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 晚白垩纪的恐龙王国
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巴彦淖尔市境内,由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乌兰布和沙漠园区、黄河三盛公园区、花岗岩石林园区组成,园区总面积约为191平方千米,海拔多在1000~1400米。这里因为保存着许多晚白垩纪的恐龙化石,遂被称作“晚白垩纪的恐龙王国”。
史前时代的剧烈变迁
从地理风貌来看,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处于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和河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的汇聚地,拥有黄河、乌拉特草原、乌兰布和沙漠及大片河套滩涂。从地质构造来看,地质公园横跨两大构造单元,北面是天山—内蒙古—兴安古生代地槽褶皱区,南面是中朝准地台。区内经历过太古代、元古代、印支运动、燕山运动等多次剧烈活动,尤以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最为明显。
A巴彦淖尔市纳林湖沙雕
B巴彦淖尔市中国河套文化博物院内的恐龙展厅
地质学家发现这一带的岩浆活动比较频繁,几乎在各个地质时期都产生过剧烈的岩浆活动。全区由南至北遍布着大片中生界、新生界地层,表面出露的以白垩纪地层为主。他们推测,在奥陶纪与石炭纪,园区里已变为海水沉积区,出现碳酸盐岩和各种碎屑岩。石炭纪以后,此地渐渐抬升,一直到侏罗纪、白垩纪时期,再伴随着强烈的燕山运动,整个内蒙古地区都经历了褶皱断裂、岩浆喷发或侵入等地质活动,且开始出现大面积的淡水湖与沼泽。
与此同时,古地理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约在1亿年前~8000万年前,大量的蕨类、松柏类、银杏类、苏铁类及裸子植物茂密生长,为素食恐龙与其他生物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其中一些素食类动物又成为肉食恐龙的食物来源,有序的生态环境让这一带成为恐龙聚集的地区。到了白垩纪末期,地质构造运动频繁加剧,气候环境的变化更为显著,内蒙古地区由潮湿多雨转变为干旱少雨的亚热带植物区。进入第三纪以后,这里的大部分地区变为剥蚀区,只有少部分地区曾出现过河流和淡水湖泊。到了第四纪,此地已完全成为以风沙沉积为主的剥蚀区。
晚白垩纪的恐龙化石
如此复杂的地质构造,再加上频繁的岩浆活动,使地质公园的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里留下大量不可再生的史前遗迹。园内出土了包括角龙类、甲龙类等恐龙化石,还有龟鳖类、鳄类、蜥蜴类等多种脊椎动物及大量蛋化石。
化石群里比较出名的有保存最完整的巨型原角龙全骨骼化石,一窝呈放射状叠放的椭圆形恐龙蛋化石,以及其他含有胚胎的原角龙恐龙蛋化石。近年来,考古学家们在园区里不断有新的发现。2010年,他们发现一件保存完整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将其命名为“精美临河盗龙”。2011年,临河一带的沉积岩中又出土了世界上首个单指恐龙化石。
保护区里出土的化石在恐龙进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从时间、地域来看,白垩纪的恐龙化石多见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里的恐龙化石便是该时期的典型代表。这里的保护区可以说是内蒙古地区白垩纪最晚一期的恐龙生物群,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最重要的晚白垩纪恐龙化石产区。
A恐龙景观
B阴山河套地区是重要恐龙化石产地。
C恐龙景观
多重景观与人文古迹
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兼有两大景观,除了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的珍贵化石群,还在乌兰布和沙漠园区、黄河三盛公园区与花岗岩石林园区一带,形成了集山脉、沙漠、高原、湖泊、河流和石林于一体的多重景观。这里的主体景观是乌兰布和沙漠,起伏的沙丘连绵远去,在浩瀚沙海中形成层次分明的沙波纹。而那些零散分布在沙漠里的大小湖泊,又不时泛动着粼粼水波纹,似与沙海共争艳。
在整座地质公园里,可以见到许多重要的人文古迹。比如绵延5千米的多达上千幅的阴山岩画遗迹;朔方郡的临戎县、窳浑县、三封县三座故城遗址及周边古墓群;汉代通向塞北的重要军事要塞鸡鹿塞;秦长城遗址中保留最完好的小佘太秦长城等,还有号称“万里黄河第一闸”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属于宗教类的著名建筑阿贵庙。
由于极具研究价值与旅游价值,内蒙古巴彦淖尔地质公园已在2006年成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2012年又晋升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原角龙头骨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