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储蓄:每月先储蓄工资或收入的30%,再消费提到储蓄,或许很多人都不以为意。
在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的第一堂课上就肯定了储蓄的作用,并且还提倡拿出每月工资的30%作为储蓄硬指标。有人会说:“不就是存钱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其实,从理财角度看,储蓄最大的作用就是赋予我们未来支配金钱的能力,试想,我们有不时之需的时候手头正好拮据万分,又该怎么办呢?储蓄自然就体现出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了。
每一位大投资家都肯定过储蓄的价值,股神巴菲特所购买的第一只股票其实就是靠打工积攒来的。所以,储蓄不仅是我们理财要迈出的第一步,更是通向我们财富之路的第一步。
对钱负责--通往财富自由的第一步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成为时下很多年轻女性的生活目标,她们显然就是希望能够嫁有钱的人,这样不仅后半生有了保障,也不再需要她们出去忙碌工作。人们看似都十分在乎别人的资产有多少,但究其根本,不过是想看对方能否帮助自己过上财务自由的生活。
财务自由是引自欧美的投资理财概念,核心含义就是:当你不想工作的时候,也不必为金钱发愁。当你不用为了钱而不得不工作的时候,你便自由了。
哈佛商学院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想赚钱首先要从‘心’开始。”也就是说,要搞清楚金钱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是有计划地开源节流还是大手大脚?是要做个谨慎的管理者管理金钱,还是不把钱当一回事,有一分就想办法花两分?
诚然,人人都渴望拥有财富,但实现财富自由并不是指人们可以在金钱消费上随心所欲。如果不能对金钱负责任地管理,那么无论拥有多么庞大的财富,也不能真正达到财富自由。因为财富再多也是有限的,而一份尊重财富的责任心却是无价的。
近几年,富二代们炫富的新闻陆续成为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并且马上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南京某青年买下用1999朵24K金箔玫瑰组成的爱心花束,只为向女友求婚;某少女为了炫富用打火机点燃人民币;北京某女青年只用一分钟,就在商场刷卡消费150多万;更有人买成堆的名牌包拍照,炫耀自己家里有几套别墅……各种炫法层出不穷,别出心裁。
这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不用像普通人那样,将成为有钱人作为生活目标,他们自己就是有钱人,但他们最后未必能实现财富自由。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对金钱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沉浸在金钱充裕的世界里已经成为习惯,知道花钱的爽快,却不懂得赚钱的辛苦。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对物质的欲望却又无限膨胀。就算钱再多,也总有用完的一天。只有真正尊重金钱,带着对生活的责任心认真管理金钱的人,才有可能达到财富自由的境界。
李嘉诚拥有令人称羡的亿万资产,却对一块钱非常看重。不是他吝啬,而是他懂得财富的真谛。有一次,李嘉诚在上车前掏手绢擦脸,带出了一枚一块钱的硬币滚落在地上。那时天正下着雨,他执意要去把钱捡回来,但秘书因为担心他会被雨淋到而坚决制止。后来,还是站在一旁的侍者捡回了这一块钱。李嘉诚付给侍者100块的小费,他说:“如果不捡起来,被水冲走就浪费了,这100块却不会被浪费。钱是社会创造的财富,不应被浪费。”
我们说的“对钱负责”,怎么负责?不是说看住口袋里的钱这么简单。我们普通人虽然没有像李嘉诚那样雄厚的资产,但却可以学习他这种重视金钱、对金钱负责的态度。钱不是人人都有,但重视的态度却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只要能合理安排理财计划,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那么像富豪一样达到财富自由的境界绝对不是梦想。
宋林拥有一个令人称羡的美满家庭,年收入过百万,一般人得到这么多钱,最先想到的大概是如何消费。但擅长理财之道的宋林早就将一切安排妥当:他先是给女儿筹备教育基金,将富余的钱投入到房产和股市中,还给父母买了养老保险,宋林的规划终点是“每年稳定取得的投资收入高于100万元”,目前他正处于冲刺阶段,并已经看到了提前实现的曙光。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钱不知不觉就花光了,具体买了什么,消费在哪里,他们没有任何印象,这就是蔑视金钱的表现。宋林的理念就值得学习,那就是做到真正对钱负起责任。而负责的起点就是要准确了解自己的情况:“我现在的财产状况是什么样的,我要怎样去挣钱,挣来的钱有哪些做储蓄、哪些做开销、哪些用来投资。”然后给自己量身定做一个计划,稳健而有序地将这些愿望一步一步地实现。
生活中像宋林这样拥有充裕资产的人恐怕还是少数,那么作为普通的工薪族,通过适当的理财与节约消费,一样能够达到财富自由的目的。比如:
一、正视钱的作用,挣多少并不重要,能留下多少、怎样使用才重要;二、学会攒钱,并教育自己的孩子也这样做;三、省下一分就等于多挣一分,抵制“可买可不买”的消费品的诱惑,把所有钱都花光是个坏习惯;四、搞不清楚钱到哪里去的时候,可以记账。把每天的开销详细记录下来,从中发现不该消费的项目,以后避免犯这样的错误。要做到以上四条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金钱是忠诚的,你尊重它,它便也尊重你;你管理它,它便会忠实于你。
理性消费,“省”下不必要的开支
哈佛商学院在学习初期都会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概念:“一个人会不会花钱,和他掌握多少金钱没有关系。不能小看每一分钱,要学会管好自己的钱,让每一分钱都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理性消费也是理财的一种形式,理财不仅要学会管好手中的金钱,也要学会如何花钱。只有学会合理使用金钱、控制住资金的流向,才能打好理财的基础。所以,理性消费也就是理财的基础。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抱怨:“不知不觉就把钱花完了”、“钱总是不够花,但也不太清楚具体花在哪里了”……曾经有人做过一个试验:给甲和乙每人200元钱,不同的是甲的钱是一张整钱加零钱,乙的钱是两张整钱,然后让他们分别去超市消费。结果甲只花了70元,而乙却花了100多元。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在人们手里只有一张整钱时,往往会先花零钱,而不太愿意破开这张整钱。在这个意念的约束下,人们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则会先考虑:“买这个还得把钱破开?算了,下次再说吧!”如果不是必需品,那就说明暂时还没有买的必要,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消费。而在手握两张整钱时,会抱着反正总要破开一张的心态来购物,也就解除这种心理上的约束了。
什么是不理性消费?人们通常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实践了这个概念,比如从超市里出来,总会发现袋子里多了一些购买计划之外的东西;因为对金钱流出没有具体感觉,所以刷卡消费时不知不觉就使信用卡透支;面对商家的打折促销,贪便宜买回很多非必需品;还有的人去挑战超过自己购买力的高端商品……这些都是人们生活里计划外的开支。
有人说自己在节省这些计划外消费时就做得非常好,有位年薪达到15万元的“80后”在论坛上对自己的省钱方式津津乐道:“现在有双球鞋还是大学时买的,穿了快六年了”、“早饭一般都是一元的杂粮饼,只有请客户才去饭店,吃饭还能赚钱。”
与那些冲动购物的人相比,这位“80后”确实很理性。但俗话说得好:“花钱要花在刀刃上。”这并不是说让你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准,而是说要合理地消费,把钱花在值得的地方,节省本可以不必浪费的金钱,而不是做一个葛朗台。
小李宁刚刚上幼儿园,有天下午他的爸爸接他接晚了,李宁觉得很委屈,对爸爸说:“别的小朋友都走了。”爸爸从包里拿出刚买的玩具火车,但李宁不太满意,说:“爸爸,这个火车好小。”爸爸说:“是小了一点,但大的花钱多,小的便宜一点啊。”李宁想了想高兴地说:“那我们就买便宜的吧。”
经过菜市场时,妈妈准备买些熟食回去。李宁问妈妈:“妈妈,这个便宜吗?”妈妈回答:“不便宜,但是价格挺合适。”李宁高兴地说:“那我们就买合适的,贵的不买。”
理性消费既不难做到,也不用抠门儿。像李宁一家这样,只买合适的、必需的,不求最贵但求合适就可以了。那么通过什么方法可以避免钱在无意识的时候随手花掉呢?有许多简单的小办法都可以帮你省钱。
一、去超市时给自己列个购物清单,把哪些是必须买的详细写下来,照着清单消费,不要对单子以外的商品轻易动心。
二、尽量不要使用信用卡,因为刷卡消费会给人造成没有花钱的错觉,但实际上你的确已经完成消费了。非大额交易时使用现金,金钱的流通会给人以直观的感受,以提醒你花了多少钱。
三、出门只带少量现金,尽量别带很多。带一张100元,能不找开就不找开。再带一张20元,尽量只花这点零钱。
四、不在饥饿、愤怒时逛街,因为处于情绪波动中的人很容易冲动消费,千万不要犯这种代价昂贵的错误。
五、若是遇到实在喜欢的东西,而它又不太便宜,就先在纸上写下来,放上三五天后再回头看:你现在是否还需要它?
理性消费,就是要学会保持自己的理性,判断哪些东西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拒绝不必要开支,通过日积月累也会拥有自己的一笔小财富。但最重要的,是能够培养起自己珍惜金钱、合理安排金钱的好习惯。
最安全的理财方式--储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有不少年轻人认为储蓄是最“老套”的理财方式,看不到明显的利润增长。其实这是从根本上搞错了储蓄的作用,把钱存进银行,并不是为了得到利息回报,最重要的是在你有需要的时候,你的资金可以灵活调配。
储蓄是理财投资的基础,是几乎每一个家庭都会选择的理财方式,也是最安全的理财方式。可人们往往因为它的普通而忽视了这种最基础的投资形式。
哈佛大学在经济课上着重强调了储蓄的重要性:“每月先储蓄工资的30%,剩下的才用来消费。”众所周知,哈佛毕业生大多都很富有,他们的投资和消费行为或许各有不同,但都雷打不动地遵守同一条理念:收入的30%用作储蓄不动摇,剩下的钱才谈如何消费。
也许有人会说,把钱存进银行也看不到收益,储蓄的价值在哪里呢?
一、要搞清楚富有并不是指你赚了多少,而是看你每月能“剩下多少”,这剩下的才是你最终所拥有的。而你为储蓄拿出来的钱是你肯定能剩下的财富,不用担心会不会被顺手花掉。试想如果随心所欲地做一个“月光族”,那最后又能得到多少财富呢?
二、当你手头有了一定积蓄,你才能从容面对各种意外的发生。比如现金被盗或要添置昂贵的大件商品等等。储蓄可以解你的燃眉之急,你就不需要硬着头皮去向亲朋好友借钱来渡过难关了。
三、有了储蓄做后盾,你才有考虑其他理财投资项目的机会。做任何投资都需要固定资金铺路,如果你没有省下一笔钱,那么无论多好的投资项目摆在你面前,也只能空想罢了。
四、在中国,个人的养老、医疗还有养育子女都是非常大的支出,如果没有多年的储蓄积累,一旦发生什么变故,对人们来说都将是十分沉重的负担。
可见,储蓄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对此,理财大师格雷厄姆生动地用“鹅”的故事做了一番阐述:
有一天,一个穷农夫在鹅窝里发现一颗金蛋。他感到很惊奇,就把金蛋带去给金饰工鉴定。金饰工告诉农夫:“这是百分之百纯金的。”于是农夫卖了这颗金蛋,换了一大笔钱回家去了。第二天,农夫起了个大早奔去鹅窝,果然又在鹅窝里发现一颗金蛋。从那天起,农夫每天都得到一颗金蛋,他靠卖金蛋而变得很富有。但农夫是个贪得无厌的人,他不明白为什么这只鹅每天只下一颗金蛋,他也想知道这只鹅到底是怎么下金蛋的。如果他掌握了其中的奥秘,那就可以批量生产金蛋了。这个想法把他的心搔得痒痒的,终于他忍不住跑到谷仓里杀掉了鹅。但是等他剖开鹅的肚子之后,却只看到一颗半成形的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宰杀你的鹅。格雷厄姆说,鹅代表资本,金蛋代表利息,没有资本就没有利息。做好储蓄这项基础投资就像是在养“鹅”,只有养好了“鹅”,才有可能下“金蛋”。如果像这个农夫一样为了提高收益而抛弃“储蓄”,那么在你需要钱的时候又要到哪里去弄呢?
储蓄之道就如同聚沙成塔,它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如果能正确看待储蓄,它确实能够让人感到快乐,同时也是一件对自己、对生活都很有意义的事。
在很多人眼里,储蓄很简单,只要到银行去填单、领折子,就算完成了。但最重要的是你要对储蓄有一个规划,如果无计划地储蓄,很有可能“这个月有钱多存点、下个月没钱就不存了”,慢慢地储蓄也就被搁置下来了。所以要像哈佛毕业生那样制订一个计划,每月强迫自己完成,让储蓄形成习惯,这样才能真正看到效果。
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有多少资金、有多少会用到生活开销上、购买力有多大,结合这些实际情况分配自己的储蓄金比例。每月收入可以如下分配:
一、生活消费,包括房租、水电费、伙食费、交通费、学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