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谋攻篇(2)
因此用兵的原则是,拥有10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拥有5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拥有2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兵力相等就要努力抗击敌人,兵力少于敌人就要退却,兵力弱于敌人就要避免决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一味坚持硬拼,就势必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心得】
孙子在这里论述了根据敌我力量的强弱而采取不同的战术,审己察敌,量力用兵,以争取最大的胜利而避免自己遭受损失,使战与不战均朝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孙子主张在具有优势兵力的条件下,应该采用进攻策略,集中优势兵力,采用“以众击寡”的作战方针,并依靠灵活的指挥和巧妙的兵力部署来达到目的。另一方面,他反对实力弱小之军和强大的敌人死拼硬战,以卵击石,而要避其锋芒,保存自身的实力。总之,无论对待敌人还是自己,都要审时度势,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战术。
公元1858年,清军围困天京,其江南大营直接威胁着太平天国的中央政权,太平军兵力不占优势,为解天京之围,李秀成与李也贤会师天京而进攻杭州,截断清军粮路。攻下杭州后,太平军广树旗帜,虚设兵。清军忙调五分之二兵力,回救杭州,太平军金蝉脱壳,会师建平,攻克了江南大营,解了天京之围。
五夫将者,国之辅也
【原文】
夫将者,国之辅也(1),辅周则国必强(2),辅隙则国必弱(3)。
【注释】
(1)国之辅也:国,指国君。辅,原意谓辅木,这里引申为辅助、助手。
(2)辅周则国必强:周,周密。意谓辅助周密、相依无间,国家就强盛。
(3)辅隙则国必弱:隙,缝隙,此处指有缺陷、不周全。此句意谓辅助有缺陷则国家必弱。
【译文】
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助周密,国家就一定强盛,辅助有缺陷,国家就一定衰弱。
【心得】
“将有才智社稷安”,在一定程度上讲,兵法就是为将之法。将领作为制定军事行动的决策者和国家战略决策的执行者,不仅战争的胜负,甚至国家的安危均系于一身。因此,选将任帅,必须十分谨慎。如果将帅具备将之五德——“智、信、仁、勇、严”,将会主安而国强。
战争中,将领的素质关系着战争的成败。战国时,秦用国之兵攻赵,赵国大将廉颇扼守长平,深沟高垒,凭险坚守,秦久攻不下,无可奈何。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的离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轻率出击,导致全军覆没,40万降卒被埋,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六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原文】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1):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2),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3);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4),则军士惑矣(5);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6),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7)。
【注释】
(1)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君,国君。患,危害。意为国君危害军队行动的情况有三个方面。
(2)谓之进:谓,使的意思,即“使(命令)之进。”
(3)是谓縻军:这叫做束缚军队。縻,束缚、羁绊。
(4)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不了解军事而干预军队的政令。三军:泛指军队。春秋时一些大的诸侯国普遍设有三军,有的为上、中、下三军,有的为左、中、右三军。同,此处是参与、干预的意思。政,政务,这里专指军队的行政事务。
(5)军士惑矣:军士,指军队的吏卒。惑,迷惑、困惑。
(6)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不知军队行动的权变灵活性质,而直接干预军队的指挥。权,权变、机动。任,指挥、统帅。
(7)是谓乱军引胜:乱军,扰乱军队。引,失去之意。此谓自乱军队,失去了胜机。
【译文】
国君危害军事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能前进而硬使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能后退而硬使军队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的内部事务,而去干预军队的行政,就会使将士迷惑;不懂得军事上的权宜机变,而去干涉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得将士产生疑虑。军队既迷惑又心存疑虑,那为诸侯列国乘机进犯的灾难也就随之降临了,这叫做自乱其军。
【心得】
孙子在此论述了君主不能干涉将帅的独立指挥权的问题。一旦选好了将领,就应该授权于他,对于军队的作战,国君不能任意干预。虽然将领受命于君主,负责安国辅君保民的任务,但在受命之后,不能处处固守君命。孙子指出:“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君命有所不受。”身在战场,熟知军情的将领应该在“唯人是保,利合于主”的最高原则下,结合战争的实际进程,机断行事,只有这样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否则就会“三军既惑且疑”,必然自乱其军,自取败亡。
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叛乱。唐玄宗不懂军政,听信太监谗言,轻信杨国忠,胡乱干涉军事。在战争中,不听为将之谏,令大将哥舒翰轻率出击犯边的匈奴,哥舒翰难违君命,抚胸痛哭,勉强出征,最后全军覆灭,哥舒翰投降。其余诸郡闻风而溃,唐玄宗终落得缢贵妃以安军心、仓皇出逃的下场。
西汉前期名将周亚夫,于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屯兵细柳(今陕西西咸阳西南渭水北岸),军令严整,文帝举止不合营中规矩亦不准入其营门,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文帝不但不指责,反而称赞周亚夫为“真将军”。景帝五年(前154年)周亚夫率军平定吴、楚之乱,不到3个月即平定叛乱。
七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原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1),上下同欲者胜(2),以虞待不虞者胜(3),将能而君不御者胜(4)。此五者,知胜之道也(5)。
【注释】
(1)识众寡之用者胜:能根据双方兵力对比情况而采取正确战法,就能取胜。众寡,指兵力多少。
(2)上下同欲者胜:上下同心协力的能够获胜。同欲,意愿一致,指齐心协力。
(3)以虞待不虞者胜:以充足的准备对付没有准备者则能得胜。虞,有准备。
(4)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将帅有才能而国君不加掣肘的能够获胜。能,有才能。御,原意驾御,这里指牵制、制约。
(5)知胜之道也:认识、把握胜利的规律。道,规律、方法。
【译文】
预知胜利的情况有五种:知道可不可战的,能够胜利;了解兵多和兵少不同用法的,能够胜利;全军上下意愿一致的,能够胜利,自己准备充足对付没有准备的能得胜。将帅有才能而国君不加掣肘的,能够胜。凡此五条,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心得】
孙子列举了五种取得胜利的方法。这五种方法目的在于“知己”。在自身具备胜利条件的情况下出兵,才能有胜利的把握。可见孙子对于出兵打仗抱着十分谨慎的态度。他认为要对战争形势的分析能力、用兵之法的掌握、军队士气、自身准备情况和优秀将帅的指挥权等五个方面了解自身情况,才能预知胜利。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中,秦军诱赵括军入包围圈,并未马上攻击,而是断敌援军道路和粮食来源,让赵军断粮46天,自相残杀而食。在保障自己少受损失的前提下,坑杀赵军40万人。
东汉初,刘秀部将马武被敌军苏茂、周建击败,向王霸求救。王霸曰:“贼兵盛,出必两败”,乃闭营坚壁。众人不能了解王霸的这种作法,王霸对众将士说:“敌人兵精力强,人数众多,不坚守就不能避其锋芒,而我表示出不救的样子,敌人必乘胜轻举妄动,贸然进攻;马武没人救援,必愈战愈勇。待敌人疲困时,我再乘隙进攻,敌人必败。”苏茂、周建见王霸按兵不动,果然出兵攻打马武。激战良久,王霸待苏、周军队疲惫之际,乃开营出战,苏茂、周建,前后受敌,惊乱败走。
王霸可谓知兵之将,他知彼、知己、知友,并善于从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可以战则战,不可以战则避,最大限度发挥己军、友军的能动性,最大限度造成和扩大敌军的错误,趋利避害,稳操胜券,可谓熟谙知胜之道。
公元前478年,吴越两军在笠泽(今江苏吴淞)夹水对阵,勾践为了打破这种胶着状态,继续发展进攻,就乘夜采取“左右句卒”之法,即各以一部兵力从左右两翼伪装强渡,诱使吴军主力分向两翼,然后以己之主力从兵力已经薄弱的吴军阵地中央突入,大败吴军。
八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原文】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1)。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2)。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
(1)殆:危险、失败。
(2)一胜一负:即胜负各半,指没有必胜的把握。
【译文】
所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任何危险;虽不了解敌人,但了解自己,便有时能胜利,有时会失败;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则每次用兵都会有危险。
【心得】
孙子用简洁、鲜明的语言指明了战争的指挥者对敌我双方情况的了解和认识与战争胜负间的关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孙子关于兵家制胜、“知”与“战”关系的指导思想,它既包括了敌我双方各种客观条件的了解,和对战争的指导规律与作战原则的认识,还揭示掌握和了解敌方情况与战争胜负的关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仅是历代兵家必须遵循的谋略原则,也是一条科学的真理。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能很快地帮助刘邦消灭项羽,也是由于他能知己知彼。他向刘邦分析他能击败项羽的原因:“敌方有几不利:一是有勇无谋,二是背信弃义,三是目光短浅,四是赏罚不分,五是不得人心,残暴刚愎。而我方军纪严明,深得人心。”刘邦听了韩信分析,于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终于取得战争的主控权,逐渐反败为胜,击败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