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尽管包括阳平公苻融在内的群臣们极力反对,但苻坚还是决心伐晋,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了!
闻鸡起舞
“闻鸡起舞”最早的文字记载于《晋阳秋》。原文是这样的:
(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以豪雄着名,年二十四与琨同僻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恶声也。”每语世事,则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共起,吾与足下相避中原耳。”
这段古文的大意是:祖逖和刘琨少有壮怀,立志为国尽力,半夜听到鸡叫,便起身操练武艺。此典故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发。
祖逖是东晋南朝时期第一个举兵北伐,决意恢复中原的着名将领,曾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祖逖出生于公元265年,卒于321年,是今天的河北涞水人。24岁那年,他乔居阳平(今河北大名县东北),认识了一个叫刘琨的人,并一起被官府任命为司州主簿,就是掌管文书簿籍的小官。说到刘琨这个人呀,也非等闲之辈。我们今天常说的“枕戈待旦”一词,就出自刘琨之口。
祖逖和刘琨两人均胸怀壮志,意气相投。他们经常住在一起,作彻夜长谈,相互勉励。
他们深知,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必须做到文武双全、才华超群。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祖逖在博览群书的同时,十分重视习武。
有一天深夜,祖逖在梦中突然被鸡叫声惊醒,他展望未来,浮想联翩,再也睡不着了。
于是,他叫醒刘琨说:“此非恶声也。”意思就是说,鸡叫正是对我们的提醒,为报效国家,应勤学苦练武艺。于是他俩便披衣下床,仗剑相对而舞。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闻鸡起舞”典故的起源。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轻时的勤习苦练,终于使祖逖成为一名精通兵法、善用韬略的将才。后人常以“闻鸡起舞”以作自勉。如谭嗣同在《和仙槎除夕感怀》诗中写道:
有约闻鸡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又如辛弃疾在《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词中写道: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还有很多古今名人引用这个典故,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今天的军营中也流行着一句话:“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说的就是要爱军习武,立志报国,与闻鸡起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流击楫
此典出自《晋书·祖逖传》:“祖逖统兵北伐苻秦,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这段文字说的是祖逖率兵讨伐苻秦,当船行到江中时,祖逖敲打着船桨发誓道:“我祖逖不收复中原决不罢休!”后来人们往往以“中流击楫”这个典故赞扬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激烈壮怀和慷慨志节。
当晋室南渡偏安江东一隅后,祖逖听说朝廷有意北伐,便毅然入朝,向元帝进言说:“藩王自相残杀,胡人乘虚而入,中原生灵涂炭。陛下如果能发布一道圣旨,让臣带领兵马前去剿虏,北方的豪杰就会望风归附,四方百姓也会群起响应。中原一定能光复,国家的耻辱也就可以雪洗了。”元帝见他态度诚恳,义正词严,不便推辞,便采取了敷衍的态度,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拨了一千个人的粮食和三千匹布,至于人马和武器,让他自己想办法。祖逖领了圣命也不再要求别的,连夜赶回了京口。
京口百姓听说祖逖要招募义兵,北伐中原,都纷纷赶来报名。祖逖从南渡的乡邻中挑选了一百多家,组成部属,又购置了十条大船,择日渡江北上。
渡江那天,秋风轻拂,祖逖依舷而立。船到江心时,有位随征的壮士唱起了《易水歌》,就是当年荆轲在易水边的千古绝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祖逖听罢,敲打着船桨发誓说:“父老乡亲们,祖逖若不能平定中原,再来南渡,当葬身于大江之底!”这壮怀激烈的誓言,令部众无不感慨激奋。
祖逖渡江后,驻扎在淮阴。他很快便招募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经过一番训练和准备,便开始了慷慨壮烈的北伐战争,并最终用自己的生命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晋书》中称:
“祖生烈烈,夙怀奇节,扣楫中流,誓请匈孽,邻丑景附,遗萌载说。”对祖逖的宏大志向与不朽功业给予了恰如其分的概括和评价。
我们今天常说的“中流鼓楫”、“击楫中流”、“中流楫”、“中流誓”、“击楫誓”、“祖楫”、“击楫”等,引用的都是这一典故。
1925年,毛泽东曾写下了一首着名的词——《沁园春·长沙》,词的结尾有这样的句子: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在词中用了“中流击水”这个词,与“中流击楫”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金城汤池
“金城汤池”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用金属铸造的城廓,滚烫的护城河。形容城防坚固,极难攻克。
这个典故说的是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打下陈县(今河南淮阳),派武臣为将军,带领三千士兵,从白马津渡过黄河,攻打河北各地。
武臣过黄河后,传檄文到各地,痛陈秦王朝的残酷统治,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河北地区的广大民众,纷纷揭竿而起,痛杀贪官污吏。不久,便有数万人参加了这支农民起义军,武臣被拥为武信君。
义军占领了十多座城池后,仍有部分秦军在负隅顽抗。东郡范阳(今山东梁山县西北),是义军进攻的下一个目标。范阳令徐公胆寒心惊之余,下令日夜提防,加强守备。
当时范阳有个辩士叫蒯通,前去拜见徐公。还没等徐公发话,蒯通就没头没脑地说:“你快要死了,我来为你吊丧;但又祝贺你,你能见到我就能获生。”范阳令很不高兴,面带怒容问蒯通:“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蒯通一脸严肃地说:“你做了十几年范阳令,断人手足,杀人父子,积怨太深!过去老百姓害怕秦法,不敢杀你,而今天下大乱,秦法已废,百姓争着拿刀要挖你的心,剖你的腹,难道你还能逃脱不死吗?”
这一席话,击中了徐公的要害,他忙请教蒯通,怎样才能免去一死。蒯通说:
“现在武信君的大兵已临近范阳,年轻人都要杀你,迎接武信君。你赶快派我去见武将军,早日投降,方可转祸为福。”
徐公言听计从,立即派蒯通去见武信君。蒯通见了武信君后说:“将军不是要占领河北吗?你现在每得到一块土地,夺取一座城池,都要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我有一个办法,可以叫你不必苦战,就可以大功告成。”
一番话说得武信君心动起来,忙让蒯通快讲。蒯通说:“你知道吗?范阳令所以不肯投降,是因为怕像前十几座城池的守官那样被你杀掉。”蒯通进一步指出:“如果范阳令投降被杀,其他城池守将就会说,战是死,投降也是死,还不如据城死守。这样一来,就好像金城汤池一样难以攻下了。如果你能善待范阳令,其他城池的守将自然就会投降。”
武信君接受了这个建议,给范阳令送去了官印,还带了很多礼物相赠。其他城池的守将见此情景,纷纷仿效。于是武臣没伤一兵一卒,就得到了三十多座城池。后人往往用“金城汤池”、“固若金汤”、“金汤之固”、“金汤”、“汤池铁城”来形容防守之坚固。
兵贵神速
“兵贵神速”这个典故,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原文是这样的: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
那么,郭嘉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呢?这还得从袁绍说起。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出身名门望族的袁绍,凭借自己的声望和实力,在战争中逐渐发展壮大,后来被朝廷任命为冀州牧,占有冀、青、幽、并四州,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河北、山西等地区,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当时,袁绍辖区北面的辽东、辽西、右北平(今河北省东部广大地区)散居着少数民族乌丸的许多部落联盟,其中以辽西单于蹋顿的势力最强。袁绍用和亲政策加以笼络,使三郡乌丸成为自己的有力后盾。
公元199年,袁绍和曹操的军队在官渡发生大战。曹操用计袭击袁军的粮道,把几千车粮草烧了个精光。袁绍被打得狼狈不堪,军心涣散,不久就发病吐血而死了。
袁绍共有三个儿子,小儿子袁尚最受宠爱,一直跟在袁绍的身边。袁绍死后,袁尚乘机自立为冀州牧。长子袁谭由于受排挤,和袁尚发生矛盾,两兄弟之间摩擦时有发生。
公元203年,曹操出兵讨伐袁谭、袁尚,准备统一北方地区。袁氏兄弟在曹操的进攻面前,曾经多次联合对敌,但是等到曹操大军一走,兄弟俩又自相残杀起来。
公元204年秋天,袁谭夺取了河北的安平、勃海、河间等郡,袁尚被迫投奔二哥袁熙。
曹操就乘机出兵,攻打袁谭。
公元205年,曹操大军攻陷渤海南皮,杀死袁谭。袁熙的部将焦角、张南等人也起兵反叛袁氏兄弟,袁氏兄弟只好远走北方投奔乌丸的蹋顿。
蹋顿想到从前袁绍待自己不薄,决心支持和扶持袁氏兄弟。他经常派兵入塞,骚扰边境地区,使曹操深感忧虑。公元207年,曹操决定亲自率大军远征三郡乌丸,以彻底消除北方的边患。
由于曹操的人马和粮草辎重太多,行军速度很慢,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达河间的易城。这时,曹操身边的谋士郭嘉就对曹操说:“兵贵神速。我们应当把大量辎重留下来,派出轻兵兼程前进,深入敌境,才能出其不意地取得胜利。”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亲自率领几千精兵日夜兼程北上。他们越过险峻的卢龙要塞,穿过五百多里的田间小道,直奔蹋顿的大本营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西南)。曹操的军队在离开柳城一百多里的白狼山,同前来迎战的几万名乌丸骑兵展开了遭遇战。虽然双方兵力悬殊,但曹操不慌不忙。他站在高处,看到敌军队形不整,就立即命令先锋张辽带领全军猛打猛冲过去。
曹军将士知道成败在此一举,因此无不斗志昂扬,以一当十,英勇杀敌。乌丸军在曹军凌厉的攻势下,被打得丢盔弃甲,尸横遍野,蹋顿和部下许多将领都死在了乱军之中。
袁氏兄弟又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后来被公孙康所杀。郭嘉的“兵贵神速”,使袁氏家族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言过其实
此典出自《三国志·蜀书·马良传》:“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上面这段文字的大意是,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说话夸张失实,不可相信,不可委以重任,一定要慎重。”这就是“言过其实”典故的由来。
马谡是三国时襄阳宜城人,与他的哥哥马良同在蜀中做官。马良被刘备任为侍中,马谡由于喜欢谈论军事,很受丞相诸葛亮的看重。但刘备对他并无好感。
公元222年,刘备为报孙权袭取荆州、杀死关羽的大仇,不顾诸葛亮等人的劝阻,亲率大军伐吴。吴将陆逊用计火烧连营,大破刘备,马良也死在乱军之中。刘备遭此失败,忧郁成疾,临终前召诸葛亮嘱咐后事。当时,马谡经诸葛亮推荐,做了成都令,得知刘备病危,也赶到白帝城。
马谡在场,刘备没说什么。等到只剩诸葛亮一人时,刘备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丞相您要留意呀!”诸葛亮虽然当面点头称是,可心里有不同的看法。
刘备死后,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出师伐魏。他屯兵汉中,西出祁山,第二年接连攻下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魏明帝曹睿发兵五万,派右将军张邰西御蜀军,并调司马懿从东路会师,共同对付诸葛亮。
诸葛亮料定张邰必定争夺汉中要地街亭(今甘肃清水东北)。当时,不少人建议让魏延、吴壹两位名将作先锋,诸葛亮却看中了马谡。他交给马谡两万人马,去守街亭。诸葛亮再三叮嘱马谡要在山下设营寨,多架栅栏,加强壁垒,还另派行事谨慎的王平为偏将军做马谡的助手;派魏延驻阳平关,遥应马谡。
马谡到街亭后,决定在山上扎营。王平劝阻不过,请马谡让他带一部分人马在山下另立营寨,与大军互为犄角,以便彼此接应。马谡只拨给王平一千人马。
王平在离山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当即画了地图,连夜派人送到大营,交诸葛亮验看。
诸葛亮接到布阵图后,大惊失色,正要设法补救,街亭失守的消息随之传来。
原来,就在当天晚上,张邰、司马懿两军会合后,立即把马谡所驻扎的山头团团围住,切断水源,导致蜀军不战自乱。由于王平只有一千人马,被张邰挡住,只能死守营寨,却无法前来救援。无奈,马谡只好孤军突围,两万人马突围后已所剩无几。幸亏王平沉着撤退,魏延及时接应,才杀退追兵,救下马谡。
街亭失守,全军退到阳平关。诸葛亮按军法挥泪将马谡治罪。马谡留给诸葛亮一封绝命书后就自杀了,死时39岁。诸葛亮也请求后主刘禅免去其丞相职务,降级三等,后主准奏。
诸葛亮流着泪说:“孙武所以战无不胜,在于纪律严明。如今四海分裂,北伐才开始,要是废了纪律,如何治军?先帝临终时曾叮嘱我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在用人方面,我确实不如先帝英明啊!”看来,智者千虑,总有一失,在识人、用人方面,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典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