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艰苦奋斗(7)
听了地理老师的话,苏步青惭愧地流下了眼泪。地理老师又为苏步青讲了牛顿的故事。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也是农村孩子。他在小学和中学读书时,一度成绩很不好。就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一些孩子瞧不起他。为此,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就欺负他。有一次,一个大个子学生,带着鄙视的神态狠狠地踢了牛顿一脚。牛顿不仅遭受了皮肉之苦,还觉得心灵受到了伤害。他与那个学生打了一架,狠狠地报复了那个学生。之后,他发奋学习,不久,学习成绩跃居全班第一名。他不仅从肉体上报复了瞧不起他的人,而且在学习成绩上也报复了他的对手。从此,牛顿在学习中尝到了甜头,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而那些曾经瞧不起他的人,却没有一个人成为科学家。
苏步青从牛顿的故事中悟出了这样的道理,只要有骨气,肯学习,就一定能获得好成绩。苏步青向地理老师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绝不再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
地理老师的教诲,使苏步青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不再四处游荡,也不再寻找新鲜事物,而是集中心思学习。每当学习遇到困难,他就想起了牛顿。牛顿的故事成了鼓舞少年苏步青刻苦学习的动力。
苏步青努力学习之后,没过多久就有了成效。他的作业本上开始出现“优”。这是他上学几年来经常盼望的评价。努力学习换来了优等成绩,“优”字评价使苏步青更加热爱学习。此时的苏步青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还自己找课外书籍读。回到家中,他还帮助父亲算账,帮助乡亲们写信。
苏步青自觉刻苦地学习,到期末考试时换来了优良的成绩。在各科的考试中,他感觉良好。
这种感觉是过去他从来没有过的。期末考试结束后不久,学校张榜公布了成绩。以往多次当“背榜生”的苏步青,一跃而当了“头榜”,即第一名。这时,同学们都来向苏步青祝贺,老师们也开始夸奖他聪明了,再也没有人瞧不起苏步青了。这时,他才真正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几乎每次考试,他都高高地站在“头榜”位置。
小学毕业后,父亲希望苏步青继续上学,他自己也有这个愿望。他参加了浙江省第十中学的招生考试。第十中学是当时浙江东南部的最高学府,也是全省重点中学之一。由于该中学的声誉非常好,所以,这所中学毕业的学生,不用发愁找不到工作。前来报名应试的考生特别多。
张榜这一天,地处浙江温州市的省第十中学门口,一大早就围了许多人。苏步青也来看榜。
他个子小,在拥挤的人群中,很难靠近贴榜的墙壁。被夹在人群缝隙中的苏步青,听到有人大声喊:“榜上的第一名是谁?”回答的人说:“第一名是苏步青,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
”听了这话,苏步青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第一名不仅是个荣誉,而且,还有一系列的优待。按照浙江省的惯例,凡是考取第一名的学生,在4年的学习期间,学费、伙食费、杂费全部免除。对于家境贫寒的苏步青来说,这是最需要的。苏步青怀着激动的心情挤到了榜前。他终于看清了,占据“头榜”位置的确实是“苏步青”三个字。他高兴极了,这个成绩完全可以使父母获得安慰了。
开学的时间到了,苏步青带着自信进了省中学,学习更加自觉与刻苦。努力学习,使苏步青的聪明才智初步显露。在一次次的考试中,他都获得了优异成绩。中学第二年,他对数学发生了兴趣。数学的严谨和深奥使这个好学的中学生入了迷,同时,也为他那深钻的精神提供了很好的舞台。读中学三年级时,担任几何课教学的校长为学生们出了一道题:证明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绝大多数学生仅用一种方法证明,个别学生用两种或三种方法。而苏步青却用了24种方法进行了合理的证明。
4年的中学学习结束了。苏步青在整整8个学期中,各门功课成绩都在90分以上。毕业时,他的名字又占据了“头榜”的位置。
中学毕业后,苏步青在老校长的支持下,得到了到日本留学的机会。1919年,仅17岁的苏步青只身一人到东洋留学。他在来日本之前,并不懂日语。到日本后,他仅花了3个月时间,就使日语过了关。随后,经过十几年的刻苦奋斗,他于1931年,在日本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一个山沟里的农家穷孩子,获得了博士学位;一个少年时期的“背榜生”,成了小有成绩的青年学者。这巨大的反差,在苏步青回家探亲时,震动了村里的乡亲。后来,这个从乡村走出来的穷孩子,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创造,为祖国获得了巨大的荣誉,也为数学的发展和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两弹元勋邓稼先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国家是否拥有战略核武器已成为衡量他的国防力量的重要砝码,而我国正是为数不多的拥有者之一。中国人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我国物理学家邓稼先为原子弹的研制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放前,邓稼先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远涉重洋到了美国,在印第安纳州普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0年同二百多位中国留学生一起,冲破种种阻挠回到祖国,那时他才26岁。当这位“娃娃博士”出现在钱三强、彭桓武、王淦昌等刚从欧美各国归来的前辈面前时,大家都为中国物理学界又注入了新鲜血液而感到高兴。
1958年秋季的一天,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位负责人找到邓稼先说:“小邓,我们要放个‘大炮仗’,这是国家绝密的事情,想请你参加,你看怎么样?”接着又严肃地说:“这可是光荣的任务啊!”邓稼先心里明白,这是要让他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面对这艰巨、光荣、关系重大的事情,他一时不免有些惶恐、胆怯。“啊,研制原子弹!我能行吗?”
这天晚上,邓稼先彻夜未眠。他想到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属于国家高级机密,不能告诉家人,以后不可能长年和妻子、孩子生活在一起。他有些惆怅,有些激动,对妻子怀着深深的歉意。但他想,完成这项工作,这一生该多有意义,就是为此而死也值得!“七七事变”时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的炮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一个国家没有自卫能力,必然任人宰割,老百姓没有活头。百余年来受人欺凌的祖国也要研制战略核武器了。邓稼先回忆往事,展望祖国前途,无法抑制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从此,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为了这项绝密的工作而在物理学界销声匿迹了。干这项工作,一没有名,二没有利,只能甘心当无名英雄,做出科学成果也不能发表论文。
作为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他的工作是从改造荒凉的土地开始的。他报到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换上工作服当小工,同建筑工人一起挖土,推车,和泥,盖房子,核武器设计院是真真正正在他们自己手中诞生的。
在这时的中国还没有谁造过原子弹,也就无所谓什么权威。苏联又撕毁了协议,不再援助中国,专家全部撤走,国外的资料也被严密封锁。邓稼先只能先培养人才,他一面备课,一面讲。青年人叫他邓老师,他说:“你们甭叫我邓老师,咱们一块儿干吧!”有时,他备课到凌晨四点多,在办公室里睡两三个小时,天亮了继续工作。每天晚上,大学生们都聚集在办公室里看书。邓稼先虽然有妻子,有孩子,但别人学到几点,他也工作到几点。每到深夜,年轻人都愿意送他回家,这时,用铁丝网围着的宿舍的大门早已关了,常常是他先爬过铁丝网,年轻人再把自行车递过去。
又是一个深夜,别人都已进入梦乡,静静的楼里只有他的脚步声。当他走进楼道时,一下愣住了——孩子居然睡在楼道里。一定是妻子上夜班,孩子放学晚没钥匙进不去门。看着孩子那瘦小的身躯缩成一团的样子,他一阵心酸,自己什么时候照顾过妻子与孩子?他打开门,把孩子抱到床上。沉重的自责使他久久不能入睡。可是第二天清晨,他又急匆匆地奔研究设计院而去,什么个人的事,家庭的事都顾不上考虑了。在那些日子里,他的全部心思都在工作上,走在路上还想着原子弹,有一次竟连人带车掉到了沟里。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蓦地一声巨响,浩瀚的戈壁滩上冉冉升起了烈焰翻滚的蘑菇状烟云。这振撼世界的惊雷向人们宣告:中国人靠自力更生,拥有了自己的核力量!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邓稼先激动的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一件难度更大的工作——研制氢弹的任务又落到他和其他科技人员肩上。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他带领奋战在研究工作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忘我地工作,过了整整十年的单身生活。大戈壁上的风刀霜剑,染白了他的鬓发,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最终,他们成功了。
长年累月的紧张工作,使他的健康状况愈来愈差,而他自己却从不在意,以致多次在试验现场昏倒。1984年冬天,一次核试验前,他从帐篷出来往试验场去,步履艰难地在雪地上走着。忽然,他走不动了,对前面走的人说:“你们架我一下,架我一下!”说完,气喘吁吁地趴在了别人肩上。原来,在这之前他已经腹泻了好几天。又加上患有低血糖病,平时虚脱了,吃几块糖,喝口水,又接着工作,这时终于站不住了。
这就是邓稼先,一个默默地把生命献给祖国的人。
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
“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这是一位数学老师在一次上课时在讲台上说的一段话。正是这段话引起了讲台下一位学生的深思。他立志要走进数学这座辉煌的殿堂,要亲自看到那美丽的王冠,并且摘取那颗闪亮的明珠。这位正上高中的学生,就是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福建省一个邮政局职员的家里。父亲因为工作关系,总在外面奔波。
母亲是位勤劳善良的妇女,共生了12个孩子,但只有6个活了下来。陈景润在6个孩子中排行第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这么多的孩子要吃要穿,像个沉重的包袱压在父亲过度操劳的背上。他们是父亲的累赘。陈景润从小就像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似地生活在家里。他从小不爱说话,没人哄他、逗他玩时,他就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沉思。上小学的时候,瘦小孱弱的他成了别人欺侮的对象,经常挨同学的打。环境使他成为一个内向的孩子,平日里沉默寡言。他不怎么喜欢语文课,一有功夫,就喜欢畅游在数学的海洋里。
一个春天的中午,打过放学铃后,学生们拥挤着走出教室,回家吃饭。陈景润不紧不慢,走在最后。他从书包里拿出来一本刚从老师那儿借来的数学书,边走边看。他眼睛紧盯在书本上,一会儿也不舍得离开,脑子里装的都是书上的内容,别的什么也顾不上想了。那神态,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到了面包上,大口大口地吞吃着。他只顾专心致志地看着书,沿着那条熟悉的道路下意识地往家走,脚底下却慢慢偏离了方向,不知不觉朝着路边的小树走去。三米,两米,一米,眼看离小树越来越近,他却浑然不知。只听“哎哟”一声,他撞到了树上。
幸亏得得很慢,否则,他的额头上非撞出一个鸡蛋大的包不可。陈景润推推眼镜,点着头连连说了好几声“对不起”。他见对方没有动静,以为人家被撞疼了,生了气,抬头仔细一看,原来是棵树。“哎,怎么会走到这里来,”他自言自语地说道。然后,他又捧着书本往前走去。这一幕,被几个班里的调皮鬼看在了眼里。从此,陈景润又多了一则惹别人取笑的笑料。
陈景润升入初中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日本鬼子打到福建,他们全家随父亲逃到一处山区。那时,江苏省的一所大学也从沦陷区迁到这偏僻的山区来了。大学的教授和讲师们也在当地初中兼点儿课。这些老师都很有学问,陈景润从他们那里大受启发。抗战胜利后,他们全家回到福州。不久陈景润就进了英华书院念高中。那里有一位数学老师,使陈景润的人生道路发生了根本的转折。这位老师就是讲本文开头那段话的人,他叫沈元,曾经担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抗战爆发后,他逃难来到福建。就是这位航空学的泰斗,以他广博的学识、诲人不倦的精神,给陈景润向数学王冠进军的道路铺下了基石。是这位老师,使陈景润知道了什么是“哥德巴赫”,是这位老师唤起陈景润征服数学难题的决心。
建国后,才读完高中二年级的陈景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厦门大学数学物理系。毕业后,他当过中学教师,当过图书管理员,可他心里一直装着那道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他经常撰写数学论文,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华罗庚所长读过论文后,觉得陈景润是位有培养前途、值得造就的人才,就把他调到数学所当实习研究员。从此,陈景润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了!
外国人证明(1+3)(证明过程中的一个步骤)时,用了大型的计算机;而陈景润证明难度更大的(1+2),却完全用的是纸和笔。他用过的稿纸已无法用页数计算,装成麻袋后足以堆满一间屋子。他的论文写出来,共二百多页。由于论文要求简洁,他又开始了修改加工。这时“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爆发了,中国的大地上,很难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陈景润本来就很简陋的工作条件更加恶劣了。没有书桌,他趴在床上算;吃不上热饭,就吃冷干粮,喝凉水。这样,一个瘦弱的身躯顽强地向数学高峰攀登着。终于,1973年2月,陈景润完成了对(1+2)证明论文的修改。
他的论文发表后,震动了国际数学界。在那样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凭个人力量完成对(1+2)的证明,简直是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他所证明的这条定理被称为“陈氏定理”。一位外国数学家在给陈景润的信中说“你移动了群山”。是啊,没有愚公移山、锲而不舍的精神怎么能办得到呢?
现在,要摘取皇冠上的明珠只需证明(1+1),仅仅是一步之遥了,谁能跨越过这最难跨越的一步呢?少年朋友们,你们想知道为什么简单的(1+1)、(1+2)还需要证明吗?想知道究竟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吗?想跨越最后一步摘取那皇冠上的明珠吗?那么,就鼓起勇气,立下志向,去数学的海洋中搏击风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