大鱼际穴处,以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佳。
功效:此法有清热利咽之效,可改善感冒所致的咽痛、发热、咳嗽等症状。
方法六 推按手部肺区
穴位位置:肺全息穴区位于手掌示指根部至小指外侧的根部,为距离指横纹下方约一指处的横行带状区域。
操作手法:可用右手拇指从左手示指下向小指方向推搓30~40次,右手用同法推搓30~40次。
功效:此法能促进肺部血液循环,增强肺功能,可缓解感冒所致的肺部不适。
方法七 推按足部鼻区
穴位位置:鼻全息穴区位于两足趾第一节,在趾腹底部外侧约45°角处,为交叉反射,即左侧鼻全息穴区在右脚上,右侧鼻全息穴区在左脚上。
操作手法:用拇指指腹从足部趾趾腹外侧推向甲根后方,反复推按约100次,逐次加力,至感到有酸胀感为止。
功效:此法有清热疏风、通利鼻窍之效,可明显减轻感冒症状。
方法八 点压耳部肺区
穴位位置:肺全息穴区位于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心穴)的上、下、外三面。
操作手法:用圆珠笔尖点压一侧耳部肺全息穴区点压20~30次,换耳点压20~30次。
功效:此法可改善由感冒所致的咳嗽以及气喘、气管炎等。
方法九 推按足部肺区
穴位位置:肺全息穴区位于双足底距斜方肌全息穴区的近心端约一拇指宽,甲状腺全息穴区与肩全息穴区之间的带状区域。
操作手法:以拇指指腹推按每只脚的肺全息穴区各20~30次,每日2次。
功效:此法具有宣肺止咳的功效,可用于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胸闷、气急等症。
辅助疗法 灸迎香穴、印堂穴、太阳穴
穴位位置:迎香穴,位于人体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印堂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太阳穴,位于两眉梢后凹陷处。
操作手法:温和灸,从迎香穴开始,沿鼻梁上行到印堂穴,在印堂穴停留5分钟,再沿眉毛灸到太阳穴,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每日2次,早晚施行。
功效:迎香穴能治鼻塞,祛风通鼻窍;灸印堂穴能清头明目、通鼻开窍;刺激太阳穴对头痛有良好的缓解作用。三者合用治感冒可迅速见效。
辅助疗法 大椎穴点刺放血
操作手法:用一次性放血针在大椎穴点刺4针后,取小罐拔5分钟。若感冒较重,可以1周放血2次。
辅助疗法 生姜汁方足浴
材料:生姜150克。
浴法:将生姜拍松,放入1升的沸水中,小火煎煮10分钟,去渣取汁。将姜汁水倒入热水盆,浸泡双足。每日浸泡2次,每次15分钟即可。
功效:生姜可发汗、解表、祛寒。用姜汁水足浴,能通窍排毒、疏通经络、流通气血,从而能发汗退热,治疗风寒感冒。
注意事项:泡脚后进行腿脚按摩也是一个治疗和缓解感冒症状的好方法。患者只需在泡脚后随意揉搓腿脚部位,用力轻柔,感到发热止。此法特别适合免疫力低下、体质较弱、容易感冒的中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