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男孩怎么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独生男孩要“穷”着养(3)

有一次,小刚在吃饭的时候非要吃雪糕,爸爸妈妈跟他说:“吃饭的时候不能吃雪糕,那样对肠胃不好。”不管爸爸妈妈怎么说,他就是不听,非吵着要吃雪糕,而且他还任性地哭了起来。爸爸向妈妈使了一个眼色,两个人默契地离开了饭桌,去了自己的房间。过了一会儿,等他们从房间里出来的时候,他们发现儿子已经不哭了,而且他居然在自己乖乖地吃饭。后来,爸爸妈妈就达成了默契,每次儿子因为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哭的时候,他们就各做各的事情,假装看不见,当然事后他们也会耐心地给儿子说明其中的道理。慢慢地,小刚就不再拿哭威胁爸爸妈妈了,也不再任性了。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刚的父母刚开始的时候也是舍不得他哭,看到他哭就会心疼,马上满足他的要求。可是后来他们发现这样下去就会让小刚变得更加任性,所以他们开始对小刚的任性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并且在事后给他讲道理,慢慢地,小刚就改掉了任性的坏习惯。所以,当孩子对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不要一味地满足他,当他哭闹的时候,可以对他的哭闹采取不理睬的态度,而且及时给予他正确的教育。这样他就会发现哭闹并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然后慢慢地就会改掉这种坏习惯。

3.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并不是他提出的任何要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平时总是会提出很多要求,其中有合理的要求,也有不合理的要求,父母一定要让他明白合理的要求是可以提出来的,而且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他,那些不合理的要求是不能满足他的。慢慢地,他就会明白什么是合理的要求,什么是不合理的要求,从而改掉自己任性的坏习惯。

同时父母在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时,也不能让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要给他一定的限制。比如,孩子想在周末的时候跟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旅游。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提供几个比较近的旅游景点,让他从中选择,这样他会感觉到爸爸妈妈对他的尊重,他会非常高兴。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合理的要求,是可以得到满足的;什么是不合理的要求,是不能够得到满足的。如果他明白了这些,那么他就不会再向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也就不会再任性了。

4.父母要给孩子寻找一个好榜样

对于小男孩来说,他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动画片里面的英雄人物了。如果在他任性的时候父母能够给他找一个他最喜欢的英雄作为他学习的榜样,那么他就会向那个英雄学习,慢慢地改掉自己任性的坏习惯。

小浩是一个非常任性的小男孩,平时他跟妈妈去超市的时候,总是要这要那,如果妈妈不给他买,他就坐在地上又哭又闹,所以妈妈平时很少带他去超市。

有一次,他跟妈妈去超市,看见了一件衣服,哭着闹着要买。可是家里他的衣服已经多得都穿不完了,如果再买那就是浪费了。于是,妈妈就想了一个好办法,对他说:“小浩不是最喜欢黑猫警长吗?”他一听到妈妈说黑猫警长就停止了哭声,然后妈妈又说:“那你是不是应该向他学习呢?”小浩点点头说:“是,我要向黑猫警长学习!”妈妈又接着说:“那你有没有见过黑猫警长因为他妈妈不给他买他想要的东西,就任性地大哭大闹呢?”小浩想了想说:“没有,黑猫警长从来没有这样过。”妈妈说:“那小浩是不是也要向黑猫警长一样呢?”小浩想了一会儿,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向黑猫警长学习,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大哭大闹了。”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孩子任性的时候,父母可以给他找一个他最喜欢的人物,并以这个人物作为他学习的榜样,这也是让孩子摆脱任性的坏习惯的重要方法之一。

父母要想培养出优秀的男孩,就要努力培养他良好的生活习惯,父母只有为他播下一种良好的习惯,他才能够收获一种美好的性格。

事事包办,他就会变得懒惰

俗话说:“父母的勤劳就会造就孩子的懒惰。”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没错。如果父母把孩子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安排好,那么他就不用自己去做任何事情了,他慢慢地就会形成懒惰的习惯;如果父母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总是为他写出答案,那么他就不用自己动脑筋去思考问题了,他的思想也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惰。

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平时父母总是为他们准备好一切,甚至连最基本的穿衣、穿鞋、吃饭等父母都要为他服务到位。尤其是对于男孩,如果父母经常这样的话,他亲自动手劳动的权利就被父母剥夺了,他没有亲自动手做事情的机会,慢慢就会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惰的坏习惯。父母不可能一生一世都陪在他的身边,如果现在父母事事都包办,那么将来他离开父母,独自生活时,就会变得无所适从。如果是那样的话,他怎么能够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怎么能够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又怎么能够成为全家人的依靠呢?

成成是一个非常懒惰的男孩,他今年已经7岁了,可是他却连穿衣服都不会。

每天早晨醒来以后,他就乖乖地坐在床上,等着奶奶给他穿衣服、穿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在成成两三岁的时候,他对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充满了好奇,他总是要求自己动手做这些事情,可是奶奶总是说:“成成乖,你现在还小,还不能自己做这些事情,奶奶先帮你做,等你长大了再自己做,你现在只要乖乖地坐好就行了。”慢慢地,成成就不再要求自己做事情了,因为他不用自己动手,奶奶也会把一切都给他安排好,所以他只要好好地享受这一切就行了。慢慢地,他变得越来越懒惰了。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成成已经是一个7岁的大男孩了,可是他连最基本的穿衣、穿鞋都不会,这是他太笨吗?不是的,这是因为他在自己想要动手做事情的时候,奶奶阻止了他,而且总是事事都为他做好,所以他才错过了自己动手的最好时机。慢慢地,他就对奶奶产生了依赖心理,而自己变得什么都不会做了。

很多父母都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所以每次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父母都坐在旁边做他的“军师”。慢慢地,当他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他就不会自己动脑筋思考了,而总是会先想到向坐在旁边的父母寻求答案,让父母帮自己解决问题,而且父母也会非常愿意帮他“赶走”学习中的拦路虎。可是他们“赶走”拦路虎的方法并不是通过积极地引导,让孩子一步一步地自己思考问题的答案,而是直接告诉他答案。这样,慢慢地使他养成不愿意思考问题的习惯了。美国的李察·博尔曾经说过:“孩子缺乏思考力,父母应付七成的责任。”由此可见,孩子的思考能力的高低与父母有着很大的关系。

程程今年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他每次做作业的时候,都喜欢让爸爸或者是妈妈坐在身边,不喜欢让奶奶坐在旁边,因为爸爸妈妈可以帮他解决那些难题,而奶奶不会做那些题目。

每当程程遇到难题时,马上就会问坐在旁边的爸爸:“爸爸,你快告诉我这道题怎么做,这道题太难了,我不会做。”爸爸看完以后,笑着说:“这道题你只要这么做就行了。”爸爸给他把过程完完整整地写到了草稿纸上,可是程程还不动笔,他还会对爸爸说:“爸爸,你还没写完呢,还有最后得数呢?”

就这样,程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懒惰。以至于他在学习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平时作业完成得非常好,而每次考试的成绩却非常不理想。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程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与父母对他的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是分不开的。每次他遇到难题的时候,父母并不是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在自己的思考下一步一步地解决难题,而是把答案完完整整地写给他,这样他就不会再费脑筋自己思考问题了,他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惰。

孩子之所以会变得懒惰,主要原因是父母总是为他打理好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什么事情都不用他自己操心着去做,在学习上也是一样,总是“帮助”他。慢慢地,他就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那么父母应该怎么让孩子克服这种懒惰的坏习惯呢?

1.父母不要过早地剥夺孩子自己做事情的权利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想要动手做一些事情的成长阶段,这时候父母要努力抓住这个阶段,给他提供亲自实践的机会,不要因为觉得他年纪小,就什么都不让他做,这样就会剥夺他自己做事情的权力。如果父母错过了这个时机,那么他就会慢慢地养成懒惰的坏习惯,等到他长大了以后,父母如果再想让他自己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那就会非常困难。

有一天,奶奶生病了,奶奶给阳阳做好饭之后就躺到了床上。阳阳饿了,他想吃饭,可是他不会自己吃饭,他就喊奶奶。奶奶说:“今天奶奶不舒服,你自己吃吧!”阳阳却撅着小嘴说:“我才不自己吃呢,我从来没有自己吃过饭,那我就饿着好了!”奶奶听完孙子的话,心里一阵难受,她想:孙子这么大了什么事都不会做,也不愿意学,这都是因为我以前觉得他小,事事都替他安排好,他才慢慢地变得这么依赖我。奶奶想到这里,十分后悔。

阳阳在他主动想要学习做事情的时候,奶奶觉得他年纪小,所以就什么事情也不让他做。慢慢地,阳阳变得越来越依赖奶奶,越来越懒惰,现在居然连自己吃饭都不会。所以,父母一定要注重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要过早地剥夺他动手做事情的权利,那样只会让他变得越来越懒惰。

2.父母要正确地对待孩子的学习

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不能总是帮着他做作业。如果当他遇到难题的时候,父母总是给他写出答案,那么他就会对父母形成依赖,每次当他遇到难题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父母,而不是自己独立去解决。

爸爸妈妈看到硕硕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懒于思考,习惯于依赖他们的帮助。于是他们就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了反思。后来,爸爸妈妈一致决定:以后硕硕再遇到难题的时候,他们谁也不直接给他写出答案了,而是先让他自己慢慢地想。