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与化学家相约(6)
诺贝尔开始全力以赴地研究“安全硝化甘油炸药”。必须想出一个办法,使硝化甘油炸药既不减弱爆炸威力,又能安全地搬运。因为,所有的事故几乎都发生在运输途中。诺贝尔已经感到,为了便于运输又安全,应该把液体的硝化甘油炸药制成固体的。“把液体硝化甘油冷冻如何?”温克勒尔建议道。“这样恐怕不行,熔化后还是液体,在比较热的国家就没有办法用。”诺贝尔想:如果用一种物质把硝化甘油吸进去怎么样?他顺着这条思路进行试验。经过反复实验,他选中了硅藻土。硅藻土多孔,具有很强的吸进硝化甘油的能力,实验效果很好。温克勒尔高兴极了。他脸上那种灰心丧气的表情顿时云消雾散,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辉。“这回再试验一次爆炸威力吧!”诺贝尔内心感到紧张,他十分担心这最后的实验失败。试验结果非常成功。这种吸进了硝化甘油的硅藻土发生了剧烈的爆炸,把岩石炸得粉碎。“怎么摔打都不爆炸,不淌不流,重量轻而容易搬运,易于保管,性能稳定,爆炸力与硝化甘油炸药不相上下。好极了,诺贝尔,真有你的!”温克勒尔兴奋得上前同诺贝尔拥抱起来。“我日思夜想的安全炸药终于研制成功了!”他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哥哥和朋友们。“祝贺你,诺贝尔!”“诺贝尔先生,给这种炸药起个名字吧!”最后定名为达纳炸药。“达纳”在希腊语中是“力量”的意思,“达纳炸药”就这么传世了。订单从四面八方飞来,专利走遍西欧。诺贝尔并不因此而满足,又在着手改良这种达纳炸药。因为使用炸药的人请求“制出一种威力更大的炸药”。达纳炸药的成分因拌有硅藻土,爆炸威力不会再大。硅藻土毕竟是土,它本身既不能燃烧,也不能爆炸。他想:如果把硅藻土换成某种有爆炸性能的物质,那不是爆炸力更大吗?他按着这样的想法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工作。诺贝尔又拿出了他那股顽强的劲头,从早到晚,有时忘记了吃饭,也忘记了睡眠,埋头研究新的达纳炸药。
有一天,诺贝尔的手被试管给划破了,助手给他贴了一块名叫硝棉胶的创伤膏。那天夜里,很晚了诺贝尔的手指还是很痛。到此时他还没有想出硅藻土的替代物,他躺在床上陷入了沉思。他有点奇怪,这么点伤,手指为什么痛得这么厉害?是否有什么物质通过硝棉胶渗到伤口中去了?诺贝尔好像突然悟出了什么,立刻从床上爬起来,跑进实验室。诺贝尔取出硝棉胶液,把它同硝化甘油混合到一起。试验着各种比例,最后形成一种最合适的状态,如药膏一样的稠状物质。它像是浆糊状的硝化甘油。
爆炸力肯定不错。终于找到了!诺贝尔很兴奋,一直凝视着盛在玻璃器皿里的刚刚诞生的炸药。一束阳光照在实验台上,它好像是特意来祝贺诺贝尔的成功。上班的助手看到诺贝尔穿着睡衣呆在实验室里,吃了一惊。“先生发生了什么事?”诺贝尔笑容可掬地说新炸药试制成功了。“您说什么?是找到代替硅藻土的物质了?”“年轻人,是你给我贴的药膏启发了我。”他把自己的思路和实验过程向助手讲了一遍。“您真伟大!一夜之间又做出了新发明。先生该给这种炸药起个名字。”“就叫胶质炸药吧。”胶质炸药于1878年发明,立刻在英国、法国、德国取得了专利权。这种炸药不怕砸也不怕摔,点火也不燃烧,所以无论运输和使用都十分安全。“从各个方面看,胶质炸药是最好的炸药,最安全的炸药。”
诺贝尔对自己的发明总不满足。不管周围人怎样称赞他的优秀发明,他都认为还有改进之处,并且一直在琢磨着改进的实验。这是因为他从未丢掉作为一个发明家的高尚品德——由衷地希望人类幸福。
几年之后,诺贝尔又在着手研究起无烟火药。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十分关注这项研究。据说当时,在德国、英国、法国等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诺贝尔一旦着手研究,就决不急于求成,而是专心致志,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进行。他坚信在科学上来不得半点虚伪。他以一般人难以想像的毅力,反复进行实验,不怕失败和挫折。用了七年的时间,他终于研究出了“无烟火药”。助手们十分佩服这项发明。这种新炸药不仅爆炸时无烟而令人折服,它还能弄薄切断,可以像做面条似地弄成各种形状,可以用刀切,用起来十分方便。
诺贝尔不愧为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的一生有350多项专利。不仅仅是炸药,还涉及电化学、生物学、纤维、医学、生理学等,范围极广。有益于安全方面的就有汽车的煞车,人造橡胶,不爆炸的锅炉,煤气表,等等。他作为事业家,在世界各地建工厂,发展事业,他所创造的财富由每年发给诺贝尔奖得主的利息中,就可以推算出有多少了。他更不愧为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和政治家。您阅读了他的遗嘱,自然会被他的伟大人格所感染。他认为:人的欲望无止境,不依靠别人的财产,而靠自己的能力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的侄儿及亲戚们继承了我的全部遗产,一定会产生惰性,丧失自立心,这反而会成为可悲的事情。于是,诺贝尔·诺贝尔作了如下遗嘱:
请把我的全部财产作为基金,以其利息作为奖金。把奖金分成五等分,作为五种奖金。即物理、化学、文学、生理学或医学以及和平事业。它每年奖给为人类作出了最卓著贡献的人……1896年12月10日,63岁的艾尔弗雷德·诺贝尔在意大利圣雷莫逝世。他的英名和诺贝尔奖一样,万古流芳。
给元素王国立法的门捷列夫
1869年是科学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天才地将当时发现的63种元素按原子量递增顺序排列制成了元素周期表,结束了化学元素杂乱无章的历史。它是化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元素周期表堪称美的杰作。一个多世纪以来,在研究元素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新元素的发现、新材料的寻找、高效催化剂的形成、新农药的合成等许多领域,元素周期表指导着科学家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和成功。恩格斯曾评价说: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这个勋业可以和开普勒行星三定律居于同等地位。开普勒给行星立法,门捷列夫给化学元素立法。
1834年2月7日,门捷列夫诞生在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市,他是家里的第十七个孩子。门捷列夫不到周岁,他父亲因双目失明而失业,家庭生活一下子陷入绝境。母亲开始接手经营哥哥给她的一个濒临倒闭的小玻璃厂。意志坚强的门母日夜操劳,苦心经营,终于使小玻璃厂有了起色,全家人生活才勉强得以维持。
1841年,门捷列夫在母亲的多方努力下,进入一所学校读书。虽然他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但他表现出了非凡的记忆力和数学才能,自然科学方面的功课也学得很好,时常得到老师的夸奖。他喜爱大自然,善于在实践中学习,经常远足考察自然,搜集了很多岩石、植物和昆虫标本。
1847年,一连串的灾难突然降临到门捷列夫家。先是父亲病故,后是大姐英年早逝,随之而来的一场大火吞没了一家人赖以生存的玻璃厂。坚强的母亲并没有被灾难所吓倒,她决心要让聪明的小儿子像他父亲那样能接受高等教育。1849年夏天,门捷列夫中学毕业了,母亲毅然变卖了全部家产,带上15岁的门捷列夫和小女儿丽莎,乘着马车,千里迢迢地向莫斯科进发。因为出身低微,又来自边远的西伯利亚,门捷列夫的求学处处碰壁。一心想让儿子上大学的母亲又带上孩子去了彼得堡,不想彼得堡大学以不接受外地考生为由,拒绝了门捷列夫的报考。母亲只好求助于亡夫当年的同学和朋友,才使儿子考进了彼得堡高等师范学校。当时在这所学校任教的有好几位著名的科学家。有物理学家楞次、俄罗斯化学之父斯伏克列辛斯基,他们对门捷列夫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学第一学期门捷列夫学习很吃力,成绩平平,但他知难而进。为了不辜负母亲的期望,门捷列夫发奋读书,一边学习功课,一边温习基础知识。边远的乡村教育与大城市的教育差距是巨大的,经过一番拼搏,门捷列夫成为班上的优秀学生。然而,厄运又向门捷列夫袭来。慈祥的母亲与他永远地别离了。门捷列夫还没有从失去母亲的悲痛中恢复过来,姐姐丽莎又抱病身亡。举目无亲、孑然一身的门捷列夫把对亲人的思念埋在心底,化悲痛为力量,学习更加勤奋刻苦。大三这年病魔也将他击倒了,他面容憔悴,痰中带血,常常发烧。学校准备把他转到气候温和的基辅大学学习,但是门捷列夫不愿离开他所崇拜的斯伏克列辛斯基教授,学校只好把他送进医院治疗。尽管连遭不幸,病魔缠身,但是门捷列夫意志坚强,从没有消沉过,住院期间也没有中断过学习。母亲临终遗言始终激励着他:“不要幻想,要勤奋工作,不懈地寻求科学真理。”四年的大学生活,门捷列夫是在不断地抗争和奋斗中度过的,他以常人难以想像的毅力克服了物质上、精神上和身体上的重重困难,顽强刻苦地学习,1855年,门捷列夫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彼得堡高等师范学校毕业。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大学时代的刻苦学习,给门捷列夫打下了深厚扎实的知识功底。早在1854年,这位不满20岁的大学生就撰写了一篇矿石化学成分的科研论文,深得恩师斯伏克列辛斯基的赞赏和肯定,这位教授评价说:“这一分析做得很出色,值得在俄罗斯矿物学会的会刊上发表。”此后不久,门捷列夫又带病完成了《从鲁基拉到芬兰的辉石》及《论同晶现象与结晶形状及其组成的关系》两篇论文,都深得专家们的好评。大学毕业时,学校授予门捷列夫“一级教师”称号和金质奖章。一位院士称赞门捷列夫出众的才华,希望他能在化学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深造。不久,门捷列夫考入彼得堡大学读研究生。在彼得堡大学,门捷列夫作了“论含硅化合物结构”的学术报告。1856年,他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校学术委员会一致同意授予他物理化学硕士学位。时隔不久,彼得堡大学破格聘任门捷列夫为副教授。年仅23岁的门捷列夫登上了俄罗斯最高学府彼得堡大学的讲台。门捷列夫心潮起伏,感慨尤深,往日渴望报考这所大学被拒之门外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1859年,门捷列夫获得了到德国海德堡大学本生实验室进修的机会,为期两年。德国当时是世界化学研究中心,实验条件十分优越,海德堡大学有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这些对求知若渴的门捷列夫来说是极富吸引力的。他珍惜着这里的分分秒秒。在进修的头一年,他就取得了丰硕成果,连续发表了三篇科研论文:《论液体的毛细现象》、《论液体的膨胀》和《论同种液体的绝对沸点温度》。第三篇论文解决了当时科学上的一大难题。当时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只要外加足够的压力,任何气体都能被液化。然而对氧气和氮气则不然,采用超高压也无法使它们液化。科学家们一时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就冠以“永久气体”之名。门捷列夫在论文中明确指出:当气体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临界温度概念由他提出),无论施加多大的压力都不能使其液化。门捷列夫的观点使人们幡然醒悟。实验结果证明,在临界温度下,无论什么气体都能液化。
1851年,门捷列夫回国。同年,他编著出版了《有机化学》教科书,该书注重从本质上探讨化学反应过程,特别注意介绍当时化学上的新成果,受到同行的好评和认可,并荣获俄罗斯科学院的奖金。该书的出版,使门捷列夫声名鹊起,好几所大学同时聘请他讲课。门捷列夫博学多才,讲课富有激情,风趣生动,旁征博引,挥洒自如。学生们说:过去学习化学,觉得零乱无序,机械记忆,难以接受。听了门捷列夫讲课后,才开始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丰富生动的科学。
早在彼得堡大学任教时,门捷列夫就为怎样讲解化学课煞费苦心。当时教科书中的化学知识是孤立的,看不到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更是杂乱无序,内容枯燥无味,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门捷列夫下决心整理出头绪。他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化学元素加以分类把握,以便找出元素之间的规律,使学生学习时有章可循。他是个有心人,处处留心。
在德国进修时的一次国际科学大会上,各国科学家的精彩报告给门捷列夫启发很大,影响是深远的。门捷列夫后来回忆说:“我的周期律的决定性时刻在1860年,我参加了卡尔斯鲁厄代表大会,在会上我聆听了意大利化学家康尼查罗的演讲,正是他详尽论述了原子量,给了我很大启发。一种元素的性质随原子量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基本思想冲击着我。”从此,他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也铸就了辉煌。
道尔顿提出科学的原子论之后,许多化学家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元素原子量与性质之间关系的研究上,期望能找出原子量与性质之间的联系。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提出了“三元素组”观点。他把当时已知的44种元素中的15种分成5组,指出每组三元素的性质相似,而且中间元素的原子量等于较轻元素和较重的两元素原子量的算术平均值。如钙、锶、钡;氯、溴、碘;锂、钠、钾。这样的分类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所以并没有引起化学家们的重视。
1862年,法国化学家尚古多提出了一个“螺旋图”的分类方法。他将已知的62种元素按原子量大小顺序标记在绕着圆柱体上升的螺旋线上,这样某些性质相近的元素恰好出现在同一母线上。他第一个指出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可惜的是他的报告无人理睬。
1864年,德国化学家迈尔在他的《现代化学理论》一书中刊出了“六元素表”。他明确地指出:“在原子量数值上具有一种规律性,这是毫无疑义的。”可惜他制的表中只列出了已知元素的一半。
1865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提出了“八音律”之说。他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按原子量递增顺序排列在表中,发现元素的性质有周期性的重复,第八个元素与第一个元素性质相近,就好像音乐中八音度的八个音符一样,有相似的重复。纽兰兹的工作同样被否定,有的学者曾挖苦他说:你为什么不按元素的字母顺序排列呢?那样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美妙效果。
“三元素组”、“六元素表”、“八音律”虽然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应该看到,它们也都从不同的角度,逐步深入地探讨了各元素间的某些联系,揭示了局部的规律性,使人们一步步逼近了科学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