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逻辑与技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隐藏在说话背后的逻辑

言语交际过程,实质上是语义信息交流、传输、沟通和反馈的过程。言语传播的关键是语义的理解和分析。提高言语交际能力,如果只在言语表层上下工夫,而不注重思路训练,则是舍本逐末。凡是成功的言语交际,并不在于言语表层的通顺和华美,而在于内在的逻辑力量。因此,揭示出言语背后的思维的逻辑内涵,以及总结出一些交谈的逻辑技巧,对提高言语交际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智对话的逻辑隐含性

有一则有关萧伯纳的轶事:

一个晚会上,萧伯纳正在专心地考虑问题,坐在旁边的一位富翁不禁感到好奇,就问道:“萧伯纳先生,我愿出一美元,来打听您在想什么?”

萧伯纳答道:“我想的东西不值一美元。”

富翁更加好奇了,“那么,您究竟在想什么呢?”

萧伯纳看着这位富翁,反问:“您真想知道吗?”

富翁迫不及待地说:“太想知道了。”

萧伯纳幽默地答道:“我在想着您呵!”

这段对话,从表面上看只是言语之间的互相对答,萧伯纳通过对话巧妙地戏弄了这位以为什么都可以用钱买到的富翁,但萧伯纳之所以能说出如此妙语,是因为萧伯纳有着敏捷的逻辑思维。当他听到这位富翁要出一美元买他“思想”的时候,思维迅速做出了反应,并想到如何巧妙地加以应对。

从逻辑思维看,萧伯纳的思路是一个三段论推理,而且巧妙地将结论隐含起来,使对方体会到这个令他难堪的结论,其推理过程是:

我想的东西是不值一美元的,

你是我想的东西,

所以,你是不值一美元的。(隐含)

任何巧妙的对话都是思维的艺术,其中必定隐含着逻辑。

有的对话中推理更为复杂一些。例如,英国诗人乔治·英瑞是一位木匠的儿子,他很受当时英国上层社会的尊重。但他却从不避讳自己的出身,这在英国当时的社会是很难得的。一次,一个纨绔子弟与他在沙龙相遇,嫉妒异常,为了中伤他,高声问道:

“对不起,请问阁下的父亲是不是木匠?”

“是的。”诗人回答。

“那他为什么没有把你培养成木匠?”

乔治微笑着很有礼貌地回答:“对不起,那阁下的父亲想必是绅士了?”

“是的!”这位贵族子弟傲气十足地回答。

“那他怎么没把你培养成绅士呢?”

这段对话中,诗人首先敏锐地听出对方发话中所隐含的前提是什么。这个纨绔子弟的推理是:

如果父亲是干什么的,儿子也应被培养成干什么的。

你父亲是木匠,

所以,你也应该被培养成木匠。

诗人针对对方隐含的错误前提,运用推理予以驳斥。首先假定对方的前提是真的,结果推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从而表明对方的言论是荒谬的。这在逻辑上叫做归谬法推理,其推理过程是:

如果父亲是干什么的,儿子就应当被培养为干什么的,那么,父亲是绅士,儿子就应当被培养为绅士。

事实上,你这个绅士的儿子没有被培养成绅士,

所以,说“父亲干什么,儿子就干什么”是不对的。

诗人的对话,不但具有逻辑力量,而且在幽默中给这位贵族子弟以辛辣的讽刺。

言语交谈中的巧妙应对,多是瞬间完成的。“想”和“说”本来是两种机制,但一个思维敏捷的人,能够边想边说,章法不乱。很难设想,一个思维迟钝的人能有如此快速的应对能力。

思维能力,这里主要指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即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任何语言表达的背后都有相应的思路。思路中概念明确才能用词恰当,判断准确才能造句严谨,推理合乎逻辑才能使语言表达有说服力。对任何一段言语作品,都能做出内在的思路分析,从而揭示出隐藏在说话背后的逻辑。只有做出逻辑分析,才能探得语出奇妙的缘由。

为此,我们将进一步揭示存在于人们言语交际之间的言语与逻辑的转换机理。

二、言语链及隐含在深层的逻辑链

1.言语交流的动态分析——言语链

首先要了解“语言”和“言语”不同。语言是由词和句子按一定规则构成的系统,是表达思维的符号,是说和写的工具。而言语则是“产生某一语言的一连串有意义的语音的过程或结果”。即指人运用语言说或写的过程,也可指说出来的话。言语交流,就是以语言为工具的言语交际活动。

我们可以把人们的言语活动作一个动态的描述:

首先由说话人的大脑活动开始,凭借语言材料进行思维,并发出指令,以脉冲的形式沿着运动神经传到舌头、嘴唇、声带等发音器官的肌肉。发音器官的运动产生声波,即“言语音波”,言语音波通过空气把思想信息传播给听话人。对听话人来说,首先由耳接受言语音波,通过感觉神经传达到大脑,然后辨析发话的信息内容进行理解,然后由听话人进行同样过程的反馈。这个信息传递过程,是在语言、生理、物理三个平面上进行多次转换形成的,就像前后串连起来的一根链条,因此有人称它为“言语链”。

按照现代控制论观点,言语交际过程的言语链,实际上就是一个传输、反馈过程。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研究反馈时指出:“为了使任何机器能对变动不居的外界环境做出有效的动作,那就必须把它自己动作后果的信息,作为使它继续动作下去所需的信息的组成部分再提供给它。”(《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和社会》)维纳对反馈的研究,已经把信息这个概念引入了控制和通讯系统。在维纳创立控制论的同年,申农创立了信息论,提出了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

信息传输。整个过程首先由发话者将思维信息以语言符号,通过言语音波发送出去,由受话者接收语言信息,然后以反馈信息发送给发话者。但由于言语交际涉及语音、语义、语用和语境背景等因素,因此它比一般电讯传输系统复杂得多。维纳曾指出,语言信息网络大致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音方面;第二级是语义方面,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并不完全对应,这种情况使语言的信息交流受到一定限制;第三级是语言的行为方面,即指语言的运用。可见,语言信息的传递具有多元的特点。

这里还涉及信息论中一个重要概念,即对传播信息的信息量及有效信息的分析。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则是关于语义信息量及语用信息的分析,信息量的多少与信息量的大小是不同的。信息量多少是指绝对的信息数量,如说十句话比说一句话的信息量多;而信息量大小是指信息对于不同对象或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信息价值的相对信息量。如果对某接受信息者发出了他最需要的信息,则接受者获得了最大信息量。即使发话中只有一个字,也可成为最大信息量。如问:“您贵姓?”答:“王。”答话虽只有一个“王”字,但已最大限度满足了对方问话的需要。因此,这个“王”字,在特定的语境下,传达给对方的就是最大信息量。

反之,即使长达万言,但没有一句是对方所需要的话,那么,发话者传达的信息对受话者来说,其价值等于零。凡答非所问,离题万里,“王顾左右而言他”皆属此类。但并不是说,任何时候说话越简单越好、话越少信息量越大。对一些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楚的问题,便需要适当加大发话的信息量,作必要的补充,以使信息充分、完整。

但是,由于语义受说话人的语音、语境、心理等因素影响,变化多端,很难进行定量分析,致使语义信息究竟该怎样度量,成了信息研究中的一个难题。例如,一个“哦”字,如果是第二声,表示将信将疑,如果是第四声,则表示“我懂了”。又如同一个“侬”字,在古诗文里表示“我”(“侬今葬花人笑痴”),而在上海方言中表示“你”。可见,如果不能首先确定语义,也就根本无法对语义信息度量。

尽管解决问题的难度很大,但信息量的理论告诉我们,言语交际中,用尽量少的话传达出最大的信息量,却是一条最重要的交谈原则。

信息反馈。要确定发话者传送出去的语义信息效果如何,还要通过信息反馈,看听话者接收情况如何。语言传递的信息控制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语言反馈系统。这里所说的反馈,是指受话者接收语言信息以后做出的语言反馈。广义理解可以指所有语言和非语言的(表情、姿态等)反馈。语言反馈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发出的反馈信息影响信息源,使发话人了解发话是否达到目的,以便调整或改变信息,从而再发出更准确、更恰当、更接近目的的信息,这个过程大体相当于信息论中的负反馈。

言语交际中的反馈,常是双向多层次地进行。当受话人反馈后,发话人的回应又是一种反馈,这样,通过相互间的反馈,不断达到交际的成功。

语言反馈,可分为外部返回反馈和内部自我反馈两种。外部返回反馈是指双方交替进行的反馈,而内部自我反馈则是通过自我监听,发生在说话人自身的反馈。如当说话人听到自己的话有不当之处时,马上予以调整或收回,就是内部自我反馈的表现。这种自我反馈如果是在说话前就已意识到而加以改变,则为隐性自我反馈;如果是说出后再加以改变,则为显性自我反馈。

一次谈判或辩论,往往是各种反馈形式交互重叠出现的复杂过程。当双方先后开始第一次发话后,即开始了一来一往的言语交流,表现为外部反馈形式。而双方对说出的话间或再用话来调整或补充,则属显性自我反馈;而欲言又止或中途突然改变话题,则是隐性自我反馈。

有人做过一个简单试验:在教师指导学生做一道几何的作业时,第一种情形是教师不在现场,师生不发生任何反馈;第二种情形是师生互相可见到,但不许提问;第三种情形是只允许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回答;第四种情形是学生也可以提出任何问题并得到回答,创造一种自由反馈的情境。结果发现,随着被允许反馈数量的增加,学生完成作业所花的时间也增加,但他们画出的几何图形也更趋精确。可见,反馈越充分,就越能成功地达到目标。在日常言语交际中也是如此,对问题讨论得越深入,交换意见越充分,对问题的解决就越有益。但也要注意发出信息的质量,尽可能用较少的反馈信息,达到交际的目的,才是最佳境界。

“倾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要提高信息反馈的质量,获得传递信息的最佳效果,还必须注意“倾听”这一重要环节。

倾听,介于发话与对话之间,是反馈的前提条件,没有倾听则常使反馈出现偏差。倾听,不是指一般地听,而是指对发来的语言信息,专心入神地听,全身心整体投入地听,正如美国传播学家威瓦尔所说:“入神的倾听在努力获取与理解信息的过程中包括了肌体、感情和智力整体的投入。它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过程。我们不能仅满足于保证自己在洗耳恭听,而对其余器官听其自然。”

倾听,作为一个过程,包括对信息的接收、选择、组织和解释四道程序。然后发出相应的反馈信息。由于这一过程的机制是“听”和“想”,而不是“想”和“说”,因而完成它只需很短的时间。有人统计,人平均每分钟讲125—150个词,而倾听,每分钟可以轻而易举地处理500个词,当然平时并不需要投入这样大的大脑“功率”。

要完成有效的倾听,还意味着用“第三只耳朵”去听,即听出言外之意。为此,我们必须在倾听的同时,既要听辨出“话中话”,还要注意音调、音量、音速以及体态、着装等非语言因素的暗示作用,以求真正的洞察和理解,然后才能做出准确的反馈。可见,倾听是整个语言交际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它不但承接着发话,而且引导着对话,没有倾听,交谈也就无从进行,再巧妙的谈话技巧,也将无计可施。

“理解”。言语传播是通过言语方式,发出语义信息,由接收者倾听并做出相应反馈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能顺利完成,谓之“沟通”;如果中途发生严重干扰,或接收者拒绝接收,谓之“阻断”。沟通的关键在于理解。因而,在言语交际的传播系统中,成功的决定因素是理解。

言语的理解,就是透过言语表层,揭示深层语义的过程,也就是从语言平面进到逻辑平面的转换过程。其中影响理解的最根本因素是对词(概念)的理解。人们之所以产生混乱的思想,常是因为被误解的词造成的。美国哈伯德说:“没有被误解的概念,只有被误解的词,这些被误解的词造成严重的概念错误。”

他还用一条混乱的曲线表示出被误解的词导致了怪诞的想法。

这种对“词”的误解,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同音词或多义词或生疏词,也可能是由于语境复杂或背景知识不足,其结果都会产生概念及思想上的混乱,导致交际失败。

此外,判断或推理上的失误,也是造成理解错误的重要原因。而推断上的失误,往往由于推理的错误造成。推理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既有语言推理,也有非语言的表象推理,有时又可能是这两者的结合。有人认为,在我们的记忆中,形象信息量远远大于语言信息量,许多创造性思维是借助想象而不是借助语言产生的。交际中的推理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想象进行的,而这种推断大多是推测性的,有时准确,有时失误。如看到某人脸红了,就推测某人可能做了亏心事;某人说“这件事我只告诉你”,就以为某人特别信任自己。这些推断都是极不可靠的。因此,交谈中运用推理技巧理解语言信息,必须注意到大量的推断是推测性的似然推理。如果交谈中将似然推理误作为必然推理,就会导致理解上的错误。

由此可见,对言语表达中的词义、句义的理解,关键要搞清在言语背后究竟要表达的是什么概念、判断或推理。即使是无言的默契,也含有语义信息的交流,即所谓“心照不宣”。因而,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必须深入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才能真正把握语义信息,以达到相互理解与沟通,获得交际的成功。

2.言语链的语义结构——逻辑链

说话是借助语言进行的,说话背后的思维同样也是借助语言进行的。语言既是说话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人既要用语言说,也要用语言想,因此,我们对说话背后的逻辑分析,也要通过语言来进行。虽然思维和言语这两个层次都要借助语言工具,但思维活动是在逻辑平面上进行的,而说话是在语言平面上进行的。前者是无形的、内在的,受思维规律制约;后者是有形的、外在的,受语法规律制约。从三者的关系来看,思维是内容,语言是工具,言语是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方式或结果,其中思维对言语表达具有决定意义。对言语链的语法分析,主要揭示语言结构的规律,一般只停留在语言平面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语义问题。例如,“我吃鸡”和“鸡吃我”或“我爱他”和“他爱我”,都同样是“主—谓—宾”语法结构,但是语义表达却迥然不同。因此,必须透过语表对言语做出语义分析,才能揭示出言语表达的真正含义。

想通过语表揭示其深层语义内容,也就是要揭示出思维层次上的逻辑关系。许多逻辑学家已经在探索使用人工语言,对自然语言的各个方面的逻辑关系做出相应的逻辑刻画。除数理逻辑中的判断逻辑、谓词逻辑已被用作分析工具外,还在非经典逻辑领域中,建构了模态逻辑、认知逻辑、相信逻辑、问句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多值逻辑、模糊逻辑等形式系统。我国有些学者注意从语用方面研究自然语言逻辑,并且与汉语特点相结合,对汉语虚词做出语义和语用的分析,并将其逻辑结构做出了相应的形式刻画。

逻辑形式抽象为人工语言,其优点是具有概括性和单一性,便于输入机器,编制程序,有利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虽然逻辑形式可以借助公理和规则建构其形式系统,但自然语言的灵活多变及复杂的语义和语用的关系,要做到完全形式化,几乎是不可能的。语境及背景问题更是一大难题。因而,有必要首先在言语表达与逻辑思路之间,即言语链与思维的逻辑层面之间,从总体关系上做出分析,找出一些规律,将有助于语用逻辑的研究。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任何一个言语链背后,必然存在一个与之相应的思维活动的“逻辑链”。

人们之间通过言语的交流,实际上是在逻辑链(看不见也听不到)之间的理解与沟通。言语表达可以省略、中断,而只要保持在逻辑链上的沟通,交际即可进行,言断而意不断。如果言语背后没有一个前后关联的逻辑链,那么言语交际就不能达到相互理解和沟通。

逻辑链的理论只是从宏观上把言语与逻辑对应起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联、区别、转换等关系,寻求二者之间的某种规律。本书关于逻辑链的研究,首先着眼于言语表达中内在逻辑关系的揭示,形式的和非形式的分析都是可用的手段。形式语言作为一种抽象的思维工具,在必要时予以使用。

逻辑链是以概念为构成的基本元素,由概念构成的判断为基本单元,它是一个以判断为基本环节组成的序列,判断之间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串联起来。一条逻辑链,可以是一个判断,也可以是一组判断的联结。由一个判断构成的逻辑链,是它的基本形式;由一组判断联结而成的逻辑链,是它的扩展形式。

如果由一个判断构成逻辑链。

如果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判断构成逻辑链。

总之,无论有多少判断组成逻辑链,在至少有两个判断的情况下,最后—个判断总是以“n”表示。

逻辑链可以定义为:在同一思路中,一个判断或一串具有内在关联的判断的有穷系列。

公式中“A”代表逻辑链,p、q、r、s、n分别表示组成逻辑链的判断,符号“~”表示判断间的联结(联结词)。联结符号可借用数理逻辑的符号S(并非)、∧(并且)、∨(或者)、→(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因为,所以)等来表示。

例如:“因为我是公司经理,而且工作很繁忙,所以,您的宴会我可能去,也可能不去。如果我不能去,就派张副经理去。”

这样即可将这段话中的两重复句分别表示为:

①“因为我是公司经理,而且工作很繁忙,所以,您的宴会我可能去,也可能不去。”

②“如果我不能去,就派张副经理去。”

又如:“我有一张电影票,如果我不去,或者给小李,或者给小张,而不要给小陈。”这段话从语言表达上看,构成了一条言语链,而把其中的每个判断整理出来,就可以排列出一个判断的序列,也就是这段话的逻辑链。即:

A:我有一张电影票,并且,如果我不去,那么,或者给小李,或者给小张,并且,不给小陈。

由于语言表达的层次实际上是思维层次的反映,所以,揭示言语链中的逻辑链,是对语言交流分析与理解的关键。逻辑链中最里层的括弧表示一个最基本的判断间的联结,然后,以它为基本单位,逐层扩展,每一扩展都表示与一个或一组判断的联结。

任何一个言语链都有一个逻辑链相对应。没有逻辑链,也就没有言语链,而逻辑链又必须通过言语链来表达。言语链是形式方面;逻辑链是内容方面。逻辑链存在于人的思维中,属于深层结构,而言语链则属于表层结构,它本身需要由深层的语义分析做出解释。

逻辑链是由一定的思维结构组成的系统,任何人,不分国家、民族、阶级,都有构成逻辑链的功能;言语链则是由一连串的语音序列构成的言语流,当然,也是人所共有的功能,但是,不同民族的语言,表现为不同的语音序列,因而,言语链是有民族性的。正是由于不同民族的言语链,可以由同一逻辑链转换生成,所以,经过翻译,才能实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

逻辑链与言语链之间的具体联系是比较复杂的。虽然这两种链的构成材料和使用的工具都是语言,但是,二者在不同层次上的活动机理是不同的。一个不能说话的哑人,可以有很敏捷的思维,并且可以不用言语,而用手势表达思维中的逻辑链;反之,一个能说会道,言语很多的人,又往往不能很好地表达思维中的逻辑链。再加上概念和语词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常有一词多义或一义多词的现象;判断与语句之间,也常有一种断定表达为多种语句,或一个语句含有歧义的现象。这种情况表明,逻辑链与言语链之间有一个“信息加工厂”。每个人对信息加工的水平和程度都是不同的。对一个人来说,构成逻辑链的思维内容,未必就是他的言语链所表达的内容。这里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制约:一方面是说者主观上对思维信息的加工,使说出的话可以灵活多变;另一方面是说出的话在客观上给听者的信息,可能要比言语本身的信息要多,甚至可能是说者在逻辑链原型中所没有的,或是由听者附加的。

从根本上说,有怎样的逻辑链,就会有怎样的言语链。但是,在由逻辑链转换为言语链的过程中,如何对思维信息进行加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语境,这样就使逻辑链与言语链之间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关系。尽管如此,概括起来,逻辑链与言语链的基本关系类型不外三种:①逻辑链与言语链二者完全一致;②逻辑链与言语链二者不完全一致;③逻辑链与言语链二者完全不—致。

(1)完全一致,是指言语与思考完全一致,而且语句中不含有任何歧义的概念或判断。根据表达语句即可做出逻辑分析,即使语言表达有所省略,也可按推理结构恢复其省略部分,并做出完整的逻辑分析。凡属以科学真理或行为规范一类判断为依据的推理,一般都属此种类型。例如,在审判过程中,当对犯罪分子定罪时,审判长的思考与表达完全一致,而且表达时不能省略其中任何一个判断。如根据刑法第134条规定,凡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为故意伤害罪,张某故意非法伤害了他人身体,所以,张某为故意伤害罪。这个定罪三段论在审判中的表述必须是完整的、准确的,不容有任何含糊和省略。因此,它的逻辑链也是非常明确的,而且与语言表述完全一致。其逻辑形式为:MAP∧SAM→SAP。

思考与表达完全一致,不在于表达是否完整,而在于通过表达语句能揭示出内在的逻辑链。例如:一位男子与女友经过较长时间的交往,以为时机已经成熟,对女友说:“我们结婚吧,行吗?”女友回答:“行啊!但我还没想好呢!”男子听后感到意外,很失望。虽然女友没有明说“不行”,实际已经隐含表达了。女友的话,逻辑上是一个假言推理的省略式。其推理是:

如果要结婚,就得我先想好,(隐含)

我还没有想好,(明言)

所以,我不能结婚。(隐含)

女友只是说出了小前提,而将大前提和结论都隐含了。男子则通过女友的话,按逻辑而不是按言语,完全理解到隐含的真意。这段话所传达的信息,虽然使她男友很失望,但作为语义信息的传播却是成功的。其原因就是通过逻辑链在思维层面上,而不是在言语层面上,达到了理解与沟通。尽管表达有所省略,思考与表达仍属一致。

(2)不完全一致,是指言语与思考之间出现语义差异,其差异的原因及情况比较复杂。由于语音、语义、语境,甚至语气及心理、感情等方面的原因,有意或无意,均可造成“说”和“想”之间的某些差异,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由歧义而造成的思考与表达的矛盾。

例如,春秋战国时期,东周某人怀里揣着一块“璞”到集市中去卖。郑国某商人正想买璞,于是成交。待东周人拿出璞一看,郑国商人连忙说“错了,错了”。原来,“璞”在郑国指未雕琢好的玉石,而在东周却指未制成干的鼠肉。由于“璞”的歧义,致使双方说的不是一种东西,交易失败。双方推理如下:

卖璞者推理:璞是你要买的,我卖的是璞,所以,我卖的是你要买的。

买璞者推理:璞是你要卖的,我要买的是璞,所以,我要买的是你要卖的。

这里双方在思考上都是正确的推理,有自己的逻辑链,因为都是在自己认定的意义上使用“璞”这个概念的,但在言语交际中被对方理解时,由于词的多义性就产生了表达与思考的矛盾。实际被人理解的意思,并不是原来思考时的意思。这样,在一个三段推理中,由于大、小前提中的“璞”不是同一概念,出现了“四概念”错误,原来的推理失败,逻辑链断裂。只有消除歧义,才能重构逻辑链。当郑国商人连声说“错了”时,也就消除了各自推理对“璞”的歧解。买者明确了对方卖的“璞”,并不是自己要的“璞”。于是重新作了推理:

你要卖的是“璞”(鼠肉),

我要买的不是“璞”(鼠肉),

所以,我要买的不是你要卖的。

虽然双方交易失败,但也是经过相互理解,清除歧义,双方都知道对方表达的内在语义是什么,重新沟通了逻辑链。

一般来说,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语词歧义造成思考与表达的矛盾而使逻辑链发生断裂时,消除歧义就可以重构逻辑链,寻求交际上的成功。

(3)完全不一致,是指言语与思考完全不一致,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交谈对象、具体语境或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原因,不说出真实的思想,而故意转换话题,或反义表达。如问:“你认识这个字吗?”答:“我过去学过。”答者真实的思想是不认识这个字,但由于不好意思的心理作用,转移了话题;又如,被审讯的犯人,明明心里清楚自己有罪行,却常常矢口否认自己的罪行。对于这种情况,首先不是揭示逻辑链的问题,而是要揭露谬误、谎言或洞察心理,引出真实思想。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构起沟通交谈的逻辑链。

由以上分析可见,在言语交际背后,有一条连接在双方思维之间的逻辑链。这条链不是只根据语表就能把握到的,它忽明、忽暗、忽连、忽断,这就需要对言语交际中的信息传递、倾听、理解和反馈的全过程有所把握;而且还要对有关的非语言信息,如交谈背景、心理因素等进行分析,才能准确揭示言语交际中的逻辑链,从而对语义信息做出准确的分析,达到交际双方的沟通,使语义信息传播系统正常运行,以便获得较为理想的语用效果。

3.逻辑链与思维网络

逻辑链是由一串语句构成的判断序列。这个判断序列在人的思维中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某种偶然的联系,而是以接受某种思维信息为契机,以某种交际需要为目的,在人脑的思维网络中,提取有关的思维信息而形成的一个新网络。所谓思维网络,从人脑储存的全部知识信息来说,就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所构成的全部联系。它如同一张纵横交错的网,由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交织而成。从中提取逻辑链,就是由全部思维网络中提取的若干概念联结的判断系列,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局部网络。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纵横交织的思维网络。我们把联结概念(也可以是判断)的语词叫做“网结”。和是联结横向结构“我”、“他”的纽结,其中的判断词“是”是联结纵向结构“我和他”与“朋友”的纽结。一个复杂的思维网络,是由许多“网结”联结而成。

“如果,那么”和“又”“并且”,是分别联结横向结构及纵向结构的“网结”。当然,这种平面图解式分析,只能是简单的示意,实际的思维网络不是拼版式的。

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系统来看,思维网络的生理机制就是大脑皮层兴奋灶之间的复杂联系。人的大脑是储存知识的信息库,形成一个总的知识网络。一条逻辑链的形成,是一组知识信息相互发生联系的总和,它只是人脑全部思维网络的一部分。当发出某一串特定的思维信息时,也就是思维网络上的相关知识单元被激发,迅速组合,构成一条逻辑链。一条逻辑链构成的速度和反映知识的程度,是由整个思维网络形成的信息基础决定的。如果某种知识在大脑皮层上的联系比较稳固,那么提取(激发)某种知识信息就快;如果这种联系较弱,那么提取某种知识的速度就慢。而构成的逻辑链的质量、速度、效率如何,则是因人而异的。

4.思维信息的加工和对语句的理解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语言交流的过程是由发话者大脑的思维网络到逻辑链,再到言语链,然后,经言语链传达到受话者的思维网络,经过理解,提取有关的知识信息,构成逻辑链,再表达为言语链,做出回答。在这里,对语句的理解就成为揭示逻辑链的关键。

前面曾说到,在言语链的传输、反馈过程中,对语句的理解至为重要,但由于影响理解的因素极为复杂,因此,对语句的准确理解常常是很困难的。微妙的社会习俗支配着谈话和写作,要成为一个语言的有效使用者,人们必须要考虑听众的特征:他们的知识,他们的社会背景,他们参加交往的原因。讲出来的词所传递的意思,常常与它字面上解释所包含的意思非常不同。

这里涉及发话人和听话人在思考中如何对发送和接收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语句的隐含、省略和附加,是人们由思维转换为言语过程中几种常见的信息加工方法。

(1)语句的隐含

所谓语句的隐含,是指说话者在由思维向言语转换过程中,语句中包含隐含判断(预设)。这里涉及对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以及推理中隐含判断的分析。

语义预设,即指语句中所包含的条件语句或判断。这种预设既可以“含”在语句中,也可以“隐”在语句中。前者如“我知道你是北京人”,预设“你是北京人”;后者如“小张又迟到了”,预设“小张以前迟到过”。

语用预设,即指在言语交际者之间共同接受的事实或判断。这里既包括对判断的态度,如断言、疑问、命令等涉及人的活动的预设;也包括对双方所处的环境和背景方面的预设。前者如“请把文件柜锁上”,预设“文件柜没有锁上”、“文件柜是可以锁上的”、“对方能够完成此事”等;后者如问:“你到深圳的证券交易所去了吗?”答:“到深圳的证券交易所去了。”预设双方对话所处的背景是“深圳有股市交易市场”。

预设理论主要是对判断条件的分析。了解预设有助于在对话中揭示背景及隐含语义,以便做出恰当的对话。例如:

老李现在还想买房吗?

显然,问句直接给出的信息是思维中的“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想买房,希望得到回答”;而“老李过去曾想买房”是间接包含在问句中的隐含判断。无论对方作肯定的回答,还是作否定的回答,都将表明答话者接受了这个隐含判断。如果说者的隐含判断是真的,那么,在沟通言语链基础上,问句获得了理解,对话双方就构成了共同的知识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答话者能够顺利地提取逻辑链,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都是恰当的。即“老李现在还想买房”或“老李现在不想买房了”。如果说者的隐含判断是假的,那么,隐含的思想信息事实上不存在。这样,该隐含判断就不能被对方接受,阻滞了言语链的沟通。在这种情况下,针对隐含判断给予否定回答是恰当的,即“老李没说过要买房”。

由此可见,在思维层面隐含的语句必须是真实的,才能构成有效的对话,如果语句的隐含是虚假的,就不能构成有效的对话。

在实际语言交流中,语句隐含的情况比较复杂,有时是多层次的。例如:

问:你今天去不去看电影?

答:你给我请假呀!

问句要求对方给予肯定或否定回答,如果回答“去”或“不去”,都是直接承接问句的简捷答话。但是,这里的答句却做出一个间接的回答。其中隐含了多层语义:①我正在上班;②上班时间走必须请假;③一般情况上班不能请假看电影;④你也无法给我请这个假;⑤我不能去看电影。其中⑤句是答句所表达的真正语义。

在日常言语交际中,还常常运用判断构成推理进行交谈和辩论,由于推理中的判断(包括前提或结论)常被省略,因而要理解对话语句,还必须揭示出其中的隐含部分,才能做出准确完整的语义分析。

(2)语句的省略

语句的省略是指说者在由思维转换为言语的过程中,由于某种语境的存在,或为了表达上的简练,对语句中的若干部分予以省略。

例如:

问:这是什么?

答:手机。

问话是一个判断式问句,要求对方做出肯定是什么事物的回答。答话者一般都能接受这个问句的言语链,并理解问句的含义。由于语境中有先发的问句和所指的客观事物,因而,答话可以略去指示代词和判断词“这是”,只说出事物的名称“手机”即可。

语言交流中,除去这种直接承接问句的省略外,还有间接的省略情况。例如:

问:你看不看这本书?

答:没意思!

问句要求给予肯定或否定回答,如果回答“看”或“不看”,都是直接承接问句的省略语句。但是,这里的答话做出了一个间接省略语句的回答:没意思。其中既有隐含又有省略。隐含判断是:①这本书我看过;②我不想看这本书。答句中省略了“这本书”。由于语境中有问句和所指的书,这种省略是很自然的。

如果在对话者之间有许多行为关系,对话间的省略和隐含的层次就会更多,分析起来也更复杂。

(3)语句的附加

语句的附加是指说者在思维转换为言语过程中,使语句带有更多的思维信息,而这些思维信息不是语句本身所明言或隐含的。

例如:

问:这只金表是你的吗?

答:你又小瞧我了!

问话者要求回答“是”或“不是”,但答话者采取了间接隐含的对话。语句本身表示对方不应对自己估计过低,其中的明言是“你小瞧我了”,隐含是“以前小瞧过我”,附加是“这只金表怎么就不能是我的”(也可能这只金表就是答话人的);而这一层附加意义是该语句本身的明言与隐含并未包含的,只有根据语境和语气甚至心理才能判定。

附加意义有时很微妙,如果对话双方都有附加的“弦外之音”,往往成为一种思辨能力的交锋。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的将领和士兵经常出入于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他的名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一个德军盖世太保头目指着画问毕加索:

“这是您的杰作吗?”

“不,这是你们的杰作!”毕加索严峻地回答。

从这段对话看,双方对语句都作了附加,仅从表面语句分析,明言和隐含的意义都不能揭示出全部的含义。对话中既有明言所说的互相称赞的语句;又有隐含在双方语句中的深层语义,问句中故意肯定画家有支持德军侵略的态度。答句中包含揭露德军侵略罪行的隐含语义;还有双方都附加在“杰作”上的令人深思的另一番含义。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下,分析出双方所附加的含义,才能理解这段对话的深层语义结构,揭示出隐藏在对话背后的逻辑链。

综上所述,一个人的言谈能力如何,取决于说话人的知识结构,以及如何从思维网络提取逻辑链,并将其转换为恰当的言语链的能力。对思维进行信息加工是完成这个转换的关键。重要的是如何理解语句,而理解语句涉及主、客观多方面的因素,需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才能找出某些规律。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探讨如何透过言语链揭示逻辑链的机理及方法。

三、如何透过言语揭示逻辑链

如上所述,在实际交谈中,双方的言语常常是省略的,有明言说出的话,也有隐含内藏的话。运用逻辑分析方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说出话的分析上,而是要把明言部分的逻辑链与隐含部分的逻辑链,有机地联系起来。常常是只有揭示出隐含部分,才能解释明言部分。这一点正是逻辑分析与语言分析的重大区别,逻辑的着眼点是思路分析,语法的着眼点是语表分析。

那么,如何透过言语揭示思维的逻辑链呢?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言语链都有一个逻辑链相对应。逻辑链属于深层结构,言语链属于表层结构,必须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才能对表层与深层的语义关系做出解释。例如:

大作家安徒生,一次由于没有办成女友托他办的事,深感内疚,自责地向女友说道:“你不会恨我吧!”女友答道:“怎么会呢?只有爱才会有恨!”安徒生听后,极为悲痛,因为他从这句话中听出女友从未爱过他的隐语。如果把女友话中的逻辑链揭示出来,就能立即发现这个隐语。在这段话的背后,其逻辑思路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只有爱,才会有恨。(第二句话)

没有爱,(隐含语)

所以,不会有恨。(即第一句话:“怎么会呢?”)

逻辑上对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可以通过否定前件(非p),推出一个否定后件(非q)的结论。女友所说的两句话,“怎么会呢?”和“只有爱,才能恨”,恰恰是推理中的结论和大前提,中间的小前提省略未说,而安徒生通过女友的话立即理解到“没有爱”这个隐含的小前提,难怪要引起安徒生的悲痛。

对潜语的分析,涉及深一层的思维机制。要想了解人在说话时的思维活动,无论是对发话人,还是对听话人,都需要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做出分析及推断。这个推断过程,实际上就是人在头脑中对思维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因此,在言语交际中要把明言部分和隐含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揭示其完整的逻辑链,就必须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遇到层次较多的“弯弯绕”,还要进行更为复杂的逻辑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例如:

甲问:如果三天前是星期五的前一天,那么,后天是星期二。对不对?

乙答(想一想之后):对。

这是一问一答的简单对话,但在完成对答的过程中,思路却要经过几个层次,其中乙答话时要想一想,就是要逐层进行逻辑推断,否则,无法马上判断甲的话是否对。乙的思路是根据甲的发话,进行一番连锁式推理之后,才做出肯定回答的。其推理过程是:

如果三天前是星期五的前一天,那么,今天往前的第三天是星

期五,

如果今天往前的第三天是星期五,那么,今天是星期日,

如果今天是星期日,那么,后天是星期二,

所以,如果三天前是星期五的前一天,那么,后天是星期二。

这是一个假言连锁式推理。横线以上为甲隐含的前提,也是乙必须予以揭示的思路;横线以下为甲明言的话,也是乙揭示出隐含前提以后得到的结论。如果以p、q、r、s按顺序分别表示上面所包含的四句话。

如果乙的思考过程中,在某环节上出现失误,就会导致整个推理的失效,就会出现错误的回答。

由此可见,要使对话成功,必须准确地揭示明言背后隐含的思维层次,而且要以明言为条件,进行正确的逻辑推导,或者说,要经过思维的信息加工,即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逻辑推导能力,对接收的思维信息进行逻辑分析。

四、说话的逻辑技巧与个体思维能力的差异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现代认知心理学,深入研究了思维——言语活动的心理机制,提出了信息加工理论,把大脑的神经活动过程比作电子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认为思维是大脑的信息加工结果。近四十年由于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发现思维是整个脑的功能,特别是大脑皮层的功能,脑的不同部位受损伤时,对思维有不同的影响。大脑皮层的额叶对思维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由大脑皮层其他部位加工过的信息,都要传送到额叶进行更复杂的加工、综合、编制成行为的程序,进而调节和控制人们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美国当代脑科学家麦克林专门研究了大脑的不同层次的结构,指出大脑共分三个层次:一是最外边的新皮层,属于人的显意识部;二是缘脑层,在新皮层的下面,它管辖情绪、感情等;三是最里边的爬行动物脑层,属于人的潜意识,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接收、筛选、储存、加工和处理信息的功能,但它们之间又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整个大脑皮层的综合功能。

法国的神经生理学家尚格提出行为、思维和情感等是源于大脑中产生的物理和化学现象,是相应神经元组合的结果。一个神经元可以通过它的纤维分支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使得一个神经元的信息可以直接传送给许多神经元,完成信息的综合。

将人的思维功能,用脑神经生理活动予以解释,是当代研究思维机理的成果,但对思维活动中的人脑究竟是怎样工作的,仍然知之甚少。前面提到的在言语链与逻辑链转换过程中使用的隐含、省略和附加等信息加工方法,也只是几种常见的一般方法。

随着人们对言语链与逻辑链理论的深入探讨,个体思维能力的差异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人们究竟是怎样对思维信息进行加工的?个人之间的逻辑分析与表述能力的差异,与人的思维功能有什么关联?

由于在思维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情况不同,就会出现逻辑上推断能力的不同。例如:

一位在候车室等车的妇女,把一只手提箱放在一边正与一个偶然相遇的朋友说话,忽然发现自己身边的手提箱不见了。一抬头看到一个小伙子正提着一只皮箱急匆匆地往外走,她立即追上去,发现正是自己的皮箱,于是叫住小伙子问:“你怎么拿了我的皮箱?”那小伙子一愣,连忙道歉说:“怎么,这皮箱是您的?对不起,我拿错了。”立即把皮箱退还给这位妇女,头也不回地向外走去。这位妇女认为,既然拿错了,也就不必追究了。但是,这一切都被值班民警看在眼里,他立即紧追上那小伙子,突然发问:“你自己的皮箱呢?怎么不回去找了?”那人猝不及防,一时怔住了,回答不出。于是民警把他带到值班室,经过仔细查问,原来这小伙子是想乘人不备偷走皮箱。

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这位妇女和民警对获取的同一信息“我拿错了”,在头脑里分别进行了不同情况的思维加工。这位妇女的思维加工是:

如果拿错了皮箱,并且还回来,就不必追究了,

这个小伙子拿错了皮箱,并且还回来,所以,不必对小伙子追究了。

这在逻辑上正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分别用符号表示其中的判断:

①拿错了皮箱(p1)

②还回来皮箱(p2)

③不必追究了(Sq)

这是一个正确的推理,但这位妇女忽略了另外一层推理,而那位民警却进一步做出这个推论:

如果他拿错了皮箱,那么他自己就应有一只皮箱,

如果他自己有一只皮箱,就应回去找自己的皮箱,

但他没有回去找自己的皮箱,

所以,他不是拿错了皮箱。

这在逻辑上正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分别用符号表示其中的判断:

①他拿错了皮箱(p)

②他自己应有一只皮箱(q)

③应回去找自己的皮箱(r)

这个连锁推导在民警头脑里只是一瞬间的事,并立即按照这一思路上前追问“你自己的皮箱呢?”显然这是致命的一问。如果小伙子说有皮箱而且回去找来,那么就不是故意说拿错了;如果小伙子不能回答,更无从去找,那么就是故意说拿错了。而那位妇女正因为没有在思维中进行这一步逻辑推导,也就放过了这个小偷。

当然,也不排除这位妇女可能做出了与民警相同的推论,但不愿多事,故意不再追究了。但我们着重要说明的是两种思维的差异所导致的不同结果。由此更深刻地体会到言语背后的逻辑怎样支配着人们的言语和行为,以及个体思维能力的差异怎样影响着思维信息加工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也看到逻辑思维对提高谈话技巧的重要意义。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审判员不管自觉不自觉,都要运用逻辑技巧。如果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对思维信息加工过于粗糙,就可能出现失误;而逻辑思维能力强,精于逻辑推导和逻辑设计,则可以事半功倍,迅速破案。

在审问案犯时,有无逻辑头脑,往往是能否断案的关键。例如:

某单位会计室的保险箱被撬,全部现金被盗。公安人员在保险箱上提取了罪犯的指纹,并查到指纹的主人,审问时罪犯处处狡辩,审判员不得不拿出指纹作证。

问:你不要抵赖了,你打开了保险箱,拿走了现金,但留下了指纹,你看(出示指纹)!

答:不错,可能是我的指纹,因事情发生后,大家都去看了,我也去了,还用手摸了保险箱。

这样,审判员一开始就出示指纹,结果却被罪犯利用了,轻而易举地编造出案发后曾用手摸了保险箱的假口供。

在类似的某案件审理中,有经验的审判员却能成功地进行审问:

问:案件发生后,你到哪里去了?

答:我也跑去看了看。

问:你和谁一起去的?站在什么地方?

答:和小刘一起去的,我俩站在门口。

问:到里面去了没有?

答:我和小刘都没有进去,小刘可以证明。

问:是真实的?

答:一点不假。

问:在这之前你到会计那里去过没有?

答:没有。

问:你昨夜起来到哪里去了?

答:我起来上厕所,还碰上了李师傅。

问:为什么到远离宿舍的办公室那边去上厕所?

答:……

问:你说没有去过会计室,可是保险箱上却留下了你的指纹,你看(出示指纹)!

这样经过连续提问,堵住了其他可能的后路,然后出示指纹,使案犯无法辩解。

审判员的思路是:指纹留下的时间有三种可能,即案发前、案发后和案发时。如果案犯自己否认案发前和案发后曾经接触过保险箱,那么就可以排除这两个时间留下指纹的可能,从而推断出指纹是作案时间留下的。审判员正是按照这一思路设计了一系列的提问,引导案犯自己回答出案发前和案发后都不曾接触过保险箱,那么剩下只有一种解释:指纹是作案时留下的。

审判员的提问,有事实作依据最为有力。如问:“你昨夜起来到哪里去了?”面对提问,案犯也可能否认昨夜曾经起来的事实,但案犯因昨夜起来时曾碰到李师傅,不知审判员是否已经掌握了自己昨夜曾经起来的事实,未免心虚,只好谎说起来上厕所了,而这个厕所又在办公室附近,面对“为什么到远离宿舍的办公室附近去上厕所?”这一问题,而无话可答。审判员抓住了这个时机,出示指纹,起到了最有力的确证作用,使案犯再也无法抵赖。

如果把审判员的逻辑推理过程整理出来,可用公式表示为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分别用符号表示三种可能性情况的判断:

①指纹是案发前留下的(p)

②指纹是案发后留下的(q)

③指纹是案发时留下的(r)

那位缺乏经验的审判员,企图开始就肯定指纹是作案时留下的,而忽略了排除其他两种可能情况。当事情可能有p或q或r三种可能时,除非能确凿肯定r情况,才能排除p和q情况,否则,决不能由审判人员首先轻易否定p和q情况,而认定指纹是作案时留下的。因为审判员只拿出指纹,并没有确凿的时间证据,就肯定指纹是作案时留下的(r),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而罪犯却可轻而易举地肯定p或q,而使r不能成立。

由此例可见,在言语交际中,尤其是在需要推理和论证的复杂对话中,必须有敏锐的逻辑头脑,运用逻辑技巧,设计交谈用语,才能更好地达到预定目的。

五、交谈中的非语言信息作用

在言语交际中,分析交谈语义时,不能不注意到一切非语言手段,对表达思维信息的作用。

人类的交际不只是通过语言。英国语言学家克利斯托认为交际有六种模式:听说模式、视觉模式、触觉模式、味觉模式、嗅觉模式等。除说话以外,视、触、味、嗅等都可负载信息,成为交际手段。日常生活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很多,只要心照不宣、彼此默契,也能达到交际目的。

现代思维科学研究表明,思维活动并非都要借助语言。语言不是思维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思维主要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类。画家主要靠形象思维,画家齐白石仅凭观察虾、蟹就可以在纸上画出形态各异的虾蟹,而无须借助语言。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过程中,提出时钟变慢,时空弯曲等几乎用语言都说不清楚的复杂理论,并不是靠现成语言的思考,而是靠一种不受语言所局限的更深邃的高级思维活动,然后才尽量用语言进行表达和论证。他认为语言中的词,不论是说的还是写的,在他的思维机制中似乎不起作用。在思想中作为思维元素实体的似乎是一些可以“自主”产生和结合的符号以及清晰的形象。传统语言的语句或其他符号只是在第二阶段才费劲地去搜寻。

在交谈过程中,非语言信息,是指那些不通过有声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主要指态势语或身体语。一个眼神,一种表情或姿势,都在传递着言外之意。有人研究人的眉毛可有23种不同的动作表达不同的意义,如一眉高一眉低,表示鄙夷或怀疑。交谈中不时看表,表示谈话可以结束,不时点点头则能使对方增强说下去的信心,这些都是无须通过语言即可传递的信息。

思维可以不借助语言,不等于说语言对思维无关紧要。必须看到,人类自从有了语言这个第二信号系统,使人类的进化产生了飞跃,人类才有了今天的科学、文明和进步。直到今天,人们还是主要靠语言传递思想信息,靠语言记载人类获取知识的成果,靠对语言的理解,相互沟通,进行人际交往。但是,人类创造的语言,还远远不能覆盖人类所有传递信息的手段,不能表达人类全部的各种丰富而微妙的思维信息。因此,在言语交际中,要理解深层语义,揭示出言语链背后的逻辑链,必须注意分析各种非语言信息的作用。但这已不是本书要谈的内容了。

§§第二章 对话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